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血-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模整训的时候,西王就非常有预见性的让部队采用了更加适应今后战争的编制,同时战术上既保留了方阵战术,又对更加先进的散兵战术进行了研究和发展。
  散兵战术要求军队有良好的通讯和基层军官的指挥素养,太平军中专门的传令兵和通讯兵让军队的通讯能做到很好的指挥,同时大量基层骨干军官的培训是在军校和战争中让他们成长起来的。
  在这一点上,英法联军为他们的保守付出了代价,甚至在后世历史上,晚于二次鸦片战争的美国南北内战中,美国军队还在采用英法落后的战术,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大量士兵在方阵的对射当中死于远度和精度都优于滑膛枪的线膛枪下。也是通过美国南北内战之后,美国人在后期才逐渐屏弃了旧时的落后战术,开始了新的战术使用。
  而太平军的领导者是一位穿越者,他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看待事情的发展,自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先进行,于是他的先见之明让联军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被动局面。
  当山丘上埋伏的太平军向山丘脚下的联军士兵开火的时候,金属风暴刮起的腥风血雨令联军损失惨重,他们排着密集的横阵就是非常好的靶子,在宽度达到一英里的战线上,不到200码的近距离上,太平军的精准射击令联军在这种打击下几乎崩溃了。
  无奈之下,格兰特和蒙托邦不约而同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撤退的军号声响起时,太平军进攻的号角则响彻了蔚蓝的天空。山丘左右两翼后方,太平军骑兵团率先出击,他们虽然没有近卫骑兵团那么变态的火力,但他们的马刀和战马的速度同样的致命。
  像旋风一样冲上去的太平军骑兵开始追杀联军已经混乱的步兵,联军步兵这个时候已经无法有效的组成能够抗击骑兵的空心方阵。少数勇敢的士兵在原地组成了几个小型的空心方阵,他们数十个人组成了小型的空心方阵,这种方阵其实已经不算是空心的,因为士兵们是背靠背紧贴在一起的,中间没有多少空隙,中间站着的只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和军旗手等。
  几个小型的空心方阵体现了联军士兵的精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然能够有勇气和纪律让他们排布起阵势来,就算太平军的马刀挥舞到面前,他们仍然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他们的动作,丝毫没有慌乱。
  不过很可惜的是,他们遇上的是太平军的骑兵,在研究骑兵如何攻破敌人空心方阵的战术上,太平军骑兵已经有了准备。军团骑兵虽然没有近卫骑兵的强劲火力,但他们配备了更多的手雷,这种战术还是和满清那些抱着炸药包冲向敌阵的蒙古骑兵学习的。
  于是,太平军骑兵们调转马头,没有径直冲向那些空心方阵的刺刀阵,而是从他们的边上掠过,然后在近距离上向他们扔出一枚枚的手雷。虽然有不少的太平军骑兵被空心方阵中的联军士兵开枪打落马下,但太平军骑兵入寒鸦赴水般飞驰而来,总会有几枚手雷落在密集的人群中,然后就是腥风血雨下的巨大爆炸。
  虽然几个勇敢军官组织起来的空心方阵没能阻挡太平军的骑兵,但他们为大部队争取了一些时间,后方联军的骑兵出动了,他们上前来阻截太平军的骑兵,这一次出动的骑兵除了精锐的英军骑兵外还包括了法军为数不多的西非骑兵……


第六百四十五章 骑兵对决
  步兵是联军的主力,炮兵是联军的新锐,而真正让联军上下感到骄傲的是他们的精锐骑兵们。英法在世界各地拥有广袤的殖民地,让他们能够征召到世界各地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随军从征。
  英国女王引以为傲的近卫龙骑兵、得到拿破仑喜爱的法国猎骑兵、法属北非凶残的西帕希骑兵、英属旁遮普尚武的“普罗比”锡克骑兵团,以及来自英属印度的“费恩”印度骑兵团,这场发生在远东大国国都旁小小的马驹桥镇的战争,将见证欧洲最好的骑兵、北非最好的骑兵以及南亚骑兵与新近的东方骑兵的正式对决。
  英国近卫龙骑兵之前派遣了约900人跟随米启尔少将出征,留下300名骑兵跟随格兰特。旁遮普锡克骑兵和印度骑兵团留在通州的人数是500人,他们的大部队也跟随米启尔少将出征了。法军的西帕希骑兵团则建制完整,他们有800人的规模。当看到己方步兵被敌人骑兵追杀时,联军的骑兵部队发动了冲锋,剩下的龙骑兵、锡克骑兵、印度骑兵和西帕希骑兵大约一共有1600人,分为左右两翼朝着他们的敌人,太平军骑兵团发起了冲击。
  这支太平军骑兵团是太平军精锐的第一军第一师的师属骑兵团,有骑兵1700人左右,在刚才的追击中损失了数十骑之后,其实人数方面和联军骑兵部队相差不大,而且他们也没有太平军近卫骑兵那么变态的马上火力,于是这应该是一场公平的决斗,一场意志力、纪律和勇气的决斗。
  看到联军骑兵部队分两翼扑了过来,法军的800西帕希骑兵在左翼,英军的近卫骑兵和锡克、印度骑兵也是800人在右翼,太平军这支骑兵团的指挥官看到这个情景,也马上做出了调整,他调集了骑兵300多人朝着左翼的法军骑兵团扑了过去,然后集中其余1200多人朝着英军骑兵压了过去。太平军骑兵指挥官的意图很明显,他希望300多骑兵连能够抵挡法军骑兵一段时间,而在右翼他能够集中兵力形成优势,意图依靠右翼的兵力优势先行歼灭或击溃英军骑兵部队,然后再掉头打击法军骑兵。
  当太平军一团、二团步兵开始反击之后,西王的杏黄大旗又缓缓出现在山丘顶上,萧云贵在杏黄大旗下稳坐马鞍之上,看着太平军一团骑兵如此分兵之后,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一团骑兵团长的指挥:“张文祥带出来的这支骑兵团不愧是军中第一骑兵团,英法联军那边也是最优秀的骑兵部队,那就看看那支骑兵更厉害了。”
  太平军骑兵们虽然没有配备近卫骑兵的连珠枪和左轮手枪,但他们每人还是配备了一支上好膛的膛线步骑枪,当300多名太平军骑兵冲向法军的时候,在200码距离上,他们朝法军骑兵发射了枪管里唯一的一枚子弹。第一排的太平军骑兵齐射,没有太多的战果,法军这边仅有数十人落马,这没有给法军骑兵造成混乱,反而激起了凶悍的西帕希骑兵的怒火,他们排成8人一排的密集线性阵线,连绵不绝的朝着太平军猛冲过来。
  西帕希骑兵继承了法军骑兵的纪律,保留了波斯骑兵的凶悍,他们排成整排的阵势进行白刃战冲锋,每条线列冲击敌人后,并不像古代骑兵那样陷入散乱的单兵混战,而是强行顶着敌人的射击或砍杀,快速撤离,重新结阵,反复列成整齐队形冲锋。这种始终依靠整齐划一的力量,各排甚至各团密切配合的集体冲击方式能够轻易击溃所有传统模式的骑兵。
  太平军骑兵对这种骑兵战术并不陌生,在上海讲武堂的骑兵课上,讲得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战术,但很遗憾的是,这种骑兵战术在骑兵对抗中除非另一方拥有强大的连射火力,否则这种战术近乎无解。自从近代西方正规骑兵出现以来,世界上没出现过任何非正规骑兵战术在正面冲锋中战胜正规骑兵的战例,先前满清蒙古骑兵屡屡惨败给联军骑兵也就是这个原因。
  300多名太平军骑兵也同样摆出了和法国西帕希骑兵一样的战术,但他们没有排布成八人一组的线列,而是减少到了四个人一排的线列,这样在线列的数量上就与法军差不太多,只是单个线列阵宽度小于法军。
  当第一排的线列骑兵阵势撞击在一起的时候,波斯骑兵的弯刀和太平军骑兵的廓尔喀弯刀在阳光下闪现出耀眼的光芒,人体的四肢、头颅和其他身体部位随着鲜血四处飞溅,马匹的悲鸣声和士兵临死的惨叫声在战场上空飘荡,好一场血腥残酷的厮杀。
  当双方第一轮冲锋砍杀过后,双方不约而同的快速撤离、重新布阵,结果发现双方的伤亡近乎相当,法军西帕希骑兵指挥官列昂中校心里暗暗惊讶,敌人不到他们的一半数量,每个太平军骑兵要承受两把波斯弯刀的打击,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敌人还能以一比一的比例换取法军骑兵的生命。
  而太平军这支骑兵分队的指挥官则更加担忧,一个照面就伤亡一百多人,这在与满清骑兵或步兵作战时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看来西王说得对,英法联军的确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之一。
  “改变战术!稍后冲锋过后,不用撤回来重整队形,与自己最近的队友结阵,继续追击敌人,不让他们有重新列阵的机会,和他们缠斗在一起,就算最后重伤将死,也要拉响光荣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不必害怕误伤自己人,敌人比我们人数更多,要伤也是他们更伤!”太平军的指挥官马上决定改变战术,随着口口相传将命令传达了下去,然后太平军重新发动了冲锋。
  “兄弟们,冲上去,让这些异族人知道我们的厉害!我们天堂里再见!”太平军骑兵分队指挥官马刀一扬,高声呐喊着带着自己的骑兵发起了悲壮的冲锋。
  西帕希骑兵则并不知道这次对方冲锋是来找自己拼命的,列昂中校乐观的将弯刀一指大声喊道:“敌人剩下的人数不多了,再冲锋两次就能杀光他们!斯巴克们!冲啊!”
  在冲锋的路上,列昂中校甚至想到了后面的战术,等消灭对面的敌兵后,自己还应该剩下五百人左右,然后他们将迅速迂回包抄右翼,去帮助英国佬击溃右翼的敌人骑兵。
  列昂中校的线列阵位于整个法军骑兵的中后方,当列昂中校的线列冲进敌人阵中的时候,他发现眼前冲过来的仅仅只是一名敌人孤单的骑兵了,他的脸上被砍开一个巨大的口子,深可见骨,鲜血淋漓,右臂伶仃的挂在军装上,这只手臂早已经被砍断,只是靠着军装才勉强挂在上面,而他却依然坚定的朝着自己这队线列阵冲了过来,他的左臂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