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8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建平向南,过了长城一线就是冀东,再往南就是天津和北平了。相对于在叶柏寿至阜新一线,日军的高度戒备,一路上盘查异常严密。稍有可疑立即抓捕,这些人逃跑费劲。但到了建平山区,面对那么大的山区,日军恐怕就顾不上这些人了。只要向南,便可以脱离战场。

    当整个努鲁儿虎山区,完全成了战区之后,这些人谁又能保证不落入抗联一方?太过于想当然,而没有采取什么防范办法的结果,搞不好很容易被这些老鼠屎,坏了他此次作战的整整一锅汤。

    至于在军官素质上,鹫津铅平中将还是很有信心的。虽说他也清楚,如今随着大量的预备军官转入现役,以及通过士官选拔出来的军官素质有一定的下降。但是他依旧认为在帝国陆军严格的培养之下,这些军官的素质比那些士官学校出来的下降有限。

    尤其是去年才开始实施的,从曹长和军曹之中中选拔军官的办法。突击培养出来的小队长一级军官,虽说有些草率。但毕竟帝国陆军的底子在那里摆着那,这些人担任小队长一级的军官,还是比较胜任的。反正这些人都是作为小队长,即便是有一两个不称职,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而李明博方面的劣势,固然是在兵力与火力上,都相对弱于当面的敌军。而且热东地区是此次新解放的地区,形势还很不稳定。当地还有很多汉奸以及特务,尚未来得及肃清,还远不能成为稳固的根据地。

    再加上去年作战时候,日军对热东地区实施的强行归屯并户。虽然整个热东地区,现在已经全部拿了下来,但是这里恢复元气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在此次作战之中,李明博还需要大后方提供所有的物资。

    补给线一样漫长,这也是李明博现在最致命的弱点。他所在的战区,只要有一个点被突破,他的后勤补给线搞不好将会全部中断。即便是粮食这种最基本的需求,热东地区也无法满足需要。

    但他的优势也相对的明显,他手中原来属于挺进军建制的两个旅,则是擅长山地运动战的关内部队出身,各级干部山地作战经验异常丰富。打这种山地伏击战,可以说熟能生巧。各级火力配置,也完全是按照适合山地作战的轻装步兵来配置的。

    最关键的是,李明博手中剩下的最后这一个师,是抗联组建的山地师。所有的装备配备,更加适合山地作战。虽说炮兵建制,只有两个山炮营和一个直属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营,与寻常的步兵师并无太大的变化,但是其适合山地作战的中小口径火炮和迫击炮奇多。

    虽说这个山地师,还没有完成全部的训练。但是却在赤峰、热东战场上,已经经历了实战考验。总体来说,其表现还算是很合格的。虽然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但是山地作战经验上,却是日军两个师团无法相比的。

    在加上拿下承德、赤峰之后,整个热河战场成为此战之中,各个方向最平静的战区。敌我双方的小打小闹自然是不断的,但是基本上都局限在营连一级,别说师一级的作战行动,就是团一级的都几乎没有发生过。

    非但异常的平静,反倒部队和配属火力被成建制的不断调走,所属部队直线下降为四个步兵团。这让本身就不是老实人,现在却只能不断对着地图,采取图上对抗以解心烦的李明博,看着其他战线上的自己老战友打的热火朝天,相当的郁闷外加憋足了劲头。

    现在上级总算下了命令,李明博那还会老老实实的等着日军来攻?尤其是在一号口中的待机时期,他心中已经无数次的被反复掂对过各种作战计划。对当面的敌情,也进行过反复的侦察。等的就是这一天的他,要是不拿出点战果来,今后还怎么在老战友面前挺起腰来?

 第三百三十三章 辽西之战(一)

    辽西战场上,不约而同都采取了同样战术的这两支军队的这一场碰撞,注定会是一场激情四射的激战。而这一场碰撞之后的结局,不仅可以决定在热东与辽西这个局部战区之内,谁究竟更能占据着上风。在某些方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左右到整个战局的走向。

    其实相对其他战场,即便暂时受挫,但都却都有缓和余地来说。在辽西战场上,两方面其实谁都输不起。一旦李明博打了败仗,辽西的鹫津铅平不仅彻底解除了辽西所受到的威胁,还可以威胁察南与西满战场的后路。

    甚至强行进入热河,切断抗联东西两大战场之间的联系。整个西线战场的补给线,都有被切断的危险。一旦晋北战场抗联参战各部的补给线被切断,那么就连粮食都需要东北提供并的晋北战场,就随时有彻底崩溃的危险。

    而对于关东军来说,在辽西、热东战场这次反击战,一旦全线失利。那么失去的不仅仅是目前仅有的阜新和北票两大煤矿,整个辽西丢失。更加危险的是,抗联进入辽西之后,向南可以威胁锦州,切断北宁铁路。

    向东直接可以直插奉天,配合四平正面战场,彻底的完成对四平战场关东军的合围。如果他们的胆子再大一些,甚至可以威胁到营口。整个辽宁战场,也有彻底瓦解和崩溃的危险。

    尽管此刻在辽西战场之上,双方投入的兵力是所有战场之中最少的一个。但这个并不大的战场,在整个战局之中位置却很关键。无论是抗联一方的李明博,还是关东军的鹫津铅平都输不起。

    这一仗无论是对于大校军衔的李明博,还是对于中将军衔的鹫津铅平来说,不是公平不公平的事情,都是只能赢不能输。因为输了,输掉的不单单是他们自己,还是各自方面的整个战局。

    当初杨震将李明博这个纵队副司令,放在热河战场上,这个节点位置上,可谓是下了一番苦心的。这个家伙虽说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但是却是胆大而不草率,仔细、谨慎,而不过于犹豫。

    将李明博放在这个位置上,杨震就是要利用他的这个特点,牢牢的牵制住辽西战场的这两个师团的日军。甚至杨震在一直很注意维护挺进军两位老帅指挥权完整,从不干涉两位老帅指挥,也从来不擅自调动挺进军部队的情况之下。

    在热河战场大局已定之后,一改之前的作风,将挺进军留守热河的两个旅也划归李明博统一指挥,负责对辽西日军作战。将手伸向挺进军主动要指挥权限,在此次战役之中这还是仅有的一次。

    不过在这场虽说目标各异,但在战术运用上却是纯属雷同的战斗之中,优势和劣势都相当明显的两支军队,谁能最终笑到最后。那只能看战场上那支军队的指挥员,把握战机的能力更强一些了,谁的行动更加隐蔽了。

    在行动的隐蔽性上,李明博却是明显占了便宜。拜去年日军在热河战场,尤其是热东山区大面积强行归屯并户所赐。整个建平北部的努鲁儿虎山区,除了集团部落之外通常都是几十里之内都无人烟。

    在此次战役之中又是两军对峙地区,仅有的稀少老百姓,也早就逃离了战场。抗联是动员他们撤离,或是干脆对集团部落采取整体搬迁至北满的办法。而日军则干脆用刺刀作为威逼手段,将所有的百姓强行迁移到辽西地带。

    除了少数逃入深山区的老百姓之外,本就人口不多的努鲁儿虎山区,眼下已经成了大片、大片的空白。这种态势虽说给双方的补给,都带来相当的影响。但也无疑给敌我双方的兵力调动,带来了一定的便利,至少不用担心部队调动的消息泄露出去。

    日军的归屯并户政策,虽说在去年给挺进军在热河的行动,带来极大的麻烦。但大量因为归屯并户而撤销乡村地方伪政权,也给自己的情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其建立的特务组织,活动范围缩水的很严重。

    毕竟那些特务也是要吃饭的,一旦活动范围超过集团部落一定的距离,根本就无法坚持长时间的活动。而且谁都不是傻子,在被清理的这么干净的山区,突然冒出一个老百姓来,恐怕第一时间就会被当成特务。

    日军在派出大量的便衣特务,试图深入到抗联防线后面,但都有去无回之后,也只能学习抗联,派出大量的侦察部队来获取所需的情报。这样做效率却是并不高,并无法满足日军情报的需要。尤其是在收缩兵力的情况之下,更无法满足情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去年关东军在热河采取的封锁政策,却没有想到在今年反倒是锁住了自己的手脚。自己把自己的情报体系,给打了一个五折。深入这一带的少量抗联的侦察部队,的确可以因为无法补给而站不住脚,但也变相的捆住了自己的手脚。

    但在眼下其在建平北部制造的大量无人区,却给李明博的行动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他可以从容的调动部队,穿越日军制造的无人区到达指定部署部位,而不用担心行踪被日本特务盯上泄密。

    同时配属李明博指挥的挺进军,本身又是山地隐蔽行军作战的高手。这种在两军对峙地带,向敌军背后穿插的行动可谓熟能生巧,当年的几次经典伏击战都是这么打的。李明博很注意发挥挺进军的这一点长处,将设伏和北面防御交给了抗联。

    对敌军纵深的穿插任务和机动设伏的任务,则交给了挺进军的两个旅。他就是要利用挺进军自身的优势,在日军防线纵深搞出一点事情来,打乱敌军的部署,给北面抗联的作战创造战机。李明博这个部署,可谓是发挥了两支建制不同的部队,各自的最大优势。

    而日军为了集中兵力准备此次进攻,又在当地不断收缩的态势,也给了李明博很大的可乘之机。实际上在战役最后准备阶段,为了集中兵力鹫津铅平实际已经放弃了整个建平地区,除了建平县城与四道营子大山两个相互策应的要点之外大部分的据点。

    到两军发起进攻之前,除了两军对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