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金凤凰-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别说那些了,问问这些婆子都会做什么菜和什么点心。以后小荷想请小姐妹来玩儿,咱家得有拿得出手的点心才行。”苏张氏在一边嘀咕,丁妇人在一边陪着,赶忙说道:“苏夫人,您想找会做点心的?正好,这个王婆子,她就会做点心,甜的咸的,会好多花样呢。”
  “那她会做饭吗?”苏张氏问道,丁妇人的笑容就有些勉强了:“这个,会是会,只是做的很是一般。”
  将几个婆子都问下来,有的是擅长做饭,有的是擅长点心,没一个能两个都会做的。可把苏张氏给愁的,恨不得将两个人给捏成一个人。
  最后还是苏静森拍板了,直接买了两个,苏张氏在一边不住的说有些浪费了。苏静森笑呵呵的拍她胳膊:“怕啥,咱家现在又不是没钱,两个轮流使唤,万一哪个生病了,也不耽误做饭。”
  他这边刚说完,就听丁妇人有些犹豫的开口:“苏老爷,这两个人,都是拖家带口的,您看……”
  苏静森一瞧,果然,一个是三十来岁,会做点心,带着她相公和七八岁的儿子以及五六岁的女儿。一个是四十来岁,带着一对儿年轻小夫妻,大约是她儿子儿媳,还有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
  这下子,苏静森也有些犹豫了,那三十来岁的相公还好说,可以让他学着赶马车什么的。然后那对小夫妻也好安排,一个扫院子一个洗衣服。
  可是,这三个小孩子,就有点儿不好安排了。
  “苏老爷,求求您买下我们吧,我儿子和女儿都会做活儿的,我儿子会扫地打水,我女儿会洗衣服会择菜,他们都很能干的。”一个妇人哀求的说道,这个一开口,那个也跟着求了。
  苏静森转头看苏张氏,苏张氏也有些犹豫了,三个孩子,这会儿可正干不了活儿呢,要是买下来,就相当于买了三个吃白饭的。可是不买吧,这两个妇人还真是有点儿合适,而且,他们也干不出丢下小孩子不管的事情来。
  “爹,买下来吧,正好再过几年,小妹身边的丫鬟和我们身边的小厮要换人了,这些也熟悉了,用着方便。”苏致安在一边说道,苏致平点点头表示同意:“也知根知底,总比再从外面买强。”

☆、97、再次见面

  到了最后,苏清荷四个丫鬟,苏清兰两个丫鬟,苏张氏两个丫鬟,苏致平和苏致安各自两个小厮,苏静森死活不要,但是三个儿女死活要买,苏静森身边也多了个小厮。
  这都已经是十三个了,再加上两个厨娘,两个都是一家四口,总共是二十一个人。丫鬟小厮价钱不一样,婆子小孩价钱不一样,总共加起来,放在平日,是将近一百两的银子。只是现在是灾年,连五十两都不到。
  苏致平很爽快的掏了五十两:“剩下就拿去喝茶吧,日后指不定还得麻烦你,这点子就当是心意了。”
  可把丁妇人给高兴的,赶紧行了礼,说了几句奉承话,这才领了剩下的人出去。
  苏清荷的四个丫鬟分两个大的,两个小的,大的叫云朵云暖,小的叫红绫,黄绸。苏清兰和她姐妹两个,也不分彼此,索性跟了她这边的叫法,大的虽然没定,小的这两个,就定了蓝缎青纱。
  正好她们两个还开着绣坊铺子,也算是合了这里面的意思。
  苏张氏那两个丫鬟,也是苏清荷给取的名字,老人都喜欢吉祥话,索性就叫了添福添寿。苏致平和苏致安的四个小厮,原本是他们两个自己取名字的,可是苏清荷取名字上瘾了,缠着给一起取了,就叫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而苏静森身边的那个小厮,跟着苏张氏身边的丫鬟取的,叫添财。
  剩下的厨娘他们两家子,直接按原先的名字叫了。
  因着怕日后麻烦,所以这些人都是签了死契买进来的。要不然,价钱也不会那么贵。苏张氏忙进忙出的将所有的人安排了住处,又给她们说了各自要做的事情,这才转身回屋,冲苏静森抱怨:“买个人可真是够累的。”
  “也就累这么一会儿,以后就不累了,你以后有空了,就带着添……”苏静森皱眉想了好大一会儿,没想起来,继续说道:“那添什么的,去街坊邻居家耍耍牌子什么的,以后就等着享儿女的福了。”
  苏张氏顿了一会儿猛然反应过来了:“致平致安,这次杨掌柜给了多少银子?”
  “咱们总共种了一百亩的红薯和一百亩的土豆,红薯总共五十万斤,土豆总共四十万斤,咱们自家各自留下一千斤,还往老家那边送了各自三千斤,让爷爷和舅舅卖掉,这个钱还没收回来……”
  苏张氏打断他的话:“这个不要了,就当是孝敬老人家的,咱们几年不在村子里,没办法在跟前尽孝,就只能多多送些钱财,对了,孩子爹,要不然,咱们也买个人回去伺候爹娘?”
  “嗯,也行,不过得过两天,要不然万一买个性子不好的,去了还欺负爹娘呢。”苏静森赶忙点头说道,苏致平又将话题拉回来:“还送了郡守大人红薯土豆各自五千斤,这个是拿去为沈公子打点的,又为沈公子预留了各自五千斤,还有之前招待短工流民的,也耗去了一些。”
  顿了顿,苏致平又说道:“然后各处人情,这些又各自耗去了差不多两万斤,总共卖给杨掌柜的,是各自四十五万斤,杨掌柜之前说了,那个红薯,按照两钱银子一斤的价钱来算,土豆是按照半两银子一斤的价钱来算。”
  人情多了去了,郡守下面的小官儿,得各自送一些,还有苏致平他们学堂里,好歹你得给先生院长送一些,这不是贿赂,这是人情世故,他们倒不是稀罕这点儿东西,而是更看重学生的心意。
  不过,有郡守的那个大头在压着,别处官员的,肯定不会超过五千斤,三千两千一千,差不多就够了。
  苏静森在一边摸下巴:“嗯,是这个价钱,红薯只能烤着吃或者煮汤吃,土豆又能做菜又能煮粥又能烤着吃,还好吃,确实是要贵一些。”
  “那这么说,红薯和土豆总共就卖了几十万两银子?”苏张氏瞬间瞪大了眼睛,这不是兴奋的,而是惊吓,她是知道闺女种出来的东西稀罕,以前也一年赚过好几千两银子。
  但是,几十万啊,那完全不能想想啊。多少个铜钱能堆满一间屋子?多少个银锭子能堆满一间屋子?换成金条,多少个能堆满一间屋子?这些,能堆多少个屋子?
  苏张氏和苏静森就觉得,眼前全部是金子银子在转圈,转的人头晕眼花。
  “爹娘,先别高兴,我没要那么多。”苏致平面色有些忐忑,苏致安在一边补充道:“我们和杨掌柜说了,那总共九十万斤的红薯土豆,我们只要六十万斤的钱,其余的都没要。”
  不过,就是六十万斤,也够多了。三十万斤的红薯就是六万两银子,三十万斤的土豆,就是十五万两银子。加起来,那可就是二十一万两白银了!
  “那剩下的呢?”苏静森赶忙问道,苏致平和苏致安将他们两个都没发怒,心下也稍微松了一口气:“今年不是大旱之年吗?剩下的,我让杨掌柜免费送到各个受灾地区了。”
  这东西,之前就是沈公子送过来的。现在他们家得了银子,就得想办法为沈公子积德。若是百姓们都知道,这红薯和土豆是沈公子弄回来的,那么沈公子肯定名声名鹊起,到时候,皇帝也得考虑一下,沈公子如此大的功劳,怎么能一直被圈禁着?
  苏静森听了这解释,沉默了半天,叹口气:“你说的对,咱们是得报答沈公子才行。也不知道这方法能不能用,可别到时候出了岔子。对了,你们说让杨掌柜送到各地去,那大家会不会以为这东西是杨掌柜弄的?”
  苏张氏也跟在一边点头:“那些流民都很可怜的,咱们也算是尽了心,多行善事,日后总会有善报的。”
  “不会,杨掌柜说了,他会说让人告知百姓的。”苏致平笑着说道,对于杨掌柜的人品,他们还是很信得过的。
  丢开这件事情,苏家人像是过年一样高兴了几天。但三百亩的田地只收了两百亩的红薯土豆,还有一百亩没动呢,苏静森又开始忙碌起来,而眼看中秋,苏清兰也和黄公子一起启程回柳村去了。
  苏张氏忙着准备中秋过节,苏致平和苏致安天天上学,就剩下苏清荷一个人,可算是闷坏了。
  不过,很快,她就找到事情做了。不是她自愿做的,而是苏张氏给她找的事情——苏张氏请了个绣娘回来,准备让苏清荷在家安心学刺绣。
  不学不行了,从苏清荷七八岁开始,苏张氏一直说了这么多年。一开始是跟着苏清芬学,后来苏清芬嫁人了。接着是跟苏清兰学,结果她和苏清兰年岁差的少,苏清兰根本管不住她。
  这眼看过了年苏清荷都要十五岁了,她那水平也就在帕子上绣个胖鸭子,在书包上绣两丛草,着实有些拿不出手。所以,苏张氏不得不下狠手了,反正家里有钱了,也能给苏清荷请老师了。
  她是听说了,大家族里的姑娘,不光是要从小学刺绣的,还得从小请先生念书。她家这个,念书就算了,从小跟着两个哥哥念书,一般人都比不过她。所以也就只用学刺绣,不求和苏清兰一样,至少得有苏清兰的一半才行。
  抱着严厉管教的念头,苏张氏请来的刺绣师父,那可真是毫不留情。每天都拘着苏清荷,不做完功课休想歇息。苏张氏是满意了,苏清荷就差趴在被窝里嚎啕大哭了。
  幸好,很快就有人来解救她了。
  苏清荷一听说有客人来了,立马就想请假,刺绣师父翻翻眼皮子:“家里来了客人,那也是令尊令堂的事情,和你有什么相干?不要找借口出去了,这一会儿工夫你光是喝水净手都来回了四五趟了,今儿上午绣不完这一双鸳鸯,你午饭也别吃了,什么时候绣完了,什么时候吃饭。”
  苏清荷眼泪汪汪,奈何师父不吃她这一套,只低头刺啦刺啦的绣着大屏风,苏清荷扁扁嘴,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