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说背后的新市委书记了,就是把即将担任市委办主任熊天斌的脸面扛出来,鹏海贸易要贷出三四百万的资金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这事何清社这么主动接手,沈淮也乐得清闲,就把事丢给何清社跟郭全,他赶去钢厂看整顿的情况。

徐溪亭、赵东、徐闻刀、潘成等人,差不多就整天扑在电炉钢生产线上。

沈淮赶到车间,他们正带着从市钢厂挖出来的技术骨干以及钢厂本身有潜力、值得培养的技术力量,在聚集在电炉工段,看高频炉熔炼废钢的情况。

沈淮进入控制室,隔着玻璃感觉不到太强烈的辐射热量,拿起桌上的记录本,看上炉钢水的熔炼时间。

“预处理衔接不好啊。”沈淮手指敲着记录本,跟徐溪亭、赵东、潘成说道,“这处应该可以再节约十分钟。我们下个月要想实现连续生产,每一炉钢水的出炉时间要控制一百分钟左右,你们肩上的压力不轻啊。”

赵东与徐溪亭相视苦笑,沈淮对他们提的要求还真不低。

不过好在从市钢厂挖来的技术骨干,有四五十人都补在电炉钢生产线上,而且徐溪亭、赵东、潘成等人领导他们,不存在什么隔阂,只要跟一线工人及机器磨合,实现沈淮所提的目标,倒不是太难。

沈淮的初步目标,是要在一个月内,将钢厂的实际钢材产量提升到设计产能的八成,月产螺纹钢七千吨;三个月左右时间,实现设计产能。

由于钢厂的核心生产线引进的是国外在八十年初才成熟的技术,目前在国内还处于一流水平。过去三年时间里,这条线实现产能严重不足,有一个好处就是,这条线的损耗不严重。

用这条线去生产螺纹钢,实际上有些大材小用了,但没有资金去改后续的连铸及冷热轧设备——淘汰窗钢产量,最方便的就改生产螺纹钢。

同样的,这条生产线在生产螺纹钢上,技术上有很大的富余,只有管理到位,突破设计产能将是相对轻松的事情。

沈淮跟徐溪亭、赵东他们提出要求,是希望在磨合半年左右时间之后,就要去尝试突破设计产能,这样在每吨钢材产品上所摊的人工及设施折旧成本才会更低,每天、每个月、每年所创造的效益,才会更高……

晚上,杨海鹏要请镇上、钢厂及信用社的人吃饭,沈淮只是让钱文惠作为钢厂代表出席,他照旧将徐溪亭、赵东、徐闻、潘成、胡志刚等人聚集起来,召开整顿总结会议。

差不多到九点钟,沈淮才脱开身,回到镇上跟杨海鹏见面,赵东他们还要留在厂里,尝试性的开夜车,让一线工人们逐步的去适应不间断生产的情况。

生产上的一套规章制度订立容易,但要生产线上的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工人们不出纰漏的去执行,则不是易事。

电炉炼钢使用的高频高压电,一炉就有几十吨钢水、炉前有好几十个操作工,出一点纰漏,就有可能引发大事故、大伤亡。

沈淮不直接抓一线生产,也没有这个精力,压力就全在赵东、徐闻刀、潘成等人肩上。

沈淮赶到镇政府,何清社酒喝得有些多,先回去了,由郭全陪着杨海鹏留在政府里,不过也已经先安排车送熊黛妮回去了。

杨海鹏跟沈淮都糙老爷们,在外面耗多晚都没有关系。熊黛妮毕竟是新婚少妇,周明再放心,也没有叫她留下来陪到深更半夜的道理;不然给熊文斌或白素梅知道,也得给埋怨。

邵征是沈淮的司机,通常是送沈淮回宿舍才下班,钱文惠留多晚倒没有关系,他们家的小孩,也上小学,有爷爷奶奶照顾着。

“谈得怎么样?”沈淮把杨海鹏、郭全、钱文惠还有鹏海公司的一名合伙人,召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了解情况。

“何镇长帮忙说了很多话,主要也是你帮忙想的方案叫信用社安心,大体没有问题了,就等着办手续。”杨海鹏兴奋劲还是掩不住,说道,“办公跟堆场,何镇长也帮助选了地方,就在学堂街北段临上梅公路的一所小学里。下午我们就去看过,离上梅公路很近,往霞浦、新津以及北郊都很方便。”

“什么小学?”沈淮问道。

“竹堂村小,去年给大雨冲毁校舍,学生随后分散到青龙桥、三里墩村小就读。镇上没有资金重建竹堂村小,但用来作建材堆场倒是合适。”郭全说道。

郭全说了校名,沈淮就有印象。

全镇村小加上镇中心小学共有二十六所,托儿班性质的简陋幼儿园十九所,中心幼儿园一所,初中三所,高中一所,梅溪镇中小学及幼儿园生员总数达八千人。

这么大的教学规模,包括近四百名教职工的工资在内,每年能拿来投入的教育资金,也只三百万元。镇政府是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但教育资金的紧缺,更客观的原因,是梅溪镇可支配财政收入太少了。

竹堂村小给暴雨冲毁校舍,不能从县里额外获得支持,仅靠镇上的财力进行重建是很困难。

竹堂村的学生,都已分散到附近的村小入学。在何清社看来,与其从紧缺的镇财政挤出资金来重建校舍,还不如出租给鹏海贸易当堆场,为村上、镇上多增加些收入……

沈淮也无法去指责何清社的现实跟世绘,他当初不接手财政所,就是不承担承担财政紧缺的压力,关键还是要看钢厂的盈利恢复情况。

杨海鹏没有想到整个事情会这么顺利,掩不住兴奋劲的跟沈淮描述下午在何清社协调下,跟信用社谈贷款的情形。

镇信用社不归镇政府管,但只要在梅溪镇上,就必然要仰仗镇政府的鼻息,有什么事情,信用社还是愿意配合镇政府的。

当然,更关键的原因,想必何清社已经跟信用社的人不经意的提及到熊文斌的关系。

权力跟金钱都是一切事物的润滑剂,权力显然又排在金钱的前面。

杨海鹏这边的事情顺利就好,沈淮看着时间已经不早,站起来说道:“你要跟老郭聊聊呢,就换地方,我是要回去睡觉了。”又跟钱文惠说道,“走吧,你跟你家邵征送我回宿舍,就也下班去。”

钱文惠是清秀而瘦小的女人,三十四岁,比邵征还大一岁,他父亲本身就是县财政、局的老干部,她本身是淮海大学毕业,分配到县财政、局工作,后受前县长陈兵指派,到钢厂担任财务科长。

虽说负责钢厂的财务工作,但炉料采购、钢材经销,她都插不上手,只是把账目做细、做清楚,还没有发挥她应有的作用。

“钢厂管理层不需要太多的副职,但财务口必须要有一个。”沈淮坐在车后排,对着副驾驶位上的钱文惠说道,“我打算过了月初就召开全厂职工大会,推荐钱科长你出任管财务口的副厂长,你先做一下准备。你担任副厂长后,暂时把财务部兼管起来,接下来,不管是从外面招人,还是内部培训,你得给我再找一个合适的财务部长出来。”

通过后视镜,看到邵征在那里咧嘴而笑,沈淮开玩笑说道:“老邵这以后工作任务又要加重了,上班时候,要服务我这个厂长,下班后还要伺候副厂长,这辈子看来是没有什么指望了。”

“沈厂长人一本正经,也长一张歪嘴啊!”钱文惠听着沈淮也浑不顾忌的说些半诨不诨的玩笑话,笑骂了一声。

沈淮哈哈一笑,到这一步,钢厂的管理层就梳理得差不多了,面对即将长期共事、本身工作又足够认真负责的同僚,他也实在没有必要整天绷着脸。

沈淮跟邵征说道:“老邵在部队也当过排长,只负责开车太委屈。钢厂正式定编之后,我会在厂长室外设立一个行政助理的职务,去承担厂办撤销掉之后的一些职能,老邵有没有兴趣。”

沈淮对钢厂管理体系的改制设想,已经跟管理团队讨论过多次,新设立的厂长室跟原先的厂办,听上去只有字面上的差异,但钱文惠心里清楚:

厂长室将是沈淮掌控钢厂的核心权力机构,包括大宗原料的采购权、谈判权、新项目的启动以及一类经销商的选择权,都会集中到厂长室。

沈淮也会启用一开始就随他进入钢厂的心腹赵东担任厂长室部长。

而之前的厂办,说到底就是围着厂长服务、干杂活的管家,是借鉴党政机关的那一套。沈淮决意要在钢厂去官僚化,厂办撤销之后,有些职能则由行政助理负责。

这个行政助理,地位自然要比即将新设的各部部长低一些,但实际也将承担起管家的作用,也是要比普通的主管重要一些。

邵征照样嘿然一笑,说道:“努力做呗。”

第七十一章自然要帮你的

陈丹、小黎她们屋的灯黑着,时间也不早了,沈淮以为她们早就歇下了。

沈淮在车间也没有遇到陈桐,所以不知道陈丹下午跟孙勇办手续的情况,但想来也就那样了。

沈淮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日光灯在屋子中间,还是传统的电灯绳,悬在桌子上方,沈淮刚摸黑走到桌子边,撞到一个柔软的物体。

沈淮没想到桌子边趴住着一个人,碰到柔软的身子之后,惊吓之下,也受不住脚,身子失去平衡就扑了上去。

“啊!”

听着是陈丹的尖叫声,沈淮已经抱着她的身体滚到地上,胳膊给桌子角刮了一下,生疼,不过在倒地之前,还是下意识的将陈丹的身子抱住,怕她撞到水泥地上。

“咦,我开门你没听见吭一声?摔着没有?”沈淮顾不得去揉刮痛的胳膊,看着跌在怀里的陈丹问道。

“我等了好久,就趴桌上睡着了。你突然撞上来,都快把我吓死了。”陈丹只是给吓了一跳,整个人几乎都趴在沈淮的怀里,连地都没挨到,倒没有摔着。

陈丹手臂撑着沈淮的胸口,边说话边要站起来,但接着就感觉沈淮的手放在她的腰上;陈丹就停下来,借着微弱的光定睛看着沈淮的眼睛。

也是从来都没有这么贴近过,就是昨天给给沈淮搂着腰偷吻了一口,也没有整个身子大腿压大腿、小腹压小腹的贴这么紧,叫陈丹也不忍就这么站起来,也不知道站起来之后,还有没有勇气再趴他的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