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机关、工业、教育、城镇人口等非农业人口,整个北满根据地的农业负担远远高于关内。

    如果不是杨震在当初组建了生产建设兵团,并不惜代价购进了一批机械化农业设备。在三江平原上,开垦了大量的荒地,目前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七百多万亩。部队以及东北局机关、学校所需的粮食和肉类,百分之八十以上已经完全由生产建设兵团负担。

    并在根据地内实施粮食配给制,以及对农业生产实施严格的规划。普遍种植玉米、小麦等高产农作物,严格控制高粱、小米的播种面积,恐怕单单这几十万部队吃饭的问题就将北满根据地压垮了。

    粮食安全是根据地稳定与否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到民心稳定的头等大事。在生产建设兵团的产能,目前已经达到了极致的情况之下。保证农业生产尽可能的不受战争影响,也成了东北局的头等大事。

    而目前的农业人口数量,除非在短时间之内实现全部机械化,否则已经无法在减少。如果征兵过度,那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毕竟眼下农业生产,除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实现机械化之外,绝大部分的农村还是依靠人力和畜力。而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之内根本就无法改变。

    在生产建设兵团现有产能已经伸展到了极致,已经无力在提供更多的粮食。而今年上半年在嫩江东岸直到五大连池,以及小兴安岭西麓新开垦的二百余万亩耕地,在农业机械尚未得到大量补充,产量短时间之内很难快速提高的情况之下,恐怕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形成足够的产量。

    新增加的非农业人口,只能依靠现有农业人口支撑。根据地内的现有农业人口,已经不可能在减少了。别说老根据地的人口潜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就是新解放区的人口的分配,在此次会战之前就已经摆在东北局会议进程上。

    新解放的地区,虽说人口总数并不太多,与南满无法相比。但是这些地区,除了东部的长白山地和西部的草原、荒漠、山林地区之外,几乎都是整个东北原来的主要农业区。粮食产量,在整个东北原来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部分新增加的粮食产量,对东北今后的局势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这一带,是主要的大豆产地。老区不能涸泽而渔,在新区也一样不能。更何况新区面积虽说广大,但是增加的人口实际数量并不是太多。

    后世解放战争之中,东北野战军能发展到上百万人,可不都是依靠在东北本地征集的补充兵员。在相当的时候,俘虏才是主要补充兵员的来源。甚至在某些部队,一场大战过后,部队之中解放战士的数量,远远高于征集的兵员数量。

    可现在抗联抓到的那些日本俘虏数量虽说不算太多,但是也着实不少。再加上俘获的日本侨民,数量还是不少的。但是这些日本兵和日本侨民,可能作为补充兵员,补充到部队中去吗?

    如果不是杨震坚持将他们派往矿山劳改,顺便补充严重不足的劳动力,恐怕政治部的某些干部,尤其是某些关内过来的干部。还抱着关内改造日军战俘的观念,就差没有将这帮家伙当成祖宗一样供起来了。

    当然关内日军因为抓到活的很难,使得无论是国共那一方战俘都不多。只要被俘的日军士兵,都尽可能的争取过来。给予最优厚的待遇,并组建反战同盟,以便瓦解日军的战斗意志。这是一种斗争策略,但也是一种无奈的策略。

    战场上打不过敌军,只能采取这种攻心计了,想办法瓦解敌军的战斗意志。在加上中国的兵法之中,自古有攻心为上一说。优待俘虏,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一种宣传战。尽管对于日军这种盛行武士道精神,自加入军队的那一天起,就被洗脑从人变为野兽的军队来说,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全世界将跑到自己国家烧杀劫掠的敌军俘虏,当成祖宗一样供起来,放眼这场几乎打遍了全球战争所有参战国中,恐怕只有中国才这么做。这种攻心的策略,尽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代价有些太大了。

    在很多时候,反倒是让日本人感觉到自己即便被俘,也不会受到惩罚,而更加的为所欲为。所以在关内部队对待日军战俘上,杨震是很有意见的。他认为就算这些战俘即便不接受审判,但是让他们过的太舒服也有些太过了。

    更何况这些日军战俘,在中国战场上的所作所为。按照后世那些西方人的标准,都够得上反人类的罪行了。现在别说让他们充当劳工,就是统统的枪毙,也没有几个冤枉的。还给他们超国民待遇,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病吗?

    再加上关内外的情况不同,抗联几次大战下来,俘获的日军战俘数量远远超过关内国共两军相加总数。杨震可从来没有想过按照关内的战俘政策,去对待这帮畜生和野兽,让他们在战俘营中享福。

    而且要是按照关内部队对待战俘的待遇,恐怕以抗联手中目前的日军战俘数量,砸锅卖铁也养活不起。再说养活在这么大批活人,让他们闲着没事干,也容易出事。这连侨民带着战俘,十几万人聚集在一起,放在那儿也不是一件安生的事。

    所以杨震干脆在战俘之中,除了挑选了一部分所谓表现好的人员作为教官之外,其余的全部发配到矿山进行劳动改造。除了肃清一部分的不安定因素之外,也是从某些方面缓解了劳动力不足。

    同时也通过劳动改造,让这些帝国主义分子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以其劳动做出的贡献,向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深刻的反省和谢罪,以及通过劳动洗清身上深刻的罪孽。

 第三十七章 能拔脓就是好膏药

    美英军事代表团参观战俘营,以及侨民集中居住区的时候。曾经就这些日本战俘从事体力劳动提出过抗议,认为抗联此举是违反《日内瓦公约》。并要求抗联就战俘待遇的问题上,接受国际红十字监督。

    对于美英的抗议,杨震只有一句话等待着他们。杨震明确的告诉他们,现在还处在发展期的抗联,没有那么多的闲置资源,来养活这些吃闲饭的战俘。他们需要以劳动,换取他们必要的生活物资。

    至于国际红十字会监督的事情,只要日军同样接收该组织对被日军俘虏的中国战俘监督,抗联也没有任何的问题。如果日军拒绝红十字会监督,那么抗联也没有义务单方面同意接受。

    而且按照这些日军战俘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罪行来说,没有像他们在南京那样对待中国被俘军人,能让他们从事体力劳动已经是优待了。杨震的回答,那些爱操闲心的美英军事代表自然很是不满意。

    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仅仅距离不到两三个月时间之后,珍珠港事变爆发日军对南洋发起的攻势中,被俘的几十万美英荷战俘受到的日军虐待残酷程度,远远超过他们眼中抗联所谓对待日军战俘有虐待倾向的标准。

    日军在进攻印度和澳大利亚本土的时候,多次出现将英军战俘当做人体盾牌。逼着英军战俘为他们趟雷区,挡枪林弹雨。至于练刺刀、劈杀,饥饿、殴打、以及重体力劳动,更是家常便饭。

    单单为了修建一条缅甸到印度的铁路,因为生活条件恶劣,粮食和医药奇缺,长期重体力劳动。被强迫参加修路的八万多美英荷战俘,死亡率就高达百分之七十。剩余的部分,也在工程完毕之后为了掩盖工程上的一些秘密,集体被屠杀。

    在某些黑手的搅合之下,太平洋战争远比原来的历史要残酷的多,也血腥的多。美英两军在承受了巨大的伤亡,以及被俘人员受到日军极端虐待的情况之下。对日军战俘以及各自管辖区内的日本侨民,也采取了对等报复手段。

    相对于抗联将俘获的日本妇女,只是下放到服装厂和编织厂进行劳动改造。孕妇可以不从事体力劳动,还额外配给一些营养品。也组建了一批日本人学校,接受侨民之中的适龄儿童入学,他们的随身财产还可以保留的战俘政策来说。

    美国人最终走的,要更加极端的多。在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国立即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日本侨民扒的只剩一条裤衩后赶入集中营。美军看守人员以及集中营附近的居民,殴打这些侨民已经是家常便饭。

    侨民中的妇女上到五十多岁的老太太,下到十二三的孩子,也大多遭遇到强奸。甚至出现集中营管理人员,从妇女之中挑选出一部分来开办妓院。以极低的价格,以及某些方面特殊玩法,来吸引某些具有强烈爱国心,却又不能上战场的美国人来报复他们口中猪狗不如的矮畜生。

    也就是说在战场上打不过日本人,你可以到妓院报复日本女人。虽说这种情况只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但是这种事情,在美国各地的所谓日本人监护区很普遍。而且这些妓院,在整个二战期间都是相当的生意兴隆。这倒是与日本人将俘获的美英荷澳等国的妇女和女兵,充当军队慰安妇异曲同工。

    其实相对于日本人对待战俘的手段,以及几个月之后美英为了报复日本人,而对日本战俘和本土的日本侨民实施的种种报复手段,杨震一向认为自己现在对待战俘的做法,几乎快要和圣人一样了。

    当然这些事情,对于现在还在口口声声维持正义的美英一方来说,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对于抗联来说,更是八竿子打不到的题外话。美英对待日本侨民和战俘的手段,杨震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操那个闲心。至于现在,他更关心的是补充兵员的问题。

    在老根据地兵员潜力已经挖掘余烬,实在无力承担大规模扩军。而新根据地目前尚在动员,如果不强行征集,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新补充大量的新兵。同时可供动员的人口数量,一样相当的有限。

    在自身补充兵员,也相当困难的情况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