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地。在迂回行动开始后,很多干部战士已经几天没有合眼了。在接到休息的命令后,这些已经疲惫不堪的部队,甚至顾不上找一个遮风的地方,只是随意的寻找一个地点布置上岗哨后倒头就睡。

    这些连续作战相当长时间,已经是异常疲惫的战士,在接到可以暂时休息的命令之后,尽管异常的疲惫,但在严厉的纪律面前,没有一个人违反命令。只是将身上的雨衣或是背包打开,就在主要马路边上找一个稍微宽敞的地方,以连为建制休息。

    当经历了小半夜激战后被吓得心惊胆战的哈尔滨市民在第二天清晨走出房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门口居然睡着抗联的将士。这些从前天夜里便出发长途奔袭,一直没有得到休息的战士或是头枕着钢盔或是依靠着墙角睡的很香甜。

    让这些从未接触过抗联的市民感觉到惊奇的是那些没有选好休息地方,将露营的位置选在人家门外的战士被开门声弄醒之后,反倒没有像是他们之前见过的东北军、伪满军还有日军那样大发雷霆,反倒是一个劲的为给居民带来的不便道歉。

    这些从来没有接触过抗联,还是第一次见到过这样军队的普通城市居民,被眼前这些当兵的礼貌弄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更让他们大跌眼眶的是那些士兵除了向他们讨些水喝之外,没有从他们索要过任何的东西。

    这些当兵的不仅没有索要过任何东西,就连向居民要点水和煤都要按照市价给钱。甚至从来还没有见过这么有礼貌大兵的他们,自发主动送过来的早饭都被有礼貌的谢绝了。无论怎么说,就是没有人收。

    这些当兵在起床的居民被惊醒后,自己在街角不影响百姓出行的地方搭起简易的炉灶。从百姓家讨要了一些水烧开后,每个人都从身上掏出一个用油纸包裹的小袋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块奇怪的、弯弯曲曲的面饼放到随身携带的军用饭盒里面。

    又打开包装纸里面的几个小袋,倒出里面奇怪的粉末倒到水里面,最后或是两个人打开一盒他们自己携带的罐头,或是一个人拿出一个细小的,但是味道奇怪的香肠切开加到里面,加上开水扣上饭盒盖。没有两分钟,饭盒里面的面饼变成了一盒面条。看到饭盒里面的面饼成了面条,又从身上掏出一块饼干就着面条吃了起来。

    看着被丢进装了开水饭盒中的面饼,不大一会就变成一饭盒香气扑鼻的面条,从来还没有见过这种事情的老百姓也不禁有些好奇。一时之间每一个吃早饭的连队身边都围着一大群好奇的,以为这些大兵会魔法的老百姓。

    由于围观的老百姓过多,甚至影响了部队的早餐。在请示了正在乘坐火车向哈尔滨进发的郭邴勋后,陶净非指示部队从携带的物资中抽调了一批罐头、尤其是那股子被老百姓最为好奇的面条和地方的百姓换取了少量的肉蛋、牛奶给伤员补充营养。毕竟部队不能总吃这些东西,真正热乎乎的饭菜更受欢迎。

    虽然像哈尔滨这种大型城市,在不影响普通市民需求的前提之下,供应快速支队不过万余名官兵所需的食物,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陶净非在进入哈尔滨市内后,也抢占了哈尔滨的几个大型粮食仓库。

    但郭邴勋命令,为了不引起哈尔滨市内粮食以及其他居民必需物资的价格上涨。所有先期进入哈尔滨的部队,除了必要的煤炭之外,一律不许到市场采购粮食和各种食品。所需的给养,先使用部队自身携带的野战食品。

    至于粮食仓库,一律封存不许动用。因为在郭邴勋看来,现在还没有到最困难的时候,更没有到最危急的时候。进占哈尔滨只是第二阶段作战的第一步,而下一步要势必要面临日军的疯狂反扑。

    日军不反扑则罢,一旦反扑必定会动用一切手段封锁哈尔滨的外围,以切断城内部队的弹药、粮食补充。由于哈尔滨的重要,关东军势必要不择手段的重新夺回。切断城内的补给,会是日军很愿意采取的战术。

    至于城内的几十万中国人的生死,对于日军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忌讳的。以日军一贯的行事作风来说,城内的几十万人就算都饿死了,他们也不会在乎。而在后路尚未完全打通的情况之下,在短时间之内将城内的几十万百姓全部疏散到后方,也不现实。

    一旦日军疯狂的反扑,外界的补给不见得能按时运到。这些库存粮食以及居民手中的存粮,就成了守军和城内百姓的生存根本。所以郭邴勋再三要求陶净非,一定要严格封存并保护好这些粮食。再没有命令之前,一律不得动用。

    但在伤员需要营养,而市民又对部队使用的野战食品极为好奇的情况之下,郭邴勋最终还是批准了陶净非可以动用一部分自身携带的食品,与市民交换一些肉蛋和蔬菜之类的营养品。但再三强调,不许大量的交换,以免影响市民的生活。而且不许擅自交换,只能统一组织交换一些东西。

    当这些市民拿着用半斤鸡蛋或是两瓶牛奶,甚至几斤黄瓜交换来的部队野战食品兴高采烈回家的时候,在交换上明显吃了不少亏的陶净非也只能挠头苦笑。心说这些东西,冷不丁的吃一回还行。要是成天吃这玩意,不烧心才怪。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型野战食品

    实际上部队现在吃的这些东西,放在后世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后世的中国人没有吃过的都很少,甚至很多人因为吃的太多,一听到这个名字都会倒胃口。这些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方便面和午餐肉、火腿肠以及压缩饼干。

    为了解决部队长途奔袭时,食物的筹集和保管。为了解决在北满地区地广人稀补给困难,特别是冬季酷寒部队热量补充的问题。让部队能在战场上吃上热饭,杨震较劲了脑汁搞出了一些野战速食食品,甚至在后世被称之为垃圾食品的东西。

    这些速食食物虽说大部分没有什么营养,吃的时间长了,还很容易引起战士烧心等不好的感觉。但好赖这东西能让战士吃上热乎饭。尤其在北满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之下,吃点热乎食物可以有效的保持战士们的战斗力。

    那种让哈尔滨市民最为奇怪的放进开水中不用管,一会就能变成面条的面饼,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甚至有些臭名昭著,让很多人吃到吐的方便面。只是根据地原有的白面数量不多的现状,由后世的精细白面改为了以玉米面为主的杂合面。

    虽然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后,除了少量保留作为饲料之外,已经全部淘汰了低产的高粱、小米。所有的熟地全部改为种植产量较高的玉米和小麦,以及部分的水稻。但要等这些粮食上市,至少还要等到秋天。

    手中没有足够精细面粉的杨震,只能以少量的白面参合上数量巨大的玉米面、甚至高粱面和橡子面,制成杂合面的方便面。炸制这些方便面的食用油,也不是后世的优质棕榈油,而是普通的东北产量极大的豆油。

    东北地区压根就没有棕榈油,甚至连棕榈树都没有一颗。那东西是亚热带和热带产的,东北根本就没有。但豆油的产量因为是世界主要大豆产区,却是相当的庞大。在没有棕榈油的情况之下,杨震只能就地取材使用豆油炸制。

    至于调料包,也原没有后世的多姿多彩,只有少量的精盐、味精、干葱、辣椒面和从苏联进口的维生素粉。不过为了调整战士们的口味,杨震想法设法的在调料包里面加上了一些浓缩过的鸡汤。毕竟根据地内的鸡这种生长周期短的家禽饲养的数量还很大。

    原材料从优质面粉变成了以玉米面为主的杂合面,加上调料包口味的过于单一,以及加工过程之中使用的油种类的差别,使得这些方便面的口味远不如后世,而且也因为使用了豆油而显得油腻了许多。

    当然如果后世那些方便面厂家生产的方便面如他们宣传的那样,炸制的时候使用了优质棕榈油,那些调料包里面有他们宣传的牛肉和浓缩鸡精的话。杨震研制出来的这种方便面,无论是口味还是营养都差到了极点。但好赖保证了部队在迂回作战以及冬季作战的时候,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吃上热乎饭,保证身上的热量。

    至于里面之所以参上橡子面,是为了给部队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部分微量元素。橡子面这种东西,虽然粗糙难以下咽。但并不是一点营养也没有,少量的参杂不仅不会影响口味,还会补充一些微量元素。

    没有在东北,尤其是北满野外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之下生活过的人体会不到那种能吃上热食后,至少身上可以暖和一段时间的感觉。也体会不到在这种环境之下作战,对热食需求的重要性。

    虽然这些方便面的口味无法与后世相比,营养也少的可怜,但毕竟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部队提供热食。尤其在没有火力优势的情况之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让战士们吃上热乎饭。毕竟烧一锅开水的时间,比煮上一锅饭要少的多。

    而这东西,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食用的时候真的很方便。装进军用饭盒,浇上一舀子开水,闷上三两分钟就可以吃了。只是杨震研制的方便面,分量可比后世的越来越小的方便面可足多了。毕竟整天行军作战的战士,体能的消耗比那些坐办公室的白领可大的多。

    不过现在虽然塑料已经量产,但要是让杨震拿出宝贵的资金去进口塑料包装,或是更高级的铝箔包装,那还不如杀了他。在手头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之下,杨震精挑细选还是选择了油纸这种现在中国熟食制品普遍的包装方式。

    至于另外两种东西,罐头除了缴获的之外。为了保证在冬季酷寒的东北作战时候,干部战士的营养以及对热量的消耗。杨震在拿下佳木斯之后第一时间便利用佳木斯的日军罐头生产线搞出了在二战之中被美军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