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光芒-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元军却出了个注意:“少波,我们是不是把他们放过去再打?这样更容易造成他们的恐慌,而且还能得到三连和5团他们的火力帮助。”
“恩!”江少波同意孔元军的想法,“但是5团还要阻击可能突围的敌人,等他们进入三连的射界范围内就开火。自超,你用激光发射器从后面尽量打他们的激光压制系统。”
江少波指的“射界”并不是指反坦克导弹的打击范围,而是指三连能够目视到的地方,因为我军现有的反坦克导弹绝大多数仍是直视瞄准的,走弹道的反坦克导弹目前还没有装备到我们部队。
张学斌立刻向席长福他们报告了我们的想法,并请求他们联络三连和一营、二营。
很快,美军的第二波次装甲车队就开到我们的防御范围内。虽然他们向周围打出了热成像干扰弹和烟雾弹,但是他们仍被我们团部新装备的微波雷达探测到了。一个个整齐排列红色的标记在翠绿色的荧光屏上格外引人注目。
这群敌人与前边冲刺的敌人不同,他们是来巩固已经“占领”了的地域的。敌人早就探测到路边的废墟里有强烈的等离子干扰流射出,还没到跟前,他们的一辆装甲车就用头顶上炮塔上的机关炮向那里疯狂的扫射一阵。连续不断的爆炸把巨大的混凝土块打了个稀巴烂。顿时飞沙走石,火光四射。
“快!学斌,起爆炸药。”江少波提醒张学斌道:“如果敌人打坏了引爆装置,这设备就可能要落到敌人的手里了。”
张学斌拿起挂在胸前的起爆器,打开保险,余心不忍的按下了红色按钮。一声沉闷的剧烈爆炸震撼着整个天际,大地也不由为之一颤。粉尘跟着在蘑菇状的火焰腾空而起,大大小小夹杂着钢筋的水泥块被巨大的力量推得向四飞散,如梨花飞舞,无情的砸向周围。爆炸产生的气浪呼啸着从我们头顶飞过,还好我们的隐蔽点离爆炸中心比较远,一块向我们袭来的巨石走到离我们还有十几米的地方就“老实”的停了下来。
“余海!你小子用了多少炸药?差点就要了我的命。”张学斌笑骂道。
耳机里杂乱的电流声掩盖了张学斌的声音,无线电通讯彻底被切断了。
敌人的钢铁骑士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震的肝胆俱裂,他们前进的路线也不由的跟着绕了个小弧度。
我手里紧抓着反坦克导弹发射筒,一种孤单、无助的感觉油然而生。现在能保护自己的只有手中的武器和继续战斗的勇气,还有身边这位和自己相依为命的战友。
看到敌人装甲车上的大轮子从面前滚动而过,我第一次感到害怕。在澎湖列岛上没有这样的感觉,在滩头阵地上没有这样的感觉,可是在此时此地,我却首次感受到了当战争机器运转时,它给脆弱的人体带来的无穷的恐惧。我几乎是颤抖着双手扛起了沉重的导弹筒,动作已经不能象平常训练时那样熟练,紧张的细胞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膨胀。
“先别急,等三连他们开火了再说。”张学斌提醒我。
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弹坑里,等待着战斗再次打响的一刻。我的手不时的摸向身边的冲锋枪,因为敌人随时都可能发现我们这两个藏在他们眼皮底下的“肉刺”。
突然,一道明亮的闪光从眼前快速划过,接着一声干脆利落的爆炸拉开了阻击搏杀的序幕。我把导弹筒往肩膀上一架做发射准备,张学斌又一次拦住我道:“我们离敌人太近了,比导弹发射要求的最短距离还近。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那就打前边的那几辆!”我调转发射方向道。
张学斌拉住我的胳膊说:“那我们身边的敌人就会发现我们了,他们只要一颗手雷就能把我们解决掉。”
我彻底泄气了。现在我们只有坐在这里,看着战友们尽情的发挥。说好听了是作壁上观,说难听了就是畏战逃避!
红箭…8反坦克导弹是线导的,因此在强干扰的情况下,也能有比较高的命中率。而且它能够击穿M1A2的侧面装甲,所以当他们打在防护较为脆弱的装甲车上如同以锻击卵。
美军的装甲车一辆接一辆的爆炸起火,进而身首异处,整个R区又一次火光冲天。零零星星的导弹攻击打的敌人乱了阵脚。有拼命向前冲杀的,有开动机关炮向周围扫射的,也有还没缓过神来就已葬身火海的。敌人后面的攻击直升机却豪不含糊,一排排冒着淡黄色尾焰的火箭弹在道路两旁炸响,更为着已经万分残酷的战场添加了几分杀气。
城里被围困的敌人也开始突围了,他们借助打前锋的M1A2坦克上的激光压制系统,凭借着强大的火力拼命的向外冲杀,企图与正在向他们靠拢的第二梯队回合。
“看!快看!我们的炮火支援。”张学斌拉着我指向天空,我顺手望去,近百个小亮点自南边快速的向我们这里飞来,如同密集的流星雨一般,拖着长长的呼啸从黑色空中划过。我精神先是为之一震,但接着有开始为这些昂贵的炮弹在敌人强列电磁干扰中的命中率而感到担忧。
谁也没想到,这些炮弹居然在七、八十米的空中炸开,四散的碎片很快就释放出大小不一的降落伞,快慢有序地缓缓下落,有的还放出夺目的光亮,把大地照的如同白天一样。
这些是我军支援来的各种干扰炮弹,有曳光弹、电磁干扰弹、红外射线干扰弹和微波粒子干扰弹。他们的出现以意味着,无论是我军还是装备先进的美军,都将无法使用除激光系统外的任何电子设备,就连红外瞄准仪和战场毫米波雷达也都很难正常运转。
敌人正在迷惑之际,又一排闪亮的小亮点向他们身后的直升机群飞去,这样的全方位强干扰将严重影响任何直升机的性能,甚至有坠毁的可能。敌人识趣的直升机群为求自保而不得不急速后退。
突然我军仿佛是从废墟中冒出来的98式主战坦克,从我们的左右防区C区和F区掩杀过来。他们借着凌乱的废墟,遮挡了他们低矮的身形,他们那粗长的炮管随着威严的炮塔左右转动着。
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中的一次非科技较量,战斗双方虽然都拥有世界先进的电子水平,但是在这干扰满布的战场上却都成了昂贵的摆设。现在双方较量的是平时的训练水平和顽强的战斗意志。
以素质文明天下的美军也同样以高超的军事科技文明天下。正因为如此的自信这样压力,美国的士兵们要用大部分的时间去熟习高科技武器,力求将这一“优势”发挥到及至。然而这样无形中就减少了对基本条件下的武器运用,尤其是在比较“原始”的条件下,对武器的原始操作。现在的美军几乎已经离不开坦克上的战场信息共享系统和红外瞄准系统,他们在通讯受干扰的情况下更容易失去理性和感到恐惧。
而我军从没有放松过对武器在原始条件下运用的训练。坦克兵在平时训练时,甚至会被告戒,禁止使用电动转向设备。而在平时的训练中,也经常模拟如何在无线电失灵的情况下,默契的配合,运用合理战术。
战斗刚一开始,结果就可以见到分晓了,身形低矮,炮塔小巧的我军98式主战坦克虽然在熟练的坦克兵的操作下,来回活动完全掌握了主动权。而美军则显的有些慌乱、笨拙。
更令人惊奇的是双方的坦克在交锋的前几分钟里竟然没有一声炮响,双放都在努力的用激光系统压制对方。美军用不停跟随着炮塔摆动的激光压制系统,主动压制我军坦克,并试图用滑膛炮上的激光瞄准仪瞄准对手。而我军坦克上安装了被动的激光压制观瞄系统,对任何试图瞄准他的目标进行反制。一时间,对阵双方谁都无法捕获猎物,谁都无法保证“首发命中”。一场无声的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在“原始”条件下操作更加熟练的我军坦克兵们一进入战斗就占据了上风,美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开始慢慢的向市中心撤退。他们对这种玉石俱焚的打法明显不习惯。而我们这些在周围的步兵们哪里肯放弃这样的好机会,不一会儿,大家就缓过神来,一逮住空就把手中的反坦克导弹打向仓皇的敌装甲车。敌人的队列更加混乱了,98式坦克趁机完全夺取了激光压制的胜利,并进而向M1A2打出威力巨大的120滑膛炮弹。
一场奇异的坦克大战就这样以美军的暂撤而画上了句号。
东方翻起了鱼肚白,那是即将升起的骄阳正在向人们昭示着她的到来。周围燃烧了一夜的火苗渐渐地的相继熄灭,但留下的残砖烂瓦却提醒着我们仍身处战争之中。
敌人在两次救援行动失败后,已经平静了三了小时了,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不会放弃的,他们在等待着什么呢?
一台等离子电磁干扰机在下水道里默默的工作着,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这庞大的玩意弄到下水道里的,我静静的坐在湿漉漉的下水道里,回忆着刚刚过去的紧张一夜。
“哎!”张学斌拉住刚从地面上和讲少波一起回来的余海笑道:“你小子刚才用了多少炸药?差点就要了我们的命!”
余海却不平了,“连长给了我多少,我就用了多少。还不是怕炸不坏,留给了敌人呗。”
“呵呵。”黄自超笑了起来道:“要不是爆炸的冲击波把我掀了跟头,我恐怕就被一块大石头给砸扁了。”
刚回来就忙着看电脑的江少波旁道:“敌人很快就会再进攻了。大家现在应该抓紧时间准备一下。连长他们有没有什么新命令?”
张学斌答道:“没什么,只是让我们原地休息,注意隐蔽!”
江少波“恩”了一声后就继续查看电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张学斌上前补充道:“敌人装甲部队刚撤退到市区的时候,从四百公里外敌人航母上赶来的空中支在无人机的指引下摧毁了我军14辆坦克。并袭击了我军一个正在移动中的自行榴炮营,他们损失惨重。还有,空军刚才发出了通告,说台风即将到来,他们都要进机库躲避台风。两天之内,我军不会有空中支援了。”
“恩!”江少波还是没有回答,眼睛死盯在电脑屏幕上,似乎他根本没有听到张学斌的话。
面对这位新上任的班长,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