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7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易平不清楚陈宝齐、郭成泽他们对此会有什么想法,但他也很清楚,他跟姜志军要是拒绝这次合作,只会让他们自己在北城、江堰就此陷入孤立。

顾金章虽然两天前已经正式到江堰工作了,不过他爱人的工作调动要滞后一些,家还没有搬到江堰,这段时间算是过渡期。

沈淮与王易平、姜志军告别;顾金章恰好是要回霞浦,就送沈淮一起离开。

“老顾啊,你说王易平、姜志军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反复?”坐到车里,沈淮问顾金章,他还是有些担心王易平、姜志军有可能会顾忌陈宝齐、郭成泽的态度,最终宁可放弃地方发展机遇,也有可能选择不跟他们合作。

“前两年,王易平、姜志军也许会对市里有些幻想,但是这两年,市里有几个位子是区县升上去的?王易平、姜志军他们还继续抱着之前的幻想,就多少有些天真了。”顾金章说道,听顾金章这么说,沈淮也不知道该说这是好事,还是该说这是坏事。

现在地方派不要说进市常委班子了,就是提个副市长都难上加难。

就像陈宝齐、胡林送戚靖瑶到霞浦来,更主要的意图是为占位;今年以来,东华市政府连续从外地调入两名副市长,某种意义上也是占位。

区县官员,连普通副市长都升不上去,又如何再进一步,进入常委班子?

沈淮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跟你猜测的一样,这次市委组织部长、常务副市长两个位子,省里也差不多定好了人选,可能是徐城市组织部副部长沙秋华跟省计委副主任曹益春下来,地方还是没戏,老陈那边也挺可惜的。”

沈淮一直都希望陈兵能担任常务副市长,但现在省里各方都压着不让梅钢系的人再有冒头的机会,沈淮也无计可施。

再一个,陈兵此前从驻京办主任、京投公司总经理的任务,直接提拔担任副市长,就已经享受了一次超常提拔的机会,现在副市长还没有干满一任,暂时被省里压着不提拔,也不能说省里的不是。

陈兵担任副市长,也才两年时间,年纪也还有优势,不过梅钢系这些年来发展,陈兵也是劳苦功高,顾金章也不想跟他去比较什么,说道:“不说旁人了,高扬从嵛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的位子上,调到市委给陈宝齐当管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两年时间过去了,犹未能往前再挪一步,我都不清楚他心里会怎么想的。”

沈淮点点头,高扬毕竟跟陈宝齐他们牵涉极深,很难分化,而王易平这样的人,还不到五十岁,就已经换了两地担任一把手,自然是希望更上一层楼,但在看到常规的上升途径给锁死之后,另辟蹊径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念头。

现在省里各派各系,都拼命地往东华塞人占位,区县一级官员的上升途径受到严重的压制,这也恰恰也给了他们绕开市里,跟周边区县进行密切合作、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沈淮倒不怎么担心王易平会选择不合作,只是姜志军给人的印象很模糊,将这些担忧跟顾金章说出来。

顾金章点点头,王易平有野心,从陈宝齐、郭成泽那边得不到更进一步的机会,选择跟梅钢系是当然之举,而对姜志军来说,在仕途上已经没有什么野心,他自然是要先保证坐稳江堰土霸王的位子,而不是冒险搏什么。

这从姜志军今晚不那么兴奋的神情里,也能看出一二。

顾金章说道:“要是姜志军有所犹豫,我相信江堰县绝大部分官员还是迫切想改观现状、做出一番事业的。”

毕竟引进大规模的基建投资,是最切合江堰当前利益的,即使姜志军有所犹豫,顾金章作为县委副书记,却是不愁从江堰县常委班子里拉到其他盟友去推动这件事,甚至更进一步,将姜志军架空掉,也不无可能。

当然了,要做这件事情之前,顾金章还要得到沈淮的首肯跟支持。

现在市里对江堰的财政支持,一年不足两千万;倘若霞浦对江堰的基建投资,一年要超过两个亿,顾金章不认为在江堰会有多大的阻力难以化解。

顾金章也许搞建设力有未逮,但让他拿着钱去撒,沈淮相信他还是有能力去克服掉绝大部分阻力的。

沈淮跟顾金章说道:“新津港启动建设之后,江津公路一定要尽快修起来,这样,江堰的很多资源就可以直接通过新津港出去。江堰的石材以及石灰岩、石膏等资源,都要比新津充足得多。徐城水泥厂之前计划将生产基地建到新津,其实努力一下,还是可以放到江堰去的。”

“是嘛?徐城水泥的新厂,真有可能放到江堰去?”顾金章欣喜地问道。

“徐城水泥一开始就将在江堰的建厂方案否决掉,是因为江堰糟糕的基础设施。”沈淮笑着说道,“以后淮海湾区域的建材市场容量非常大,徐城水泥的新厂,除了要更贴近原料产地之外,更需要重视对市场的辐射。如果江堰在未来两到三年期间,能投入巨资,改善交通状况,我想象不出来,徐城水泥为什么不把新厂建到江堰去?”

“沈书记,您之前可是一点口风都没有漏啊?”杜建坐副驾驶位上,笑着说道。

“老顾之前不是还没有到江堰开展工作吗?没有人去推动这项工作,我提了也没有用。”沈淮说道。

徐城水泥的新生产基地,一期投资就要达到五个亿。

这放在新浦,只能算一般的大项目,但是江堰县一年的工业总产值都不到十个亿,要是单一个项目能让江堰的工业规模增长一倍,那就可以想象这个项目引进,对江堰地方有多重要了。

徐城水泥厂,看上去跟梅钢系没有丁点关系,但年初各方推动成立淮海融投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省属重点企业进入淮海湾区域发展。

徐城水泥的这个新厂项目,是淮海融投重点支持的工业项目。

梅钢系在淮海融投即使没有决定权,但影响力又岂容小窥?

只要未来两到三年投入巨资,去改善江堰当前封闭落后的交通状况,使得江堰跟新津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当,甚至还要优越些,那沈淮推动将徐城水泥的新厂项目转移到江堰去,还能有多少困难?

第八百二十六章建设基金

建设基金的事,也无从保密,毕竟王易平、姜志军回去,还要跟各自的常委班子成员商议。

沈淮回到县里,在戚靖瑶、潘志强正式到任之后,也很快召开县常委会议,讨论成立淮海政府建设基金的事宜。

这么一来,新浦开发集团将主要集中推动霞浦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而由新成立的淮海政府建设基金,去推动邻近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做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保证推进淮海湾经济区发展,并确保新浦港在淮海湾经济区内的核心地位。

包括当初修建海防公路新津段、新津县政府应归还的垫款,这次也要一并转拔到新成立的淮海政府建设基金名下管理,这也是进一步明确这个政府建设基金成立的宗旨跟核心任务。

在县常委成员具体的分工上,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的点对点帮扶工作,交由县委副书记戚靖瑶分管;而淮海政府建设基金的筹备跟具体执行,还是放在县政府下面具体执行,沈淮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牵涉进去,就由常务副县长赵天明分管。

建设基金,成立就计划从上半年新增长的财政税收入里拔出两亿元注入;年底拨付第二期款项,在年底之前,使建设基金规模达到五亿。

消息一经传开,也是一石惊起千层浪。

去年市级财政决算支出刚刚过十亿,除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头费、事务开支之外,主要就往西城区倾斜。除了税收返补以及各项基建工程专项拨款外,市里去年还拿出上亿的资金,对一些迁往西陂闸产业园区的市属企业进行专款补助。

到今年,新津港开发成为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级财政则开始大规模的往新津县倾斜。上半年市港投集团就获得市里一亿元的专项拨款,用于补充资本金,实际也是用于扩大市港投集团新津港的基建投资。

“集中力量办几件大事”,也是大的财政开支之一,只是在江堰等县连机关事业人员及教职工的工资都开不出去,能从市里获得的财政,甚至不足西城、新津的十分之一,上上下下自然也是“积怨甚深”,感觉得自己就是后娘养的。

霞浦这次成立这么大规模的建设基金,几乎就是再造一个市港投,支持邻近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惊扰的动静自然就小不了。

虽然市里推动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也搞得颇有声色,但相形之下就显得是黯然无光。

郭成泽也是狼狈,七月初回省里开会,难得有机会跟李谷碰面交流工作,也是叫苦不迭:“不要看我现在是主持东华市政府工作,但背地里大家都是说沈蛮子才是东华的真市长,才是东华真正的财神爷。以前呢,下面区县缺钱,有事没事都跑到市里来伸手要钱、要项目;现在可好,淮海湾建设基金的名头拉出来后,下面区县就把市里甩到一边,都改跑霞浦县讨专款、要项目。霞浦县政府,现在要比市政府都要热闹几分。”

李谷摊手也是苦笑,说道:“为解决淮海湾经济区基建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省里也有人提议成立这么一个专项建设基金,但是省里也没有钱啊。早初计划是拿一个亿出来,先把这个基金的框架搭起来,谁想到竟然让霞浦县抢着做了,而且一下子就打算拿五个亿出来,那省里自然就不能再提这事——有些人正灰眉土脸呢。”

推动淮海湾经济区发展,是淮海省今后几年内经济工作里的重中之重,省里有这方面的想法,郭成泽也不是很奇怪。

李谷虽然没有把话说透,但郭成泽事先不知道这事,他也就知道这事可能是赵秋华那边的人在暗中筹划,估计李谷也是近期才知道这事。

只是霞浦县一下子成立这么大规模的专项建设基金,赵秋华那边自然就没有脸再提这事;不然省里成立一个相同性质,规模上却远远不如的建设基金,只怕脸都会给下面的地市说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