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20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在华北的抗联部队,全线转入防御。能不能将德州之敌困在德州,并利用德州战场,尽可能的将日军援军吸引在哪里。对于我们不远将来进行的防御作战,可是相当的至关重要。”

    “至少将日军目标锁定到一处,可以大大节省我们在防御上投入的兵力。从天津到黄河口,整个渤海湾可供日军登陆的范围太大了。在加上冀南、冀鲁边,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守的密不透风。”

    “如果不能将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一个地方。除非我们调动重兵,沿天津到黄河口几百公里的海岸线高密度部防。否则以现有的兵力,那么我们的整个防御体系,将不会有任何的作用。即便我们采取机动防御,但也要消耗大量的兵力。”

    “现代战争,都是立体战争。地面、空中、海上,相辅相成的。我们是在与一个有着庞大海军,并且具备相当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的军队作战。尤其是沿着海岸线作战,如果我们忘记了敌人的海军,哪怕是一支已经日薄西山的海军,我们将会犯下致命的错误。”

    “这也是我对杜开山最不满意的地方。他太轻敌了,真当德州之敌已经成为困兽了。在他横扫冀鲁豫边区的时候,不会趁机偷袭他。更将整个山东的日军,甚至整个日军都看成了无物。”

    “他只看到地面上的那些零七碎八的敌军,看到了眼下整个华北战场日军的颓势,却忽视了在他的侧翼,还有一条漫长的海岸线。在他的卧榻之侧,还有一支仍旧控制着中国海岸线的现代化海军。”

    “他在这一战之中,忽视的事情实在太多。编筐窝篓全在收口,这口子收不好,随时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他杜开山连这一点危险都看不到,那么他作为一个战略方面的指挥员就是不合格。”

    话音落下,杨震在心中却是微微叹了一口气。有些东西可以说的,有些东西是不能说的。杜开山让杨震如此动怒的原因,除了那些表面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太过于锋芒毕露、不知收敛了。

    自己将东线交给他,而是没有将更适合他指挥特点的西线交给他。就是因为这边与兄弟部队配合少,可以少一点捅出篓子。别和兄弟部队关系搞的太僵硬,凡是为自己的未来留条后路。

    杜开山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对于政治那些东西并不感兴趣。这个人天生是一个战将,但是在政治上却是弱智的很。杨震有时候很搞不明白,按理说这个家伙也算是老兵油子出身,怎么对有些方面的事情就这么不敏感?

    今天这事如果换了王光宇或是陈翰章,都不会做出他这种事情来的。帮一把或许派出一个师帮着压压阵脚也许会,但是这么明目张胆的直接出手,在一点必要都没有的情况之下,从人家的碗里面抢饭吃,两个人都不会这么做。

    在这种事情上,必须要顾及到兄弟部队的感受。大家都是军人,内心的傲气和骨气都是有的。在当时人家没有要求你帮忙,当时的形势也没有必要去帮忙,上级更没有部署你去支援。人家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的情况之下,这么做是会很伤人的。

    最关键的是,如果他真的以大局为出发点,为了尽快的解决冀鲁豫边区的日伪军残存力量,这么做倒也罢了。但杨震很清楚,这个家伙的出发点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他的这种做法说好听的是帮助兄弟部队加快进展,说不好听的他这是在抢功。

    当然以杨震对这个家伙的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绝对不是抢功而是在发泄,这个家伙眼皮子还有那么肤浅。以他的性格来说,冀南地区残存的那点小鱼小虾,他根本就不会看上眼。他横扫冀南,包括沧州城攻坚战,打成那个情况,都是这个家伙在发泄怒气。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战场之外

    对于杜开山的性格,杨震还是很了解的。这个家伙被二十二师团跑掉了一部分,感觉到丢了面子。尤其是在西线陈翰章将日军五个联队全歼,无一漏网的战绩面前,丢了自己的面子。这心里恐怕会很是怒火中天,将火气都发到了冀南日伪军的头上。

    其实杨震心里很清楚,自己的真正怒气是从那里来的。自己面上说的那些,固然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杜开山对德州日军的不重视,也占据了其中大部分的原因。但这些原因,并不是如此动怒的全部原因。

    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杜开山如此的不冷静,为了一点他所谓的面子问题,居然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放着眼前的日军集群不管,跑到兄弟部队碗中去抢那么一点肉。对于杜开山的性格太过于了解的杨震很清楚,如果没有被二十二师团一部溜走。冀南日军的那点残存力量,他杜开山能看上眼就怪了。

    对于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爱将,究竟有什么样的能力,杨震哪里会不知道?恐怕杜开山就是认为德州现在日军兵力虽多,但在久战伤亡巨大的情况之下,已经无力向外反击。自己的部队又是清一色的机械化,行动迅速可以速战速决。

    上级没有下达进入山东境内作战,自己满胸的火气发泄只能找冀南的那些小鱼小虾去。只要动作够快,应该是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可是战场之外的很多问题,都或是被给他忽略了,或是他压根就没有去想。

    杜开山这样的人,在战争年代是无价之宝。能打、能拼,关键的时候能担大任。每一个上级都喜欢,但在和平年代却就很难说了。他的这个性格,杨震一想起来就摇头。自己也曾经点过他多次,可这个家伙却就是屡教不改。

    杨震也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的口才太差,说服工作做的很不好,还是这个家伙天生就缺少这根筋。还是人天生的品性一旦养成,后天便很难改变。他杜开山在川军中打混那么多年,能力相当的不错,却始终没有升上去,恐怕还是与他的这个性格有关。

    原本杨震以为他与他的那个外柔内刚的妻子相会之后,这个脾气和秉性会改变一些。哪里想到,还是茅坑里面的石头,还是那么又臭又硬。虽说表面上好了一些,有了一些的进步,可这骨子里面的傲气,还是没有减少半分。他的这种个性,在和平年代却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是有些东西,自己是不能明说的。

    尽管杨震在说完自己的想法后,显得有些沉默。对于杨震的分析,特别是要准备应对在渤海湾解冻之后,要防止日军从渤海湾登陆,从整个河北战场侧翼打开通道的思路,作为军事大家的老总还是很赞同的。

    不管日军有没有这个想法,但日本海军只要元气还在,无论情愿与否这个准备就必须要做。否则一旦日本海军,从渤海湾登陆直插整个河北战场侧翼,那么整个战局就随时有翻盘的危险。

    至于抗联从战役发起到现在,装备的损失加上伤亡数字,不用杨震说老总也清楚的。按照他的要求,抗联各个师每日的伤亡数字,在他那里都有一个汇总。到眼下整个伤亡,已经积累到了一个巨大的,让几乎每一个人都心惊胆寒的数字。

    即便杨震不说,老总也很清楚,攻击线已经无法继续南伸。能打到现在的这个态势,南下作战的抗联已经是倾尽全力了,实在是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南下。面对着整个华北战场日军先后投入的二十余万兵力,再加上数量更多的伪军,打成眼下的局面,可以真的相当不容易。

    日军不是稻草人,站在那里等着你拿刺刀去刺杀他们。无论骨头还是肉,都是需要一口口去啃的。此次会战之残酷,为老总从军几十年之罕见。如此大规模的大兵团捉对厮杀,几十万大军相互混战,这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早在杜开山调头攻击沧州之前,老总就已经下定决心暂停攻势。利用日军新增援的兵力尚未抵达,原有兵力已经被彻底分割或是歼灭,整个战场出现难得的短暂平静,为抗联争取一段修整时间,至于后续进攻展开与否,还是要看形势发展的情况再说。

    这次老总在返回北平数天之后,便回到河间,除了为了重新组建冀中军区之外,主要就是要与杨震谈一谈下一步作战的思路。老总认为眼下该让部队停下来,喘息一口气了。即便发挥连续作战的精神,但也不是这么打的。部队若是元气损失过大,再想恢复可就难了。

    在返回前指之前,老总已经给中央去电,建议在整个河北战场,除了天津局部战场之外,全线停止攻击转入防御。在日军发起全面反击之前,争取抗联进关部队挤出一段时间整补与修整,以恢复有些伤了的元气。

    同时在山西战场,在不改变现有的蚕食加围困、分割战术的情况之下,继续保持一定的攻势,一点点的挤压第一军的活动空间。如果一时无法彻底解决,就暂时困住日军第一军所属各部队。

    在山东战场,则保持目前的运动战术。加大对日军据点的拔除以及拓展控制区,尽可能的分散日军的注意力,牵制并分散日军援军的注意力。虽说一时打不了大规模的歼灭战,但也要尽可能的拖住山东日军。

    中央虽然还没有回电,但老总相信主席会慎重考虑到自己建议的。即便杨震不停止攻击,老总也会提出停止继续攻击的建议,收缩兵力转入防御。让部队能得到一定时间的喘息,以避免因为连续作战伤了元气。

    而在发出这封电报后,老总也与晋察冀军区的老总研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从冀中和冀南地区,给抗联动员两到三万的新兵。并致电晋冀鲁豫军区和晋绥军区首长,希望晋冀鲁豫军区从山西战场新解放的地区,给抗联动员不少于一万新兵。

    命令重新组建的冀中军区,派出最得力的政工人员立即赶赴沧州。动员原本抗联在沧州动员的两个团的新兵,因为沧州被打成一片废墟,而在开拔之前集体当了逃兵的新兵尽可能的归建。

    同时派出得力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