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手上戴个小鱼塘-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龙村的人吃鱼,却因为地方闭塞,交通不便,弄不到外面去,其实就算能够弄到外面,也找不到人买,一来西藏人不爱吃鱼;二来西藏的鱼比较多,想吃去抓就是,用不着买。

要在西藏发展渔业养殖的话,也只有将产品运往内地。

由于路途遥远,运输成本不菲,水产品的价格就会比较高。

如果是普通的鱼,那么因为价格高,鱼的市场就会出现问题。

“空间鱼”如果能够养出来,那么价格和市场都应该不是问题。

听说李永要在村里养鱼,老村长开始有些不以为然:“要养鱼做什么,这边鱼多,想吃去抓就是。”

李永就将陶然鱼,还有孙海宁在西藏找地方养鱼的事情给说了,老村长就很兴奋:“要说到鱼,咱们俊龙村的人懂得最多。”

孙海宁觉得俊龙村的交通太闭塞,也确实没有错,就算能够在俊龙村养出陶然鱼、天池鱼,甚至是云梦鱼,也很难运出去,毕竟这玩意只有成规模了,才能给个村子带来变化。

李永想的却不是这个,既然成鱼运输困难,那就卖鱼苗好了。

他还想到一个问题,不仅仅是陶然鱼、天池鱼等等的鱼苗可以对外销售,其实本地的鱼虾幼苗,也可以向外销售。

李永把这个事情跟老村长一说,没想到老头却摇了摇头:“咱们俊龙村抓鱼的都有个规矩,鱼苗、小鱼都不能抓,这样才能一直有鱼吃,所以鱼苗我们是不会卖的。”

李永没想到俊龙村也懂得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也怪不得环境能够保持得这么好,他连忙解释自己的意思:“是用人工培育出鱼苗,然后卖到外面去,鱼苗的运输应该会比较方便。”

老村长这回听清楚以后,对这个提议就很感兴趣,答应帮助李永在村里搞实验。

李永也跟老村长说了,他是不教书的,他留在这里,就是要想办法帮助俊龙村的村民全都脱贫致富。

李永并不是不想教书,只是这事儿他之前没做过,不擅长。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永觉得俊龙村的落后,还需要从根本上来解决,就是让村里的经济状况好转起来。

晚上,李永还是同宁小雪一起,住在小学校的房间里。

小学校依山而建,旁边就是一汪澄清的水塘,站在小学校的门口就可以看到下面的村子、河流。

李永特地在水塘周围看了看,水面约摸一亩左右,连着旁边的小溪,如果从塘口截断,就能在水塘中试着养些鱼看看。

对于李永的决定,宁小雪总是能够表示积极的支持,她也知道,传授知识,虽然对于俊龙村的孩子们来说,将来一定会有很大裨益。不过俊龙村想要富起来,从根本上改变眼下的状态,李永所做的事情,也很重要。

不过当天晚上,宁小雪却拉着李永,不让他躲进水空间,而是要他跟自己一起“备课”。

看得出来,宁小雪对于自己这一份全新的工作,很期待,也有些紧张,一定要拉着李永,让他看备课的内容,还进行试讲,就是为了

第一节课,千万不能给搞砸掉了。

看着宁小雪认真地给自己“讲课”,李永也很配合。

宁小雪其实讲得很一般,生涩、僵硬,缺少节奏感,毕竟她之前没有这样的经历。

第一次的感觉,总是很特别的。

重复好几次,在给宁小雪纠正了几个细节以后,李永就笑着对宁小雪说道:“已经很好了,你不要太紧张,关键是看临场发挥。”

“真的可以了吗?”宁小雪看上去还不是太自信。

“那当然!”李永只能继续鼓励,然后往床上一躺:“放心吧,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你的。”

李永倒没有说假话,今个儿孩子们都跑到山口去迎接他们,可见这些娃娃对于老师是多么的尊敬,他们实在是太可爱了。

好说歹说,宁小雪才算不那么紧张,这会儿才注意到李永躺在屋里唯一的床上:“李子,你就在这里睡啊?”

李永一听,以为小姑娘还是比较紧张,所以才向他发出邀请,立刻变得非常兴奋。

“是啊,你也快来睡吧!”  

第一一四章 比武

 宁小雪还是不给李永机会,她想到水空间里休息,那里的空气和环境,还有小动物,能够让她更加放松。

可能是太放松了,等到李永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宁小雪还沉浸在甜蜜的梦乡当中,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每天早起,已经成为李永的生活习惯,就算是来到大山当中,他还是固定睡上六个小时,然后早早起床,在小学校前面的空地上,打了一套四明内家拳。

呼吸着大山中清凉新鲜的空气,李永只觉得浑身上下,好像给灵气洗涤过似的,变得通透无比。

这种感觉,是以前在申城练功的时候,从来没有过的。

李永不禁想到:都说大山中灵气足,适合修行,看来还是有些道理的。

兴致一来,李永不禁又将刚才的拳路打了一遍,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感觉到有人正向这边走过来。

一气呵成,李永做完几个动作,就听到老村长熟悉的声音,在大声叫好。

李永回过头,微微笑道:“老村长也懂武术?”

“那年在日喀则,曾经遇到一位内地来的大师,看他和主持做过比试,”老村长呵呵笑道。

李永练习内家拳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他一直将内家拳看成强身健体的“运动”,就好像公园里别的老头打太极拳似的,他们中几乎没有人指望太极拳能用来防身御敌,李永也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不过这一年多以来,李永的身体素质倒是越来越好,力气变大了,身手变得更灵活,也几乎没有生过病。

这一年多也是李永有了水空间之后的事情,很难说这种积极的变化,是因为练了内家拳,还是吃了空间鱼,喝了空间水,或者说兼而有之。

总而言之,李永的身体素质变得更好。

听到老村长说到内地的僧人同藏区的喇嘛比试武术,李永不禁大感兴趣:“他们是怎么比的?比的是什么?”

“比的是密宗手印和太极拳,”说到当年的事情,老村长就显得很兴奋。

李永挠了挠头,开始听说内地的僧人,还以为会是少林寺的,没想到练的居然是太极拳,那个好像是武当山道士们练的。

都说武林中最大的弊病就是门户之见,僧人咋又去练太极拳了?

李永对武术的了解非常有限,陈老头跟杨大炮的性格完全不同,他不太爱说话,教授李永内家拳的时候,也只是教给他技术,最多说一说内家拳的渊源,基本不会说起别的。

他对武术的一些认识,主要来源于小说和影视,又总觉得那是比较夸大的东西。

至于现实中看到过的武术,也只有公园里大家练得比较多的太极拳之类。

李永从来都不觉得,看上去软绵绵的太极拳,还能够比武打架。

听老村长说起密宗手印和太极拳的“较量”,似乎也不是摆开架势乱打一阵,双方较量的时候,比拼的是内劲,就相互“推”了两下,最终还是密宗手印略胜一筹。

李永就挺不服气的,他觉得太极拳根本就不算啥武术,别的不说,就他的内家拳,虽然看着也并不威猛,但实用性也比太极拳强了很多,要是用内家拳来比,密宗手印未必能赢。

老村长听得也很不乐意,就要找李永比划比划:“看最后谁赢,就是谁有道理!”

李永看了看老村长羸弱的身躯,想想自己有些变态的力气,坚决摇了摇头:可别一下子用力太猛,给伤着了。

老村长都是快要成精的人了,哪能看不出李永的意思,这下子更是火了,摆开架势,照着李永面门就是一拳。

李永给吓了一跳,还好反应比较快,及时闪身让开。

那边老村长已经“龙行虎步”,气势汹汹的一招接一招逼迫上来,李永接连退了几步,只好出手挡了两下。

话说老村长确实练过密宗手印,手印本身不具备攻击性,不过老头也学了一套功法,这会儿一招接一招,连绵不绝,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李永每天都要将内家拳来回练个几遍,却从来没用了打过架,这会儿让老头给逼得手忙脚乱,也就是仗着反应和动作比较快,每次都能从老村长看似威力无穷的手印底下逃开。

老村长倒是越打越有劲,因为李永只是躲闪,无法还击,老头还能抽空大声笑着奚落他:“这回知道密宗手印有多厉害了吧?哈哈……”

老头手底下越来越迅猛,呼啦呼啦的,似乎都带起风声了。

李永看着觉得这样躲下去也不是办法,正琢磨要怎么办,略一分神,老头一个手印已经按向太阳**。

真是太猛了!李永给逼得没有办法,条件反射似地出手一挡,紧接着下一个动作顺势推了出去,右拳直捣老村长的面门。

李永乍然而起的反击,将老村长吓了一跳,还好他的反应也不慢,左手结印一挡,趁机闪到旁边。

这时候,李永想都没想,下一个动作自己就用了出来,直接一个扫堂腿,攻击老村长的下盘。

李永这几下,将老村长逼得狼狈不堪,两个人之间的形势陡然发生逆转,转眼就调了个。

老村长不像李永,拥有惊人的爆发力,以及反应能力;伸手格挡,又比不过李永的力量;让李永一逼,立刻就有些左支右绌,应付不及。

李永正好相反,一开始还只是条件反射似地随手用出来,几个动作以后,他才想到自己所用的,就是每天都在练,熟能生巧的内家拳,于是就有意识地使用内家拳进行攻击。

刚开始还有些生疏,甚至让老村长找到破绽,伺机做出数次反击,都让李永给挡了回去。

李永越打动作越娴熟,衔接更连贯,老头应付起来就更困难。

老头毕竟年纪大了,体力同力量都不能同李永相比,应付起来就越来越困难。

李永正打得过瘾,老村长突然向后退了两步,气喘吁吁道:“不打了,不打了,你这是欺负老年人!”

李永在原地打了两个动作,才看着老村长问道:“为什么不打了?”

老村长翻了翻白眼:你这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