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采取大兵团集群运动战,由于作战风格飘忽不定,多使用狼群战术,而被日军称之为北满狼群中最凶的一只头狼的杜开山。

    这封几乎改变了杜开山整个性格的电报上的内容杨震在与中央打通联系后,就是拜托中央的一件事情。在打通与中央的部分联系后,杨震希望中央将几个重要干部的家属,尤其是身为高级干部的郭邴勋与杜开山两人的家属接到边区,代为照顾保证安全以安军心。

    中央接到杨震要求后很重视,领袖亲自命令十八集团军驻重庆、成都两个办事处利用在四川的党组织进行寻找。郭邴勋的家属好办,就一个老爷子在成都某高校任教。杜开山的家属却是花了一番心思,才最后找到。

    郭老爷子知道儿子并未阵亡,在东北坚持抗战后虽老怀大慰,但却没有答应去延安。只是希望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不能上阵杀敌。但可以在有生之年,多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国家、民族多培养一些人才。

    而杜开山的家属却是让中央有些为难。他在四川的那位妻子在前方传来他“阵亡”的消息,已经被断绝了关系的娘家又逼着回去。用孩子为筹码,逼着改嫁给了当地一个与其家族有极大利益关系的大盐商作为添房。

    由于统战工作需要,也是在国统区,人家又是经过三礼六聘明媒正娶的,中央去的人无法将其带走。只能将他已经被送到老家的姐姐处的孩子接走。好在杜开山的三个姐姐知道这两个孩子是已经阵亡的弟弟唯一的血脉,那个男孩更是他们老杜家的一条根,视若掌珠。

    虽然三家的家境也不过普通之家,但姐弟俩倒也没有遭什么罪。在杜开山当中学教员,大革命时期便入党的秘密党员大姐夫的劝说之下,虽然不舍,但也答应了中央去人将孩子带走。

    中央这封电报一是告诉杨震,他委托的事情除了几家实在无法找到之外,其余的已经完成。二也就是希望和杨震沟通一下,寻找来的家属是留在延安还是想办法送到东北。

    杨震接到中央回电虽然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将实情告诉杜开山。这件事情早告诉比晚告诉要好。他相信面对这个寻常人很难接受的妻离子散结果,以杜开山的性格会挺过去的。

 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态度的转变

    正在东北局开会的杨震接到李延平发来关于杜开山知道家变后表现的电报,琢磨了一下还是亲笔给李延平起草了回电。让他将因为不放心派出去远远跟着的人手撤回来。就像前一阶段的自己一样,这种事情还是靠杜开山自己去解决,别人帮不了什么的。

    杨震这次连夜从位于兴山要塞的司令部赶赴东北局驻地的萝北开会,走的很匆忙。原本想要找杜开山好好谈一谈的想法只能押后。这次急着赶回东北局开会,是因为刚从江北返回的总指挥一封绝密电报。

    总指挥这次去江北不仅仅是要求谈判引进军工生产线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按照杨震提出的向江北购买几架运输机,并协助开通经江北中途在外蒙古加油,直飞延安的空中航线。以便打通与中央的直线联系。

    杨震在此次战役发起之前,也就是在这批大部分是从新疆抽调的干部从新疆出发后,就接到中央来电。中央在电报上直接明确告知,随着西北交通环境的日益恶化,原经甘肃、新疆、苏联前往东北的路线不得不暂时中断。

    途径兰州的干部,已经出现过几次被当地军政当局无理抓捕,甚至被秘密绑架后失踪的事情。出于保护干部安全的需要,在交通线安全性没有恢复之前,这批干部将是最后一批由关内调往东北的干部。

    为了急于重新打通与中央的直线联系,杨震加速启动了原本就为缩短路上时间,而与江北商议开辟原定空中航线一事的进度。为了能购买到所需的运输机,杨震甚至忍受了江北的狮子大开口,开出的一吨黄金一架飞机,培养空地勤人员全部以日元现汇结算的天价。

    只是让杨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场战役结束后,江北原来有些暧昧,甚至是漫天要价的态度却突然有了转变。前后转变之大,让自感心里承受力都比较强的杨震,都颇为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

    江北此次不仅再次答应提供三笔总价值达到两千万卢布的低息贷款,还同意杨震在飞行员由自身解决的前提之下,出售给抗联五架在苏军中也是最新式的里二式运输机。并答应按照杨震要求,将苏军最新从美国进口的运载量达到八吨的c四六式运输机转交给杨震所部两架。

    至于杨震求购的苏军在入侵波兰战役中缴获的武器弹药,生产线方面也表现的很大方。表示这些武器可以按照二手货的标准,半价出售。而弹药则可以按照国际市场价格的三成全部出售。

    至于杨震点名要的军工生产线,可以将在西乌克兰以及西白俄罗斯地区收缴的波兰全部武器生产线,以及两条弹药生产线按照实际价值的六成提供。只是波兰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原德国和奥匈帝国境内。原属沙俄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军工产业并不是很多。这方面提供的数量有限。

    江北甚至提出取消之前的那个小型合成氨工厂合同,对方将会把位于波兰重要工业区利沃夫的一个中型合成氨生产厂无偿转让给抗联。甚至答应可以将缴获的波兰空军中的所有飞机都转交给杨震。

    当然这些物资杨震还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拆装费与运输费的。而且那些前来帮助的苏联专家也需要按照其在国内工资平均水平的一倍支付工资。

    尽管这些东西本来就是都是二手货,以二手货的价格出售本就是应该的。但在目前自己唯一的外购渠道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情况之下,杨震也只能忍受在他看来,这种纯属于即当**,还要立牌坊的做法。

    很明显江北对自己在杨震所部扩大,并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战果后,使得自己获得的收益远远的大于自己的前期投入很是满意。在莫斯科看来,用一堆自己无用的废铁,和几乎白来的工厂设备换一个稳定的东部边境还是很核算的。

    在欧洲形势日益恶化的情况之下,东部能维持一个稳定的边境让苏联最高统帅部非常的满意。而在苏军最高统帅部看来,既然苏军已经决定通过武力解决芬兰问题,维持一个安定的东部边境更加重要。

    在苏军最高统帅的所谓建议之下,这份本来已经拖延了两个月的谈判,进展突然神速了起来。江北一改之前不是能拖就拖,再不就是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的做法。原来久拖不决的谈判,在短短的五天之内便达成了一份让杨震相当满意的协议,

    江北不仅对总指挥之前提出的要求基本上全部满足,甚至额外还增加了部分的援助项目。比如说杨震原定的两架里二式运输机,这次江北干脆大方的又给添上了三架里二式运输机。

    还答应将原来杨震并未提出的,苏军在波兰战役中缴获的波兰空军的飞机、陆军的部分坦克全部大方的免费赠送。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前提是,这些装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必须全部在江北进行,所有教官也必须由苏军担任。

    至于之前死不承认苏军从美国购买的即便在美国也是最新式的c四六式运输机,这次也答应转售两架。这次江北的表现,又一次证明了尊严是靠实力打出来的,没有实力,你就是举着金饭碗上门要饭也没有人搭理你。

    这些缴获的波兰陆军武器装备,对于苏军来说本身就等于废铁一堆。无论是其仿制的德式一九二四式生产的wz二九式步枪,改造的苏制莫辛纳干步枪的wz二五还是仿造比利时fn一九一八式轻机枪生产的wz一九二八式轻机枪,还是wz三零式水冷重机枪使用的都是用七九子弹。

    其炮兵装备的法国造或是波兰仿造的法式七十五毫米山野炮,还是奥匈、捷克产的一百毫米轻榴弹炮对于苏军来说,都是一些没有什么用的老古董。尤其是那些一战后法国生产的六十九毫米山炮,对于苏军来说连老古董都算不上。更别提苏军缴获的波兰陆军武器装备之中还有不少是波兰在苏波战争中缴获的苏军一战时期的山野炮。

    这些武器装备对于正在虽然也正大力扩充兵力的苏军来说,留着因为口径不同既没有什么用,还要花心思去保养。在战时更容易因为武器的口径不同,引起装备上混乱。还不如一次性打包便宜一点的处理给杨震。

    但就算这些都是人家眼中的废铁,但掌握在人家手中。在你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利益的前提之下,你就是举着金条去买,都不会给哪怕是一发子弹、一支步枪。

    江北指定这次杨震从江北获得的两千万卢布的低息贷款购买这些在他们眼中的累赘,几乎是一举两得。不仅贷出去的钱连转一圈都没有用得上,便又回到了自己的腰包之中。还空手套白狼的白弄了两千万卢布,而且杨震还要承他们这样一个天大的人情。

    毕竟向抗联出售军火,他们还要冒着一定的军事与外交上风险的。尽管在杨震所部快速壮大后,他们冒得这个危险几乎已经是微乎其微。但对于一向秉承着伟大的苏维埃利益至上原则的江北来说,这个风险还是很大的。

    江北尽管这次态度转变的很大,出手也很大方。但对于杨震希望能够购买苏军在波兰缴获的库存镍铬等原材料却是一口回绝。只答应出售缴获的库存的一千五百吨战前波兰从德国进口的高级镍铬合金钢,以及两千吨制造炮弹使用的炸药。

    他们给出的意见是杨震所部现在还没有冶炼镍铬合金钢这种高级技术,甚至连一个正规的炼钢厂都没有。这些制造枪炮所需的特种钢材还是由伟大的苏维埃提供比较好一些。这些杨震一直想获得的原材料,无论总指挥怎么说,对方就是不开口。

    而对于杨震希望江北能够提供一套炼钢设备,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