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桐要直接回钢厂参加正常的轮班;镇政府以及钢厂的值班,都已经安排别人接手了,沈淮不想休养给春节期间送礼拜门的打扰,就直接跟陈丹、小黎住回老宅。

年初二,葛永秋代表县里到梅溪来拜年,沈淮也是托“病”不出,一直到年初四,陈丹也要准备酒店年后营业的事,才一起住回镇上。

沈淮年前病倒,就是疲惫加一大盆洗脚水兜头浇下来没扛住,在医院住了一夜就恢复过来。到老宅里,虽说陈丹坚持夜里跟小黎睡一个屋,但小黎出去找同学玩的时候,倒是不拒绝跟沈淮温存一番。只是老宅还没有动手改造,天寒地冻的,没有空调又没有取暖器,沈淮没什么事,倒叫陈丹一次欢爱后人瘫在床上,没注意及时保暖就着了凉……

年初四回到镇上,孙亚琳也再次从市区搬回到渚江酒店来住,看到陈丹感冒难受的样子,问道:“你赶着回梅溪照顾病号,怎么把自己照顾病了?”

沈淮坐在一旁笑得诡异,陈丹红着脸直掐他;沈淮赶忙逃走,到镇政府去。

迎头遇到一身警服的刘卫国走过来,沈淮走过来,招呼道:“老刘,今天是正式上任了吧?”

刘卫国看着沈淮过来,尴尬地说道:“刚到镇上,正准备打沈书记你报道呢,才知道沈书记年前病倒的事情;春节带老婆回了一趟老家,也没有给沈书记你拜年。”

“没什么,是我找借口躲起来偷懒,不过这话不能跟何镇长他们实话实说。”沈淮笑道,要刘卫国不要把这种小事情放在心底。

刘卫国调任梅溪镇派出所所长,这是谭学平态度改变之前就开始做的事情。即使阚学涛之后对沈淮的态度也变得有所保留,但刘卫国的调动工作倒没有中断下来。

刘卫国的老家在河阳,有几年没有回老家过年,这次借工作调动的空当,带着妻儿回老家看望父母,沈淮还以为他会过几天才正式到梅溪镇报道呢。

沈淮虽然想跟刘卫国好好谈一谈梅溪镇的治安工作,但他年后第一天回办公室,何清社、李锋、黄新良、郭全等人也都跑过来打招呼,再加上年后也积累了一些事,就把他上午的时间给打成碎片。

沈淮不得不让刘卫国先跟负责综合治理的副书记李锋去交流工作,他先把手头的事情应付掉。

中午临吃饭时,黄新良又带朱立过来谈织染厂车间改造过渡房的工作。

织染厂车间改造过渡房的工程,之前两个小承包商杨桂荣跟白江,都主动退了出去。经过了解,沈淮才知道杨桂荣、白江压根儿就是朱立带出来的徒弟。镇建筑站解散之后,朱立债务缠身,也没有能力再维持原来的人马,才各自带一队接工程……

自从孙亚琳跳出来搅局,沈淮知道他跟朱仪的事,不可能瞒过朱立,但也不知道朱仪会不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她爸知道。

沈淮也从朱立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来,从办公桌后站起来,请朱立进来坐,跟黄新良说道:“你去食堂打些饭菜过来,我们就请朱经理在我办公室里简单吃个中饭,吃过中饭方便直接谈工作。”

党政办公室还有两个秘书在,不过黄新良还是照沈淮的吩咐,亲自跑到后院的食堂去打饭菜,也不问沈淮为什么不直接带朱立去后院的食堂吃工作餐。

沈淮把资产办的日常工作都交给郭全负责,年后他就让黄新良把他的办公室搬到三楼、原先杜建住的办公室。

沈淮还是之后才知道,办公楼虽然是八十年代中期建的老楼,不过这间办公室还是朱立负责装修的,当时花费了不少功夫。

看着朱立坐下来还不忘打量这间办公室,沈淮心想他对这间办公室的情感一定很复杂吧,笑道:“杜书记调到县里去了。我本不想搬上来的,但想到空着也是浪费,改天还要请你帮我隔出一个接待室来。我一个坐这么大的办公室,太空旷了。”

“沈书记这边人来人往的,就需要这么宽敞,接待室可以单独再整个房间。”朱立说道,他脸上的笑容宽和、浅淡,内心却有着波澜,他没有细问女儿她跟沈立在情感纠葛,但作为父亲,心思还是敏锐的,至少能看得出女儿并没有从一年前的那段情感里走出来,也就使得他对沈淮的感观错综复杂……

过了一会儿,何清社拿了一份文件推门进来,说道:“朱胖子你在这里正好,你那份证明材料,还就差沈书记一个签字。”

沈淮接过文件,是镇上拖欠朱立工程款的证明材料,朱立要以债权为质押,从业信银行贷出相应的款额,这份文明是必不可少的。

这份证明材料由何清社签署、由政府及财政所盖章就可以了。

何清社拿过来,一可能是尊重沈淮他是一把手,二来债权质押、实际由银行先代替镇上还款的形式看上去比较合理,但此前还没有先例。官僚体系还是趋于保守了,没有先例的事物,谁都不敢轻易尝试。绝大多数官员都是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这一点连何清社也不例外。

沈淮没有说什么,拿起钢笔试了试有无水迹,就直接签过字交给何清社,让他帮朱立把其他材料都备齐下了。

朱立心情复杂地看着沈淮坐在公办桌后签字,何清社看了朱立一眼,心里倒是奇怪:沈淮担这么大责任,把他的事一次性解决掉,他怎么反应不强烈?

第一百四十章渚江建设

下午,沈淮与何清社、李锋,还有黄新良等人到织染厂看改造过渡房的进展。

还有三十来户受灾群众暂时安置在镇小,为了不影响学生开学,过渡房需要在正月半之前就改造出第一批来,镇上要求承包商年初五就必须拉来工人动工。

走进织染厂,这边动工情况要比沈淮想象的早得多。

在李锋、褚宜良的协调下,朱立从年初二就召集人手,将车间里的陈旧设备拆除出来,临近厂门的那个车间,已经开始在重新铺地坪、铺龙骨架子。

褚宜良年前就考虑扩建毛毯厂的事情,备下一批建材,打算年后动手。这次镇上出面协调,褚宜良暂时把这批建材转借出来,先应付这边建过渡房所需,所以才能赶在年初二就动工。

看着织染厂里拆设备、铺地坪、龙骨架子的施工工人有近百人,沈淮也暗感朱立在梅溪镇确实要算一号人物。换作别人,就算有市委书记撑腰,有几个人能在年初二就拉出一支近百人的施工队伍来?

施工才刚刚铺开,还看不出什么来,沈淮到织染厂的办公室询问改造工程后续的工作安排。

沈淮问得很细,朱立回答也很全面专业。

朱立早年曾在市建公司担任经理,本身对建筑安装极为精通,手下也有好几个他从市建公司拉出来的工程师,确实不是一般野路子施工队能比的。

要不是这些年受困于债务,沈淮心想:朱立的成就不会比褚宜良差。

沈淮拉着何清社、李锋,正跟朱立以及他手下的几个工程师谈过渡房改造的事情,褚宜良、杨海鹏探头探脑进来。

“你们两个怎么混一块去了?”沈淮见杨海鹏跟褚宜良走在一起,觉得奇怪。

“老褚拉我过来打牌。”杨海鹏说道,“老褚听说你在这里视察工作,把牌丢了就赶过来跟你汇报工作。”

“你们在哪里赌博?我通知派出所去抓个赌,赶着镇上油水寡着呢,正好抓你们的赌小发一笔。”沈淮开着玩笑,要褚宜良、杨海鹏一起坐过来聊天,分烟给他们,说道,“我正好要找你们过来,讨论朱经理的事。”

“朱胖子又怎么了?这个改造工程他没有尽心?”褚宜良奇怪的问了一句,又对朱立说道,“朱胖子,我跟李书记可是帮你在沈书记面前夸了海口的。这过渡房是用来安置受灾群众的,你要做砸了,梅溪镇以后可不会再有人理睬你。”

“目前工程情况,我很满意。”

沈淮笑道,直接进入正题,“我们省率先进行分税制试点,工业增值税新增加部分,地方只能分享到四分之一,所以这两年来,地方做企业的动力就一下子歇了下来。不过建筑业是个例外。建筑业不征收增值税,只征收营业税,而营业税全部归入地方税源。大力发展建筑业,能最大程度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也将是地方上以后一个重点发展对象——我代表镇上,决定支持朱经理,除了镇上之前确实对朱经理有所亏欠外,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东华市对建筑企业征税,营业税加城建、教育等税费,都并入地方财政收入。按照当前的减免以及梅溪镇跟县签订的财政包干,梅溪镇注册的建筑企业,每做一百万工程款的工程,梅溪镇财政就能增加三到四万元的税款收入。

要是梅溪镇有那么一家建筑公司,能够每年接一两个像天衡大厦那么大规模的工程,梅溪镇可支配财政收入就能立马翻番。

“是吗?我以前还以为建筑公司跟开厂一样,要缴增值税呢。细想想也对,建筑公司缴哪门子增值税啊?我们想问题的确不比沈书记你周全。”褚宜良说道。

“术业有专攻,老褚你又不用替镇上考虑财政收入问题,我跟何镇长、李书记就没那么轻松了。”沈淮笑道。

“沈书记真的是非常专业,我自以为对建筑业还有些了解,给沈书记问了这么多细节,背上都快出汗了。”朱立还是讨好的说了一句,其他情感不说,沈淮所体现出来的博学广识是他所不能否认的。

“有些话,我要在这里先声明的。”沈淮正色跟朱立说道,“我支持朱经理你,是支持你做能给地方财政增收、给地方增加就业机会的正规建筑公司,而不是支持你搞偷税漏税的私人承包队。”

沈淮也知道,跟朱立说得越正式,越能减轻私人情感上的负累。

朱立点头答应下来,说道:“沈书记的指示,我一定尽力去做,也一定为梅溪镇发展做贡献。”

抛开私人情感不谈,朱立也知道做私人承包队,看上去能偷点税漏点税,实际私下的交易成本不见得低,还限制自身的发展。反而沈淮如此坚决的要他做正规的建筑公司,也说明沈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