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尘暴-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长久打算。”王书记说:“这就对了,你不仅是我们乡上的带头人,也是县上的带头人,要带,就得给大家带出个样子来。”杨二宝说:“还不是你们书记镇长领导得好。”说着就给书记镇长石头敬了烟。王书记说:“这次来找你,是想跟你商量一件事儿。”杨二宝一听商量事儿,想是可能又要搞什么摊派,心里不免一紧,神情就点不自然了。李镇长是明白人,一看就清楚,便说:“你放心,这次不揩你的油,是给你办好事的。”杨二宝这才把心放下,高兴地说:“好事儿我也不指望了,只要不给我搞摊派就行了。”王书记说:“我们镇的柴湾要承包了,你有没有兴趣?”李镇长说:“老杨,那块地方可是一块宝地呀,开发出来,可是千亩良田。既能给你自己带来利益,也使我们的荒坡成了良田。”杨二宝说:“那要多少投资?我怕没有那么多资金。”王书记说:“没有资金可以贷嘛,等开发出来,你就像地主老财一样,坐着收租子就是了。报纸报道过,说东沟乡的王树林,承包了一片荒漠,贷款开发出来,然后从外地雇来农民工,实行半机械化耕作,不到几年,现在成了荒漠上站起来的百万富翁。说实在的,县种子公司早就瞅准了那片柴湾,想开发,他们找过我们几次,我们都没有答应。我与李镇长的意思是,要开发,还是让我们自己人开发。你好好想想,你要开发,就交于你,你要不开发,我们只能对外承包了。”这可是一桩大事业,他不能轻易表态,就说:“这事儿,我一下也不好说,思谋思谋再说。”李镇长也说:“这可是一个机遇,开发出来,三十年不变。这三十年,你就坐享其成好了。”杨二宝还是说:“谢谢书记镇长的关心,我考虑考虑再说。”说完了事,书记镇长就要走,杨二宝就挡了说:“你们书记镇长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吃不喝就这么走了,让我老脸往哪里挂?怎么也得吃过了饭,喝上几杯再走。”李镇长说:“我怕你没酒呀。”杨二宝说:“你们书记镇长大人来了,没有酒哪能行?要是没有,我买回来也要把我们的父母官放倒一个。”王书记说:“别说大话了,你那点酒量还想放倒我们?”杨二宝说:“那你们就不要走,留下来比比高低。”书记镇长也就有了借口,说:“看就看,你杨老板做生意比我们强,划拳未必是我们的对手。”经过几年的交往,他们已经成了酒桌上的好朋友,每次相见,也都很随便。杨二宝挡住了镇领导,就吩咐天盼去抓只羯羊来。王书记说:“别麻烦了,随便一点算了。”杨二宝说:“这有啥麻烦的,不就吃只羊嘛。到我家来了,不吃只羊怎能说得过去?”王书记和李镇长被留下了,没想石头趁机溜了出来,悄悄告诉他,说家里有事,要走。他自然清楚,石头不是来假的,而是真心要走。在他的记忆里,这是石头第一次进他的家门,而且,没呆多久就走了。他知道,石头这样做肯定是有他的原因,尽管石头嘴上从来不说什么,但是,他猜想,石头的心里肯定有想法。他自然没有忘记,土地承包那年,新疆三爷来求他,想让石头给他当徒弟,学做木工,被他拒绝了,却收了外村的两个。现在想起,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了,真有点后悔。好在石头从没向他提过那事儿,见了他总是乐呵呵的,像是那件事从没发生过一样。人呐,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在此一时,你觉得做得非常好,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到了彼一时,你就觉得根本不应该那样去做,不该那么冲动和意气用事。人生真是一个永远后悔的旅程。无论走到多远,走到哪里,只要回头看时,总能看到不少的后悔和遗憾。这一次,也是一个和石头融洽关系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的。就揽着石头说:“书记和镇长都来了,你村支书怎么能走呀?”石头说:“杨叔,我真的是家里有事。”杨二宝说:“你要是看得起你杨叔,你今天就必须留下来,有天大的事儿先把它放放,你要看不起我,我也没办法。”经他这么一说,石头就说:“看杨叔说的,我咋能看不起你?既然你这样说了,我留下来陪书记镇长就是了。”

留下了石头,杨二宝仿佛对过去的歉意有了一份了结,心里自是高兴。同时,他也想听听这位新支书的意见,看看那片荒滩是不是真的有价值去承包。说实在的,他特别看重这位新支书,觉得这是红沙窝村的另一个人物,有魄力,也有远见。刚才听了书记镇长的一通鼓动,他的心里泛起了波浪。如果早一年,书记镇长怎么说,他都不会动心的,他的心,还是邪在了生意场上。可是,现在却不同了,尤其是这一次,贷了二百万款,做了一次他从没有过的大生意,差点就栽到了里头,他才感到了生意场上处处布满了陷阱,也感到了一种从没有过的后怕。

在黑瓜子生意刚刚拉开序幕时,他的二百万贷款也拿到了手。这二百万贷款,完全是按市场游戏规则操办的。该给的回扣,他如数给予了那位行长大人,两人也就就成了称兄道弟的朋友了。贷款一到手,贾红军就鼓动他说,老杨,你现在也是堂堂的杨总了,该买辆小车了。别小家子气,挣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享受么?有个小车,出门办事多方便就不说了,更重要的,也是个门面,也能提高别人对你的信任度。他原先就想等贷款下来了买一辆,可等贷款真的下了,就犹豫了起来,刚刚拿了贷款,就买车,不怕人笑话?经贾红军这样一撺掇,他才下了狠心,买就买一辆,不就是一辆小车吗?于是,他就买了,买了一辆桑塔纳。小车一开回家,村人还以为他家来了县上的大干部,后来发现大干部就是他,才都围了来,这里摸摸,那里瞅瞅,好生羡慕。不仅在农村是这样,就是上了城,车一停下,也能引来好多目光,那目光中,明显地多了羡慕的成分。他便越发觉得贾红军说得有道理,这是个门面,有它没有它,截然不一样。

小车是坐上了,但是,没想到第一单生意就差点栽了。现在想起来,他都感到后怕。等瓜子大战一拉开,他就把所有的资金都投进去,收来的黑瓜子码起了城墙高的垛子,联系发货的好几家福建老板也都成天围着他,要他的货。有人抢着要货,这固然是好事,但是,什么时候出货好?这倒把杨二宝难住了。这里面其实大有文章的,如果早出手,周转快,资金回笼来还可以收一批。问题是,现在价格还没有涨上去,如果等出手了,价格忽地再涨了上去,那不是吃大亏么?迟一点出手,价格肯定有上涨的可能,而这种可能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准,更主要的是,产品一积压,就等于把资金也积压了下来,倘若上涨的幅度不大,就等于前功尽弃了。他正准备找贾红军商量商量,没想贾红军却找上门来了。贾红军已经联系好了客户,是他去年的合作对象,因贾红军的货不够一火车皮,想拉杨二宝一块发货,而且,价格比其他人的还略高一点。杨二宝一听,当然高兴,就同意了与贾红军一起发货。问题是,福建客商暂不付款,必须等他们把货发到福建再付款。杨二宝因没有做过这么大的生意,心里自然担心,要是到时候他不付款怎么办?况且,他对这位福建老板又不熟悉,空手把这几百万的货交给他,还是不放心。杨二宝只好把这个想法告诉给了贾红军。贾红军却说,没关系,我去年就是同他们合作的,他们很讲信誉,没有什么怕的。货一发,我们就直接与福建老板飞往福建,先在宾馆里住着,玩几天,等到货一到,他们一转账,就了结了。再说了,福建人不收到货,敢把资金打到你的账户上吗?他们也不是苕娃子。任凭贾红军怎么说,杨二宝还是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就对贾红军说,要不,你先发吧,我再等等,看价格能不能再涨一涨。贾红军就生气地说,你等什么?等价格涨上去了,我们的资金早就返回来,又可做第二单了。前怕狼后怕虎,还做什么生意?贾红军没有做通他的工作,有点生气了。生气就生气吧,他不能拿着生命来开玩笑呀。宁可少挣一点,也要稳一点。

随后,贾红军又找了一个搭档,发走了货,他们便跟了福建老板,一起飞到了福建。杨二宝一直想找一个主儿,让他把货款打到他的账上,他才肯出手他的货,可是,福建来的老板也怕上当受骗,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对他说,等他的货发到福建,立马给他转账就是了。杨二宝一听他们都是这样的口吻,就开始后悔了,后悔自己太胆小了,没有听贾红军的话,要是听了,该有多好呀。于是,便越发觉得贾红军是个做大生意的料,拿得起来,放得下去,相比之下,自己真的有点小家子气,太没有能耐了。像他这样子,还想成什么大事?

谈来谈去,忙活了一个多月,最后才谈妥了一个货主,订了车皮,对方要他把货装上车箱,就给打款,但,这样的条件下,显然价格不会太高。也罢,胆量小了,为了图保险,就少挣一点。

刚刚忙完,就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贾红军栽了。一听说贾红军栽了,他的头皮子一下抽紧了,仿佛有一种刚从老屋里走来,老屋就坍塌了的后怕。说这话的人就是与贾红军一块儿上了福建,又从福建回来的老李。老李也栽了,当然,老李栽得不多,就回来了。贾红军的全部资金都赔进去了,他没有指望了,就只能呆在福建继续等着他的指望。老李说,他们和福建的老板飞到福州后,福建老板对他们也很客气,给他安排了宾馆,又进行了热情招待。那些日子,他们一直由福建的老板陪着他们,吃喝玩乐都由对方负担,他们一分钱都不出。没想到等了十多天,货还没有发到,他们就有点着急了,问福建老板,他说他问过货运站,说线路太忙,还没有发过来。不急,好好玩两天,一发过来,就给你们结账。又呆了几天,早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