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川家康-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是德川家康本人。”

“——啊!您说什么?”

“我说,我就是德川家康。家康从你这里收获颇多。听说现在京里发生了急变,我急急忙忙赶回本国。我回去后,再仔细体味你的话吧。我决不会只为自己一人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不知后面的话孙三听到没有。孙三发现非但没有杀死他,反而要离去的这名武士,竟是骏、远、三之守——德川家康本人,他顿时说不出话来。

“请……请……请稍候。”只见他连滚带爬地从门里出来,伏倒在地。“出船!小人愿意出船!”

家康又一次从孙三那发生了巨大转变的态度背后,深刻体会到了悲惨的人生。这是一个一直遭受践踏、被人蔑视的农民,第一次体验到被尊重的欢乐……

孙三心中升起一种孩子般纯真的感激之情。“我一定出船!无论我们一族遇到何事,只要有了大人这句话……我出,我出,我怎能不出啊!”

为了让孙三此后遭遇的风波少一些,家康想出一个计策,才让他做向导。于是孙三假装被来路不明的外来人绑架,只得把妻子儿女托付给长太浦的朋友。如家康不能统治伊势一带,孙三一家人大概一生再无团聚之日了……

纯朴善良、把家康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的两名农民,还有因光秀的叛乱造成的悲惨现实,时时在家康的心中缠绕。农民帮助家康,不管他们是否已经意识到,都是出自希望他能保证太平的美好愿望。

可是,如果家康急匆匆撤回,却没有立刻投入讨伐光秀的战争中去,就是对信长不义。应在这个混乱的尘世建立一种新秩序,给持续一百多年的乱世画上句号,这样,信长的意志和人民的希望就统一起来了。

想到这里,家康不禁使劲地拍了一下大腿。此时,太阳升得很高了,前面的海上,知多半岛海边的深蓝若隐若现。领悟丁这些后,家康觉得连海风都是为自己吹过来的。对,就这么定了……家康终于悟出,自己不应拘泥于卑微的忠义,应该继承信长的宏伟志向,做一名真正的继天下大义者。明白这些后,他觉得前面柴舟上,孙三的身影已经成了神佛现世,不禁合十祷告起来。

“快看,主公正在祈祷。”酒井忠次小声对石川伯耆道。

“看来主公不知有多么高兴,三方原会战的时候都没有祈祷过。”

他们当然看不透家康的心思,于是,大家都微笑起来。当船在常滑岸边靠岸,孙三的柴舟一次次把大家运到岸上之时,家康的一言一行都被家臣们理解成了平安抵达的喜悦之情。

“孙三,你辛苦了。”家康站在岸上,立刻把孙三叫了过来,“这一带有可能还会变成战场,所以,我把你送到骏河去吧,骏河决不会有战争。在那里给你选一块你热爱的土地,等安定之后,再把家人接去一起安居乐业。”

“是……是。”孙三的回答依然是那么纯朴,然后,立刻向附近的寺庙跑去。那座寺院叫正住院,有一个后门面朝大海。寺里的人每年都买孙三的木柴,是老主顾了。

不久,寺门打开了,一行人立刻钻进去,以暂避烈日。

“到了这里,就没有问题了。”

“虽说如此,也不能放松警惕。这一带也是海盗频繁出没的地方。”

“不管怎样,先见见本寺的住持吧。”

本多忠胜命令年轻侍卫在周围负责警卫。家康在孙三的引领下,从院子走向客殿,这时,他还在为信长和百姓的意志殊途同归这一发现而兴奋。对,它们是一致的,只不过常常被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掩盖了……

只有家康一人脱了草鞋进去,其他人都在殿前选了块阴凉的地方坐下来。住持显空听说家康来了,慌忙换好衣服,来到客殿拜见。“不知大人前来,有失远迎……贫僧就是本寺的住持显空。听说大人这次没有带兵……”

住持恭恭敬敬地伏在地上,还没有把话说完,就被家康打断了:“仓促之间,惊扰了宝刹,见谅。实际上,由于右府在京城里被叛乱的光秀所害,我现正夜以继日地赶回三河。”

“这些传闻……老衲也是刚刚从白子海滨的人那里听到,也正在惊叹这变幻无常的世道。”

“大师,我想早些赶回冈崎,立刻举兵讨伐明智。如果换成您,常年侍奉佛祖的高僧,这时会怎么办?”

看起来已经年过半百的显空,静静地把小和尚端来的茶放在家康面前,缓缓地沉思。“恐怕,我们佛门中人的想法,不能作为身为武将的您的参考……”

“在这个刚开始建立新秩序的世上,大厦坍塌……作为佛教徒,你们当前必须做的是什么?”

“这……”显空又一次谨慎地垂下头,“如是佛教徒,就应为求百年、千年之后的轮回,一心向佛。”

“那么,这时的佛法呢?”

“守道,护法——一直到极乐净土铺满这个世间。”

“在人间显现的净土……指人人安居乐业?”

“正是。”

“那么,我再问你,为了这一天的实现,你们必须守的‘道’又是什么?”

“首先是戒贪,要从所有的欲念中解放出来。”

“嗯。”这时家康才端起茶来,很满意地呷了一口,“戒贪……好茶!”

言罢,他露出了柔和的微笑,“右府大人恐也是太贪了吧,想迅速赢得太平。家康是不是也一样……即使再急着赶回去,若没有心理准备,纵然回到了三河也是迷惘。明白了,是不是所有的人在脱离全部欲念之前,内心都在争斗不已?这就是你们佛教徒眼中的现实世界?”

“正是。”

“言之有理,不能心急啊。百年、千年之后……一直守到那一天到来为止。这样,太平就来了。这才是唯一的‘道’。脱离尘世出家为僧,舍弃所有的欲望,以此来启发芸芸众生,这大概就是你们僧侣的生活吧。好,明白了,谢谢。我回到冈崎之后也不会再迷惘了,可以好好地安排此后的事务。”

显空又恭敬地埋下头,数着念珠。

“多谢!”家康又说了一遍。在和显空问答中,他又有了一种新的领悟。

佛陀的理想和民众的理想也是统一的。因此,佛祖才受到尊重,僧人也才能一直伴随着寺院,留存至今。

进一步,家康发现,武士的职责也像沐浴着朝阳的花一样越来越清晰。为所有人希冀的“极乐净土”的建设,奉献出生命,这才是武将的真正职责。这些明明都是家康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却在突然间忘记了。

“大师,我也下了决心,凡事不能急,也不能躁。这样就不会有迷惑了。另外,我还要求师父一件事,请大师从这里的海边,帮我寻找一位带我们横半,到衣浦去的向导。”

“遵命。”显空答道,“村里正好有个庄屋八兵卫,是一位侠义之士,老衲已经派人去找他了。”

“大师早已为我筹划?”

“我想赶在路上的强盗知道之前……强盗们是不会知道大人的雄心壮志的,所以……”

听了住持的最后一句话,家康非常高兴,看来显空住持已在同他的交谈中,了解了他的愿望。

“右府大人一死,这一带的农民商人,今后又会发生很大变化。”

“您这么说……”

“领主不同,生活也不同,如同丰收和歉收的差别。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来的贫苦人民,幸福多么不易啊,真想守护着他们。”

家康微微一笑,会心地点了点头。他的决心也是如此。即使比不上佛陀对千百年后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起码也要使领民免受光秀叛乱之苦,好好地呵护他们。首先,阻止那些染上山贼习气的武将进入领地施暴,先巩固地盘,再让太平的种子播撒四方。全力以赴抵抗光秀,万一失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作为武将,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

正想着这些,一村人模样的人满头大汗地赶来,跪在门外。“听说大人召见……小人就是庄屋八兵卫。”

他抬起一张饱受战乱之苦、善良淳朴的脸。

“庄屋壮士,这位就是德川大人。”

听显空这么一说,八兵卫也深感不可思议,又看了家康一眼。眼前的家康恐跟他想象中领有骏、远、三的三国之守的风貌相差太远了,他一定非常疑惑。“啊,您就是……”

“对。”家康笑着说道,“三天来,胡须不剃,头发未结,看起来是有些不像样,可我就是德川家康本人。”

“啊呀,这,这,小人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八兵卫一下子懵了,回头看看显空,“那么,师父找八兵卫有事……”

“庄屋壮士,德川大人正在旅途之中,现在要急回三河。你能不能带一下路到成岩村啊?”

“到成岩村……那还不简单。”八兵卫说完,又定定地看看家康。

“听你这么说,大人的一些传闻,你好像听到不少啊。”

“当然。”八兵卫这时已经满脸笑容,“阿古居夫人的……哎呀,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呢。今天我刚到海边,就听到一个传闻。”

“什么传闻?”

“说是织田右府大人在京都被杀。这样一来,怕天下又要大乱了。不如搬到一个没有战乱的地方去。”

“到没有战乱的地方去?”

“是的,甚至有人说干脆求求大人,搬到您住的滨松城去。那些农夫、渔民,还有好多愿望和牢骚呢。”

“是这样,说的也是。”显空飞快地看了家康一眼,“哎,难得你爽快地答应了。那么,大人先在这里用些斋饭,然后就出发,带路一事,就托付给你了。”

八兵卫起身回家准备衣物,家康默默地目送着他离去。想不到,这里已经距离母亲住了很长时间的阿古居如此近了,已和回到三河差不多了。这一带的百姓想住到家康身边去,也绝非讨好之言。

不久,家康吃了显空拿来的斋饭,然后在庄屋八兵卫的引领下,离开了正住院。此时,前面的山冈上早已是蝉声一片。

“忠次,这里蝉鸣声似和难波、堺港的蝉声不大一样啊。”

“是啊,连蝉声都很像三河腔啊。”

“忠次,到冈崎之后,你立刻把军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