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功夫之王-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文怀发愁,有人比邹文怀还要愁,邵氏当家人邵六叔此刻正在清水湾《马永贞》片场探班,在旁边认真看了半天,趁着中间休息的空档他找到了张彻,开口第一句就是这样问的:“能不能在加快进度?”张彻叹口气摇摇头,从《义侠》上映之后,这位香港大导演也是愁眉不展,最早他认为自己的《马永贞》会开创香港电影历史上第一部“上海滩争霸”的先例,也会成为第一部“黑帮”题材的电影,哪里知道《义侠》将他这个梦想打碎了。

“逸夫,不能再快了,阿泰、卫仔他们几个已经三天没有睡好觉了,若是再催促的话,恐怕适得其反啊。”张彻有苦难言。“当下我们追求的不是进度,而是影片质量,剧本已经无法修改,只能从武打方面入手,我这几日一直跟家良琢磨,看看能不能增加些像《义侠》中那样大开大合的动作,那知道家良听后很生气,说那不是洪拳正宗,北方的大开大合在香港行不通。。。。。。”

“哎,这个家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死抓着南派北派的界限问题,只要拍出来好看,观众喜欢不就可以了吗?”邵逸夫听到后着急的直冒火,“你给大家做做思想工作,我们不能在等了,否则李小龙的《猛龙过江》上映后,我们邵氏的地位就彻底动摇了。至于家良那边我去做工作。”

刘家良9岁开始随父亲学武,父亲刘湛是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的亲传弟子,因此深得黄氏武学真传。50年代中期刘家良随父进入电影界,从临时演员及龙虎武师做起。63年,与唐佳合作,在《南龙北凤》一片中初当武术指导。成名作则是65年长城电影公司的《云海玉弓缘》。

在进入邵氏之前,刘家良便已是多家电影公司争相拉拢的“抢手货”,此次受张彻邀请前来拍摄《马永贞》他本来怀着很大的激情,谁知开拍半月来张彻却屡次要求他改变武术设计的风格,这让刘家良感到很郁闷。

众所周知刘家良一贯保持着“硬桥硬马、桥来桥往、刚猛劲道”的武术知道风格,这与他跟黄飞鸿正宗传人不无关系,在他的眼中《精武门》、《义侠》等属于北派风格,张彻让他在《马永贞》中加入那种北派打法,他无法接受,更不想接受。

所以当邵逸夫找他进行商谈的时候,他当场就跟邵逸夫拍板:“逸夫,你说的这事我断然不会答应,若是你感觉有人比我更适合做这个武术导演的话,我刘家良自动让贤。”

邵逸夫气的浑身直哆嗦,毕竟他的邵氏王朝曾经打造了很多荧幕经典,被一个刚成立不足半年的协和公司逼到这种地步,邵六叔很无奈,也很伤心,眼下正是用人之际,邵六叔也不便做出过多偏激的事情,于是气鼓鼓的离开片场,将高层拉到一起商量如何阻击李小龙的《猛龙过江》。

商量了一个下午的结果是等于没商量,所有人都一筹莫展,若是《马永贞》抢先《义侠》上映的话,也不至于这样被动。倒是楚原提出一个可行性的建议出来:“不知道大家留意到协和这次的宣传手法没有,他们的预告片宣传效果不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马永贞》方面尝试下,毕竟我们的院线比嘉禾那边要多。”

“嗯,倒是个好主意。”邵逸夫的眉头总算舒展开来,立刻通知张彻拍摄一部《马永贞》的短片,学着嘉禾的宣传手段在各大院线的黄金时段进行播放。这样安排完后,邵逸夫还不满足,比起嘉禾来他还有一条重要的宣传途径,那就是他的无线电视台。

会议结束后,邵逸夫单独留下何守信,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阿信,你近几日给我写一个方案,大致就是在《欢乐今宵》中增加一组对《马永贞》的专题采访节目,还有,在短剧黄金档记住要插播《马永贞》的预告片。。。。。。”

安排完这些事后,邵逸夫靠在椅背上重重叹口气,嘉禾、协和的崛起已经让他感到很大的压力,“难道属于我的时代就要过去了吗?”“好在我有TVB还可以发展,年轻人啊年轻人,你们的眼光终究只看一时。。。。。。”

如果王小虎知道了邵逸夫这番想法后,肯定会嗤之以鼻的对邵逸夫这样说:“六叔,您已经老了,你认为只有你会知道电视节目在未来很受欢迎吗?我可是重生者呢,如果放弃电视这块肥肉的话,我岂不是白重生一次?”

当然王小虎现在并不知道邵逸夫的想法,他此刻正在家中托着腮帮子瞪着元彪和李少南两个人。

“玩够了没有?”

“玩。。。。。。不,不是玩,嘿嘿,师父,您别训彪哥,他是被我逼的,您有什么火气直接冲我撒就成。”也许是被生活所迫,也许是那次饿晕之后让李少南开了点窍,他现在一点都不死板,而是尝试着让自己更加活跃更加勤奋一些,为的就是让王小虎收他做徒弟。。。。。。

第147 《叶问》?叶问!

王小虎最终还是让李少南留在了家中,因为他不想看到元彪左右为难的样子,他知道元彪之所以帮助李少南很大程度上是同情的成分居多,而且自己也感觉这孩子比较值得同情,那种坚毅和不大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勉强算是打动了王小虎吧,不过他并没有收李少南做徒弟,而是直接踢到协和公司临时员工的行列之中,想学写剧本是吧,行,先给老子免费打几年工。

可能有人感觉王小虎这样不近人情,其实不然,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首先你要耐住寂寞,也许你可能被雪藏很久,也许你几部片子都不一定成功,但是你首先要有坚韧不拔的心神,否则差一步成功的时候你却退缩了,所有的付出都会付之东水。他这样做同时也是观察李少南的品行,跟收下周星驰做徒弟不同,周星驰未来什么样子他知根知底,对于李少南这种毫不知情的人,王小虎一直保持着距离。

即使是这样,李少南已经感激的不行,恨不能给王小虎磕头感谢,不过被王小虎一句“磕头就滚蛋”的话吓了回去,他终于知道了这位编剧界的大神是如此强势。

王小虎每天白天依旧去片场忙碌,怎么说他也是《猛龙过江》的武术指导和编剧,应尽的义务还是要做的,帮着看看剪辑效果,听听背景音乐是否合适,找找片中还有没有穿帮镜头,还真别说,经过他仔细查找还真发现几处穿帮的地方。

第一个穿帮的镜头是:唐龙给饭店的几个伙计表演中国功夫,大家戴护具的时候,注意箱子的排列顺序。当大家戴上护具,唐龙准备表演时,后面箱子的排列顺序和刚才完全不一样了。

第二处穿帮的地方是大家在讨论唐龙的功夫招数时,唐龙的衣服第二排扣是敞开的。紧接着大家还在讨论时,他的第二排扣变成系上了。

第三处更明显:唐龙被黑帮的人强行带走,这个黑帮小弟出来探路时,靠墙的箱子边竖着一根棍子。当唐龙出来后,台阶处竟然多出了一根棍子。

李小龙反复看了三次之后便承认是自己当时没有注意,并对王小虎如此细心大加赞赏,“小虎我真要谢谢你呢,你又给我上了一堂课。”

王小虎摇摇头说:“这些都是小地方,要知道大家在看你的电影时会始终盯着你的人,其他事物都会被忽略的。”

“NO;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如果事情做不到最好,我宁可不去做。”李小龙摇着食指,认为自己犯下这样的错位不应该。

两人又看了几次样片,虽然《猛龙过江》还是由李小龙指导并主演,可是因为自己加入之后,这部片子在很多方面跟自己记忆中的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武术打斗风格的变化。

鉴于《精武门》那样成功的案例摆在那里,新版的《猛龙过江》对配角和龙套的动作进行了加强,不再是那种慢吞吞、毫无力量的表现,那六个到饭店找事的老外的西洋拳击这次非常犀利,呆头呆脑、笨拙的动作不复存在,有了这些衬托之后,李小龙的截拳道风格更加突出。

王小虎现在可以毫不客气的对全世界人说,在自己的帮助下,李小龙的电影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不仅从动作方面,还有剧情也在变,变的跟王小虎心目中的那些经典逐渐靠近。在他的电影世界中,最好的功夫片应该是故事简单化、逻辑化,要经得起观众推敲,动作方面应该风格化,用真实和强筋的肢体语言来讲故事,表理念,老子不是说过一句话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适合李小龙风格的电影只有最简单,最直接,就像他的截拳道一样。

每天去餐厅坐一坐,享受一下超级服务生周润发送上的香茶,渐渐成为王小虎的嗜好之一,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很喜欢看到周润发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的样子。

年轻的发仔这段时间表现的也很兢兢业业,完全将王老板说过的话记在心中,当真是将每一位客户视为上帝,端茶倒水、背菜单、收费那是轻车熟路,甚至因为服务态度让顾客很满意,多次受到顾客的口头表扬。

王小虎对于这些都暗暗瞧在眼里,他就是要磨练小马哥的毅力,只有这样,小马哥才能达到他心中的要求。有空的时候他就对元梅说:“想尽一切办法留住发仔,如果听到他想跳槽的话记者第一时间通知我。”

有咏春悍将黄淳梁亲自指点,王小虎的咏春功力进步很快,几天来他已经将八斩刀的套路熟练掌握,并且已经开始尝试将咏春的寸劲融合其中,别看八斩刀练起来好像慢吞吞没有力道的样子,其实里边暗含咏春寸劲。这就像太极拳打起来柔弱无力,可是真实战的话确实步步飞人。

六点半棍与八斩刀同是咏春门中的独门兵器,以进攻为主,正如拳经所曰:“一寸长,一寸强。”较之六点半棍的远程攻击来说,八斩刀更趋向近身打击。咏春门的八斩刀被外人又成为蝴蝶刀或者合掌刀,顾名思义就是手中双刀的刀柄处有两个护柄,当然王小虎并没有这么想,《叶问2》里边甄子丹不是把两柄砍刀耍的虎虎生威吗?咱不是也拿着两把菜刀砍的风生水起吗,所以武器强大与否跟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