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戈壁水世界-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大礼堂的后半部则是改造成了餐厅,十来张大圆桌,再配以椅子,就是农场全体员工平时用餐的地方。不过平时在用的就四张桌子,因为大家都爱挤到一起吃饭,特别是柳铭铭在的那桌,更是人满为患。由于现在餐厅和会议室完全隔开,冬天的时候,安装的暖气片就能保证舒适的室内温度,大家也能吃个安心饭。

餐厅的后面就是厨房。因为李春花对于饮食一直比较“关心”,给予厨房的采买额度也相对大一些。为了大家吃得好,她前前后后批准购买了三万多元的厨房用品。虽然人不多,但是什么蒸饭柜、豆浆机、洁具柜、消毒柜、保温柜等一应设施样样俱全。有了这些设备的帮助,两个做饭阿姨的工作量也减轻了不少,经常也能给大家变个花样,弄点新鲜菜式尝尝。厨房旁边是锅炉房。自从维修和购买新锅炉以后,锅炉房就一直开着,由做饭阿姨管理,平时大家洗澡、用热水都非常方便。

看到这里,罗校长一行人都lou出赞赏的笑容,不时的有人表扬李大山几句。李大山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手下人做的,自己平时根本没有管,但是自己也不好解释,只好陪着笑笑。李春花在旁边可就得意了,昂着头对着李大山一个劲的表功。李大山只好装着没看见。

过了大礼堂,就是小花园。因为原有的树木还在,土壤肥力损失不大,加上刘阿姨整天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上面,现在小花园里面已经是一片绿色,花草丛丛了。晚上天凉下来,刘阿姨就爱拉着黄教授到小花园里面坐坐,有时候还给其他年轻人讲讲人生的哲理,教他们怎么工作,怎么找朋友,怎么生活。大家也真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长辈,对他们的建议都是认真的记在心里。潜移默化的时间一长,连李大山也觉得这些年轻人成熟稳重了不少。不过,大家在李大山等人的影响下,还是叫她刘阿姨,搞得黄教授郁闷得不行。

前段时间放暑假,李志远和李奕回来,把刘阿姨给忙的,每天都要教他们学习,另外还要教他们画画、弹琴,还逼着黄教授教他们写大字。惹得黄教授一个劲的说孩子应该轻松些,放假就让他们休息好了,可惜被刘阿姨一个瞪眼就给逼退了。两个小家伙也是经历过磨难,非常懂事,对于学习从来不叫苦。除了李大山给的零花钱,他们从来不开口要钱,而李大山事情多,没有细致的关心这些,搞得刘阿姨经常要硬塞钱给他们用。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他们俩已经和以前的苦孩子两个模样了。以前又瘦又小的李志远现在不仅个子长高了许多,而且体格也大了不少,关键的是更加懂事,更加成熟了。而李奕出拖得越发水灵了,越来越有向“资深美女”kao近的趋势,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和柳铭铭等几个女生一起玩,向她们学写字,学唱歌。

小花园后面就是职工宿舍和场领导小院子。罗校长送学生的时候看过,倒是没有奇怪的。不过其他校领导和教师看了宿舍以后,异口同声的夸李大山考虑周到,农场的设施条件好,竟然每个员工都有一个这么大的套间。想他们早年参加工作的时候,还要和别人挤上下铺。而等他们看了场领导小院后,大家对李大山更有好感了。因为李大山等人的住房除了大点,其他生活条件甚至还不如职工宿舍,因为宿舍是重新粉刷装修过的,而李大山等人的住房仅仅只是打扫了一遍。而李大山等人又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对此根本不在意。黄教授老俩口则是返璞归真,见不得那些奢华的装修。结果,住了一年多,大家也就习惯了。!

第067章 罗校长来考察(中)

看完生活区,李大山又带他们参观生产区。。QВ ⑤。 Co m目前,由于不是冬季,加上李大山没刻意的搞培育和实验,所以生产区的利用率并不高。羊圈、鹿圈都是空着的,养鸟的玻璃温室也没有使用,仓库里面倒是堆放了许多换季时割下来、晒干了的牧草,准备冬天的时候用。唯一利用比较充分的就是原来荒弃的二百亩土地,在刘强的精心操持下,十亩大棚蔬菜已经都产过两三茬了,现在厨房一般都是在这里摘菜,不在外面购买了。而其他土地上种植的土豆更是多得吃不完,亩产高达八千斤。因为懒得对外卖,最后只好切碎了喂羊,倒是把这些羊吃得咩咩咩的欢叫个不停。

不过罗校长一行都是长期从事牧业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对于八鲤农场生产区的布局还是比较肯定的,认为圈舍修建牢固,高度合适,保温效果好。而且圈舍之间有一定距离的空地,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另外生产区的沼气池容量很大,就是一个冬季累积下来,也不虞装不下各种垃圾,有效避免了污染环境。至于李大山有没有搞跨季节繁育或是杂交培育,则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因为他们认为,一个农场的研发实力有限,显然还不能和学校及科研机构相提并论。

之后,李大山又带他们到牧场实地查看各种牲口的饲养和生长情况,同时一边给他们讲解自己的农场规模化发展理念。开春之后,原来闲置的一万多亩土地已经全部种上了紫花苜蓿。由于人手多,管理好,加之地下水汽充分,这些牧草生长得比原来的一万五千亩牧草还好。现在,除了生产生活区的一千多亩土地,还有八鲤湖的二千多亩,其他差不多二万七千亩土地全部都种上了牧草,远远看上去整个农场翠绿一片,让人身心舒坦。罗校长等人看了此景,也是齐声感叹,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一块土地,就如同沙漠中的绿洲一样。

由于距离较远,李大山建议罗校长把大巴车开上,结果那些校领导和老师都说,农场环境非常不错,这样走走很舒服,就不坐车了。李大山只好陪他们一起散步。kao生产生活区最近的就是滩羊(小尾寒羊)专属牧场。除了村民领养的滩羊,目前农场饲养的滩羊(小尾寒羊)大约有一万五千多只,在刘强的安排下,一共分为二十个小牧场饲养,并且另外准备了二十个小牧场轮牧。尽管才几个月时间,但是开春才出身的小羊已经长到四十公斤左右了,一个个膘肥体壮的,十分惹人喜爱。

参观组一行听了李大山的介绍,对滩羊高达300的繁殖率非常惊奇,开始对李大山的养殖能力重视起来。李大山只是告诉他们,自己引进的是改良品种,经过自己的精心照看,以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就达到了目前的效果,至于具体原因,自己并不清楚。罗校长告诉他,养殖滩羊最大的难题就是繁殖率低,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滩羊的比较优势一下子就凸现出来。他建议李大山好好培育这个品种,争取以后能在全市乃至全省大面积推广。李大山认真的点头记下,因为他知道那样的话,就是搞种畜培育,养殖效益还能提高不少,而且能够形成品牌和优质良种的垄断优势。

kao近滩羊牧场的就是沙鸡隔离养殖场。草原市目前养殖沙鸡的人并不多,还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相比其他养殖户来说,李大山这个沙鸡养殖场算是比较大的。一千多只沙鸡在半封闭的环境中吃得好,睡得好,每天都在长身体或是发泄“过剩精力”,不仅每只成年沙鸡长到了一斤半甚至二斤,而且这些勤劳的沙鸡生下了五千多只小家伙,种群发展速度惊人。参观组一行看了都啧啧称奇,感叹八鲤农场的养殖技术确实厉害。一些搞禽类研究的老师甚至脑袋都伸到隔离网里面去了,似乎想看出个究竟,显然他们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峰值。

看完沙鸡养殖场,李大山又带他们参观马鹿养殖场。目前农场有马鹿五百多只,其中成年鹿三百多只。虽然也是实行的隔离栏圈养,但是和其他养殖场不一样的是,李大山给这些马鹿划定的牧场相当大,他们的活动空间着实不小。平时,养殖大队也很少来它们的牧场,只是偶尔来撒上一些粗粮,增加它们的营养。所以,这群马鹿还是保持着以前的生活习性,一般都是在头鹿的领导下,有序的生活,同时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除了李大山和极个别专门负责马鹿的养殖人员,其他人来了,它们都要乱叫一气,随即跑得远远的。

尽管今天李大山和几个养殖人员来了,但是由于生人太多,这些马鹿本能性的都惊慌起来。虽然没有大吼大叫,但是都立即转身跑掉了,留给参观组的只有一堆屁股和烟尘。罗校长一行也是见多识广的行家里手,平时参观指导的马鹿场也不在少数。结果,他们一见到八鲤农场的马鹿这么容易被惊吓,就都明白了这些马鹿的野性还保留得非常完整,应该属于标准的野生马鹿。于是他们都非常惊奇的看着李大山,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到答案。李大山见到这种情形,连忙说道:“各位还请不要误会,我们农场养殖的大多都是经过驯化的马鹿,而且是在草原市林业部门办理了养殖手续的。不过其中有几头是从野外跑到农场里来的,我们就把它们也留下来了。可谁曾想,这其中有一头就成了头鹿,当起了老大。现在它们都是自己管理自己,所以才会保留部分野性。嘿嘿嘿!”

大家听了,也都lou出恍然的表情,好像真的相信了李大山的解释。罗校长随即说道:“李总呀,你这马鹿群养得好,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和繁育价值!目前,我们市乃至北庭省的野生马鹿数量都在急剧减少,种群命运面临生死难关。如果你这里能够实现马鹿的野化培育,那么我认为,市里面或者省里面都会考虑从你这里购买部分马鹿有步骤的实行山野放养,至少我们会建议他们这么做。不过那样的话,马鹿的购买价格可就要高出驯化马鹿好几倍!所以,我觉得你一定要坚持现在的养殖模式,甚至还要扩大马鹿群的牧场面积,让它们的生活空间更加接近野生环境!”李大山一听,心里默默的想到:对呀!自己搞养殖不一定非要卖肉卖茸卖皮卖毛,也可以开展野化培育。就是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