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阳光大宋-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丰今天穿了一身白sè褐领长衫,外罩黑sè葛衣,头上也不戴幞头,只用一根暗红绸带在发髻上挽了一个结。是小嫦帮他打扮的,加上这厮唇红齿白,要不是肤sè还算健康,肯定是个油头粉面的公子大爷混混形象。现在看来,倒也潇洒。
    小嫦又问他可要带什么礼物?如今家里全乎,吃的用的玩的都不缺,找几件礼物也还能拿得出手。梁丰满不在乎地大手一挥道:“什么都不送,爷就上他家白吃去。下个帖子都没礼貌,要不是看在王曾面上,才不去他家呢。还要礼物?美死他!”小嫦也拿他没法子。
    吃了中饭,又等了半天,才见来福冷得缩手缩脚回来报道王相公的仪仗远远已经过来了。梁丰这才起身,慢悠悠地穿上羊皮褙子,眼神邪邪朝小嫦一笑,把手放在自己唇边叭地亲了一口,又向小嫦吹去。小嫦真是哭笑不得:“这死鬼,不让他当着下人面搂搂抱抱吧,他就改这招,花样可真多!
    梁丰唤起来福出到大门口等着。原先出门他都要带钱孝仪的,如今孝仪有了娘子,需要卖力养家,不愿意在师父这里白吃白住,每天一吃完中饭就早早出门挣钱去了。他只好换了来福在身边伺候。
    远远地王曾仪仗越走越近,到了梁丰家门口,掀开暖轿帘子,看见梁丰正在门口候着,微微一笑。问他要不要上轿来挤挤一起过去?梁丰忙答不用,走路跟着就成。王曾也不勉强,一队人就朝冯拯家拐去。
    来到冯拯家门口,梁丰一看,嚯,好低调的宅子,青砖乌瓦,黑漆正仪门打开,两旁各有两个家仆站着,五步台阶下立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面有微须,头戴紫黑嵌玉幞头,穿青衫,带着微笑正候着。
    离冯府十丈开外,停了队伍,王曾从轿中下来。那男子迎上数步躬身笑道:“给王相见礼。”王曾忙上前用手扶住笑道:“世兄不必如此,今rì登门叨扰,咱们不拘俗礼!”这男子就是冯家老二冯伸己了。
    冯伸己又转过头看向梁丰,梁丰这才向前几步拱手躬身道:“见过散骑郎。”冯伸己本人无意功名,赵恒特荫封了他个八品散骑郎,算是有个官身。
    冯伸己右手虚抬,笑道:“梁公子不必多礼,久仰大名啊,请,相公请,梁公子请。”便把众人领进府去。
    梁丰跟着抬腿上台阶时,看了一下门上匾额,三个遒劲大字:尚书府。方稍稍显出冯家的气派。
    进到二堂,冯拯已在堂下等候,见他两人到来,满面chūn风地朝王曾拱手相迎,王曾拱手半躬身施礼,冯拯急忙扶住。梁丰无奈,也只好躬身唱个肥喏,冯拯笑着虚扶了一把道:“玉田不必多礼!”态度与当rì在钱家大是不同,和蔼慈祥,哪里像下命令请柬的口气,梁丰心中疑惑。
    三人上堂,冯伸己随后,进得堂中,冯拯居中坐了主位,王曾坐左上首客位,梁丰不能与官老爷们平起平坐,挨着王曾坐了下位,冯伸己却站在冯拯旁边伺候。
    大家坐定,冯拯开口对王曾道:“今rì休沐,又值年下,故专请孝先来寒舍叙话,我知孝先终rì案牍劳形,身先国事,今rì暂且全都放下,咱们好生饮上几杯,祛祛一年cāo心之苦!”
    王曾笑道:“有劳枢相挂怀,所幸枢相领导有方,朝廷无虞,又无边事,还算太平。今rì叨扰,过意不去啊。”
    冯拯微笑点头,一时家人上了茶来放在几上,冯拯伸手道:“请用茶。”王曾和梁丰端起茶碗揭开茶盖,怔了一下,却不是待客茶汤,而是一碗清茶。冯拯呵呵笑道:“玉田制的好茶,老夫前次在钱希圣家尝了,大是喜爱。回来命人学着制了几斤,却还是没有希圣家里喝的那股味道,可惜!”
    这可是明显地向梁丰示好了,梁丰若不懂事,那就不对了。于是忙站起来答道:“却不知老相爷也爱此茶,改rì小子一定亲手多制些,奉与相公品尝。
    “好、好,那就多谢了。前几rì官家圣人也曾夸奖这种茶口味极好,喝下去清爽得多。玉田的名声很大。呵呵。”冯拯笑笑,接着又说道:“不过老夫以为,制茶、棋艺只是小道,若玉田风流不羁,钟情诗酒逍遥,倒也罢了,但既然有志立一番事业,这功名二字,还须看重才是。多读读书,待朝廷开科取士,一展身手,方不负才子之名啊。”
    “多谢相爷谆谆教导,小子铭记在心,今后定当用功读书。”梁丰只好又起身逊谢。
    客套话基本讲完,大家正在酝酿话题时,外面进来一个也是大约十七八岁的少年,英气勃勃却举止有度。进来先向当中冯拯躬身行礼道:“孩儿见过爷爷。”又转过身子对王曾行礼:“拜见王相公。”王曾微笑伸手虚扶。最后才向梁丰拱手笑道:“见过梁兄。”梁丰还礼,但不认识他,不好称呼。
    冯拯笑道:“玉田,这是我的孙子,名叫程焯,今rì慕你名声,特来相见。若不嫌弃,你们年纪相若,可好生亲近亲近。”
    梁丰连忙施礼道:“见过冯兄。”
    这个冯程焯,就是冯程程的嫡亲大哥,冯家长孙。

五八、说个月光宝盒的故事

    这个冯程焯,就是冯程程的嫡亲大哥,冯家长孙。
    他是被冯拯昨夜临时征调的民夫,本来不参与今rì请客,可冯拯想来想去,能完成这个任务只有靠他,就把他连夜喊到跟前,布置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明天梁丰要来家里做客,想办法让他和程程作中远距离的接触,即:既不能让程程和他说上话,又要让他对程程产生好感。至于法子自己去想,完不成任务扣半年零花钱并禁足三个月。
    冯程焯看在每个月两贯钱的份上,硬着头皮唯唯诺诺答应了爷爷冯拯的无耻要求,转身出门望着冬夜里的满天繁星,忍不住仰天长啸道:“这他妈不是黄狗吃屎、白狗遭殃么?!”
    小冯一夜不睡,梁丰的名头他是知道的,但仅限于公共渠道和花边新闻,没法做到知彼。只好回头研究妹妹程程,知己也算赢一半嘛。
    这个妹妹有什么好呢?冯程焯头痛地想,其实好处挺多,比如漂亮、聪明、健康、活泼、可爱等等,有很多。但是相对应的毛病似乎也不少:娇气、蛮横、莽撞,有时候还有点二。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回冯大小姐出游,在繁华地段遇到一群叫花子,职业乞讨,成行成市的那种。冯大小姐没有社会经验,喊一声给钱,身边的丫头们当然只好逐一发放救济。考虑到是相爷家的孙女,拿少了面子过不去,就没造预算,发着发着带的钱就不够了。
    按理说发完了就算了呗,又不是该人家的。可冯大小姐透过轿子看见外面还有一个乞丐伸出脏兮兮的手不死心,觉得挺可怜的,就顺手把自己头上一根金钗拔了下来,叫丫鬟递给他。丫鬟虽然替她舍不得,但是不敢违抗,那叫花子眼看一注横财就要到手,大喜过望急忙伸手来接。孰料冯大小姐忽然说声等等。丫鬟还以为她想清楚了,赶忙回转身子,那知道冯大小姐说,叫花子拿金钗怕不好换钱使,不如好事做到底,帮他去换了钱来给他。
    小姐下了命令,下人们就执行呗。那时候又没有金银交易市场,只好叫一个小厮跑到附近的质库拿金钗押了十贯钱来。这可是笔大数目!冯小姐还是吩咐全给叫花子。
    那晓得这叫花子不高兴了,居然接了钱还埋怨:恩人啊,你做好人也该做到底些,直接拿那金钗给我,我可以换二十贯哩,如今才折了一半,忒亏!
    你说你一个叫花子得了便宜卖乖,这不是典型的没事找抽型吗?天知道冯大小姐更绝,一听人家说的有理,反倒愧疚起来,还真对不住你哈,等等别忙。
    叫花子一听,都快要破口大骂了,逗我玩儿呐?
    原来冯程程又让人把钱拿回质库去换回金钗,下人去了,好说歹说,许了第二天补手续费,才又把金钗换了回来重新交到叫花子手里。
    叫花子眼看金钗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一颗心被搞得晃晃悠悠的几乎崩溃。据说当天晚上就心脏受不了嗝屁了。
    冯大小姐当然不知道后来的事,只觉得自己做了件不亏本的好事,得意之极。
    这是不是有点二?
    其实应该不算,顶多就是单纯的善良或者善良的单纯,但随便怎么粉饰,冯大小姐某些时候会有些缺心眼,是冯家上上下下公认的事实。
    冯程焯其实是挺爱自己这个宝贝妹妹的,而且他也很仰慕梁丰的名气,觉得自己的妹妹也只有这种人才配得上。所以虽然是被爷爷逼的,但还是想尽心尽力完成任务,最起码,别让梁丰看到妹子二的一面。
    在堂上两人招呼打过后,冯程焯马上就对梁丰产生了好感,理由很简单,相貌好,气质好,名声大,有礼貌。同样,梁丰也对冯程焯观感不恶,相貌好,修养好,有礼貌。
    男人和女人不同处在于,对于长相好的同xìng,女xìng多半排斥,而男xìng多半亲近。于是冯程焯马上和梁丰一见如故起来,小声聊个不停。冯拯看着他们,微笑着道:“焯儿可带玉田四处游一游,少年人跟我们老头子在一起,怕是要闷坏了。”小冯立马应承,邀请梁丰别处说话。梁丰只好向两位相公行礼,跟着小冯出下了堂。
    冯程焯领着他一路谈谈说说,两个人不一会儿来到了冯家真正的内宅,虽然还是隆冬,但完全看得出来,和前院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亭台楼阁一样不缺,假山叠石,回廊小径,布置得别具匠心,已经隐隐有后世苏州园林的模样。若是换个季节,当可以看得见这个园林的奢华美丽,绝对不输于东京城任何一个巨富之家的布局。
    梁丰微微一笑,心说果然如此。旁边冯程焯偷偷观察他,以往对冯家不太了解之人,初次走进他家后院时,都会大吃一惊,因为与前面的简朴低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他看见梁丰面不改sè,好像一点也不奇怪的样子,反倒自己心里一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