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穿三国-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过三巡,两人都喝的有点高。话说的越来越随意。青松也不好继续留在那儿,便拉着秋姑悄悄的离开了。

徐庶拉着诸葛亮的袖子,眼泪都快下来了:“孔明,你不知道我两年真的好苦哇。”

诸葛亮打了个激灵,酒意退了一半。说话带哭腔,这是徐庶快要喝醉的前兆。

果然,徐庶径自把自己的酒碗倒满,一饮而尽,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说开了:“我一心想做个匡扶大汉的中兴之臣。可是,却被蒯越老儿匡去了曹营。不想与曹操为伍,他却对我恩重如山。荀公(就是荀彧)也跑以身说法,曹操虽有不轨之心,但他现在还是汉臣。在曹营做事,一样的是为大汉出力。我想了想,觉的他说的没错。心想,我穿的是汉服,拿的是大汉的奉禄,只要不为曹操出谋划策去如何谋夺大汉,还是地地道道的汉臣。在曹营,包括荀公在内很多人都是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正因为有了我们这些人的存在,曹操对大汉天子还是很忌惮的。”

他一把抓住诸葛亮的袖子,痛哭流涕:“可是,孔明,你知道吗?天子真的太软弱无能。完全就是曹操的一个摆设。我们空有一腔热忱。真的不知道还能撑到什么时候。呜呜呜。”说罢,竟象一个小孩子一样伏下身子,伤心的哭出声来。

诸葛亮读出了他的绝望和无助,轻轻的拍着他的后背,沧凉的说道:“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尽心了,就无悔了。”一行清泪潸然而下。

诸葛亮知道徐庶是在为大汉而哭泣。他对大汉的忠心至今没有一点儿改变。可是,他和大家一样看得出来,大汉的灭亡只是迟早的事。在历史的车轮面前,他们这几只螳臂又能挡得几时?

“这样做有意义吗?”诸葛亮耳边不由响起雷迅,不,是司马懿以前的质问。

第132章 协议

酒入愁肠肠愁更愁。这一次,诸葛亮和徐庶都喝了个酩酊大醉。书房里充斥着刺鼻的酒臭味。闻讯赶来的黄硕刚一跨进书房的门,胃里就一阵翻江倒海,扶着廊柱大吐特吐。如果华佗晚来一步,她差点就要吐黄胆汁了。

最后,草庐总动员,上下一心,闹得人仰马翻,才总算摆平了两只醉猫和一个孕妇。

一坛米酒见了底,两只醉猫到第二天清晨才醒过来。徐庶很不好意思,尤其是知道害得黄硕吐了个天昏地暗之后,一连说了N个“抱歉”,匆匆吃过早饭,就狼狈不堪的告辞离开。

诸葛亮很有信用的让青松提了一坛没有开封的米酒为他送行。

徐庶眼波流转,欲言又止,直到和诸葛亮并肩走出了竹林,这才下定决心说道:“孔明,我知道你匡扶大汉的志向坚定。现在看来,这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只怕你以后会越走越艰难。不过,孔明学富五车,有王佐之才,说不定真的能匡扶大汉,中兴汉室呢。我预祝孔明兄能够成功,达成所愿。”

诸葛亮长叹:“借元直兄吉言。只是,你是想放弃了吗?”

徐庶轻笑:“无论如何,我绝不会为曹操篡汉出谋划策。也许大汉的基业真的难保了,但是大汉的子民还在。但是身为汉臣,我会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经过这么多年的诸侯混战,大汉的子民流离失所,需要休养生息……我能为大汉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这一番言论倒是和司马懿说的不谋而合。诸葛亮心中微动:“你见过司马懿了?”

徐庶心照不宣的笑了:“他如今可是曹操父子跟前的大红人。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不过,他那番关心民生、休养生息的举措,我倒是很赞同的。以前只看出了他赚钱有天分,没想到,他竟是一个安邦治国的栋梁之才。可惜郭嘉死得早,不然这两人有得一比。只怕造化弄人,他将成为孔明不可回避的强敌。”

诸葛亮不由想到了司马懿托黄硕交给他的那枚印章,呵呵笑道:“只怕他所图的不会比曹操小。”

“曹操自认为是玩鹰的高手,我也希望曹操能被鹰啄了眼睛去。”徐庶嘿嘿的阴笑着,“那才叫报应呢。”

送走了徐庶,诸葛亮闷在书房里闭关了整整两天。等他出来后,黄硕又看到了那个风轻云淡的诸葛亮,好奇的问道:“夫君悟出了什么?”

诸葛亮莞尔一笑,学着她的样子,朱唇轻启,原文送回:“佛曰,不可说。”

死样。黄硕送了一对大大的白眼给他,扶着秋姑快活的去竹林谨遵医嘱“慢走”。安啦,只要他能打开心结,不可说就不可说。

而刘备收到消息,知道徐庶去草庐拜访了诸葛亮。

关羽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不是曹操的说客?”两年前,在他们兄弟仨寄居新野,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因为一个“孝”字而投靠了曹操。对于一个变节的人来说,再为了一个“利”字出卖旧主,也不是做出来。

“先生才不会听他胡说八道呢。”张飞嚷嚷着,“大哥,先生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

刘备无语。信,他已经写过了。只不过是休个探亲假而已,要是也要闹到他亲自去接,那还不知道刘琦他们那一伙会怎么编排他们两个呢。

关羽很不爽,一脸寒气的起身:“那曹操竟让徐庶来挖人,太嚣张了。大哥,不如让我去把徐庶扣下来,给曹操老儿一个教训。”

“也好。”刘备很痛快的表示了同意。

张飞跳起来:“我和二哥一同去。”

刘备没反对。扣下徐庶倒不只是为了给曹操添堵。听说诸葛亮留徐庶在草庐住了一晚。再加上徐庶以前在他面前没少夸诸葛亮。所以,刘备猜测徐庶和诸葛亮是很好的朋友。如果徐庶被当成曹操派来的奸细被抓,想必诸葛亮一定会来搭救的。到那个时候,诸葛亮就会欠他一个大大的人情,这个探亲假也自然能销了。更重要的是,让荆州派都知道了诸葛亮暗地里与曹操有来往,他们对诸葛亮的信任就会大打折扣。没了荆州派的支持,诸葛亮还能凭什么在他刘备面前调皮?从此以后,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他的谋士了。

算来算去,抓住徐庶都是有百利而无害。难得关羽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刘备当然一口就同意了。

关羽和张飞分别带了一千将士设置重重关卡,封锁了回许昌的水路和陆路。

不想,徐庶早就算到了这一层。他没有直接回许昌,而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去了江东和蒋干汇合。

蒋干是周瑜的老同学,也是一个颇有才华的人,很得曹操的赏识。

多年不见的同窗好友来探访自己,周瑜喜出望外,盛情款待了他。蒋干看到周瑜在江东是仅次于孙权的二号人位,位高权重,混得风生水起,便知周瑜不可能去曹操那儿做一名杂牌将军皆空有一个名头的侯爷。于是,他只字不提归曹一事,全当公费旅游,顺道看望老友。在周瑜的陪同下,尝遍当地小吃,参观名胜古迹,玩了个不亦乐乎。

周瑜见他知情识趣,就真的当他只是来参光的老同学,好生款待着。

逗留了几日,徐庶过来了。蒋干已经喝足玩够。于是,两人结伴回到许昌。

听他们俩说诸葛亮和周瑜就象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坚决不肯归降,曹操不免有些长舒短叹。又转念一想,他的帐下人才济济,想到这世有识之士无数,罗尽天下人才为他一家所用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便就此作罢。

再说关羽和张飞在驿道上守株待兔等了五天,没有等来徐庶,却等来了甘氏病亡的消息。

甘氏跟了刘备十余年,先后被吕布和曹操所掳,但刘备对她始终恩宠不减。她是刘备至今为止唯一真心喜欢的女人。现在突然暴病而亡,刘备又悔又恨。他没有想到只是一场风寒就能夺去爱人的生命。

不顾孙仁的强烈反对,刘备将甘氏抬为了平妻。生前因为忌讳自己的克妻之命,所以他不敢给自己喜欢的女人一个名分。现在人已经死了,他还有什么可怕的。

既然刘备的平妻,那么自然就能风光大葬了。于是荆州的名流世家们都过来吊唁。

诸葛亮是在甘氏去世的第二天才接到讣告的。

不用他吩咐,黄硕便主动为他收拾好了行囊。猪哥的心结已经打开,“主公”家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他这个做部下的也应该销假归队了。

尽管有太多不舍,但是诸葛亮还是带着江大牛和青松踏上了去公安的驿路。

没想到诸葛亮会选择在这个当口回来,刘备喜极而泣。诸葛亮果然是一名真君子。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葬礼过后,君子选择了与他摊牌。诸葛亮很明确的告诉他,他会帮助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但是,刘备也要实现匡扶大汉的诺言,不再鼠目寸光的闹窝里斗。

大汉天子与先皇后所生的子女已经全部惨遭曹操的毒手,现在的皇后是曹操的女儿。至今没有生育。不过,天下人是不会让她所出的皇子继承大统的,所以就算是生了也是白生。诸葛亮很肯定的对刘备说,只要刘备能全心全意的献身于大汉的中兴事业,那么,当今天子归西之后,他就会死心塌地的辅佐刘备或他的儿子们坐上大汉皇帝的宝座。这一生决无二心。

这已经不是诸葛亮第一次跟他谈帝王伟业了。刘备听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两年前,在草庐,诸葛亮对他说“得到荆州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现在,他们已经得到了荆州。按照诸葛亮当年的计划,下一步是要得到益州。很“巧”的是,盖州方面已经伸出了橄榄枝……如果诸葛亮的“三步走”计划能够顺利实现的话,皇帝的宝座就唾手可得。

刘备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向龙椅的金光大道。

现在,他总算知道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扶佐自己了。原来并不是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而是看上了他汉室宗亲的身份。这小子不会忠于他刘备,但是他对大汉的忠心苍天可鉴。

“事成之后,孔明意欲何往?”刘备还是有些担心。

纸上画饼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就开始担心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了。

诸葛亮徐徐摇动羽扇:“携妻载酒江湖行。”任重而路远,也不知道何时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