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川家康-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对不对。”家康笑着摆了摆手,“平八,我是为了既要战胜秀吉,又要战胜柴田,才退兵的。”

“为了胜利而退兵?”

“对。我悟到,真正的胜利,并不在于纯粹的战争。你明白吗?”

“不明白,一点儿也不明白。”

“哈哈……你马上就会明白。我当前只有努力增加在我的呵护下,安居乐业的家臣和领民……通过这种方式和羽柴、柴田竟争下去。”

“不依靠兵马的数量,而是通过领民的数目?”

“说得对。实现他们的愿望,守护他们的愿望。‘武”这个字,写作‘止戈”。在我的保护下,生活安乐的人越多,我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家康放下酒杯,又对着于义丸笑了起来。

忠胜不禁发起怒来,生气地反问:“那么,羽柴、柴田的领民多的时候……不就是主公的失败吗?”

在忠胜看来,从堺港回来之后的家康,总有一种精气不足的感觉。他心中不平,不禁诘问起主公来,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语气强硬。

“哈哈……”家康愉快地笑了,“你是说,羽柴或是柴田若是比我拥有更多的领民,而且生活得比在我的领地更好,我便败了,对吧?”

“对,如按照主公所说的去理解……”

“你说得对极了,平八。”

“啊?”

“如果真到了那种时候,我会再次像对待右府大人一样,无论是羽柴还是柴田,我都会俯首称臣。”

“这可不像我家主公的话。羽柴和柴田都是织田家的家臣,而主公您却是连右府大人都以三河亲家来称呼的、与众不同的名门啊。”

“平八。”

“在。”

“光秀大概也曾如此想过:我乃名门土岐一族,故而……”

“可是,这是两码事……”

“好了,不要争了。我努力治理好东部,不输给他们就是了。只要内部安定了,我方必定会形成一股真诚凝聚的洪流。这就是力量。若没有这样的力量,轻举妄动就会落得光秀那样悲惨的下场。”

“……”

“你还不服,是吧?那么,我再换一个角度给你讲。如果我看到羽柴、柴田没有治理近畿的资格,我就会毅然把武将拥戴、黎民一统、欣求净土的义旗插到他们的土地上去。”

“因此,主公才退回地方……”

“对,撤退回来,巩固势力。”家康坚定地说道,又回头看了平八一眼。

平八的目光这时才变得柔和起来。

“明白点了吧?”

“似乎明白了……”

“哈哈,光秀那么大的年纪,二十天来却受着地狱般的煎熬。这种煎熬恐怕比我们从堺港返回三河还要艰辛十几倍。然而这些煎熬的回报,却是曝尸荒野,人头甚至被晾在了京城顽童面前。”

“对。”

“这个教训,无论如何也不可忘记。以前,信玄曾经教给我武略,现在,光秀又教给我政道。世道安定的时候,若恣意妄为,轻率动兵舞戈,定是邪道……明白这些道理之后,你也顺便回一趟滨松,看看好久不见的妻子吧,对她笑笑。这两天,我也想试着慢慢地忘掉世事。”

平八郎忠胜依然似懂非懂,只是看见家康的微笑,才闭上嘴。由于好久没有赐酒了,大厅里觥筹交错,酒意阑珊。和着管弦伴奏的,是一阵阵婉转悠扬的歌声。

“今后……尽得人心的我们必胜……多数人希求的太平,永远是正确的,永远是力量。”家康眯缝着眼睛,端起酒杯,突然说起醉话来。

第二天,家康把本多作左卫门留在冈崎,带领其他人返回了滨松。

回到滨松的时候,上州的泷川一益以关东管领的身份,向家康派来两名使者。其中一人是长崎弥左卫门元家,另一人则是家康的家臣本多弥八郎正信之弟本多弥左卫门正重。当然,二人是因为从关东撤兵,特意来向家康求援的。

家康接见了二人之后,立刻婉言谢绝了借兵的请求。“倘若我借给你们援兵,一旦信州、甲州出现动乱,我将十分被动。所以,很遗憾,无法满足你们的要求。请速速把我的意思转达给一益大人。”

把二人打发回去之后,家康立即给先行到甲州、信州的依田信蕃和本多弥八郎正信分别写了书信,命他们二人严防骚乱。

还在冈崎的时候,家康就已经下令冈部次郎右卫门正纲,要灵活处理去世的梅雪的家臣。而且,对于甲府的川尻肥前守秀隆,家康也密令本多百助和名仓光信二人小心应付,不得有任何闪失。

这样,秀吉在近畿扩大势力,家康则在甲信巩固地盘。虽然信长已经故去,可是,现在家康又发现了一位比信长更有威仪的新君。这个新君不是别人,正是他亲眼所见的无形的历史潮流之准则。从这层意义上说,信长和秀吉一样,都是这个主君的家臣,现在已经故去的足利义辉、今川义元、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等人当然也不例外。这决不是毫无道理的空论。一个人如果能顺应这个“主君”的意志,遵循一定的“道”就可以当之无愧地被授予一顶宝冠。

家康安排完所有的事务之后,才走进内庭看望西乡局阿爱。阿爱所生的长松丸已经七岁,后来又生了一个弟弟,取名福松丸,也有四岁了。

“阿爱,明智日向守已经战败了。”家康说道,向跟着的侍从使了个眼色,把他支了出去。“把孩子们叫过来吧,好久没有抱抱他们了。”

家康坐在门前,笑眯眯地欣赏着敞亮的院子里的风景。海风吹过来,湖面上波光粼粼。

“父亲来了。”

“哦,是长松丸和福松丸啊。快过来。”

说着,家康张开双臂,可是又不知想起了什么,悄悄地放下了手臂。他的“新主君”要求非常苛刻。如果溺爱孩子,就会重蹈信康的覆辙,他开始自戒。现在孩子们还不懂得世事。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探求不败的真理呢……

第五部 龙争虎斗

王维幸译

第一章 众子夺嫡

天正十年六月二十五,羽柴筑前守秀吉在山崎剿灭明智光秀之后,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清洲城。秀吉是年已四十七岁,假若他无非同寻常的体力和意志,在刚刚击败光秀的那一刹那,他恐已力竭而倒了。然,秀吉乃一个永不知疲倦之人。他一鼓作气,陷坂本,降安土,夺长滨,入美浓,通过交涉,使岐阜城织田信长嫡孙三法师及上葛等人也向自己靠拢,最后,方堂皇进入清洲城。

此间,秀吉当然不曾忘记寻出光秀的人头,架在本能寺的废墟上示众。

此乃秀吉的政治手腕,他想借枭首示众来向世人夸耀自己的卓越武功,令世人知道一个事实:明智光秀的蓝色桔梗旗仅仅飘扬了十余日,就偃下了。对光秀党羽的打击更是同时进行,生前和光秀私交甚笃的连歌师里村绍巴、为光秀担任特使的吉田兼和等人悉数被搜了出来。但都只是略微引起世人的一些骚动而已,过了不久,就把他们释放了。

秀吉志在京城,对其他人,他只需威抚并用便已足够。他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简化军纪,鼓励将士立功;二是惩罚恶行。然后,他马不停蹄,直指清洲城。

秀吉超常的精力,源自他从不把辛劳作为辛劳来看待,在他的胸中,从来就无“辛劳”之辞。他夜以继日,每进一步,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也感到莫大的欣慰。这种“辛劳之乐”非但不会令人疲劳,只会磨炼人的意志,鼓舞人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秀吉仿佛一名无我之人,而他的喜悦便如登高回望之情。在四十七载沉浮中,他深深地体味到了这种“辛劳之乐”的功效,一直将其奉为座右铭。

秀吉为何会军指清洲?

清洲城本乃信长次子信雄的居城。信雄和三子信孝乃同父异母兄弟,年龄相同。在继承织田大业之事上,二人形同水火。从性情来看,信孝霸气十足,信雄则平易近人,但二人实力却不分伯仲。因此,无论是倾慕信雄的仁人,还是心向信孝的志士,定会立刻聚集到决定继统织田大业的地方,此处便是织田氏的发祥地——清洲。

因此,清洲就成了秀吉的第二个目标。秀吉在山崎建立了丰功伟业,向天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二十五日体体面面进入清洲城。刚一进城,他就眉头紧锁,捂住肚子,“咦,是不是劳累过度,坏了肚子?”他赶紧让人铺好被褥,早早地歇息了。

柴田胜家也于二十六结束了北陆的战事,急匆匆赶到了清洲城。丹羽长秀早就和信孝一起来到了清洲,池田信辉也随秀吉进了城。若是泷川一益到达,织田氏家老宿将就到齐了。不巧的是,一益于回军途中,在武藏神流川遇到了北条氏直的挑战,故还未能赶回。

“现在乃非常时日,不必再等泷川了。“柴田胜家道,“大家都是奋力击败敌人,匆匆赶来的,聚到一起很是不易。去探问一下羽柴大人,倘无大恙,让他赶紧来这里商议大事。”

在家老胜家的提议下,二十七上午巳时四刻左右,关于家督之位及信长遗领分配的大会,在清洲城本城的大厅里召开了。信雄、信孝及二人的近臣被请离席,只留三个供使唤的和尚在大厅的侧席待命。

此日,秀吉显得神色恍惚,他快步来到大厅,坐在了胜家面前,“急匆匆地赶来,真是难为您了。北陆的情况如何?”

胜家瞥了秀吉一眼故意岔开话题,道:“听说你正在闹肚子……你的情况怎样?”

这一问正中秀吉下怀,他探出身子,道:“当时我正和毛利大军对峙……没想到光秀居然谋反弑主。千钧一发之际,容不得半点犹豫,我便立刻设计说服了毛利,昼夜兼程赶回京都,方一举剿灭了光秀老贼,为主公报了仇。”

“……”

“可是,到底上了年纪,经不起劳顿,近日里常常闹肚子。”秀吉把剿灭光秀的功劳全都记到了自己身上,他那神气、那眼神不禁惹怒了胜家。可谁也无法抹杀秀吉的功劳,胜家把视线移到了丹羽长秀的身上。

“那么,先谈主公继承之事。因信孝和五郎左一起,协同羽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