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亮军刀-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好,要是要了钱,那就不该了。 一营离开渡口抄小路昼伏夜出,还是以前的办法,悄无声息地摸回到自己的防区。陈锋想想也后怕,幸亏是鬼子的兵力不足,战线拉得太开,不然自己的一个营绝对不可能长途奔袭几十公里偷袭得手的。 等粮食拉回到团部清点,大家喜出望外。一个晚上抢了共计一万多斤粮食,此外还烧了鬼子几十车皮的物资并粮食,打掉鬼子一个中队,而自己只伤亡了不到一个排,这笔帐怎么算也划得来。 牺牲的那几个贼最后也被带回到团里,杨棋把他们捐躯的经过大致说了一下,陈锋也是很佩服,命令给他们三个换上军服,按照国军将士的规格葬了他们。 '转自铁血读书 http://book。tiexue。'

第七十章 流水无情第二天团部开了会,主要是把这次偷袭作战的情况作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种集中优势兵力零敲碎打的战术行的通。当天下午,团里把这次偷袭的战斗过程报到了师部,此外还为相关的官兵请了功。 但师部一直没有什么回应,按道理说这样的行动应该得到师部的嘉奖,但王卫华觉得自己的这个团简直跟个后娘养的一样,凡是好事总没有这个团的份,凡是要暴露在防区一线的活一般都没得跑,肯定最后都落到这个团头上。 这段时间防区当面没什么大的动静,倒是南面激战正酣。陈锋通过自己在其他部队的同学得知,南面主要是日军的冈村宁次在指挥约十几万鬼子一路向南边打。战时吃紧,陈锋预感到没准要从这边调兵去增援。 今年的仗打得最窝囊,也不知道上头怎么想的,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的好多防区都丢了。好多地方鬼子几乎是如若无人之境,一个建制很小的日军,就能把国军打得节节后退。陈锋觉得上峰这些当大官的也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大好河山就这么一步步丢掉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后方还是夜夜笙歌的醉生梦死,朝廷大员拿着美援物资大发国难财。大家私底下都传蒋、宋、孔、陈在外头存款都好几个亿的,还不是现在手上发了毛的国民政府的票子,而是相当于真金白银的美钞啊。陈锋的同学都劝陈锋别当真,能捞的还是得捞,黄金和美钞还是得囤一点。没准哪天国民政府的票子成了废纸,那还不得亏死个舅子的。 这天部队收到命令,要往北边调,说是北边日军有几支部队压过来了,要整个军都火速调过去增援。 部队开到后方,在一个铁路小站边上集结完毕,几列火车拉着物资扯着黑烟停了下来。部队一窝蜂地拥上去,秩序混乱的很,王卫华命令部队原地不动,看着乱样子这趟车是赶不上了。 也就在这时鬼子的飞机不知怎么就飞脑袋上了,俯冲着来回扫射,整个车站简直炸了庙。各个番号的部队堵在一起四散的跑,唯一的几条道路变得拥挤不堪。 王卫华一边命令团里的兄弟利用铁路边上荒弃的建筑就地隐蔽,一边命令陈锋组织防空火力。一口气,一营的所有轻重机枪都被被用简易方式架了起来,前面的兄弟托着机枪架子,后面的兄弟对空扫射。 等日军战斗机飞过去了,车站上混乱稍稍好了一点。但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一架两个螺旋桨的日军轰炸机飞过来了。先是贴着车站边上扔炸弹,几列火车连同物资被炸成了一片火海,各种碎片随着巨响飞向空中。 陈锋这个时候抗命了,他很清楚这种飞机单单靠地面的机枪根本打不下来,必须是对空的机关炮才有戏。但打红眼的王卫华强令对空射击,车站里面死了那么多弟兄,怎么着也不能让小鬼子太狂了。 被王卫华感染的,陈锋也是被点着了火,组织起三个营,不顾飞机的扫射,几十挺机枪玩命地朝轰炸机扫射。 被地面的机枪弹道的曳光所吸引,鬼子的飞行员觉得这群中国士兵简直是疯了,居然想用手上的轻武器把自己打下来。自己的飞机整个机腹都有厚厚的装甲,机枪火力对飞机根本没什么作用。 满不在乎的日军飞行员驾驶着轰炸机晃着膀子几乎是贴着树的高度来回扫射,地面上伤亡严重,到处是溃兵,陈锋身后的建筑被瞬间打碎,砖瓦碎片横飞,崩了陈锋一脑袋土。 也就是这次俯冲,鬼子飞机前端玻璃舱被打裂了,里面坐着的导航员挨了好几发子弹,一头歪倒在椅子上。这下飞行员被彻底激怒了,把飞机拉起来,再次降低高度,飞过来扫射。但这次高度太低了,加上驾驶舱的玻璃罩子被打碎,飞行员观察受限,飞到快要能打到陈锋的位置时,正好机翼上的螺旋桨被电线杆顶端擦了一下。木头的电线杆打成了碎片,螺旋桨也拉着火光,桨片碎成几片。 等到飞行员观察到发动机起火时已经晚了,他赶忙把飞机拉起来,同时把左侧发动机关闭。但火势很快蔓延开来,整个机翼里面全是航空汽油,轰炸机刚拉到空中,一下子整个左侧机翼烧着了,瞬间变成个大火球,一头栽在远处的农田里面。 这边车站上面乱成一团,到处是火光。看来火车是坐不了了,部队只能一部分原地等新的火车过来运,另一部分就地开拔步行到新的防区去。 团里被安排走在全军的最前面,沿铁路线一直向北走,然后再重新集结。 一路上走了大半个月,沿途到处是飞机和火炮留下的残垣断壁。立秋刚过,北方天就开始冷了,白天不觉得,晚上温度降的特别快。又走了几天,部队停下来过长江,大家议论着说是怕是要走到黄河了吧,这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荒凉,跟黄泛区很象,兄弟们看在眼里,各自都在琢磨着自己的家乡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这大半个月全团基本上没什么伤亡,虽然沿途时不时就有日军的飞机过来轰炸,但每次都及时利用地形隐蔽下来。团里通过这两年的仗,不知不觉地对怎么对付敌方飞机轰炸多少积累下一些办法,此后全团转战好多地方,其他部队被轰炸搞得焦头烂额,但这个团始终能从轰炸中安然无恙,这可能也不得不归功于抗战期间的锻炼。 大家议论说不知不觉地怕是要真的走到黄河边上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地,好多人都没见过这么齐整的地。上头这个时候下令驻扎下来,团里也不知道干嘛要停在这里,这离黄河还有几百公里呢。其实兄弟们认为的黄河是一条支流,这里离黄河还远着呢。 这次过来上头说是加强这边的防区,反正当兵拿饷,让去哪儿就去哪儿吧。部队驻扎下来后,沿着防区边缘构筑了工事。这边的土结实,挖起来费劲,但挖好的工事很难炸的动。王卫华一帮人对防区边上的地形作了一些勘查,防区往北就是历史上的黄泛区了,古往今来时常泛滥。都是打仗闹的,要不国家可以腾出手来把这边的水利好好治理一番。 勘查之后发现地图的标注有几处问题,还有就是这边防区似乎比南边密集,好几个部队都驻扎在这附近,也搞不懂下一步有什么行动。 刚住下没几天,上头又来了命令,说是从这往北就是八路军的地盘了,要求各部严守防区,不得让八路军进入防区。反正来了啥命名就执行啥命令吧,团里开了会,把具体的事情布置了下去。 其实以前团里也没怎么和八路打过交道,但大家对于八路多少有点了解,都说八路杀人不眨眼,到一个村子就把村子有钱的全杀了,粮食什么的全部抢光。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但既然上头这么说,下头也就这么信了。 整个防区相安无事,这里距离日军的防线还很远,团里驻扎之后上头也补充了一些给养,就地还设了师属的医院,看来团里是要在这片驻扎下来了。 丁三所属的一营在防区的西侧,阵地前面是一大片荒废的鱼塘和田地。驻扎下来之后丁三充分发挥了他的组织才能,让自己的排差不多成了全团伙食最好的一个排。说起来主要鱼塘是个好地方,这个节气里螃蟹是最肥的,青蛙也长得个个块头精神。除了日常的防务、巡逻,排里的兄弟天天都到鱼塘里抓青蛙和螃蟹,有时候还能抓到蛇。 不过丁三不爱吃蛇,好多人都说蛇汤鲜美,丁三喝过几口觉得土腥气重。但是螃蟹大家都爱吃,也没什么炊具,就拿大盆装上水蒸,完了把壳一掀,里面红黄红黄的蟹黄吃的满嘴油。盆里的水正好煮青蛙,煮熟了浍上酱油、葱、姜,吃的那叫一个喷香。 驻扎下来之后只要没什么大事丁三就领着兄弟们去鱼塘,弄着什么抓什么,晚上打牙祭。立秋之后水就冷下来,丁三和排里的几个新兵沿着鱼塘边上慢慢地拿脚踩,螃蟹一踩就冒泡,手伸下去一抓一个。半上午的抓了十几只螃蟹,丁三觉得很满意,等晚上弄点小酒那就美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的本能让他觉得周围有什么动静,他把装螃蟹的布袋子小心地放在地上,把口子拧住扣起块石头压上,觉得不保险,又压上一块。然后拿水洗了手,抄出手枪掰开保险,悄悄地从鱼塘芦苇林子里走出来。 只见大路上有一队人,但看上去不像是当兵的,好多都穿着便衣。丁三招呼起自己排里的新兵赶紧回到自己的阵地上。很快这队人走近了,看上去像是青年学生,丁三让哨兵把人拦下来问。 原来这队人是防区北边八路军的宣传队,要到前方的八路军部队去表演,鬼子扫荡后把原来的一条路占了,只好从这边借道过去了。 领头的是个女学生,看上去二十上下的模样,齐耳的短发,怎么看怎么像倪浣尘。丁三走了下神,那个女学生已经走到他面前了。 “老总,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宣传队,你让我们过去吧,八路军也是我们的抗日队伍啊。” 丁三想着这些学生真是瞎胡闹,前面是战线,哪能让这么多老百姓过去。几个学生就围住哨兵一个劲求情,还把一些印刷的传单给排里的兄弟看。就这么两三下把丁三烦的不行了,最后手一挥让这帮人过去。临走的时候那个女学生拉着丁三的手一个劲儿谢,还和丁三合了影。 事情一过丁三也没了印象,直到半个月后师里的人过来找他调查他才想起这个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