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7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炳勋的话,让杨震看着山西地图陷入沉思。良久才抬头道:“命令陈翰章立即抽调一个坦克营、一个骑兵旅组成一个快速支队,掩护抽调出来的炮兵,利用日军尚未对晋察冀根据地扫荡的机会。经晋察冀北岳区,强行向正太路穿插前进。”

    “去年日军为了扫荡晋察冀北岳区,在北岳区的腹地修建了大量的公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公路,以最快的时间将这些炮兵运送到太行根据地。沿途还可以得到晋察冀二分区和四分区的掩护。”

    “现在不是中路还没有大量的日伪军出现吗?这就是一个机会。无论小鬼子留下这个空缺什么意思,都要好好的利用。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抽调出来的炮兵以及装备,安全的送到正太路以南。”

    “告诉陈翰章,抽调的炮兵要以轻便的日制山炮为主,再加上一部分重迫击炮。如果条件可以,将他的部队之中现装备的二十四门日制九四式山炮,七门九九式重山炮,连同炮兵全部调拨给太行军区建制。另外让他在抽调两个一零七火箭炮连,也一并转交过去。”

    “至于炮弹,以最大的携行能力为准。能带多少,就带多少。调出这些炮兵之后的缺口,总部将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他补充完毕。同时通知驻陕北和绥南的航空兵,在陈翰章向南护送期间,要做好全程的掩护。”

    “另外告诉陈翰章,我同意他抽调一批精干部队,深入晋西北纵深,查找这个左间支队的主力踪迹。还有让他组织一批卡车,加快晋绥军区主力的返回速度。不是到偏关境内,就算了解,而将晋绥部队送到他们该布防的地方去。”

    “老郭,你让张镇华清点一下库底子,看看我们手中还有多少七九子弹。另外,咱们手中现在不是有七架英制轻型运输机吗,也全部调到大同机场。利用轻型运输所需起降距离短的优势,直接将这批弹药送到太行和太岳根据地。”

    郭炳勋按照杨震的意图,快速的起草完毕给陈翰章的电报。只是在略微犹豫了一下之后,在杨震命令的基础上略作了一些变更。一是让陈翰章选择护送部队的时候,要派出一名得力干部指挥。

    如果将炮兵护送过正太铁路之后,护送部队后路被切断实在无法返回,则就地留在太行军区,归属太行军区指挥配合其做好反扫荡战斗。同时挑选一名得力的政工干部,以便协调两军之间的关系。这名政工干部,最好是从太行军区调到东北工作的干部。

    二,让陈翰章在选择护送部队南下的时候,选择路线上要慎重一些,不要草率行事。同时建议陈翰章从抵达晋北地区的北岳区部队那里,协调一支部队参与的护送任务之中。这些部队虽说装备差,但是熟悉晋东北的地形和敌情。还可以与沿途的晋察冀地方武装,做好协调工作。

    在必要的时候,哪怕走一些弯路,也要尽可能的将这批太行区反扫荡急需的火炮和炮兵送到地方。如果沿途能避开日军,就尽可能的避开日军。以保证太行部队,在火力使用上的突然性。

    三,告诉陈翰章,在眼下总部已经来不及抽调的情况之下。不管他是从战利品之中,还是从自己部队之中出血,要给太行区部队筹集至少五万具防毒面具。同时从他的部队之中,抽调出一个营的防化兵,以及一批急救药品和医务人员,同时送往太行区。

    最后郭炳勋在电报上,直接告诉陈翰章。考虑到关内兄弟部队通讯能力比较差,为了避免连同关内兄弟部队电台一起干扰,眼下电子干扰机不宜出动。在寻找左间支队主力踪迹方面,让他尽可能的争取到晋绥方面的配合。

    到底是滴水不漏的郭炳勋,在这些细节上考虑的相当的详细。看完郭炳勋改动完毕的电报,杨震满意的点了点头。尽管两个人之间已经默契到用不到说什么,但杨震依旧对自己这位心细如发的参谋长竖起了大拇指。郭炳勋补充的这些,正是自己没有考虑到。

    只是在给陈翰章的电报发走后,郭炳勋却是头疼起来:“一号,现在咱们这里已经没有七九子弹。在全军完成换装之后,七九子弹的生产,本身就已经停止。只不过在挺进军抵达北满之后,为了给他们换装,才重开的生产线。”

    “但是总产量也并不算多,总数相加只生产了几百万发。现在这批子弹,连同苏联扣押我们物资和装备一事出现之前,最后运过来的一批,已经全部转交给了挺进军。这种子弹,我们实在没有了库存。而且汉阳造的子弹,我们是早就一发库存都没有。”

    “一号,实在不行,您和挺进军的两位首长商量一下,从他们那里先匀出来三百万发子弹,转交给太行和太岳军区。挺进军在上都河和新店的后勤仓库里面,现在还有一千万发子弹,储备数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从他们那里先调出三百万发,让我们匀过这口气。留下的缺口,我们在想办法填补。哪怕是重开生产线,为他们再生产一批也是可以的。一号,我也知道这有些为难。挺进军目前也正处在一个关键位置上,这个时候抽调他们库存的这些弹药,有些强人所难。”

    “但我们现在手中,真的是一发七九子弹的库存都没有,更没有汉阳造所使用的那种圆头子弹。所有的这种子弹,此战之前已经全部调拨给了挺进军。挺进军现在清一色的德制口径武器,他们的需要量很大。”

    “至于抵达晋北的北岳区那几个团,干脆将他们换装成日制的武器装备,我们也好解决补给的问题。陈翰章那里数量不够的话,我们可以从东北战场缴获的战利品之中,调拨出一部分。”

    “要么就将库存的那些,我们从蒙古军队手中缴获的苏制轻重机枪和苏制步枪,以及去年战役结束之后,李明峰上交的轻重机枪都移交给他们。这样,北岳区部队的轻武器口径,至少与我们的部队做到一致。也可以减轻一些我们的后勤压力,避免出现混乱。”

    “另外我们手中还有苏联方面转交过来,原本因为有些损坏而没有配发给挺进军,现在刚刚修理完成的一千五百条德制九八k步枪,一百三十支德制mp四零冲锋枪,十挺德制mg三八式机枪,我看都可以转交给太行部队。”

    “我们虽说没有七九子弹,但是九毫米手枪弹的数量却很充足。我让张镇华从库存的九毫米子弹之中,调拨出来二十万发。其实一号,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现在库存的那一万多支意大利步枪,以及所有的库存也可以转交给他们。”

    “这些意大利造步枪,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上不在使用。地方武装,已经全部换装为日制武器。在入库之前,也全部经过检修和修理、保养,投入到一线作战部队使用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问题。弹药数量充足,足够使用三年的。”

    “现在对于关内部队来说,首先需要的是有足够弹药补充的武器。武器不是问题,但有没有弹药保障能力却是关键。这些意大利步枪我们已经全部完成检修,弹药数量相当充足。即便不交给主力部队,但是配发给地方部队却没有问题。”

    “这样可以将地方武装的那些,缺乏弹药来源的土造步枪淘汰,升级地方武装的战斗力,更好的配合主力部队行动。这些意大利步枪我们放在仓库里面,还需要大量的人员保养。尤其是弹药,再不使用掉可能要过期。”

 第二百七十五章 服从命令是第一位的

    对于郭炳勋的想法和建议,杨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亲笔起草了一封给挺进军两位老帅的电报,从挺进军那里抽调出三百万发子弹,先调拨给太行军区。留下的这部分缺口,由抗联想办法补齐。将库存的德制武器外加上抗联抽调的自己制造的冲锋枪四百至,也以飞机运往大同。

    至于郭炳勋的其他建议,杨震最终还是没有点头。目前还是先解决老总提出的要求为主。至于其他的武器调拨,以及关内部队的换装问题,还是等到战役全部完成,看缴获的结果再做决定,这件事情不着急。

    接到杨震的电报,身上还兼任着太行军区兼一二九师长,以及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两位老帅,更不会有丝毫的含糊。立即从后方储备的弹药之中,抽调了五百万发子弹,紧急运往大同。

    其实他们也接到了老总的电报,而且司令员心一直在为留守部队悬着。日军去年连续发起的长达大半年的大扫荡,以及残酷的冬季大扫荡,让两位老帅都很为关内留下的部队担心。此次日军又发起对太行区的大扫荡,更让两位老帅显得忧心忡忡。

    即便杨震不发来这个电报,两位老帅已经决定从挺进军抽调出一批精干武装,从察西南经晋东北秘密返回太行根据地,配合太行军区的此次反扫荡作战。接到杨震的电报之后,两位老帅更不会迟疑。杨震想要调三百万发子弹,两位老帅则直接抽调了后方储备的半数。

    同时两位老帅为了防止日军对晋察冀采取类似的动作,从前线作战部队之中抽调出了十五万发七九子弹。并缴获的战利品之中,抽调了四十挺轻重机枪,以及一千五百支三八式步枪,三十万发六五子弹,十万发七七口径机枪弹,派出一支部队利用日军目前只控制县城,以及被抗联吸引过去的机会,护送移交给北岳区部队。

    而在大同,陈翰章则与已经赶到晋北坐镇的老总一同,研究护送抽调炮兵至太行军区作战的办法。炮兵可不是步兵,护送这些大家伙,又要经过大片的敌占区,是需要费一番脑筋的。

    接到杨震的电报,虽然不知道一号用什么办法弥补自己抽调出大批炮兵之后,造成的火力空白,但是陈翰章还是在第一时间之内,便不折不扣的执行了命令。按照命令陈翰章除了将自己属下两个九四式山炮营,全部从一线撤下来,进行装备检修以及补充炮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