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或许他是岳飞-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家军班师回朝的消息传遍整个京西路的百姓耳朵里面。百姓们听到如此噩耗后,都纷纷阻拦在岳飞战马之前,一遍哭着,一遍希望岳飞能够解释一下,为何不顾百姓的安慰,如此之快的离开收复的失地。

这时,岳飞无言,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以解释的呢?他对不起这些为岳家军头顶香盆,开道运量的老百姓!他们怎会知道自己的苦衷呢?岳飞含着滚滚热泪,拿出赵构所下达的诏书以示众!并且无奈的说道:“朝廷诏书已下,飞不得不离去!”一时,众人无言。说什么呢?这件事情能怪的了谁?

待岳飞率领全体岳家军渐渐的退回诵经之内,当大军退至蔡州之际,又碰到成千人询问岳飞为何在大获全胜之际,毅然选择班师回朝?!其中有一位进士出身的人,率领全体百姓跪下领头问道:

“我们身在沦陷之地,算来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闻之岳宣相率军前来,目标是收复失地,我们一直都很赞成这种做法!而如今大军连连克复失地,已经吓得金人欲退回黄河以北,我们都欢喜而庆,因为终于可以脱下左衽的胡服,再着我华夏衣冠!但此时,却不知为何岳宣相要班师回朝,总是岳宣相不以收复中原为目的,那么难道岳宣相忍心就这样舍弃即将功成的机会么?!”

岳飞听罢后,再次无言以对,只是拿出来赵构严令其班师回朝的诏书以示众!当百姓看过之后,不由的恍然大悟,原来班师回朝也并非是岳宣相所愿,大家也不由的痛哭起来!

最后,岳飞不忍心看到这些百姓遭受金人蹂躏,于是便决定留下五日,让蔡州的百姓迁至襄阳府一带去居住!而自己却率领两千骑兵,前往临安府!目的便是去见赵构,对其请罪!因为这次是违抗圣意而出师北伐,故此要前去露上一面,听候赵构的责罚!此时,岳飞亦有心请辞,解甲归田而去,再不过问国家之事!第四次北伐也印次而宣告破产!

如果说是实力不济而败阵归去,这到是在情理之中,但若是以横扫中原之势连连克复失地,却被下诏要求班师回朝,向来,这也是史无前列的事情,自小笔者便喜欢听评书《岳飞传》,上面有说,在岳家军如潮浪一般攻势之下大破金国兵马之际,皇帝老子赵构便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临安,之后杀掉了!笔者这时候感到万分惋惜,虽然那时候少不更是,但这件事情对于笔者来说触动很大。仿佛这件事情一直便印刻在笔者心中一样深刻。

在接触历史之后,毕竟发现,很多事情,并非是想象的那样简单,高宗赵构以金字牌传递诏书,令岳飞班师回朝,里面必定有秦桧老贼暗中捣乱!虽说如此,但也不敢苟同赵构是被冤枉的,因为他小子也不是啥好鸟!岳飞在兵进朱仙镇后,便在不得以的情况之下班师回朝,在这种情势下,可能有人会问:“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岳飞干嘛要选择愚忠赵构这个昏君呢?”

其实,这并非是岳飞愚忠的表现,反而恰恰说明岳飞对于战事的高明之处。如果说岳飞愚忠的朋友们,只能被称作无知!可以说岳飞并不是一个愚忠的人,可能因为《说岳》以及评书的缘故,岳飞的很多事迹都已被戏说,从而很多人都认为岳飞这种做法是愚忠!

那么,请这些人好好开动你们生锈的脑子想一想,岳飞如果真是愚忠的臣子,那么他可能三番五次的摔脸给赵构看么?!他可能多次抗命不从于赵构么?!他可能违背圣意而挥师北伐么?!说岳飞愚忠的朋友们,好好给我想一想这件事情,再开张你们的嘴巴去说话!成不?!

很显然,岳飞并不是愚忠,反而是有多次不从命的表现!以岳飞以往做事的风格上看,岳飞可能去为赵构而尽愚忠么?不可能!万全不可能!不过,又有人该发话了:“既然岳飞并不是愚忠,那么又为何班师回朝呢?”在这里,也不得不佩服一下,赵构这种耍小心眼的小把戏。

因为,他下令让全军班师回朝,而非是岳飞一人!什么韩世忠、什么刘锜、什么张俊之类的统帅都被依依召回!试想,淮东、中原、川陕三个战区要是宋军都被调回,那么岳飞所率的岳家军继续不听命令,在中原战区顽强抵抗,其最终的结局是否能够圆满呢?淮东、川陕这两个战区的战事,咱们暂且不提!就说一下中原战区的情况!

刘锜一万多兵马,张俊八万多兵马!这些兵力如果全部撤走,那么岳飞的岳家军等同于是单独作战,这就犯了兵家大忌!其岳家军总共也就有十多万人马,这次违抗圣意挥师北伐,也就带了最多不过八万的人马!

这还是最美化的说法!其实际可能根本就到不了那么多人马!姑且就按照八万兵马来算,岳家军每一次克复的州郡,便要用一定的人马去守城,不然人家金国万一攻来,总不能留座空城等着别人占据吧?故此,以防金兵来犯,这样的话每座城池就需要至少留守五千人去守城,这已经算是很少的人马了。而且岳飞率领岳家军所克复的州郡又是多少呢?

蔡州、颍昌府、汝州、郑州、淮宁府、河南府、虢州等等十多个州郡,如果说,每座城池需要留下五千人以备金军来攻,那么至少也要抽调出五万人马!以上的说法,如果要是被一个懂行的人看到了,肯定会笑掉大牙。因为当时光颍昌府这么一座城,就有两三万人把守,若是以五千人守城,已经是极度过份的说法。姑且笔者就让人先耻笑一下吧!

如果再以剩余的三万人继续北伐,渡过黄河,横扫燕云、直捣黄龙!那么万全可以解释为痴人说梦!这三万人没有后续部队支援,就想继续北伐,这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次还没有算掉阵亡的一万五千来人。如果算上了,就想以一万来人继续北伐,那真是有点说笑了。

重审一遍,岳飞他是人,不是神!岳家军的将士是人不是铁!纵使你战斗力再强,弱仅凭借一万来人的兵马继续深入,那么简直就是有些过份了。况且,这种计算方式已经很过份了,如果想继续北伐,那是全然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岳飞为何会放弃北伐,而选择班师回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并非是岳飞尽愚忠,而是因为在中原战区,只剩下岳家军这么一支孤军在奋战着。刘锜、张俊早已有后退之意,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之下,岳飞若是继续深入挺进,那可真叫做有病了!故此,并非是岳飞愚忠,所导致第四次北伐的失败!实属赵构与秦桧两人狼狈为奸,并且阻止岳飞北伐一事!才导致第四次北伐的破产!

当故都汴梁唾手可得之际,十二道金牌迅速的飞驰而来,不仅是在岳飞心中给以致命的打击,更重要的便是给以岳家军全体将士一次致命的一击!

眼看着就要打到东京汴梁城内,可昏君、奸臣却严重阻碍了忠义之士报国的热忱!果真是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皆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历史真是爱捉弄人,为何忠臣就该壮志难伸?为何奸臣便可以小人得志?!为何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偏安一隅?!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天意么?!

第十一节。壮志未酬的有志青年岳鹏举

 世上总有卖国求荣的人,当然,在宋代也会存在。却说金国都元帅完颜宗弼,这位老人家可说是历经沧桑,被岳家军打得已经找不着北了。

完颜宗弼也不曾想到,现在的宋军战斗力真是彪悍,而且岳家军其战斗力位列宋军之首。

岳家军这边除了小商桥一战全军覆没后,其余的十几场战役都未曾有过败绩。

相反,金国这边除了小商桥一战,彻底粉碎了岳家军前哨的猛烈袭击外,就压根没打过一场胜仗。

换句话来说,小商桥那场血战,说出去都丢人。如何说是丢人呢?

请想一想,当时岳家军的前哨能有多少人?不过是以杨再兴为首的三百前哨部队而已。

而金军这边又是多少?既然是完颜宗弼的主力军,那么想必最少也要有几万人。

人家一队前哨部队跟你们主力军相遇干上一仗,如果再输那可就太对不起观众了。

事实上,金国主力军虽然全歼岳家军三百前哨部队,但是小商桥一战,其主力军也损失了两千多人,可见此战也并不是完颜宗弼炫耀的资本。

所以说,说的好听一点,金军还得胜了一仗,说的不好听点,金军就是全败未胜。

故此,经常性受挫折的金国都元帅完颜宗弼,此时已经无心恋战。他现在唯一希望的便是能够找到一个漆黑的夜晚,偷偷摸摸的从黄河边撤退到黄河以北的地方。

而就在完颜宗弼打算撤退之际,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北宋时期的太学生。这个太学生没皮没脸的跑到完颜宗弼那里,阿谀奉承的说道:“老大,您可别失望,自古以来只要朝中有奸臣当道的,那么大将在外面就不可能屡建战功!以小的观之,岳飞这小子有大祸临头的预兆,至于他要收复中原,那肯定没戏!”

这个不要脸的太学生,说了这些话后。完颜宗弼听着听着,便感觉越听越是味道。而且说的也很在理。

因为这时候,他突然想起来一个人,那便是老贼秦桧!秦桧这个人是否与金国有不可分离的联系,这个无从得知,但有一点可以看出来,秦桧也绝不是啥好东西。

那便是在完颜昌攻打楚州之际,老贼秦桧去给宋将赵立写劝降书!就凭这一点便足矣证明,秦桧就算不是啥奸细,但也绝对不是啥忠良之臣!更不要说他是啥宋代苏武了!

故此,完颜宗弼想到了秦桧,如果可以利用一下为何不用呢?而且秦桧也不会断然回绝完颜宗弼的请求。

这时候完颜宗弼的如意算盘就开始打起来了。他的思想也随之改变。因为他似乎也明白了,现在要是再以无力灭宋,那肯定是痴人说梦。不仅是岳家军在不在的问题,南宋如今整体的战斗力都是有所提升,这样一来如果以武力平定南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