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位倒霉的老兄当了俘虏,这支一枪还没有开过的随身配枪,自然也成了日军的战利品。对于勃朗宁手枪这种高档货来说,如果这位川并密中将想要在国内购买,需要他支付一百八十日元。有了这支性能优异关键又白来的战利品,那么他自然而然的将其作为随身配枪使用。

    只是当初缴获这支手枪的时候,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支手枪在自己手中第一次对人开枪,目标居然很可能是自己的脑袋。也就是说在他得到这支手枪之后第一次实战,是准备用来自杀的。

    看着手中这支被自己擦拭的几乎是一尘不染,外形远比南部十四式手枪漂亮的多,性能也好的多的手枪。想到不久之后,这支枪射出的七点六五子弹,会在自己脑袋上打一个致命的小洞,川并密中将此时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想当年,关东军以不到两万之众横扫满洲。仅动用三分之一国力不到的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可眼下还不到几年的时间,这光景便调转了过来。当年威风八面的关东军,如今被卑劣的支那人,更卑劣的支那军队压着他。

    当年兰封会战,十四师团威风八面。几十万重庆军,倾尽全力也拿十四师团没有办法。如今调到满洲还没有几年,却是威风早已经不再。去年惨败,十四师团参战兵力十分去了七分。今年更是全军沦落到了,全体玉碎的准备。自甲午事变以来,什么时候关东军,还有十四师团混到这步田地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这么散着打

    相对于困兽犹斗,并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的川并密。此刻因为战局发展,已经带领他的十八师兼五十四团指挥部,推进到通辽东门外一所民居内的王均,心中也不是很痛快,甚至可以说是面色阴沉似水。

    随着天色逐渐的黑了下来能见度越来越差,以及日军拼命的抵抗。他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前,穿插至永福大街,将日军分割为东西两块,先围歼东城日军,并逐步将西城之日军压缩到辽河边上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

    自部队冲进城内之后逐层死守,并有意识节约兵力的日军虽说没有发起过战术反击,但是在防御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存土必争。城内几条主要街道之中街垒层层叠叠,各种火力点虽说都是沙袋垒成,但是数量极多。而且所有的临街房屋,无一例外全部被日军改为工事。

    再加上除了在几条主要干道上的日军街垒之外,对付日军依托各个胡同民居改建成的工事,几乎无法使用炮火支援只能一点点的硬啃。以及地形不熟悉,缺乏有效的城区地图,城内到处都是狭小的胡同的县城结构。

    想要采取侧翼迂回的战术,却经常在迷宫一般的胡同内迷路或是失散。正面突击,日军的工事群又过于密集。在这种情况之下攻击部队,攻势越来越缓慢,直到在县城小东街一线全线受阻。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听着前边密集的枪炮声,看着手腕上手表的指针,已经即将指向晚上十一时的王均眉头越皱越紧。已经小半夜过去了,部队却还被阻击在瓦盆窑至清真寺一线。甚至除了部分地区之外,大部分的攻势已经停止。

    按照现在的进度在这么打下去,别说以最快的速度,就是再打一个星期之后也不见得拿下通辽城。现在的战术,必须进行调整。眼下的进度实在是太慢了,根本就达不到司令员的要求。

    只是战术上的调整是必须的,但是该怎么调整,却是让王均头疼不已。日军将几乎临街所有的房子全部打通改为火力点,甚至一些关键位置或是交通便利的胡同内的民房也同样被改为工事。

    这些改为工事群的房子与后边的民居紧密相连,甚至有的与普通的民居只有一墙之隔。整个通辽县城,除了部分有院落的家庭有地窖可以勉强作为防炮掩体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防护。而且就是这些地窖,也扛不住一发七十五毫米炮弹就得坍塌。

    更何况除了为自己培养的打手和走狗之外,日本人不会让中国受到任何方面的军事训练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这些老百姓家即便有地窖,他们知道不知道怎么利用还是两回事。如果使用火炮,这一炮下去鬼知道牵连进去多少?

    通辽县城虽说地处塞外,但是实际上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县城在结构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除了几条主要大街以及部分勉强能够通过马车的小街道之外,其余大部分的地方都是除了能过行人之外,连马车都过不了的狭小胡同。

    坦克冲进城之后除了在进攻主要干道还能使用之外,其余的地方连身体都转不开。即便是强行冲撞进了胡同,只要日军在胡同那边的出口设置一些反坦克障碍,就等于成了翁中的那只鳖。

    在有些过于狭小和崎岖的胡同之内,坦克进去了不是被卡在里面动惮不得,就是面临着四面八方同时打来的火力袭击。狭小的胡同,使得坦克的射界只能面对着正前方。除了倒车和前进之外,连想调头都无法进行。甚至有的则干脆就被死死的卡在里面进退不得。

    步机枪子弹,虽说这种近距离之内对坦克无法产生威胁。但是手榴弹、燃烧瓶和鬼子的小口径直瞄火力,在近距离之内对坦克的杀伤性却绝对不容小视。尤其是后面和发动机部位,挨上一枚燃烧瓶绝对好受不了。

    而随同作战的步兵,又因为胡同过于狭窄。一旦坦克被卡在里面,步兵或是也无法通行。或是被日军机枪火力封锁住了胡同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坦克被日军使用燃烧瓶或是集束手榴弹给炸毁。

    在损失了两辆坦克之后,参战的坦克部队不敢再让坦克配合步兵迂回攻击,只能老老实实的从南北两条大街正面发起突击。眼下实际上坦克部队,在战斗之中能起到的作用已经极其有限。

    最为困难的是,眼下各个攻击部队手中连一副详细的通辽县城地图都没有,更别说日军工事以及部署图了。熟悉通辽的老百姓倒是有的是,但是这些人生怕抗联撤走之后日军报复,没有一个人肯为抗联带路。

    哪怕就是用枪逼着,也不肯为抗联带路。用那些老百姓的话来说,我不带路你最多杀我一个。我要是带路了,等你们撤走了日本人肯定要杀我一家子的。我不能用一家人的性命,换我一个。

    无论带队的政工干部,怎么劝说担心日军报复的老百姓,也没有一个人肯做这个向导。不是老百姓都是顺民,宁愿在日本人的奴役之下生活,也不愿意被自己的队伍解救。而是老百姓真的被日本人的高压统治给杀怕了,也杀的麻木了。

    这里的老百姓都认为抗联在通辽只不过是待上一时,不会长待的。等这些抗联撤走之后,小鬼子就会卷土重来。当年的义勇军不也是一样也是说的好听,但是结果呢?城里面那些帮助过义勇军的人,结果在哪里摆着那。

    找不到老百姓当向导,手中又缺乏详细的城区地图,让部队在攻击之中吃尽可苦头。有的部队费劲苦心拿下一条胡同,却发现这条胡同压根就是一条死胡同,前边根本就冲不过去。想要迂回前面日军火力点,压根就指望不上。

    甚至有的冲进了胡同,顺着中间的小路七拐八绕,结果又回到了出发点。等再重新找到路,却发现找到的出口的位置和预定的目标整个一个南辕北辙。迷宫一样的胡同,让部队吃尽了苦头。在这种情况之下打巷战,这速度能快起来就怪了。

    看着因为部队攻进城之后进展缓慢,而面色有些深沉的王均。边上的十八师参谋长林枫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师长,现在整个前沿部队因为地形限制攻势全部受挫,有些部队建制已经打乱。”

    “夜间这种大型县城内作战,我们还是第一次,几乎没有任何的经验。尤其是眼下我们手中既无向导又无详细地图,再加上迷宫一样的胡同,有些部队处在瞎打乱冲,确定自己的位置就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么下去,我军很容易吃亏的。”

    “我看是不是暂时将部队后退一下重新整编,将已经打乱的建制重新整理起来,等到天亮之后再继续进攻。同时让政治部尽可能的动员一批向导,为我军攻击部队指明行进路线?”

    “天亮之后目视的距离良好,我们可以在战斗之中适当的使用一些小口径的直瞄炮火。另外动员到向导,我军也不至于在处于眼下瞎打乱冲的境地。至少那些胡同那些是死胡同,那些是两头通畅的,有几个出口,每个出口都通向哪里还是能搞的清楚的。”

    对于林枫的建议,王均想也没有想的直接否决:“不能撤出来,一旦撤出来在打进去,还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既然早付晚付都是要付的,那么还是早付出一些为好。乱怕什么?乱就乱着打。”

    “对于这种面积不大,胡同众多的县城,以班排规模散开了打,反倒是比较合适。还是按照老规矩的话,你一个连只要展开不用刻意为之,自然被一条条胡同给分割开来。而且胡同众多的情况,也不利于大部队集群作战。部队拥挤在一条街道上,反倒限制住了自己的手脚。”

    “眼下的实际情况连一级的部队都施展不开,更何况是营一级部队?眼下的情况你就是集结起来也没有用,打的时候还得散着开。既然撤出来在杀回去之后,还是得散着打,那么这个撤出来重新集结还有必要吗?”

    “目前日军每个阵地都拼命在死守,但是阵地只要一丢,就算位置再关键也从来没有打过一次战术反击。而且目前被击毙的日军之中,不仅有正规日军,还有不少老弱的武装平民。这说明什么?说明了鬼子眼下在通辽城内的兵力已经不足。”

    “他们甚至连战术反击都已经打不起来,只能被动的死守。依靠多层次、大纵深的防御,将整个通辽县城变成一个防御体系,来拖延我们的进攻为他们调集援军争取时间,以及尽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