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仙演义-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七四十九日之后,陡然生了变化。那莲花仿佛已将业火品出了滋味一般,不仅不惧,反而喜欢。只见它缓缓转得一转,一股莫大的吸力生出,顿时便将玄敖身上的业火,都吸入其中。

那莲花吸光玄敖真身上的业火,犹不知足,继续对周围血海冥狱一阵猛吸。不过一时三刻,那整个冥狱无穷年月累积下来的业火,已经被这朵莲花吸得一干二净,再无一丝一毫存留。

它吸光了这无量业火之后,样貌大变,虽然还是红莲,却红得发紫,红得发黑,紫黑中又透着阵阵煞气,仿佛随时要择人而嗜,再不复原来圣洁平和的模样,反倒像是九幽九地之下孕育的绝世凶胎!

反倒是玄敖身上的业火都被吸尽,又恢复了原来的黄龙模样。

紫府之中,冥河老祖的修罗血煞,在这业火红莲面前,哪里还有存在的可能?被那红莲一吸,进了莲台,又被其中的无量业火,烧得干干净净。

血煞一去,玄敖复了自由,站起身来,仔细查看,只见自己还是自己,只是真身由原来的明黄色,变成了深黄色,不再如原来的张扬,反而有些深沉内敛。

用功一试,**之坚固却是远胜从前。而且这具真身,对于业火不仅不惧,反而有亲切之感。

此时血海与灵山大战刚息,帝释天正率领天众在一边诵经,声音传来,玄敖也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想到:“莫非西方教已经侵入血海?若是如此,倒正好是我逃离的大好时机!”

这个时候冥河老祖并手下众人,都被西方教在血海插下的这颗钉子弄得头痛不已,砸又砸不烂,拔又拔不掉,时时刺痛神经,哪里还有心思来管玄敖这个小小的巫人。因此,玄敖轻易便寻个空隙,出了血海,借土遁往万寿山而去。

待得血海阿修罗惊觉业火全无,连忙报上冥河老祖,老祖下来看时,只见玄敖已经无影无踪。他心想若非事先约定好,事情哪有这般巧?那边西方教来攻,这里玄敖正好逃跑。他元神被自己的修罗血煞禁锢,又有无边业火烤灼,哪有能耐逃离?哪有能耐灭尽这无边业火?也只有圣人才可能有这等**力。

因此,多重疑点结合起来,他便更坐实了前番怀疑,把这一笔帐,也算到接引道人身上。只是接引道人为何要对一个巫人下那么大工夫,他倒是百思不得其解。

正是:

血海污秽人所厌,

却得冥河护家园。

更有西圣多谋划,

也见祖龙苦中甜。

第九一章红莲浴火增异色镇元传道有新篇

话说镇元子回到万寿山,将玄龟灵识造化为人,赐名玄罗,收做第八位弟子。玄罗得他造化,乃是一中年女子样貌,生得朴素端庄。

她如今好不容易脱了桎梏,化生为人,得了自有之身,对镇元子的自然是异常感激。

她前生身为玄龟,从鸿蒙开始,一直不敢随意动弹,忍耐了无穷岁月。这一番经历,却是非常难得。因此其性格之成熟,其性情之稳重,在镇元子诸弟子之中居冠。比起玄穹、玄竹,虽是后来入门,却反而隐然有长者风范。她又最喜欢推算之术,颇知天命,从不冒失胡为。因此镇元子对她,倒是比其他弟子都要放心。

镇元子又将玄龟剩余的真身,也置于万寿山之中。不久之后,那真身也化作一峰,得名玄龟峰,其峰虽然也如龙脊峰一般灵气充沛,却形如磨盘,并不俊秀挺拔,不太为万寿山灵兽所喜。玄罗却独爱此峰,经常前去游玩,大概也是缅怀昔日的岁月。

这一日,镇元子刚处置完这些事务,突然见到一缕黄光,从地下钻出,入了玄龙印中,略一推算,便知道了端的,哈哈大笑道:“如今众弟子聚齐,我该传道矣!”

因带了玄龙印出来,命玄松击响金钟,集合众弟子。

众弟子聚齐,镇元子乃曰:“如今我已证得混元圣人,将关闭山门,讲道三百年。凡万寿山得灵识者,亦可前来听讲!”声音传出,万寿山处处听得清楚。若是身处万寿山外,却是一丝也不能得闻。

镇元子此话一出,便见参公芝母联袂而来,朝镇元子见礼道:“道友立地成圣,功证混元,脱了三灾九难,从此万劫不磨,真是可喜可贺!”镇元子回礼,道:“两位道友为我门中长老,还请宽坐。”二人因在高台下方两侧坐下。

明玄又至,镇元子也在旁特赐一座,明玄逊谢,镇元子道:“道无高低先后,达者为师。你虽为我护山神兽,其实也是道友,又何故谦逊?”明玄因坐了。

下面八位弟子,齐齐整整,在殿内按长幼自寻蒲团坐下。还有灵禽灵兽,不知多少,皆在殿外听讲,不敢进得门来。

镇元子因闭山门,开始讲道。

他此次所讲,却与鸿钧道祖所讲的不同,非是那造化玉碟的三千大道,而是自己悟来的大道。

在鸿蒙之中,镇元子便得了盘古所赠的一道紫气,其中蕴含大道。开天之时,他的造化鼎和地书,又各得了一道,成为大道至宝,其中也有大道。他此番成圣,修的便是盘古所赠的那道紫气中所含的大道,果然顺顺利利,功至混元,没有辜负盘古当初的一番好意。想必盘古虽然身殒,冥冥之中,也在护佑。

镇元子身怀大道,鸿钧道祖也是早就知晓,在合道之前,终于也忍不住也探查了一番,甚至还曾发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对镇元子的福缘,更是赞叹不已。

他此次讲道,虽未像鸿钧道祖讲道一般天现异象,地涌金莲,却也让下面的听众如痴如醉,仿佛往日关节,此时豁然贯通,又仿佛旧题方解,新题又生,更须一番体悟思索。因此殿外听道之众,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手舞足蹈,有的捉耳挠腮,有的泪流满面,有的喜不可耐,各种表情,不一而足。

其中获益最多者,却还不是镇元子的八位弟子,反而是参公、芝母与明玄三人。其中明玄来历非凡,更有功德之助,在听道之前便证得了大罗道果,到了顶峰,如今闻得大道,顺理成章,也入了混元,为混元大罗真仙。

参公与芝母二老,虽然先前境界,不能与明玄相比,一番听道,却也到了大罗境界。

若是他人修入大罗境界,其实无须太过讶异。他们二位却有不同,乃是鸿蒙之中的人参和灵芝化形,其本体乃是那无上的仙根灵药。这种灵药修行,最招天妒,因此劫难最多,进展最为缓慢。可是一旦修成,根基却最为稳固,元灵法力最盛,几乎是无穷无尽。同等境界之中,莫有可比拟者。

所以他们二老入了大罗,实在是意义非凡。

那正中听讲的八位弟子中,玄松、玄素、玄玉、玄云、玄罗,听得津津有味,面露微笑,胸中五气翻腾,似乎随时要冲出头顶,显然获益良多。玄穹虽然也认真听讲,只是眉头紧皱,若有所思,似乎总有关节未解。玄竹根基不稳,更是听不明白,不免左右顾盼,不时走神。玄昊毕竟入门稍晚,修行时间太短,远不能与其他几位相比,因此也觉得镇元子所言,大多玄奥难解。不过他也是有毅力之人,虽然当时未解,却在心头暗记,不似玄竹一般不知所以。

这一讲,便讲了三百年。

这三百年间,洪荒之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便是三清分家,各开道场。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道人,虽然都是盘古元神所化,但是继承的性情,本来就各异,所修持的大道,也截然不同。此前三清未成圣时,洪荒人才济济,还能一致对外,讲究三清一体,不生争执。

如今各自成圣,又立了大教,各为一方教祖,他们三位又是道祖亲授之徒,盘古正宗,继承了开天功德,还有谁能与他们争锋?因此相互之间,摩擦却是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阐道与截道,正好针锋相对,时时辩论,又经常转为口角之争,弄的太上老君,都是心烦不已,无心修那清净无为的大道。

玉京山一山岂能容三圣,何况还道不相同。因此三清一番商议,乃于三十三天之外,各自另开了天地,分别是那太清境大赤天、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禹余天。

举凡成就圣道、证得混元圣人者,借助至宝,却是有了划破混沌虚空、开辟天地的能力。而且所开的一方天地,完全由自己掌管,永为清净之地。大神通者,还可以在其中造化生灵,化出一方世界,宛如洪荒一般。

不过真与洪荒比较起来,实际上却是沧海一粟了。要知盘古大神能以一己之力,击破三千大道维持的造化玉碟,开辟鸿蒙,是真正能与大道比肩的人物。比起后世的圣人来,不知道要高明了多少。他如此神通,都为开辟洪荒身殒。若有圣人不自量力,想要效仿盘古,更只有殒身一途。

不过开辟小小一方天地,供自己居所,却是不难。三清圣人有两大开天神器在手,自然更是轻而易举。就连女娲娘娘,也借得三清神器,开辟一方天地,立了娲皇宫。

那玉京山毕竟乃是难得的仙山胜境,灵元所结,更胜至宝。按理太上老君为长,该为他所得。不过他修持无为之道,对外物并不太过看重,却无意收此灵山。因此元始天尊便不客气,将其收到了玉清境清微天中。

三清都立大教,若是只在自己所开的天地之中,却又如何传下道统?因此太上老君便在洪荒首阳山立了八景宫,元始天尊便在不周山立了玉虚宫,通天道人便在东海金鳌岛立了碧游宫。后来元始天尊认为不周之名不详,便改做昆仑。

三清是道祖亲授之徒,又是盘古正宗,在洪荒众生心中,乃是大道源流。因此刚立下门户,闻名前来拜师学道者,不绝于途。

不过想要成为圣人门徒,却绝非容易。

其中太上老君修持无为之道,喜欢清静,本无收徒之心。不过人族却有一人,年少时偶闻仙道之术,自此矢志不渝,游历洪荒,见山就拜,三月不见仙道,再换其他一山。如此拜到首阳山时,其人早已过中年矣!老君见他有大毅力,心想太清仙术,总也要传下道统,便收其为徒,赐名玄都,是为太上老君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