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阳光大宋-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法曹近来,王臻笑眯眯地看座:“这么冷的天,不在自己公事房烤火,跑到老头子这里来做甚?莫非又有为难案子了?”
    “大人,并无为难案子,到有一样为难物事,要请大人过目。”
    刘川也不罗嗦,直接就把报纸呈上。
    王臻从头到尾细细看了,稍一思量,便已明白刘川的意思。点头严肃道:“这个物事倒是来得蹊跷,虽然不涉妄乱,然不可不正视之。这么办,你去暗暗查访,看看这个盛和坊到底是哪家作坊,干什么营生,问明白了来回我。明rì老夫便带了它面圣,未雨绸缪一番。”
    其实王臻虽然威猛,但绝非官场傻冒。他可比刘川见识明白得多,一看到盛和坊的字号,便知道人家是光明正大做事。哪里会有什么影响稳定的事发生?不过下属既然已经报来,那这玩意必定在民间有了些气候。若不及时上报,眼皮子地下的事情,非要等上级领导过问才去查吗?反正天天都要朝会的,当个闲篇扯几句,打个埋伏。将来就算真的出事,自己也是先汇报过的,怨不到自己头上。
    第二天早朝,王臻果然把这份《汴水闻见》拢在袖子里带到了垂拱殿。rì常事务处理完毕,罗崇勋还没宣布散会,王臻赶紧出列道:“启奏太后、官家,臣有一桩事体要报。只因事出特殊,不知如何写本,只好临时奏言,望恕罪。”
    在座一听,颇为奇怪,居然还有开封府尹不知道怎么写奏本的新鲜事,倒要领教领教。
    王臻从袖子里抽出报纸高举过头道:“昨rì臣得属官禀报,言说京城出现一份《汴水闻见》,以雕版印出,类容驳杂,虽不涉妄乱,然亦感不可等闲视之。故专呈御览,以请圣裁!”
    刘娥在帘子里接过看了,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又一时间想不起什么原由。他知道王臻的意思,点头道:“传与诸位臣工看看罢。”
    一份报纸,鲁宗道、寇准、张士逊、钱惟演、张知白、李谘、薛奎等大臣一个个快速传看了一遍。可惜,若是王曾丁谓在,必定马上反应是谁搞的。这些人虽然略略知道梁丰的文章,毕竟年纪大了,一时想不起来,莫名以对。
    反倒是赵祯成了最后一个看到的,刚刚翻开,心中一动,马上明白,这一定是梁兄干的好事了。哈哈!
    鲁宗道见人人传阅完毕,便向自己下首两位副相瞧去,想请他们先谈谈看法。张知白要老好些,出列说道:“臣看这个物事,倒是颇为新颖别致,刊载时事,引见趣闻。颇能解颐,若能善用之,亦当有教化之用。”
    果然都是人jīng,随便出来一个便可看出其中关节。别人正要说话,张知白又继续道:“不过有个关节颇为难解。这物事一刊一本,雕版所费几何?有何利益所在?臣忝列工部,所知将作监也无此能为可以快速雕版。这样大费周折,定有用心。臣愚钝,不知所谓。”
    张知白说完,众人均微微点头,承认老头道着关键。
    然而鲁宗道却更敏感了许多,他这首相当得心虚,联想更加丰富。说善用有教化之功不错,可是若不善用呢?岂非有扇乱之害?
    “用晦之见,臣不敢苟同。这物事来历不明,从天而降。虽说有盛和坊三字可查,焉知非jiān人假托而淆乱?见世之初遮掩其像,若过些时rì入了人心,慢慢露出祸端,那时收拾不及,岂不棘手之至?莫如严查源头,一举毁之,免除祸患。”
    张知白见一把手反驳自己,愣了一下,不再说话。张士逊应道:“嗯,臣赞同鲁相之言,防微杜渐是正理。”也不知道他是拍鲁宗道马屁呢还是自己真以为如此。
    寇准忽然说道:“此物刊刻文辞,貌似非为盈利。其心殊不可解,但毕竟无涉违碍事,一举毁之,恐怕不妥。莫如便请开封府查明来源,交由礼部或察院办之。方显稳妥。”
    毕竟是寇准开明些。建议道。
    刘娥听了点头:“莱公所言极是,就依莱公,王臻,此事由你们开封府去查吧。”
    王臻忙点头领旨。
    赵祯坐着却不说话,静静看着众人。
    ps:下午要出差办事,恐怕来不及第二更,请将就将就,尽量赶回来。求票!

310、官家通风报信

    》【最新章节阅读。baoliny。】这个礼拜状态不错,嗯,希望坚持!也希望得到鼓励!
    众臣散尽,赵祯拜辞刘娥,回到福宁殿,心神不宁,想的尽是这份报纸之事。
    以他和梁丰的交情,鼻子都闻得出那股子味来。刚才乍一看见,差点就笑着告诉大家不用查了,这是谁干的,幸亏硬生生忍住。左思右想,觉得这事还是要找个人来办。吩咐李石彬去把阎文应叫来。
    阎文应来时,赵祯已经提笔写下“汴水闻见”四个字在一短笺上,递给他道:“你速到封丘一趟,不许让人瞧见。将这纸条给梁丰,看他如何回话。”阎文应答应而去。
    这个宦官胸有大志,为了随时准备替官家办好各种事宜,早就勤学苦练,马术也在其中。接到吩咐,更不多言,出门带了两个侍卫,悄悄纵马出了京城。一路狂奔,回来时才酉时方过。
    赵祯见他回来的早,赶紧问道:“怎么样,见着如何话说?”
    “启奏官家,梁丰只说了句‘多谢官家,且请放心。’奴婢便回来了。”
    赵祯才松了口气,笑道:“呵呵,朕早知他必有对策,不过白嘱咐一下子罢了。”
    这边梁丰目送阎文应远去,才转回头,程程笑问道:“官家也好生奇怪,巴巴地写了这么四个字来做甚?莫非是要抢你的生意,亲笔给报纸题写刊头么?”
    梁丰笑着摇头叹道:“他终于长大了。”言下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小嫦也是不解:“此话怎讲?”
    “方才阎文应把早朝会的情况大致说了。可惜他不是亲身在场,说得不甚真切。不过官家当时一言不发,任由朝臣和太后议论,那他当时早已知道,这报纸是咱们办的。”
    “那又如何?既然你已经不怕他们知道,官家便当面说破又会怎样?还要人家劳师动众查上一番么。”程程道。
    “不一样的。”梁丰摇头:“谒陵前后,官家和太后隔阂已深,我同他的关系,满朝尽知。若当面说破,太后必定会以为这是我们早就商量好的。再联想我那《越来草堂笔记》,便要疑心这报纸此时出现是针对她,多半就要当机立断下令查禁。你们想想,早朝会几位相公,算上莱公一个,都对这玩意儿持疑问态度,再加上鲁宗道态度坚决,官家阻止得了么?就算他真的阻止,恐怕是更增太后防范之心。必yù除之而后快。因此他索xìng一言不发,让他们查一阵子。好给我腾出时间来应对。”
    “唉!你们这些男人真是的,成rì勾心斗角累不累啊?猜来猜去挺好玩么?我听得脑袋都疼死了!”程程抱怨道。
    “呵呵,不累。可是你们俩要累了。”梁丰贼笑道。
    “啊?又有我们什么事?”
    “反正多的也做了,干脆再麻烦你们一下。不是翻书查史挺起劲么?请你们再找找看,上个月先帝、官家和太后的奉册大殿到底是依照何例举行的。程程你家里熟人多,官面儿广,虽然你爷爷身体不好没参加,看看你叔叔去没有。再找几个至交问问,咱们加紧出一期专刊。就记录本次奉册大殿的盛况。”
    “嗯呀烦死了,写这些多无趣!”
    “别烦啊,要努力呵护咱们的小宝贝儿,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告诉你们,不但要记录下来,二位还要一人写一篇按语,专颂皇家威仪。天子纯孝,太后慈爱。不许雷同,要写得感人,知道么?感人!”梁丰切切强调。
    “啐。你怎么不自己写,这种文章本该你们男人来作的。”程程忍不住抱怨道。
    “嗨,这不是你们语气柔婉些,别人看不出来么?我作文章,一刊出去,人家都不用查了。闻也闻出我的气息。再说了,这种话我写多了恶心,换个人试试。”梁丰越说越小声,最后干脆嘀咕道。不料还是被二妻听见,这回连小嫦也暴脾气了:“你这厮真不是东西,那些腌臜话儿你恶心,我们就不恶心么?”捋袖揎拳就要揍他。
    兵贵神速,开封府刘川还没查到这报纸是石公爷家人贴出,第三期《汴水闻见》已经流传到市面了。这次标题只有一个——《冬月本朝奉册大殿普天同庆》。
    专刊分三段,分别介绍已故真宗,现任皇帝和当朝太后的各项不同仪式,详尽描述皇家大典的气派、威仪、热闹、各个角sè的内涵,以及太后封册时官家的孝顺,太后的慈爱。笔致细腻,如在目前。
    专题过后,还有两段按语,一段写有赖于大宋祖宗保佑,风调雨顺,又施政得当,才换来今天百姓幸福,国运昌盛的美好局面。另一段则暗示下个月过年了,第一个节rì就是长宁节,即太后的生rì,到时候《汴水闻见》还要尽量搜集盛况,让全国人民都分享到那伟大而神圣节rì的庄严与喜庆。
    刘娥没接到王臻的情况汇报,倒已经看见《汴水闻见》的第三期,而且是专刊。看得神清气爽,回味无穷。一生当中能有那一天,虽然还差那么一点点,也算差不多了。
    唉,那天真是兴奋啊。都恨不得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吃饭家伙——羊皮小鼓给拿出来,当场敲一回,唱一段来给满朝大臣们助助兴。
    这物事真好,才办的盛会,便如历历在目般记录下来,传遍天下。更妙的是,居然还说下个月自己生rì也要出一期专刊庆祝。呵呵,都有些舍不得查了。要不,等这《汴水闻见》庆祝过了再说?
    刘娥一面陶然地想着,一面不停地回味其中美妙词句。罗崇勋见娘娘心情好,自己文化虽然不高,但也凑趣道:“也不知是哪个妙笔生花,能写出如此好文章来。幸亏有了它,这京城百姓才得知晓咱们皇家的盛况!娘娘,这可是个好物事啊。”
    刘娥听到这里,忽然脸s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