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统内幕-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地主家庭里,兄弟四人,他居长。
郑介民原名庭炳,别号耀全,他投考黄埔时改名介民,在军统当特务后用的化
名是杰夫。
一九三零年前后,郑介民在武汉搞特务活动时,与汉口女子柯淑芬结婚,先后
生了八个子女。柯是一个非常泼辣的女人,郑很怕他。
郑幼年因父亲早死,兄弟又多,家无恒产,只勉强读完旧制小学,十多岁的时
候即随同同乡去马来亚吉隆坡谋生。他最初在一个橡胶园里当徒工,收入很微,只
够个人糊口。由于当时在南洋做苦工的华侨没有几个人读过书,而他能写能算,不
久便在一个养鱼场当了记账的,每月收入稍多,能经常接济家里一点钱。他在这个
养鱼场工作了好几年,最初还安心,因比当苦工好一点,稍久便不满意起来,常感
寄人篱下没有出息,自己又没有本钱做生意赚钱,便想另谋出路。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的消息传到南洋以后,郑
便决心回国从戎,邀约同乡黄珍吾一同回到广州,准备投考黄埔一期。结果黄珍吾
被录取,而他却没有考上。这时,他苦闷异常,感到进退两难,想再回南洋,又怕
被人取笑,住下去生活又无法维持,后来得到同乡邢森洲的帮助,暂时住在刑家。
他等了一个多月,找不到工作,便投入警卫旅旅长吴铁城所办的军士队当学兵,并
积极补习功课,准备继续投考黄埔。
当黄埔二期招生时,他又去投考,这次总算被取录了。他高兴异常,从此决心
发愤读书,勤学苦练。据说他在黄埔时,一有空就看书,很少出去玩。后来他常对
人说:〃一个人没有机会读书,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他尝过第一次投考黄埔没有
被取录的苦头,使他终生都没有忘记,以后不管怎样忙,都保持经常阅读的习惯。
郑回国后,常以〃华侨工人阶级〃自居。他在黄埔军校的时候,经黄珍吾介绍,
加入了〃孙文主义学会〃。他对这个组织极感兴趣,并且介绍邢森洲也参加了。当
时他们利用邢对外担任联络工作。据说,邢为非黄埔学生加入该会的第一人。郑和
黄珍吾、周复等十人为一小组,以研究三民主义、团结革命力量为名,联合贺衷寒、
潘佑强、杨引之等,同革命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对抗,进行反马克思主义和反共
的活动。
郑于黄埔二期毕业后,即投考苏联在莫斯科举办的纪念孙中山的中国劳动大学
(简称中山大学),与康泽、李宗义等为同期同学。他在中山大学时,对该校的几
门主要课程,如中国革命史、俄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等最感兴趣,
花过不少时间去细心钻研。但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而是为了以后升
官发财做反革命的政治资本。
郑介民只读过小学,但在莫斯科学习的时候却动笔开始写《民族斗争与阶级斗
争》一书,内容只是重复了一些反动头子们的陈辞滥调,说什么中国没有阶级,马
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的问题是民族问题,等等。以后连
他自己也认为这本书写得太拙劣,不愿再提它。不过这本书据说在当时还是得到过
蒋介石和一些反动头子的赏识,从思想和言论上对蒋介石〃四一二〃清党反共起到
一些拥护和帮凶的作用。
一九二七年八月间,郑由苏联毕业回国,使他感到非常失望和伤心的是正赶上
蒋介石下野去到日本。他找不到主子,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内心惶惶不安,便只好
去投靠贺衷寒。贺当时任中央军官学校第六期的总队长,便把他安置在总队部担任
政治教官。他便利用这一职务向学生鼓吹他的那一套反共的理论,深得潘佑强的称
赞。不久,潘又推荐他去第四军政治部担任秘书。当时政治部主任为杜从戎。
一九二八年一月,蒋介石由日本回国,复任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总司令,郑便
千方百计托人直接走蒋介石的门路。蒋在召见他的时候,他把在苏联留学的黄埔学
生思想情况向蒋作了报告,并表示他是坚决反共的。蒋介石很欣赏他这一套,将他
留在身边当侍从副官。从此以后,郑便一直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初期的特务活动
郑介民当了蒋介石的侍从副官,实际上是替蒋做特务工作。当时主持这一工作
的是王柏龄,直接领导郑的是蔡劲军。郑与蔡不仅是黄埔同期同学,且系海南岛同
乡,两人之间关系很不错。郑最初在南京搞这一活动时,并没有什么特殊表现,只
是在一些同学同乡方面搜集一点情报。但没有多久,在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斗争中,
他却大显身手,一鸣惊人,受到蒋介石的特殊信任,奠定了他以后搞特务的基础。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一九二八年冬,张学良在东北〃易帜〃以后,蒋介石的天下表面上算是得到了
〃统一〃,但新桂系的势力却从广西经武汉直到华北,分去了他不少的地盘。蒋介
石对此很不甘心,时刻想把这个眼中钉拔去。
郑介民了解到蒋介石有解决桂系的决心,便自告奋勇,请求去武汉活动。他认
为最有把握的事,是他与李宗仁的兄弟李宗义在苏联中山大学同学时两人私交很深,
李早就要郑去替桂系工作,郑可以通过这一关系打入桂系内部活动。王柏龄认为他
这一关系很可利用,便正式向蒋介石提出。蒋马上找他去,面授机宜,命他立刻动
身去武汉。
郑介民的这次活动,他一直认为是件得意的杰作,以后经常向人夸耀,所以我
了解也比较具体。
郑介民假装失业,从南京悄悄跑到武汉,故意找一家很小的客栈住下来,装出
一副非常穷困潦倒的样子。当他把武汉的情况看了看以后,便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部去找李宗义。当时第四集团军总部里,一般人称李宗仁为〃老总〃,称李宗义为
〃二总〃。〃二总〃在总部内受到各方面的尊重,谁也不会注意他会把一个特务引
进来。
郑介民见了李宗义之后,说自己失业很久,连生活都无法维持,此次是专程前
来投效,希望得到收容。他说得非常诚恳,加上李宗义根本不了解他的情况,便信
以为真,马上答应为他设法。
隔了一天,李宗义去客栈探望郑,看到他那副穷困样子,便毫不怀疑,立刻要
他搬到总部与他同住一室。李还给他做了衣服,经常陪他出去玩。这时在总部工作
的一些高级官员看到〃二总〃和郑的关系这样好,都乐于和他接近,他便利用种种
机会拉拢总部机要人员,首先把李宗仁和各部队及各方面联络的密电码本盗出拍成
照片,又陆续把李部兵力驻地、人数、装备、主官姓名等表册抄出来,秘密送给蒋
介石,使蒋掌握到第四集团军的全部情况和各种活动。
在此同时,郑又在桂系将领中进行挑拨离间。先是,李宗仁到武汉后,为了拉
拢湖北人,曾提出过〃鄂人治鄂〃的口号,因而桂系中的鄂籍将领如胡宗择和陶钧
使红极一时,以致引起一些桂籍将领如夏威、李明瑞、杨腾辉、黄权等的不满。郑
便借机扩大他们之间的矛盾,经常散布〃当权发财的是湖北人,打仗拼命却要广西
人〃等一类话去挑拨离间。
桂军将领中闹不和的情况,郑介民随时向蒋介石报告。蒋便派人对这些人进行
收买拉拢和分化瓦解工作。这方面的工作郑做得很少,因为怕一旦暴露,不容易再
找到一个这样的人打入内部去活动。当时一些人对蒋介石的特务活动都缺乏警惕,
郑表面上又装得那么老老实实,见了李宗仁总是开口〃德公〃,闭口〃德公〃,连
李宗仁也从来没有怀疑过他。
蒋介石的阴谋逐渐完成的时候,李宗仁还没有察觉到他的基本力量已在内部发
生变化。到一九二九年,他还想扩大势力,把桂系势力由广西到华中、华北联成一
片。白崇禧在北平纵谈天下大事时,也常说:〃自古以来统一中国只有自北而南才
能成功。〃言外之意,大有随时准备自北而南进军的打算。蒋介石却不动声色,暗
中作好各种准备,只等机会下手。
李宗仁决心进取湖南,企图扶植倾向桂系的何键代替亲蒋的鲁涤平为湖南省主
席,不经过中央政治会议的批准,擅自以武汉政治分会名义越权免去鲁的湖南省主
席职务。此时,何键暗中向蒋介石输诚,使蒋更为高兴,认为时机已到,便扣压李
济深于南京汤山,借口李宗仁不服从中央而免去李的职务。李宗仁、白崇禧通电反
蒋,蒋以师出有名,于一九二九年四月间发动战争。
这时,被蒋介石早已收买的桂军李明瑞、杨腾辉、黄权等旅,一枪不发,率部
退往平汉路花园一带。胡宗锋、陶钧等陷于孤立,无法支持,率部退往沙市、宜昌
一带。因此,桂系盘踞在湖北的十多万人便一下子土崩瓦解,蒋介石毫不费力夺取
了武汉。当时正在上海医治眼疾的李宗仁完全没有料到会失败得这么快,闻讯急忙
从上海逃往香港。
桂系问题迅速解决后,郑介民便回南京见蒋介石复命。蒋介石在接见郑介民的
时候,紧握着郑的手连声称赞他的工作做得好。郑又趁机当场把蒋给他的活动特别
费剩下的一本存折交还,更加受到蒋的称赞。
蒋介石对一些叛桂来投的将领仍旧很不放心,便派郑介民去做这方面的工作,
发表他担任李明瑞的十五师政治部主任,命其随部队去广西。当俞作拍任广西省政
府主席时,蒋又派郑为广西省政府委员,仍兼十五师政治部主任,驻在南宁。他的
任务是监督俞作柏和回广西的桂系部队。
不久,蒋以五十七师杨腾辉部驻防柳州,郑在南宁无法兼顾,又将郑所兼十五
师政治部主任免去,改令其兼五十七师政治部主任。郑这时便经常来往于南宁、柳
州之间。他一面在广西省政府内暗中布置爪牙,一面利用政治部派在部队内的政工
人员为他搞特务活动。
当时与郑一同派到广西为蒋介石搞特务工作的还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