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事by卫风-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魏妈妈进来回话,说陆秀云来了,李老太太竟然一时没想起来陆秀云是谁。要想了一想,才恍然:“瞧我,这上了年纪,记性竟然坏成这样。她那时候来,还在家里住了不少日子吧?”
  “瞧老太太您说的,您记性比我可好多着呢。就是今天中觉没歇好,没精神。细论起来,得有十年了吧?她们老家发水,在咱们这儿住了快有一年呢。那娘俩儿在小厅那候着呢,您看,是不是让她们进来给您磕个头请安?”
  李老太太慢慢的转着手上的一个玉戒指:“你瞧是个什么来路?”
  “看样子,象是很落魄。”魏妈妈说:“就娘俩,一个跟的人没有。身上穿戴也不象,虽然没孝,可也都是素的……”
  李老太太抬了下眼:“难道是夫家有什么变故,投奔我来了?她父母虽然没了,还可有两个哥哥呢。”
  魏妈妈也不了解内情,不好多说。
  李老太太抬起头:“把窗子撑起来吧。”
  魏妈妈忙走过去,将窗子撑起了一扇。外面的天色还阴沉沉的,雨却停了。两只乌雀停在对面的屋脊上,风吹进来,带上着一股潮润。
  李老太太这院子,是整个宅子里朝向、风水最好的,在于江镇上,李光沛和四奶奶的孝顺是出了名的。
  李老太太当年管教李光沛十分严格,寡母独子,儿子要是没出息,那是彻底没了指望了。魏妈妈到现在都记得李老太太拿藤条把才刚十三四岁的李光沛打得好几天下不了床的情形。
  不过自从李光沛元服,又娶了亲,李老太太就对他撒手不管了,现在家里上下都觉得老太太是个和软脾气,他们是没见过当年李老太太发威的样子,可不是个吃素的。
  就算是现在,她也是脸上糊涂,心里明白着呢。
  “我这个表姑母和她也不算亲近。就算要投奔,她也有亲姑母。”李老太太摇了摇头:“就说我身子不适,今天不能见她。今天……天晚了,给她安排间屋子住下,问一问她的来意。要是真的艰难,帮几两银子也使得,但话要说明白,咱们家可不沾惹麻烦。她要是瞒着家里人偷跑出来的,趁早哪来的回哪去。她有娘家有夫家,咱们犯不着趟混水。要不然她家里人找上门来,咱们倒说不清楚了。”
  “老太太说的是,那我就去安排一下了。少奶奶那儿……”
  “哦,也告诉她一声吧。”
  “是。”
  李家本来人口简单,可是现在人一下子多起来了。人多,代表着麻烦就多,按下葫芦又起了瓢。李老太太只希望这位表侄女儿只是来打秋风——能给点钱打发,就称不上麻烦。
  麻烦的是,也许对方不仅仅想要钱财而已。
  偏偏在这个时候到来,冯家的事情还没有理清,谁有那个闲心去管一个远房亲戚的闲事?
  听到李老太太不肯见,陆秀云顿时露出了沮丧的神情:“老太太身子不适,我做晚辈的,更该在跟前侍奉才对……”
  魏妈妈很会说话:“表姑娘不要这样说,看这屋里还缺不缺什么东西?”
  “不缺,很齐全的。”
  这屋子本就是做客房用的,时常有人打扫,屋里的东西也都齐备。魏妈妈看这母女俩人的穿戴打扮,还有她们薄薄的行囊,就知道她们处境窘迫。
  不过既然李老太太不热衷,魏妈妈当然不会擅作主张。
  “表姑娘走得路程不近吧?只是不知道表姑爷怎么没一块儿来?”
  陆秀云神情一黯,低下头轻声说:“亭儿的爹……去年已经没了。”
  这是魏妈妈意料之中的事,她说:“哎哟,这可真是,我们一点儿信儿也没听闻。”
  “嗯。”陆秀云眼圈红了,摸出帕子来拭泪——
  虽然她们母女穿着朴素,帕子却是绡纱的,已经用到半旧。魏妈妈眼光毒,一眼就能看出这帕子的质地,也能大概的估摸出价值几许。
  这种帕子不便宜,而且因为颜色娇嫩易褪,又不经洗,所以华而不实很不耐用。大概也就用个一年,过一年就不能再用了。四奶奶就从来不用这样的帕子。并非用不起,而是没必要。
  魏妈妈一句一句的套她的话。问她丈夫几时去的,生的什么病。又问那个小姑娘亭儿多大了,可曾念过书,路上走了多久,累不累。
  虽然陆秀云话说得遮遮掩掩的,但是魏妈妈一样听明白了。
  她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夫家叔伯容不下她们,她带了女儿先回了哥哥处,然后才来的于江镇。这中间的过程她没细说,可是一个寡妇带着个女儿,夫家容不得,娘家兄嫂又吝啬,中间肯定没少吃苦头。
  天色暗下来,魏妈妈起身告辞:“看我,真是老糊涂了,啰嗦絮叨,说起来就没个完。晚饭厨房的人会端过来的,你们娘俩儿一路劳累,用过饭,早点儿歇息吧。”
  陆秀云忙起身相送,一直送到了院门口,看起来很随意地问:“我都没去给表哥表嫂问好,委实太不应该了。”
  魏妈妈笑着应付了两句,心想,新寡的女人,带着孩子找上门来,肯定不是图点钱财那么简单。难不成想让老太太收留她们母女?
  陆秀云站在门前目送魏妈妈。
  李老太太不肯见她——这是一个拒绝的信号,陆秀云明白。
  可是她已经没地方能去了。夫家是不用说了,娘家哥哥只想张罗着把她再嫁一次。可是她若改了嫁,女儿怎么办?
  这会儿她就想起了李光沛——
  当年,其实她曾经有机会嫁到李家的。
  李光沛那时很瘦,人也腼腆。她给他递茶的时候,他伸手来接,两人手指碰在一起,她还没怎么样,他的脸先红了。
  他女儿也这般大了,不知他现在什么样子了?一转眼几年过去了,人事全非。
  她抬起手来抚了抚鬓边,却瞧见有个人穿过天井朝这边过来。
  陆秀云的心扑通扑通的,跳得比刚才快好多。
  看这人的穿着打扮,不是下人。身量、步态,都是主子模样。
  正想到他,难道他就来了?
  不,不是。等那人再走近些,她就认出来,不是李光沛。
  那人没料到这里有位女客,十分守礼,没有多看,就拐往左边那条路上去了。

  第十四章 青梅竹马

  陆秀云有些失望,不过随即也有些好奇。能在李家院子里这样出入,想必也是自家亲戚。但李家的兄弟几个他都见过,这个人不是李家的人。
  婆子来送饭时,她打听:“左边院子是不是也住了人?听着那边有响动。”
  那婆子很客气地说:“是住了人,我们冯姑爷和他兄长。”
  陆秀云更加好奇,但是婆子嘴很紧,放下饭菜就走了——就算婆子嘴不紧实,陆秀云一看就是无财无势的样子,当下人的眼都活儿,是富贵是贫贱一打眼就知道,可没功夫伺候这么一个打秋风的穷亲戚。
  陆秀云心里也明白——她以前做姑娘的时候到这位表姑母家来,这些下人可不是这副嘴脸的。那会儿下人们还都在悄悄的说,这位陆姑娘将来可能会嫁进来,怎么能得罪未来的主母呢?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陆秀云把筷子交给女儿,亭儿一坐下就狼吞虎咽起来,三个菜一个荤两个素,亭儿的筷子就直奔那肉去的。这种普通待客的饭菜,不能说很差,但是不是特别的好。以前女儿在家里,虽然不说山珍海味,可也没亏了嘴,哪象现在一样馋过肉啊。再看看她身上的衣裳——陆秀云心里既是酸楚,又觉得不平。
  当初她觉得李光沛虽然人体贴,却连个秀才都考不中,没多大出息。而隔房的三少爷李光远却是敏而多才,可惜表姑母不帮着她,这桩心事最后也泡了汤。
  后来家里给寻的那门亲事,倒是个秀才,可是家无恒产,身子骨又弱,一撒手撇下她们娘俩走了。他一死,叔伯就说那房不是她们的,原是借他们住的,以往为了供这个死鬼兄弟读书,家里还卖了田地……她们娘俩落得两手空空,无依无靠的——连娘家哥哥都靠不住。
  她也是逼急了,才又想起表姑母这里。哪怕只是一根稻草,这时候也是能抓就抓。
  还有李光沛……他……现在怎么样了呢?
  她女儿长得并不很象他,李光沛从小看着就象个白面书生,很斯文的样子。今天下午那个女孩儿却生得那么黑——
  一定是因为她娘不怎么样,女儿才跟着长得不好。
  虽然她没嫁他,可是他怎么也不能随便就娶个女人。这位李四奶奶,相貌肯定不怎么出色,起码比自己要差得远。
  或许,其中有什么别的隐情?
  陆秀云一想到这个,就觉得心里象有猴爪在抓挠似的,怎么都坐不安稳。
  又林把晚饭端了过去和冬梅一块儿吃。冬梅小声说:“在于江,是天天都吃鱼吗?”
  又林看看盘里那尾清蒸鱼,点头说:“好象是顿顿都吃吧?鱼便宜啊,好些时候都不用买,隔壁周家的几个儿子去塘里玩耍捉鱼,回来还会分我家一半。”
  冬梅咽了一口汤:“怪不得,于江这既靠着河又靠着湖……临州府靠着山,我们那里要买鲜鱼可不便宜,而且就算有钱,集上也未必买得到。”
  又林笑了:“可是表姐你们家吃山货肯定比我们便宜又方便吧?”
  冬梅点头:“对。临州的各种山货是不少,还有很多人到那里去贩山货运出去卖。秋天的时候还有好多人卖新鲜鹿肉。还有人把鹿肉混着当牛肉卖。”
  鹿肉啊——又林有些向往。
  李家饭桌上也出现过鹿肉,可那不是鲜的,而且似乎只有那么一两次吧?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河鲜,中饭晚饭不用说了,连早餐桌上都会有小鱼干、鱼肉松,黄泥螺和虾子酱这些腌渍的小菜。
  冬梅小声说:“怪不得娘那么喜欢吃鱼,弟弟也很喜欢。可是临州府不好买鱼。我记得刚过年那会儿,娘抱怨大伯母苛待她,连着半个月都没买一回鱼。大伯母说天冷,采买也买不到鲜鱼。结果那么巧,那天弟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