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挺外表与部队大量使用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一样,但原来侧面弹斗的位置上却插着一支九六式轻机枪使用的弹匣。

    总指挥指了指眼前的轻机枪道:“我们部队中歪把子机枪的数量很多,使用日军改进的九六式轻机枪的数量不多。歪把子机枪弹斗式供弹方式复杂,一旦损毁整支枪便失去了使用能力。兵工厂便参照缴获的九六式轻机枪,对歪把子机枪进行了一些改造。”

    “这种改造并不复杂,我们的工厂完全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经过大量的实验,这种改造过的轻机枪的可靠性大大的增加了,其使用的复杂性也降低了很多。至少战士们不用再因为压子弹不熟练,而造成火力中断。到时候只需要更换弹匣便可。很适合我们眼下部队之中新兵过多的情况。”

    听罢总指挥的介绍,杨震沉思了一下道:“总指挥,冲锋枪的产量怎么样?现在生产了多少支?多长时间能才能完全满足部队装备的需要?”

    “这种改造过轻机枪,改造一挺需要多少时间?弹匣的生产数量能不能跟的上。您知道,一挺轻机枪至少要配备三个以上的弹匣。还有手榴弹改造的数量与进度怎么样,能不能满足部队的使用?”

    对于杨震的询问,总指挥摇头苦笑道:“你也太心急了。咱们的兵工厂才开始生产,合格的工人数量又严重的不足。原材料的数量也不够。就算这两种武器结构简单,容易生产。限于原材料与人手不足的限制,现在一天只能分别生产二十余支这种冲锋枪。不过八毫米弹药与手榴弹改造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毕竟这两种物资储备还是足够的。”

    “至于对歪把子机枪的改造,平均一天只能改造两到三挺,进度还算可以。不过弹匣的生产速度,因为我们采取了整体冲压的工艺,只要原材料充足,平均一天可以生产二十多个。”

    “还有你不知道吧?兵工厂的工人在几个师傅的指导之下,在兵工厂旁边的一条山间河流上利用这里的水泥构筑了一个简易的堤坝。利用拆卸的汽车发动机加上自己铸造的涡轮片改装了两部小型水利发电机。今后只要河流不封冻,我们可以节省大量的用来发电的汽油。”

    “我们库存的子弹发射药虽然不少,但是我们缺乏合格的枪钢。这里的军工原料大多都是已经成型的半成品。原材料并不多,单纯的枪钢只有几百吨。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不过兵工厂那些从原十一军兵工厂出来的师傅说利用铁路使用的轨道钢可以改造。这次刘长顺带回来的大量钢轨对缓解原材料紧缺的情况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有了这批原材料,这种新式冲锋枪生产的进度可以大大的加强了。我想有一两个月便能满足部队目前的需要。”

    说到这里,总指挥拿出来了杨震交给兵工厂的另外两张图纸道:“你这两张图纸上的武器,说实在的我们暂时先在还生产不出来。虽然结构同样简单,但生产工艺却比这两种冲锋枪高的多。”

    “首先我们没有你图纸上要求的这个口径的枪弹。即便用日制七七口径重机枪弹改造,至少现在还有些困难。几乎相当于重新生产一次。还有机匣采用整体钢材冲压工艺,我们现在倒是能制造出来。”

    “但是合格的枪管,却是造不出来。虽然镀铬的设备我们有,库存的镀铬原材料却是不多。而且镀铬工艺比较繁琐,我们一时只能保证对冲锋枪的生产。据那几个军工师傅讲,生产这种需要大量的铬,我们根本就无力满足。”

    “我们用九二式重机枪枪管,改造过一支。使用少量的经过改进的七七子弹实验过。其射速极佳,而且点射的精度几乎不比歪把子轻机枪差。但我们总不能将所有的库存的九二式重机枪管全部改为生产这种武器吧?对于火力贫弱的我们来说,重机枪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支援武器。”

    “我们也曾经用其他的材料试制过一支,不过只打了几百发子弹枪管便发红过热。打到一千多发子弹的时候,枪管便已经变型、报废。这种武器的射速太快,对枪管的生产要求的工艺较高。即便是使用九二式重机枪枪管改造的,也只能发射几千发,枪管便报废。我们手头只有少量的铬,除非将冲锋枪全部停产,否则根本就无法保证这种武器的生产。”

    “不过几个工人师傅说过,这种武器生产简单,坚固耐用。只要有合格的原材料,短时间之内便可大量的生产。只是使用日式七七口径的子弹有些不太适用。但这并不算什么问题。只需在一些零部件上做一点小小的改动便可。”

    “至于这个什么反坦克火箭筒,我们至少现在还没有这个条件生产。首先制造发射筒使用的高强度合金钢我们没有,现在也没有办法制造。我们即没有炼钢设备,也没有炼钢人才。”

    “而弹体、风帽、弹底盖我们虽然能生产出来,但缺乏所需的薄钢板。锥角为70°的这个紫铜药型锥我们生产不出来。还有这个机械惯性发火引信,以及弹性钢尾翼我们都无法生产出来。更别提空心装药等其他配件了。杨副总指挥,至少这个武器,除了作为发射药使用的黑火药之外,其余的至少是短时间之内,我们无法生产出来。”

    说罢,总指挥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道:“杨副总指挥,我看这两种武器,我们暂时先不要生产,还是集中全力生产急需的冲锋枪与改造歪把子机枪,以及复装子弹的问题。至于其他,还是等以后有条件再说。”

    “尤其是这种新式自动步枪,好是好,但射速太快,对子弹的消耗也太厉害。一支这种枪,几乎比我们使用的日式轻重机枪还要耗费弹药。按照我们现在只能使用缴获的日军原材料生产子弹来看,一旦大量装备,我们的兵工厂的产能根本就无法满足需要。”

    总指挥指的这两种武器便是杨震交给兵工厂的后世著名的ak47步枪与rpg2反坦克火箭筒这两种武器。这两张武器,杨震原本就是为了与北面那个老大哥用来做交易的东西,只是不生产出一些样品来,终归还是缺乏说服人家的有利证据的。

    听罢总指挥的话,杨震并没有急于回答他。而是沉默了下来。脸上忽明忽暗的不知道再想着什么。

    见到杨震听罢总指挥的劝告,却沉默下来。以为杨震有些想法的李延平接过话题道:“司令员,我们的兵工厂能这么快生产出需要的武器,这与总指挥的重视分不开。兵工厂的生产都是总指挥一直亲自在抓。我们的实力有限,原材料除了一些日式武器的材料之外,全部短缺。能做到眼下这个地步已经是最大的努力了。”

    听到李延平的劝解,杨震知道他有些误会了,便微微笑道:“政委,你这可是误会我了。我可不是对总指挥有什么意见。我只是在想一些问题。总指挥、政委,你们看,这两种武器我们暂时无法生产出来,但不代表有人生产不出来。”

    杨震这话一说,总指挥、李延平,包括郭炳勋在内,马上便都反应过来他指的某些人是那些人。他们很清楚,这些武器图纸杨震不可能交给日本人。自己又孤军陷在敌后,可谓是四面楚歌的满洲,这图纸也不可能交给别人。这个人只能是北面那个老大哥。

    只是有些摸不清楚杨震真实意图,几个人没有胡乱猜测。只是将期待的目光看向杨震。希望这个家伙别像现在这样吞吞吐吐的,早点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第一百五十章 杨震的思路

    见到几个人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己,杨震便有些挠头该怎么去解释。自己总不能说今年九月份,欧洲会爆发一场世界级别的大战。德军那个后来几乎横扫了欧洲的装甲雄师在波兰的表现,震惊了几乎全世界。

    正是通过这场战役,让全世界都真正认识坦克这种终于成熟起来的攻击力异常强大的武器的巨大威力。而对于北面的那位西部地势平坦,极为适合大规模运用坦克战术老大哥来说,德军的坦克,这是一个极为致命的威胁。而那位老大哥出于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想法,会大力生产坦克和反坦克武器?

    还有自己该怎么说,对面的那位老大哥在今年的冬季,为了所谓的安全理由去强抢自己邻居的土地,结果被人家揍的鼻青脸肿不说,步兵还在对手大量装备的冲锋枪之下,死伤惨重之后,才真正认识到了冲锋枪的威力,开始大量的设计,生产这种武器?

    据杨震自己了解,在波兰战役结束之后,这位老大哥几乎疯了一样的扩充坦克部队以及反坦克部队。所有生产的火炮,除了火力压制之外,还要有反坦克的功能。

    自己这种虽然对原材料要求有些苛刻,但并非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自己虽然无法生产,但对于人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最关键是工艺简单,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大量生产的武器怎么看也比他们生产的那些笨重的反坦克枪要强的多。

    虽然他们自己肃反杀掉了大批优秀的指挥人才,但杨震相信对方总归还是有识货的人的。这种武器对于对方来说终归还是有市场的。

    至于ak四十七步枪那就更简单了,这种极为复合老大哥胃口的武器,在那场规模不大,却使得老大哥几乎成了全世界笑料的战争之后,应该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于已经生产了数十年的莫辛纳干步枪来说,这种自动步枪的生产线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改动。

    同样适用七点六二毫米步枪弹,只是长度不同的弹药生产线也不需要大规模的改动便可快速的形成产量。分别已经有了步枪、手枪两种不同七点六二毫米子弹生产线的老大哥,想必不会介意在增加一种的。只要这种武器对他们适用,也是他们急需的。

    最关键的是这种武器工艺简单,容易掌握。总比他们那种饱受争议的svt四零半自动步枪要简单的。很适用于现在苏军的素质,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