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雕龙刻凤-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子一听是谢斌自己雕刻的东西,倒是来了兴趣,打开盒子取出来,放在眼前细细打量一番后,轻轻摩挲道:“不错,这小玩意也值个三五万块钱吧?”

谢斌笑笑,没回答这个问题,“喜欢就好,成本没多点,做工也简单。”

“哈哈哈,小谢你啊,这小玩意做工是简单,不过从你手里出来的,就没一件是简单的,看得出来,你的手艺长进了不是一点半点。”王老爷子将那块青玉牌子放进盒子里,笑道:“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反正你现在也有钱啦,哈哈。”

谢斌笑笑,这件青玉牌子的做工确实不怎么难,可是跟市面上那些机器雕刻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而且这青玉虽然普通,可是却很细腻匀称,没有一丝杂质和裂纹,在普通的和田玉中也算不错了。

而谢斌也没有对这块牌子进行太大规模的雕琢,只是刻了一个云纹边框,然后雕了一丛竹子,跟竹子搭配的还有一首诗,正是郑板桥的那一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历史上咏竹诗中谢斌最喜欢的一首,也差不多是最形象也最高明的一首。此时配上谢斌的雕功,倒是将那种坚韧不拔立志不改的精神表现出来了。尤其是谢斌在雕刻的时候,用的是雕刻印章的刀法,尤以冲刀用的多,有种畅快淋漓而又崛劲的气势。

这算不得什么太珍贵的东西,不过在识货人的眼里,还是非常可人的,这东西的可玩性非常高,拿出去也不怕丢面子。尤其是在懂行的人群中,这一手雕刻功夫绝对能增色不少。

一老一下先聊一会儿,老爷子问答:“小谢,你这才特意找我有什么事?说说看,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说着还笑道:“别的不说,就冲你送我这件大礼,我也不能不帮,是不是?”

谢斌笑笑道:“王老,你认不认识一些懂微雕的老师傅们?”

王老爷子听了,有些皱眉,“微雕啊,这个东西比较冷门,懂这门手艺的还真不多,我们协会也没有这样的人才,不过我听说在黄海区的泊里镇好像有那么一位,不过那老头儿脾气不好,年纪也大了,我还曾经邀请过他加入我们协会,可老头儿却没答应。”

说着好奇的问道:“小谢,你想学微雕吗?”

谢斌点点头:“最近接了一份订单,可惜我不太懂,想找个老师傅点拨两句,说实话,我自己摸索了个大概,可是到了现在却停在原地,无论如何也不得寸进,所以想找个老师傅教教,或者点拨两句。”

老爷子点点头道:“好,后天吧,我带你去泊里一趟,看看那老头儿心情顺不顺,要是能让他指点你一下,以你的天赋,说不定真能在这一行有所收获呢。”说着忽然问道:“谢斌,你有没有兴趣到我们雕刻协会来?”

这个问题谢斌还真没想过,而且也不知道这雕刻协会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于是有些好奇的问道:“王老,这雕刻协会平时是做什么的?”

王老爷子呵呵一笑,“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一下有关雕刻方面的技巧传承等等,并没有什么规矩,偶尔会组织一些活动,算是半个民间组织吧,当然,比起玉石协会来也少了一份额外的收入,毕竟玉石协会光是鉴定证书每年就要赚很多呢。”

谢斌听了眼前一亮,笑道:“这是好事啊,加入的话有没有什么要求或者条件?”

老爷子摆摆手道:“哪里有什么条件?只要看着顺眼在雕刻上有一手就可以了,就是一些纯粹的爱好者也能申请加入,咱们雕刻协会的门槛不高,不像玉石协会那里还要挑挑拣拣的。”

谢斌心里暗笑,这老爷子估计是对玉石协会的那些人十分看不惯,所以这话里话外的意见就多了点。其实想想也是,现在的玉石协会貌似都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捞钱工具,那些鉴定证书全都是批量往外送呢,只要给钱鉴定结果差不多就是随便填的。

谢斌开业的时候,他的那些鉴定证书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也不排除玉石协会的会长周金华想要巴结谢斌的缘故,但是玉石协会这个原本的半官方组织现在已经有些变质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老爷子看谢斌愿意加入雕刻协会,心里高兴,朝谢斌道:“后天吧,到协会来找我,我帮你入会,本来么,入会的会员都是要经过一些考验的,不过以你的名气和实力,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谁要是有意见,让他们到你那店里去看看,哈哈哈,吓死他们。”

老爷子这话说的有趣,不过玉雕确实是也算雕刻的一种,当然也能反映出谢斌的水平到底如何,因为摆在店铺里属于谢斌雕刻的那些物件,水平确实是没得说。

话说现在的谢斌在圈子里的名气并不算大,也没有得到圈子里那些宗师级人物的认可。要不然的话,谢斌光凭这一手玉雕功夫,已经可以算是开创一派之先河的人物了,当然只是在玉雕方面。

第十七章 隐士

雕刻协会的位置比较偏僻,在个居委会的二楼,只有几间办公室而已。按照王老爷子的说法,这雕刻协会平时没有什么收入,主要的经济来源一个是高一级协会拨款,一个就是协会的会员自己的捐款,至于拉赞助什么的,想也不用想。

整个雕刻协会中大大小小的项目,除了玉雕还能赚点钱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都只是个人爱好,少有从业者。而玩玉雕的却又偏偏都跑到了玉石协会,少有跟雕刻协会沾边的。现在来了谢斌这样一位大财主,也难怪王老爷子会这么兴奋呢。

这么几间小办公室,装修的也很一般,不过里面摆着的雕刻作品真的不少,其中不乏精品,当然也都只是普通材质的。要是真有贵重木材雕刻的作品,谁舍得放在这里?

王老爷子让谢斌填写了一些资料,然后签名盖章,这就算是雕刻协会的成员了,甚至都没通知其他人,按照王老所说,整个雕刻协会的成员都不到一百人,大部分还都只是爱好者而已,除了星期天或者有什么活动的时候能聚起来之外,平时都是靠着电话和网络联系的。

老爷子还特意让谢斌加了一个球球群,谢斌扫了一眼,里面倒是听热闹的,不过一看就都是新手级别,有的甚至都还没有入门,谢斌发了一句“新人报道,求大神罩!”然后就没再看,因为要到泊里去找那位性情古怪的微雕师傅了。

王老爷子坐在副驾驶上,呵呵笑道:“有钱真是好啊,好车坐着就是不一样呢。”

谢斌笑笑道:“您老也可以买一辆啊,到时候带着老太太也四处旅游去。”

王老爷子笑着摆摆手:“不行不行,年纪大了,眼花耳聋的哪里能开的了车?就是学个电脑也要我家你大哥教好久,教的他都不耐烦了,更别说学开车了,呵呵,还是自行车骑着顺畅,还能捎带锻炼身体,哈哈。”

谢斌微微一笑,心思年纪大的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确实是差点,做儿女的好事多点耐心的好。再说老爷子虽然说自行车好骑,可心底还是希望能接受更多的新事物,能更好的融入到这个社会里。

当然,这只是谢斌心思一转所想的,他不是王老爷子的儿子,也不好做些什么。

好车子速度快,在黄海这一段的路况又很不错,刚刚一个小时就到了泊里镇,按照老爷子的指点,谢斌将车开到一户人家的门口。

看着这破破烂烂的围墙和斑驳的大门,谢斌有点疑惑,这就是那位微雕大师的住所?话说微雕师傅可是比雕刻师傅还要稀少很多很多的存在,只要愿意,怎么也不会过的比王老爷子差吧。

不过想到王老爷子所说,这位性情古怪,谢斌倒也有点理解了。有人不是说过么,搞艺术的不是疯子就是傻子,这话虽然说的很偏激,可是却也不是没一点道理的。

有些艺术家们将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往往会忽略现实社会,有的甚至就直接跟现实社会脱节了。要是情商在稍微低一些,很容易给外人留下性情古怪的印象,倒也不怎么稀奇。

谢斌提着两盒五粮液还有一些补品,跟在王老爷子的身后推门进入这所年久失修的农家小院。不过院子里的状况倒是挺不错的,最起码打扫的比较干净,房前还摆着十来盆花草。

而此时正有一位老爷子蹲在花盆前,用小喷壶浇水。看到有人进来,一只大猫“喵——”的一声蹿¨;w;é;n; ;r;é;n; ;s;h;ū; ;w;ū;¨上窗台,有些戒备的盯着谢斌二人。

正在浇水的老爷子却仿若未闻,依旧自顾自的浇水,也不知道是真的没听到有人进来,还是不屑理会谢斌两人。

谢斌望向王老爷子,老爷子只是笑着摇摇头,示意谢斌稍安勿躁,然后站在一旁看着老爷子侍弄那一盆兰花。谢斌并不怎么懂花,能认识兰花也只是因为兰花的名头比较大而已。不过看着一盆长得确实是不错,虽然过了花期,但光是叶子也有一份独特的优雅和淡泊。

老爷子浇完水之后,把水壶放在一旁,端着这花往屋内走去。谢斌有眼色,赶紧抢前一步撩起门帘。

这位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通老农民的老爷子,第一次正眼看了谢斌一眼,然后默不作声的将这盆兰花放在屋子的阴凉处。

谢斌也顺势跟着进入屋子,将手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这屋子里虽然打扫的也很干净,但是却依旧显现着一股陈旧的味道,包括桌椅等等全都是那种二三十年前使用的款式,做工都很粗糙,也没有看到有雕刻的痕迹。

整间屋子里带着现代气息的东西,也就电灯和一台二十一寸的大块头彩电,也是十多年的产品了。

这位看上去足足有七十多岁,像个农村等死老头一样的微雕大师,瞟了桌子上的酒盒一眼,然后朝谢斌道:“把那一盆盆栽端进来。”说着一指院子里的一盆大盆栽。

这盆栽也不知道是什么花还是什么树,枝干粗壮而遒劲,叶片肥厚,没有看到花骨朵,也不知道会不会开花。不过让谢斌好奇的是,这么大的一盆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