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2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个人毛病很多,也经常犯错误。脾气是急了一些,但也都是为了工作出发。我不是一个万能的人,在工作上还需要大家的帮助。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东北的工作千头万绪,我一个人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多少钉子。”

    “今天在这个会上,我想和大家说的是中央派各位来东北工作。无论担任什么样的职务,或是分管那个方面都是有职有权的。大家对自己分管的事情,都有最终拍板的权利。实在决定不了的,可以在军区常委会上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吗。”

    “我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操心到底。再说我一个人考虑问题,也不是很全面,也很容易犯错误的。大家现在都是各管一摊的副司令,论起工作能力都不比我差,我看就不要限制自己的工作能力发挥了。”

    “就像军区炮兵和装甲兵学校,需要增加部分火炮和坦克进行训练,并组织学员进行演习。铁道兵增加物资供应,需要增加以保证干部战士在高强度作业时候的体力。某些新式武器,试验场需要扩建这一类的报告。大家看是不是分管的副司令自己就可以决定,没有必要往我这里送了?”

    杨震的话音落下,几位副司令员都会心笑了起来。说实在的除了军长之外,大家当初调到东北工作的时候,心里面都有一定的顾虑。论起岁数和资历来,杨震自然是小字辈的。可论起职务来,这个小字辈的却又成了自己的上级。

    资历这玩意,无论在那个国家军队之中,都是一个跨不过去的门槛。杨震现在是上级,可在资历和年龄上,被称之三八式干部的他,无疑又是一个小字辈的。几位副司令员之中就算资历最浅的,也远远的超过杨震。

    可偏偏几年孤军作战,只能依靠自己的经历。又让杨震养成了有些霸道,基本上是说一不二,一旦下定决心就轻易不会改变的性格。在对待一些问题的观点上,杨震又是极端的现实主义者。这与这些老前辈们,中间就多多少少有些矛盾。

    再加上这几位临调任东北工作之前,基本上都是主席亲自找的谈话。谈话之中一再叮嘱这几位,到了东北之后要服从杨震这个军事主官的指挥。不许摆老资格,不许不服从分配。一切工作要服从杨震这个军区司令员的命令。

    搞的这些杨震的老前辈,除了那位刚到任的副司令之外。虽说到东北之后各自分管一摊,但都有一定各自顾虑。再加上自己在关内时期的工作作风和方法上,还与抗联在杨震长期苦心培养下的作风有些不同,这工作上束手束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关内各个根据地,都实施党政军一元化领导不同。在东北杨震的态度很明确,军队就是军队、地方政府就是地方政府,军队绝对不允许参合到地方工作之中,不允许对地方的工作指手画脚。

    除了自己这个东北局第二书记之外,其余的军队干部一律不在地方党委和政府兼职,哪怕是名义上的挂职也不允许。这与其他根据地实施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的工作方式,本身就有些格格不入。

    除了地方党委第一书记,兼任地方军区和分区第一政委之外,地方干部也不许身兼军职。但这些地方党委第一书记,并无调动部队的权利。即便是调动各地成立的公安部队,超过一个中队,也必须要经过军区分管副司令的同意。

    唯一例外的就是分管科技的副司令,因为工作特殊性所以在东北人民政府,有了一个副主席的兼职,这是杨震唯一提出的例外。其余的人要么脱下军装去地方工作,要么就老老实实的回到部队来带兵。

    即便是新解放区派出的军管会人员,也是主要由地方党委和政府抽调人员组成。部队的干部,只在军管会担任一个普通的常委,时间不许超过一年。在军管会撤销改为政府部门后,部队干部立即返回部队。

 第二百七十二章 发了大财

    在抗联之中所有部队的供给,全部由军区司令部统一调配,不在由各地自行负担。部队严禁为了增加军费,而私下搞一些商业活动。所有部队下拨的经费,并不经过个人的手,一律由军区后勤部直接集中统一采购。

    对于一些需要地方统一供应,无法集中采购的肉蛋菜。由地方采取记账,到财政年度总部统一结算的办法。财务纪律之严格可谓是全军独一份,这与其他根据地在供给上,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的情况又是有些不同。

    东北军区与其他根据地不同的特殊情况,再加上中央又再三强调了东北军区,以杨震这个军区司令员为核心。这就让先期到任的几个副司令,在工作之中有了很大的顾虑。在一些本来自己有权利拍板的问题上最终决定,还是都选择了交给杨震亲自决定。

    这也就造成了杨震办公桌上,需要他最后拍板的文件堆积如山。从衣食住行到部队的训练等诸方面,应有尽有的事情出现。结果杨震当初死缠烂打,要求中央调人为自己分担工作的想法,最终变成了一堆泡影。

    杨震今天的谈话虽说有些抱怨成分在内,但几位副司令也都明白了他的思路和想法,都明白了杨震今天开这个会议的苦心。对于各自分管工作的调整,除了军长对让自己分管外事有些顾虑之外。几位副司令员和副政委,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则最终还是表态支持。

    在会后军长跑到杨震的办公室谈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分管协调与美国陆军航空兵联系,对他来说有些过于棘手了,外事这玩意他实在是不想接手。军长认为自己还是只分管军区院校这一块,更加的合适一些。

    看着军长一脸的愁容,杨震也只能笑了笑道:“军长,咱们是皖南事变就在一起战斗的老战友了,说实在的把你调来给我当副手有些屈才了。但现在中央既然已经把你调到东北工作,我就要尽可能的将你身上的才干都压榨出来。”

    “你在国外生活、工作、学习多年,对外国人的性格和秉性比较了解。其他的几位同志,虽然也有出国留学的,可去的都是苏联。这本身在对外交流上,多少有一些障碍,毕竟他们的对外接触面都没有你宽。外事工作由你分管,也是我最放心的。”

    说到这里,看了看听完自己这番话后欲言又止的军长,知道他心中想着什么的杨震叹了一口气道:“军长,虽然现在你是我的副手,但是在心中我一直都把你当做兄长。咱们两个在皖南的时候,不是合作的很好吗?你的才干,我还是相信的。”

    “今天在这里就咱们两个人,我有什么就说什么了。我和你说句实话,我现在真的很累。不是那种单纯身体上的劳累,是从精神到体力都真的很累。

    “大战一个接一个,规模也越打越大,我主要的精力都要放在这方面。但家里还有这么一大堆的事情,我不可能事事都顾及到。这么大的一个家业,我一个人在支撑真的很疲惫。真的很需要你这个当兄长的,好好的帮我一把。”

    “你在国外生活多年,又居住个几个国家。对西方人的性格和秉性还是比较了解的。接触面很多,足可以称的上见多识广,也不是那种过于刻板的人。外事这方面的工作,交给别人我真的不放心。我真的不希望教条主义,毁了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东西。”

    “美国陆军航空兵此次派出最新式的轰炸机,进驻东北抗日根据地,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可以利用的机会。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协调好与美国陆航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未来发展很关键。所以我需要一个眼界开阔,又有足够能力的人来负责这件事情。”

    “军长,我做出这个选择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反复掂对了许久,才最终下定这个决心的。并且由你主管这件事情,也是上报中央并争得主席同意的。军长、老大哥,你担忧什么我很清楚。”

    “但希望你也要相信我,无论你怎么做,我都会在你的身后支持你。如果日后有人在这件事情上,找你的麻烦或是搞出其他的事情,让他们直接来找我。绝对不会因为这方面的事情,给你带来任何的麻烦。”

    杨震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想要说什么的军长,最终还是张了张嘴什么都没有说。看着面前这位当年的铁军军长,眼下却有些过于患得患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的老大哥,杨震摇了摇头也没有再说什么。

    军长走后,杨震多少有些感慨。只是留给杨震感慨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在刚送走还是顾虑重重的军长后,军区装备部长熊大缜就找上门来汇报工作。看着不请自来的熊大缜,杨震揉了揉眉头,叹了一口气道:“我说老熊,你什么时候能有点眼力价?”

    “我这刚开完会,又和其他首长谈完话,你小子就找上门来。我昨天才到家,连口气都没有来的及喘,就看了大半夜的文件。现在你就不能让休息一会喘口气再说?晚个一天半天的,你那边的天塌不下的。”

    “说吧,你小子不请自来又是什么事情。别告诉你又是要人,那你可就是烧错了香了。要知识分子的事情,你去李政委或是项主任。如果搞科研要经费,去找主管副司令去。现在你有专职婆婆了,不用在事事向我汇报。”

    对于杨震的不满意,熊大缜却是很不以为意的笑嘻嘻道:“一号,我今天来汇报的事情,您听了顾及比让您连着睡上几天还会解乏。这次我们派出的人员,在渤海湾老杜击沉的那些日军舰艇上,可是发现了不少的好东西。”

    “日军此次实施的祁口登陆战,是偷鸡不成反倒是蚀把米。可是日本人这次出动的大批海军舰艇,却主动送上门来不少好的东西。咱们派出的人员,这段时间在渤海湾,可谓是发了大财。”

    “日本海军二二型舰载对海雷达,十三型对空搜索雷达各两部,二十一型对空雷达一部。各种舰用光学瞄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