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功夫之王-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小虎竟然要拍摄这种题材,不能不说太有挑战意味了。

“王先生,洪拳历来以大开大合见长,充满刚劲,拳架古朴实用,硬桥硬马,动作以砸、劈为主。而咏春则擅于近身短打,在动作保持细腻端庄之余进行凶狠凌厉的攻防,同时能在极短距离内击出充满爆炸力的“寸劲”,虽由女性所创,但男女皆适用。”

“您打算怎么在屏幕上展现两种拳法对决?”

香港的报社记者到协和国际采访王小虎,提出这个问题。

“看来你对功夫很懂嘛。”王小虎笑了笑。

那位记者腼腆的挠挠头,显然是个功夫迷,或者说功夫片影迷。

王小虎轻咳两声,说:“洪拳和咏春源远流长,做为南拳里面势力最大影响最大的两派拳法,两拳一直没有在大银幕上真正的‘一分高下’,不过如今大家有福了,你们可以在《叶问2》里看到这两种不同拳法的巅峰对决,我们必将竭尽所能设计得精彩纷呈,打到观众满意。”

“真正的一分高下”

记者们都是八卦高手,自然能听出王小虎话中的禅机。

也就是说王小虎认为:之前所拍摄的洪拳与咏春的同台竞技的功夫片都不入流。

不过王小虎是搞功夫片出身的,能把中国功夫、中国文化带到全世界推广,其专业水平不容置疑,他说能拍出巅峰对决,肯定能拍出来就是了。

在场的记者们并没在这问题上做太多纠缠,直接提问下一个最关心,也是最迫切需要知道的问题。

“王先生,您为什么执意让叶问打洋人?这样做是不是特意的迎合大陆市场了?”

王小虎摇头苦笑说:“准确而言,我这样安排是审时度势。即使为商业票房做考虑,又为香港市民的切身感受做考虑。”

“打洋人并不是我专利,李小龙的《精武门》是第一个打洋人的传播者和受惠者,之后他每一部电影都跟打洋人有关,你们感觉李小龙是不是特意迎合大陆市场了?”

众记者一听王小虎这样回答,立刻大摇其头。

无论是《精武门》中打东洋人,还是《猛龙过江》、《龙争虎斗》中打西洋人,亦或者《勇士的旅程》打东洋人加西洋人,观众们都没有感觉李小龙是迎合大陆市场。

相反,大家感觉李小龙在荧幕上把各种肤色的洋鬼子打的屁滚尿流,很是解气

经过王小虎提醒,记者们顿时恍然大悟,猛拍大腿暗道:奶奶的,说一千道一万,王小虎才是打洋人的发起人兼传播者啊

王小虎笑着侃侃而谈:“我说过,审时度势很关键,当年《精武门》成功与保钓行动不无关系,而今我在《叶问2》中依旧提倡打洋人,大家还认为我迎合大陆市场吗?”

记者们一个个陷入沉默。

现在确实是敏感时期,中国大陆的强势态度,新任港督尤德离港返英,加上50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

街头巷尾都在传言:英国佬扔下香港不管了,中国大陆要强攻香港。

香港铁定要回归大陆,王小虎这样安排剧情倒也无可厚非。

虽然大家还没有看过《叶问2》,但通过王小虎轻描淡笑的几句话,他们大概能猜测出:这次打洋人绝对非同一般,否则王小虎不会顶着外界的负面压力,在这种敏感时期推出“打洋人”的招牌。

其实不用王小虎深入说,在场的香港记者们也多少了解影片所处的年代环境。

香港民众的家国概念虽然因为殖民历史而有点模糊,但是50年代在英国政府管理下,所谓他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再加上当时警察收黑钱等违法行为没有约束,多数人内心是敢怒不敢言,这种生活中受到压迫的心情。

如果说《精武门》是在“保钓”的大趋势下应运而生,如果说《叶问》是在一轮轮铺垫下成功,那么《叶问2》绝对是审时度势的影片。

王小虎都把话说的这么明确,记者们顿觉得打不打洋人已经不重要了。

“香港本来就是文化沙漠的集中地,在电影方面体现的更为突出,主要走恶搞、嬉笑等路线,电影是娱乐商品,不用追究太多的教育意义。”一名记者这样写到。

。。。。。。

这是王小虎首次正式召开新闻记者会,与媒体记者讨论关于《叶问2》剧情方面的事宜。

当然,记者会是宣传手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预告片加上稍微的答疑,能够很快提升大家对影片的关注热度。

不过在亚洲、东南亚、大陆甚至欧美等国家,王小虎绝对不会采用如此繁琐的宣传手段。

比如中国大陆的宣传堪称简单到极致:海报加各大电视台的预告片轮番轰炸,主打爱国基调,轰炸的一塌糊涂。

文化部方面早在一周前,就对《叶问2》综合审核,感觉该片很符合时下播放条件,否则文化部决计不会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配合。

日本就更不消说了,王小虎一拳一脚打出来的“通行证”加上“日本少林拳法联盟”等集中公关,只要能用钱来搞定的事情,协和国际从来不含糊。

。。。。。。

王小虎结束了新闻记者会,站在公司六楼阳台上喝茶,远远的就看到三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进公司停车场。

不一会儿,前台的接待人员就打进电话:“王总,缤纷影业的沈总找您。”

缤纷影业是14K旗下最有规模的娱乐电影公司,也是沈忠听从王小虎的建议,刚成立不到半年的公司,主要是应对港英政府即将到来的“电影审核制度”。

说白了,缤纷影业主要搞“三极片”、“风月片”,不过现在香港市场并不是很成熟,王小虎已经通过李小龙联系日本方面,从下半年开始,小麒麟会暗中帮助缤纷影业在日本主打“A…V”事业。

有钱肯定要赚,即便是赚好莱坞的钱也不如赚小鬼子的钱来得爽快。作为一名重生人士,王小虎才不会放弃日本电影产业中最关键的环节。

“让他们上来吧。”王小虎说。

一般而言,沈忠要是找自己的话都会选择晚上,要么自己去他家里,要么他来找自己,今天忽然跑到公司来找自己,多少有点。。。。。。破天荒的意味。

王小虎刚给沈忠沏好茶,沈老爷子就推门进来,跟他一起进来的还有大胖子王红星。

“老豆今天怎么有兴致来协和找我了?”王小虎笑着给沈忠递上茶水问道。

沈忠的精神头并不是很好,毕竟也是76岁高龄了,还要在外面跑来跑去,非常不容易。

喝了一口茶后,沈忠脸色严肃的说道:“小虎,你让我紧盯的那条线最近开始有动静了。”

“怎么讲?”王小虎闻言也变的很严肃。

因为他知道沈忠紧盯的线是什么意思。

自从沈忠告诉他:向家兄弟投资思远影业,涉足影视圈后,他和沈忠就格外关注,为此沈忠专门派出好几组马仔暗中盯防。

几年过去了,向氏兄弟在影视圈规规矩矩,没想到今天会有了动静。

沈忠指指王红星说:“你给小虎说一下情况。”

王红星忙点头说:“虎哥,事情是这样的,消失了十年的外景保护费制度死灰复燃,今天有好几家在外面取景的剧组都被索要保护费,根据我们的调查,领头的是新义安、和胜和、联英的几个小头目。”

“保护费?”王小虎扬起一条眉毛,对于保护费,他再清楚不过。

当年自己在庙街拍摄《义侠》还被铁血堂索要了50港元的保护费呢

话说自从王小虎当年庙街一战后,整个香港地下组织都不敢再收取“协和”公司的保护费。

他们之所以不敢,是因为一开始王小虎打出了名气,一个人拿根竹竿把两百人堵在巷子口,那份血勇,那份威猛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而且人家还是李小龙的兄弟。

后来李小龙去世,他们还不敢收协和片场的保护费,那是因为王小虎成立的“龙虎武师工会”开始发威,试想两千多口人都是能打的龙虎武师,谁没事找这样厉害的大公司收取保护费啊?

于是新义安、和胜和等地下社团组织专门收起其他电影公司的保护费,但是随后几年,协和公司越做越大,不仅把嘉禾干倒,又直接逼邵氏下台,跻身成为香港第一大娱乐公司。

一下造成香港影视界出现断层,除了思远公司外,其他电影公司都是小规模作坊。

十年后再度听到这三个字,王小虎还真就感觉有点点陌生。

第760 先下手为强

王小虎虽未在香港地下社团中打拼,却因欠了沈国豪一条命,就此与14K说不清道不明。

不过他始终与14K保持着相敬如宾的合作关系,再者沈忠老爷子是老江湖,讲究仁义道德,万事以和为贵。

若不是沈国豪死后;14K群龙无首的话,以沈忠七旬高龄早就退居幕后了。

特别是在沈忠踏入影视圈后,王小虎更与沈忠约法三章,几年下来,协和国际、14K旗下影视公司互相扶持,倒也和和气气。

这样做,一方面是让14K尽早漂白做正规生意,毕竟97回归后大陆肯定要对香港地下组织大清洗。

另一方面,则是给新义安扶持的思远影业树立榜样。

不能不说榜样力量很有效果,为香港的影视圈赢得了宝贵的几年时间发展,至少没有发生他前世听到的那些肮脏、恶性事件发生。(比如“秘密”劫持某些名影星、强迫影星接拍色情戏、暴力片,或偷走拷贝以要挟导演。从钱财而至身体、心理摧残影视圈人。大家都懂的,我就不啰嗦了。)

但是十年时间过去了,这股歪风邪气忽然悄悄死灰复燃。

王小虎挑起眉毛,说:“除了保护费之外,他们还有其他动静吗?”

王红星摇头说:“目前看来还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不过忠叔认为这是他们在摸底。”

所谓的摸底,就是试探,这点王小虎倒是很清楚。

笑了笑后,王小虎转过头对沈忠说:“老豆,道上的事我不如你精通,既然你认为是向家联合其他几家社团在摸底,应该想好对策了吧?”

“呵呵。”沈忠端起茶杯喝了口,笑着说:“说句不怕你笑大牙的话,我现在年纪大了,身上已经没有当年的血勇,若不是堂口的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