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伊拉克风云-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就进了船舱。

刘明点点头,抬头看去,只见船上有十几个身穿便装的中国汉子。只是这些人个个龙精虎猛,杀气内敛,一看就是上过战场的军人。

“林若兮究竟带自己来见谁?”刘明不由的微皱了一下眉头,游船很快离岸,向江心驶去。水波汩汩,刘明站在船头默默等待,尤尼斯和四个护卫站在他身旁和那些便衣军人对峙着,而林若兮进入了船舱后就再没出来。

“库塞将军,久仰大名,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突然洪亮的声音传来,一个气质儒雅,身形消瘦的老人出现在了游船的舱门口,他面带笑容对刘明说:“实在不好意思,沪海这个地方人太杂,我有些失礼了!”

刘明一看,呵——真是吃了一惊啊,来人他认识,当年刘明买了一本叫做《水兵》的杂志,第一篇文章就介绍了中国海军的创建人,正是面前的这位——中国国防部长张续平将军。

张续平,四川省达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3军团第4师第12团政委。1939年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1944年9月,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1948年底,他任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建国后他长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是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者。他的事迹刘明自然知道的很多,这位将军生平有四大得意之作,件件都是惊天动地,影响深远。

第一件自然就是一手创建了华东海军,也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海军,可谓是新中国海军之父,这一点就足以辉耀千古了。

第二件是1955年1月,他组织指挥了解放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一江山岛。这是PLA建军以来,一直到今天为止,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战果最辉煌的渡海登陆战役。(只算实战,演习不算!)

第三件更是了得,他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并成功地组织了中国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实验,是两弹一星工程的执行总指挥。

第四件就是1965年6月,他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问题的报告》,得到军委批准。然后他一手领导,建立了PLA历史上最为强大的部队———第二炮兵。

除了这四件,其他的张续平领导研制了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银河计算机之类的,就不一一细说了。

不说国防部长的身份,单单是这位将军的历史,就让刘明肃然起敬。同时刘明也敏锐的感觉道,这位从事国防科技工业长达30年的大佬来找自己,说明自己做一笔大生意的机会来了! 

  第二十四章 无米炊难成

科研项目有连续性,不能随便中断,研究队伍运作和经验需要长期积累过程。科研团队需要经过多年科研实践的锻炼和磨合,一旦骨干散失,就再难成气候。————张爱萍。

*********************************************************************

“张将军您好,我是库塞?阿卜杜拉,十分荣幸见到将军同志。”刘明用力与张续平将军握手。

张续平爽朗的一笑,说道:“伊拉克和中国都是老朋友了,我们就不用继续客气了。我到南京来参加一个会,听说你到了这里,就赶过来了。呵呵——我早就听说,伊拉克有个库塞?阿卜杜拉,年纪不大就已经指挥取得了很多场大战役的胜利。这样的人物,我可是早就想见见了……”

“张将军,您过奖了。在您面前,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后辈而已。”刘明跟随着张续平走进船舱内坐下,谦虚地说道。林若兮手持一个小巧的黑陶壶出来,给两人斟上茶。

“你提出的加强与中国合作的事情我听说了,发展对外交流合作,进行改革开放,是我们现在的主要国策。因此,我很欢迎伊拉克的军工企业来和我们进行各方面各层次的合作。”张续平喝了一口茶,说道:“现在双方合作的项目,西飞有个歼轰七,成飞参与设计ASF…7歼击机,477厂有个坦克炮,好象你们和七院还有个改装萨姆2的地地导弹项目吧?”

“是的,我们打算把自己军队中多余的萨姆2防空导弹进行改装,变成对地攻击武器。除此之外,我们还与066基地有一个联合研制计划,一起开发新型的东风11战术地对地导弹。而航天六院正在帮助伊拉克建立自己的短程导弹生产系统,使我们能够自行生产短程的液体导弹和维护东风3型中程导弹。”

刘明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和伊拉克军事合作的情况,他当然知道,这些事情作为国防部长和国防科工委的领导,张续平肯定知道的非常清楚。只是这个老将军喜欢以静制动,将话语权交给了刘明,而自己则是默默观察。刘明很圆滑的没有提起运十飞机,因为在此时这种飞机牵涉到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

张续平看了一眼刘明,见这个小子一幅波澜不惊,气质镇定的样子,不由的暗自点头,问道:“库塞将军,现在很多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你认为呢?”

刘明摇摇头,想起了后世中国人购买以色列预警机的故事,他慨然说道:“对外购买一批武器设备,或自用或研究,都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个大国来说,军队的现代化和高科技是绝对买不来的。大国与大国之间都有竞争,谁能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卖给你?只有立足于自己造,自己研究,自己开发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道路。”

“没错!你说的非常好——”张续平叹了口气,站了起来,走到窗口旁,说道:“真正的高科技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一个大国,绝对不会为了经济利益,出卖代表它压箱底的东西。当年我们引进斯贝发动机的时候,想出钱让人家帮忙改进一些国产的WS6发动机,人家却不答应,可见真正核心设计的思想我们用钱买不到。”

“中国当年勒紧了裤腰带,吃不上饭也要上两弹一星,这才被人称为是一个大国。大国就必须有大国的威严,有大国的力量,这些大威力、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只能我们自己搞。可是——现在很多人却并不明白这些道理!”

张续平声音低沉的说道:“科研项目有连续性,是不能随便中断的,研究队伍运作和经验更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现代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投资,人力和物力。没有这些高投入,就无法取得好的回报。没有资金,巧夫也难为无米之炊。”

闻弦歌而知雅意,刘明站了起来,对张续平说:“张将军,对现在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些,中国现在的中心是经济建设,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国防工业项目只能暂时为经济让路了。”

说到这里,刘明干脆挑明:“张将军,现在我们双方的合作已经开展的比较广泛,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中国是世界工业大国,科技上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很愿意进一步扩大两国之间的科技合作。但是我对目前中国国防工业的具体情况了解的十分有限,不知道合作究竟应该在哪个方面入手。”

“呵呵,现在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大量的国防科研项目下马,我会让人整理出一份清单来。您现在可是我们都知道的大财主,自从马风山和苏志昕从你那里拉到资金之后,不知道多少人跑到我这里递报告呢!”听到刘明一口答应,张续平将军的心放了下来,哈哈大笑。

刘明知道,其实现在并不是领导不知道科技研究的意义,而是中国实在太穷了。整个国家在1985年才只有26亿美圆的外汇储备,到处建设都需要钱,到处引进都需要钱。而为了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而建立起来的国防工业体系和军队,必然要进行裁减和改革,以减轻国家的负担。

“其实,作为我的身份,找到你提出这种条件是违反组织纪律的。”张续平将军苦笑了一声。刘明一惊,旋既明白了,恐怕这次行动不是经过所有高层领导许可的,毕竟与外国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合作对于思想保守的人是不可接受的,他们宁肯让这些技术烂在仓库中,也不愿意泄露给海外。张续平将军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可以说赌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可是,我必须这样做。你可知道,一支科研团队需要经过多少年科研实践的锻炼和磨合,才能成型,才能有所作为吗?科研团队一旦骨干散失,就再难成气候,重起炉灶慢慢聚合力量,需要耗费多少的时间?和国外的差距一旦拉大,很可能再也追不上了。没有自己的科技储备,甚至将来连引进技术的资格都没有!我们已经落后了,损失不起啊……”张续平将军好象对刘明说,又好象对自己说道。

一瞬间,刘明被感动了。苟利国家身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林则徐的名言仿佛就是为了此人此刻而写。刘明严肃的对着张续平将军说:“张将军,我向您保证,所有与中国合作的项目,我们都绝对不会泄露给第三国。请您放心!”

“呵呵,不说这些了。库塞将军,我冒了这么大的风险,你准备投入多少钱?我这里需要钱的项目可是多的很啊!”张续平将军很快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刘明笑着问道。他对于眼前的这个中文流利的阿拉伯小伙子印象很好,不但是因为同为军人,更是因为这个人身上好象有种对中国天然的好感,就象他原本就是中国人一样。

刘明也笑了,说:“每年10亿美元左右!”

张续平将军倒吸一口冷气,有些不能置信地看着刘明,有人跟他说过,中东富豪多,遍地都是黄金,钱多的任凭你怎么花都花不完。现在张续平真的相信了,好大的手笔啊——合成人民币就是50亿,以每个项目每年1000万来算,可以支持500个项目发展下去,这简直就是另搞一个五年发展计划……

他按耐住内心的惊喜和兴奋,这么大的资金投入,政治局里的各位领导就是知道了也会大力支持的。他立刻拉住刘明,大喊了一声:“小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