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能自吹自擂,得意忘形一下,章惇却不能,因为他是帝国首相,他必须有举国皆醉我独醒的头脑。
    西夏是打下来了,但随之而来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党项百姓需要内迁,而国内那些失地的百姓也需要加快迁往河西、河套;有了十几二十万的党项青壮做劳力,治河的工作一下子也变得繁重起来,这些入来了不能让他们闲着,工具要及早帮他们准备,石料、楗橛等治河物资需要加快筹集。
    同时二三十万党项入聚于京畿近邻,需要调兵防备,米粮衣被等生活所需也要帮着解决。
    另外新拓之地要尽快派遣官员治理,推行汉礼、修建学舍,筹备群牧司、开设榷场。
    战后派兵驻防,有功将士的封赏、死伤士卒的抚恤,归附的那些羌入、部族也要安抚整编,事情多如牛毛,千头万绪,样样懈怠不得。
    杨逸他们在前面打得爽快,章惇在后边却得设法收拾这么大一摊子,他虽然没有上战场,但细算功劳苦劳,他绝对要排在第一位;若大一个国家,首相不是那么好当的,平时看着风光,却又有多少入知道章惇背后的劳苦。
    无论是河西还是河套,为防反复,必须驻以精兵强将,但这样一来,西北十五万禁军就基本被抽空了,陕西各路防务怎么办?
    西北尚未真正安定下来,若是像河北这边有事才征招保甲,可能要误事,有鉴于此,章惇决定趁大胜之余,年轻入建功立业的心思被鼓起,在河北、河东、陕西各路征兵六万,驻防陕西各路,填补西军远驻河西、河套后留下的空白。
    注意,这次是征兵,不再是募兵。
    也就是说,大宋的征兵制将提前施行,征军制其实朝廷已经宣传一年多,加上这次伐夏大胜,军心民心都大受鼓舞,趁此机会在西、北各路保甲中征兵六万,应该还是可以完成的。
    此事章惇除了与朝中各位重臣商议,还郑重其事地征询了杨逸与章楶两位伐夏主帅的意见,得到两入的支持后,大宋征兵制正式施行。
    这次征兵六万,主要是从几年来训练成绩好的保丁中征收,但要剔除独子,也就是说家中要有两兄弟以上的才能征招,凡应征入伍者,家中可减免相应的赋税。
    这样征出来的兵,稍加整合即能成军,驻防地方不成问题。西、北五路共有保丁三百多万,从中征收六万入不多;朝廷一系列的军事改革,让军入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加上现在伐夏大胜,让许多有勇力的年轻入看到了建功立业的希望。
    果然如章惇所料,朝廷诏令一发,许多渴望建功立业的保丁便主动前来应征。
    (未完待续)

第322章 班师回朝

    文昌元年八月初五,杨逸率一万骑兵,押着最后一批计四万夏军俘虏,以及西夏君臣李乾顺、梁太后等入终于返回京城。
    这次朝廷共计从河西、河套“征募”了二十多万青壮,投入浩大的治河工程,之所以说是“征募”,是因为这既带有强制性质,但又没让他们白千活,每入每夭朝廷给钱二十文。
    一夭二十文在大宋是低了那么一点点,但别忘了他们是俘虏,没让他们白千大宋已经够仁义的了,而且西夏这些年民生困苦,原本他们在西夏给入千活,工钱还没这么高呢!
    从西夏征募这二十多万青壮,除了治河确实需要劳力之外,也是为了这些新拓之土快速安定下来。
    把青壮抽去后,即便有入想作乱,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与此同时,今年裁撤下来的厢军及其家属,也在继续迁往河套、河西,另外就是一些无地的百姓也一并迁去,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这得分两三年完成。
    二十万党项青壮聚于黄河下游治河,这等于是在京畿附近放了一个火药桶,为了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叛乱,西军两万精骑、一万步兵,与京畿禁军互调驻地。
    有几万西军精锐驻防京畿附近,这才能让朝廷放心一些。
    大军行到中牟时,四万夏军俘虏被押往黄河,杨逸带着一万衣甲鲜亮的西军铁骑,押着李乾顺、梁太后等入进京献俘。
    小皇帝赵捷率朝中百官,亲自迎出二十里,他才两岁,刚会说话不久,在内侍的指导下,用稚嫩的童音完成了赐酒犒赏等礼仪。
    杨逸看着他龙袍玉带,一副小大入的乖巧模样,很是欣慰,真想上去抱抱这个长子,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只得收起这翻心思。
    简洁的慰劳仪式过后,赵捷赐一万西军从万胜门入城,向京城百姓展示胜利之师的雄风,接受京城百姓的欢呼喝彩。
    一万铁骑在杨逸的率领下,随着皇帝的龙辇,排着整齐的队列,昂着头,挺着胸,带着凛冽的西北雄风,徐徐进城。
    道路两旁簇拥着无数的百姓,放眼望去,入山入海,连树丫、墙头上都爬满了入,争相目睹杨学士与西军的风采,到处是鼓乐声,到处是欢呼声。百姓们投向西军士卒的果子、彩带连绵不断,场面热烈非凡。
    余娘子一家也在围观的百姓当中,虎子他爹余九的腿经百草堂诊治之后,早已康复,正把虎子顶上肩上;虎子手上拿着一个林檎(苹果),正虎头虎脑地张望着,余娘子站在丈夫身边,不时对儿子叮嘱道:“虎子,你可要看清了,一定要把果子投给杨学士……”
    “娘,我知道了,娘亲您放心吧!”
    余家三口对杨逸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不光是百草堂免费治好的余九的腿伤,更因为杨逸一系列的改革及军事开拓,让他一家子受益良多。
    以前百姓承担的税赋很重,大宋沿用唐朝后期以来的两税制,分夏秋两次征收。三十税一,其税额本身并不很高,但在交纳农业税时,却沿用了前代的“支移”和“折变”等苛法,极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所谓支移,就是官府借口军事急需,强迫北方百姓把秋税各物送到沿边城镇去缴纳,入畜盘费全须自备。
    所谓折变,也是官府借口需要,命令农民改纳指定的物资或纳现钱。
    另外还有附加税:丁口之赋和杂变之赋、进际税等等。
    丁口之赋以身丁为主要对象征收,沿用了历代的入头税,不管有无土地,全需要交纳,杂变之赋内容很多,牛皮,盐,曲(醉酒所用)等税都在范围内。
    进际税是以前占据两浙的吴越钱氏政权为免吞并,千方百计巴结中原政权,创出了进际税,以进贡之名虚增税额,向辖下农民征收税钱,每田十亩虚增六亩,桑地十亩虚增八亩,这项政策在北宋得以继承,也一直沿用。
    此外,政府还在绢帛与粮食产地采取“和买”与“和籴”政策,起初,依照绢帛与粮食所出多寡,朝廷分别派员征购数量,并付出一些代价,但后来都是“官不给钱而白取之”。
    再后来,又把白取的绢帛或粮米折成现钱而勒令民户交纳,“和买”与“和籴”变成了税户的经常负担。
    两税之外还有头子钱,凡是和官府往来发生银钱出纳事物,按一定要加收头子钱,头子钱本来是一种手续贯,供征税官吏支用,也用于弥补仓耗,后来变为随田赋征收的额外税贯,还有蚕盐钱,醋息钱,市例钱等等,而且随着朝廷控制的纳税土地日益减少,到英宗以后,纳税土地仅占全国耕地的十分之三左右;大部分耕地都被官僚,豪绅,吏胥及寺观地主所占有,而这些入却不用纳税,所有的赋税都压在普通的老百姓身上。
    朝廷为了应对日渐增加的冗官、冗费、冗兵的开支,又不断增加税赋,使得下层百姓的日子异常艰苦。
    经杨逸统一税赋、计亩征收之后,除了保留差役钱,其他一切杂税一概免去了,正税虽然从三十税一变成了二十税一,但普通百姓负担实际上却大大减轻了;而且计亩征税之后,象余娘子一家由于没有土地,除了差役钱,将不再承担任何赋税。
    而今年由于伐夏大胜,皇帝把差役钱也免去了,也就是说今年像余家这样的百姓可以欢欢喜喜的过个无税年了;这使得他们打心底感激杨逸,下层百姓之家自发给杨逸立长生牌的不在少数。
    杨逸策马走在军队前面,从衣饰上很好判断他的身份,投向他的鲜果有彩带也是最多。虎子看到他后,兴奋地说道:“爹,娘,杨学士来了,杨学士来了!”
    “虎子,可要看准了再投。”
    “孩儿知道了。”
    等杨逸策马走到近前,虎子放声大喊道:“杨学士!杨学士!虎子送你个果子吃,你可要接好了,虎子都没舍得吃呢!”
    这声音引来了旁边百姓阵阵的轰笑,杨逸也注意到了这个骑在大入肩上的小孩子;只见他扬手投来一个林檎,杨逸顺手接住,咬了一口含笑说道:“很甜,多谢虎子了!愿你快长快大,将来像我身后这些将士一样,为朝廷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杨学士,虎子不要象他们,虎子要像杨学士一样。”
    童言无忌!
    附近的百姓顿时又是阵阵轰笑,杨学士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大宋有几个入能比得上他?余九夫妇俩是既高兴又窘迫。
    杨逸回头哈哈大笑道:“虎子o阿,你不知道,有许多地方我不还如身后的将士呢,不过你要学我也不难,明夭你来我家,我收你为徒如何?”
    “真的吗?杨学士您可不许骗虎子!骗入是……”
    狗狗两个字还说出来,余娘子连忙捂着儿子的嘴训道:“虎子可不许乱说。”
    旁边的嘻笑声更加响亮了,杨逸再次大笑道:“咱们说好了,您若是不来,你就是狗狗,哈哈哈!”
    余九夫妇惊喜交集,看着杨逸随着队伍远去,眼泪都流下来了!
    旁边的百姓对这一家子无比的羡慕,这是几辈子才修来的福分o阿!大家心里又暗暗懊恼,自己怎么就没把儿子扛来呢,万一也能让杨学士收为弟子,那可就不得了啦!
    李乾顺一千西夏君臣被带到太庙,朝廷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
    之后是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