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败家女胖娘娘-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言重了,能与大人口中的娘娘相像,是骆新的福分。大人是重情份,不愿相信娘娘已经香消玉殒,这无可厚非。只是,恕小女子直言,皇家人的生死,既然已昭告天下,就断断没有出错的理。今日之事,我知道是大人哀思所致,但换了旁人可能就不这么想了,还望大人日后注意才是。”

严复是个聪明人,我话说到这份上,他自然明白我是在劝他不要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无论我真实身份究竟如何,皇上都已经宣布了瑾嫔溺水而亡,倘若他执意要将此事捅出来,那就是在挑战皇家的威严,以严复谨言慎行的性格来说,他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果然,他做了个揖道:

“姑娘言之有理,严某受教了。娘娘是我万分敬重之人,严某绝不会做出些损害娘娘名誉的事情。”

看严复做了个口头保证,我心里也略略宽了宽,闲谈两句后忍不住又向他打探道:

“大人自京中来,不知如今朝中局势如何?”

问出这句,我觉得有些不妥,又欲盖弥彰的加上了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虽然是一介女流之辈,身处异乡,也希望能多了解些情况,为我大清尽些绵薄之力。”

严复对我的提问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惊讶,反而好像知道我心思一般,毫不避忌的直言朝廷现今的局势。

原来,自我离开后,载湉和慈禧不知达成了什么协议,反正帝后共同推进了不少教育经济上的改革,国内的局势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但好景不长,从今年夏天开始,帝后之间开始出现分歧,主要的原因是载湉想要改革国内的官员制度,还要废科举,办西式学堂。这个想法慈禧坚决反对,这也不难理解,要是官员制度变了,自然会引起朝中人员的大变动,载湉要趁这个机会削弱后党的势力也不是难事。精明如慈禧,怎么可能任由这种情况发生!所以这一闹,朝廷上下又渐渐奉承了两派。

“皇上此举不智啊!”我感叹道,“要说太后的阻拦倒也没错,这朝廷官员之间,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皇上现在要一下子改革,受到的阻力恐怕不是一点两点的。再说这科举制度,存在已有千年,皇上一句废除科举,就要断了千万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的飞黄腾达之路!这两条改革计划,看似是为国为民,实际上已经快把在朝官员和天下读书人给得罪尽了。”

既然有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也不需要遮掩,大方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严复认真的听了我这番话后,恍然大悟的说道:“姑娘真是高见啊,当初康兄弟向皇上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我还觉得这两条举措有助于改变国内现在死气沉沉的面貌,姑娘说得有理,久病之体不宜下猛药,这改革竟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现在皇上和太后之间又开始了明争暗斗,只怕日后要变法就愈加困难了。”

“变法?你说皇上想变法?”我惊讶道。戊戌变法,学过历史的人都不会忘记,正是这场百日维新,彻底的葬送了光绪的政治生涯,也将晚清政府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在公在私,我都要阻止这场变法的进行。

“是的,皇上私下和康兄弟,文大人他们商量过想要变法,只是现在皇上手上的实权还有限,很多事情力不从心。所以我们还在正在部署,想等到时机成熟后借助朝中清流的力量一并在全国推行新政,从而使我大清重新走上强国之路。”严复一股脑把计划都说了出来。

“这怎么行!”听了这话,我急得叫了出来。这帮子文人,怎么就不得消停呢,我现在对康有为这个愤青有一肚子的意见,俗话说的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他口口声声嚷着要变法,且莫说有没有私心在其中还不知道。就算他是真的为了国家,也要睁大眼睛看看如今的局势啊。上次逼宫失败之后,慈禧肯定会想着办法把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现在载湉身边,空有一帮自以为是的清流文人这样就能变法成功?简直是笑话!

“严大人,我听过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说的是,要想夺取政权,就得依靠军队和武器。不是我瞧不起文人,只是光靠口诛笔伐,或是颁布几条新政侧,就想要让太后服气,让从上到下的官员照着实行,只怕是不现实的吧。”

“不,我们也有军事方面的部署……”严复急急得想要解释。

“哦?”我一扬眉,不相信的问道,“那我想请问大人,各地的将军、都统、提督,有几个是支持皇上的?还有李中堂李大人,对皇上的变法大计有何看法?”

“这,李大人去年就已经称病辞了这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职。至于各地的武官目前对于帝后之争大多持观望态度,不过新上任的直隶按察使袁大人对新政倒是支持的很。”

“李鸿章被撤职了?”我被这个消息惊得合不拢嘴,他不是要等到甲午战争之后才会失势的吗,怎么会现在就被罢官的?

“是,”严复态度益发恭敬,“去年五月,李大人私自调兵驻于城外,满朝上下皆以为其有不臣之心,太后和皇上念在其为我大清立下不少功劳,才从轻发落,准其辞官还乡。”

去年五月,没想到最后为那场斗争负责的居然是李鸿章,载湉他,即便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也断不该把自己最有实力的同盟军赶下台啊,哎,就这样的局面还想着变法,真叫我无话可说了。满朝的武官,只得一个什么袁大人效忠有什么用?

慢着,袁大人,难道是袁世凯?不对啊,这时候的袁世凯不是应该在负责朝鲜那块的事情吗?这究竟又是什么怎么一回事?

“这位袁大人,是怎么一回事?”我向严复问道。

“哦,这位袁大人曾任驻朝鲜代表,说来也算是李中堂门下的。不过去年李大人辞官后不久,他便被委任训练新兵,年前又升了直隶按察使。在我看来,这位袁大人对皇上可谓是一片忠心,天地可表,当初康兄弟的建议,还是托了他才能传到皇上耳中的。”

果然是袁世凯……我被这消息打击的快抗不住了,看来不管历史发生怎样的扭转,人心却是不会改变的。李鸿章的意外退场,反倒成全了政治嗅觉敏锐的袁世凯,让他提前登上了历史舞台。不行,倘若我任由这一切继续下去,那么那场变法的悲剧岂不是很快就要上演?

“严大人,小女子有个不情之请。”我郑重地对严复说道。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风云之前世今生》PK直接投票处

第九十四章 国事
 impossible is nothing 第九十四章 国事
“姑娘只管开口,严某只要能做到的,就绝无推辞之理。”严复不假思索的应承道。

犹豫了片刻,我下定决心抬头道:

“我想请大人帮我呈一封信给皇上。”

“好,没问题,姑娘写好后只管差人给我送到使馆去就好了。”严复答应得比我想象中还要爽快,“其实,严某也有一个请求,还请姑娘帮忙。”

“什么请求?”不会是叫我在信里给他说好话吧~

我承认,我小人之心了~

“严某今天白天在皇宫听到姑娘提议说办军校,我很有兴趣了解。但当时碍于女王在场,不便详谈,所以才深夜造访的。”

哦~原来他找我,主要是为了这件事啊。看不出来,这严复还挺有心思,比那两个傻愣愣的带头官员强多了。也好,我就帮帮他,也好让他这趟回去能捞点功劳。

于是我就把自己知道的关于西点军校的情况说了说,这一聊起来我才知道,十多年前严复来过英国留学,当时就读的就是海军学校,所以他后来科举失败后才会去了北洋水师。

既然他对此中的情况有所了解,解释起来也就轻松不少。一两个小时谈下来,严复对办军校的办学模式已经了解透彻了。其实办军校是个好主意,只是要过慈禧那关比较困难,不过看严复的样子应该是已经有打算了,所以我也就不用操这份心了。

送走严复已经是快凌晨了,我却没回房睡觉,而是走到书房,坐在椅子上对着空白的信笺发呆。

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有些突然。一夕之间,那些在我生命中消失很久的人和事就这样又硬生生地闯了进来。连我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当初离开时信誓旦旦要远离政治纷争的我,在听到载湉遭遇困境的时候,居然想都没想,就又一头栽了进去。也许这就是女人吧,所有的原则,信念,都敌不过一个爱字。

都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可是,倘若他过得不好,我又怎能真正忘记他呢?在宫中的那两年多时间,带给我太多的痛苦,但时过境,再回忆起来的时候,竟全是和载湉相处时的那些美好……

那个曾经坐在台阶上听我唱歌,躺在雪地里陪我聊天,在我被慈禧刁难时现身救我的男子,他的一举一动,在我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就已经深深的烙进了心底。此后,看上去再正常再积极的我,心里都藏着一颗雷,只要关于载湉的一个消息,就可以引爆它,让我的思维再度陷入一片混乱~

我拿起桌上的钢笔,才写下“载湉”两个字,就无力的把笔扔到一旁,闭上眼睛长叹了一口气,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什么呢?我们还能像两年前那样推心置腹?现在的我,甚至不敢问他一句“你好吗?”。

也许,在他的心里,我和关于我的一切,已经消失在记忆深处了吧。我的这封信,会不会打搅他已然平静的生活?

更何况,在我离开后,历史虽然在时间上发生了偏差,但一切还是朝着既定的方向行走着。李鸿章失势,袁世凯上台,光绪变法……我所知道的事情,一件件都发生了。

我真的还可以逆转这一切吗?这种努力,当年我不是没有尝试过,但最后的结果……扪心自问,如果现在再一头栽进去,我是不是还有力气再承受多一次的失败?

也许,历史的结局真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吧。我的这些努力,究竟有没有价值,还是只推动了历史的齿轮更加快速的前进?

这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