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血-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里特愣住了,哈罗德回头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吧下士,我们红衫军的威名会让那些土著叛逆者畏惧的。”说完转身出去享受他的午餐去了。
  巴里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回到钟楼上,李斯特还在那里观望着。听完巴里特的讲述后,李斯特异常恼怒:“这个该死的凯尔特人后裔,让他加入红衫军是文翰勋爵最大的败笔,一个走私贩的儿子他能做什么?让一个见习中尉来带领这支小队完全就是谋杀!他应该待在香港做他的地方守备任务,而不是到这里来送我们去死!”
  滑膛枪发明之后,笨重的铠甲完全失去了作用,欧洲陆军以崭新的轻装型态出现,但却不忘古代武士的华丽装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属英军,以红色作为军服的主要颜色。18世纪时候英国军队以红色军装,三角帽,带刺刀的燧石滑膛枪为主要特色,作战时由步兵成线列方阵在火炮掩护下,在令人振奋的军乐声中《The British Grenadiers》英国掷弹兵进行曲缓步前进,在世界各地为英帝国利益奋勇征战,举世闻名。这时期的英军也因其代表性的红色军装而被称为“red coat army”红衫军。
  英军的军服一直以红色为主,里面是白色的衬衣,外面是红色的燕尾服式样的外套,配上白色的绶带和圆顶帽,脚上是铮亮的高筒皮靴,那抹红色一直是英军的骄傲。
  巴里特有些不解的说道:“李斯特,或许中尉的话有道理,那些叛军不会进攻我们的。”
  李斯特冷冷的回头说道:“年青人,你参加过十年前的阿富汗战争吗?我十八岁那年第一次在那里见识过什么叫反抗者的屠刀!那年喀布尔爆发起义,我们喀布尔的驻军和家属一共一万六千余人最后只跑回来一个军医。随后我参加了反攻战役,虽然我们夺回了喀布尔,在那里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但之后我们每天都在损失人手,你能相信那些土著的反叛者拿的是什么武器吗?你不知道吗?前几天我们抓获的那些城内反叛者都被黄皮猴子杀了,城外的这些叛军就是来为他们报仇的!等着被他们冲进来,把我们一个个撕个粉碎吧!”
  巴里特听着李斯特那阴冷的话语,忍不住打了个冷噤,他嗫嚅的说道:“中士,或许你太过担忧了,那些叛军要对付的应该是那些拖着辫子的清国人,而不是我们,他们没有理由进攻教堂吧。”
  李斯特冷笑着说道:“这个教堂位于上海城南面,叛军要进攻上海,我们就好像卡在他们脖子上的一根鱼刺,假如你是叛军首领,你会乐意让一个有武装人员的教堂成为有可能威胁到自己侧后的据点吗?我知道我就是一个不讨上司喜欢的疯子,所以十年了我还只是个中士。但尽管这样,我还是要说,这次我们遇到的可能是比阿富汗人还要凶狠的人,但愿我的判断是错的。”
  巴里特说不出话来,晃眼间只见五匹战马从叛军的队伍里脱离出来,径直往教堂而来,巴里特马上立直身体,手搭凉棚张望着说道:“中士,好像叛军有人朝这边过来了。”
  李斯特马上拉开单筒望远镜望去,口中喃喃说道:“五个人,只有佩刀,没有别的武器,看样子他们是来交涉的,该死的,他们不知道派人过来交涉要打白旗么?”跟着他回头对巴里特大声说道:“下士,你快点下去通知中尉,这五个人应该是来交涉的,让那些法国人、美国人、锡克人安分点,别弄出什么事端来,这可能是我们避免战斗的一个机会,别让这个机会被其他人的愚蠢葬送了,我可不想死在这个连修女都没有的教堂里!”
  巴里特马上跑下钟楼去通知哈罗德中尉,李斯特继续看着那五个人,渐渐的五个人的容貌都出现在他的望远镜里,当先一人是一个面貌凶恶,长着浓密大胡子的一个大汉,李斯特甚至看清了他脸上那道狰狞的伤疤。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后通牒
  “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我就觉得他绝对不是普通的叛军军官,虽然他的穿戴和跟着他的四个叛军士兵差不多,但他那股掩饰不住的豪迈气概和藐视一切的领袖气质。在我从军十多年的生涯当中,我见过不少各国的总督和将军们,但他们都没有这个人身上所特有的那种气质。”李斯特在多年之后书写他的《在华回忆录》时,对他第一次见到西王时印象如此写到,虽然当时他并不清楚眼前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长毛叛军匪首西王。
  教堂的矮石墙外,五骑太平军骑兵一起勒定马匹,他们对面是躲在矮石墙后面的数十名洋人士兵,数十支黑洞洞的火枪枪口对准了这五名骑兵,但这五名骑兵的脸上却丝毫不见惊慌之色。
  为首的一名面貌丑恶的大汉一扬手中的马鞭呵呵大笑道:“看这些洋鬼子兵,这么多人来对付我们,看来洋人的胆子也不过如此嘛。”他身后四名骑兵一起哄笑起来,他们竟然面对数十名精锐的雇佣军士兵笑了起来。
  矮石墙的大门后,李斯特和巴里特并肩站在一起,和其他雇佣兵一样,他们听不懂中国话,也不知道这五名叛军骑兵在笑什么,但李斯特感觉到浓浓的挑衅和不屑,他相信其他士兵也感觉到了,那些冲动的锡克士兵纷纷站起身来,抽出腰间的弯刀大声鼓噪起来,看到他们那大磨盘包头不停的晃动,鼻孔下不断抖动的弯翘胡须,李斯特知道这些锡克士兵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敌人的挑衅。
  李斯特马上对巴里特说道:“让那些锡克人稳住,别看眼前只有五个叛军骑兵,但只要我们一开枪,他们身后数千名叛军就会冲过来将我们撕碎的。”
  巴里特点点头过去喝止那些暴躁的锡克士兵,那些锡克士兵向巴里特说了什么之后,巴里特飞快回到李斯特身边。
  就在这时那为首叛军大汉又扯开嗓子喝道:“让你们的军官出来说话!”
  他的嗓门很大,把巴里特吓了一跳,他揉揉耳朵对李斯特说道:“中士,那些锡克士兵说他们不用火枪,只用刀剑也能让敌人闭嘴。”
  李斯特轻蔑的哼了一声说道:“这些乡巴佬,连自己的敌人是谁都没搞清楚,难怪只能跟在我们红衫军后面作战。巴里特,我想我们需要一名通译,这几个叛军虽然在挑衅我们,但看得出来,他们想和我们说些什么。在通译没来之前,你最好让先让那些锡克人克制住自己,别把事情搞砸了。”
  巴里特点点头说道:“好的中士。”说完他马上叫来一个传令兵,让他返回教堂去找通译过来,让后又过去弹压那些锡克士兵。
  片刻之后,教堂里出来一位四十余岁的人,他一身长袍马褂,头上戴了顶小圆帽,拖着长长的辫子,提溜着袍角跟着传令兵小跑着出来,鼻梁上还架了副眼睛,像个教书先生。
  只见这教书先生到了李斯特身边略略拱手,李斯特认出这人是伦敦会墨海书馆的学者李善兰,也客气的点点头说道:“先生,我想知道这些叛军来做什么,你知道哈罗德中尉授权我在这里弄清楚对方的来意,我希望您能准确的翻译他们的话,我不想因为沟通上的问题造成双方不必要的伤亡。”
  李善兰掏出一块方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请先生放心,我一定如实翻译。”说完略向前走了几步大声说道:“外面骑马的将军,请问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那大汉在马上呵呵笑道:“我们是太平天国的兵马,你是何人?”
  李善兰大声答道:“在下乃是墨海书馆的教习姓李,双名善兰,请问贵军是要借道过兵么?”
  那大汉一听李善兰的名字,惊喜的翻身下马,走上前几步大笑道:“原来你就是李善兰啊,真是久仰大名了。”他一边走一边抱拳为礼,让大门两旁的洋人士兵见他靠近,一时间都大为紧张,枪口一致对准了他,但这人却像没看见一样,走到木制的栅栏门前笑着说道:“在下乃是太平天国的一个小头目,常听我们西王提起您的大名,说您是中国最有学问的学者了。”
  李善兰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他没想到眼前这人胆子如此之大,在这样剑拔弩张的气氛之下,竟然能依旧谈笑风生,李善兰苦笑起来:“承蒙抬爱,在下不敢当最有学问这几个字。”
  李斯特听两人说个不停,连忙问道:“李先生,他说了什么?”
  李善兰这才回过神来,把刚才的对话翻译了一遍,李斯特有些惊异,但眼前这个叛军军官既然尊重李善兰,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当下李斯特催促李善兰问问这个叛军军官的来意。
  李善兰又问了一遍,那叛军军官看了看李斯特肩臂上的军衔徽章,淡淡一笑说道:“一个中士说的能管事么?”
  听完翻译后,李斯特微微吃了一惊,这个看似粗鲁的大汉竟然看得懂大英帝国的军衔臂章?但他还是很克制的说道:“我们中尉授权我负责和贵军接洽,请说明你们的来意。”
  那大汉呵呵一笑说道:“看来英国传教士雒魏林、麦都斯他们还没回到教堂,那我就把我们西王的话再说一遍。我们太平天国的军队可以保证不攻打教堂,但前提是教堂内的武装人员必须撤回城里去,否则我军一定会采取行动来保证我手下士兵的安全不受到威胁。现在是正午,你们有半个时辰的时间考虑,时间一到,假如你们还不撤离的话,我们就会发动进攻清剿教堂里的武装人员。中士,你们的时间不多,最好快点做出决断。”
  听完翻译后,李斯特和巴里特都说不出话来,红衫军何时遭受过这样赤裸裸的武力威胁?带着红衫军尊严的李斯特中士马上怒喝道:“这不可能,我们大英帝国的士兵绝不会接受这样羞辱式的威胁!”
  那大汉浓眉一拧,奇怪的说道:“你们是大英帝国的士兵?你们不是城里满清妖人花钱雇请的雇佣兵吗?据我所知,雇佣兵可是不会顾及他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其实对待你们这些雇佣兵根本就不需要提前知会,要不是我们西王不想损伤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