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了集中在南满的人口,没有了吉林与奉天的粮食产量,他们只能坐困北满而已。至于他们正在建设的工业,冈部直三郎认为对于关东军的威胁,还不如一个步兵师管用。傻子都知道,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体系,绝对非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

    在缺少足够现代化科学人才的情况之下,这个速度还要进一步的放缓。等他们所谓的工业完成建设,恐怕黄花菜早就凉了。不用多等到帝国完成南下作战计划,全力对其进行反击的时候,他们的那个工业建设恐怕还在襁褓之中。

    只要帝国解决南洋之后真真正正的去面对他们,抽调回精锐师团全力以赴的去对付他们的时候。冈部直三郎认为,这些人还是不足为虑的。之前的几次惨败,是关东军太过于轻敌了。只要关东军与大本营摆正了心态,消灭他们还是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的。

    等到帝国先解决了南洋抽出手,这些反满抗日武装就算再强悍又能如何。的确帝国与支那相比,就像一个孩子与大人对比一样。但是这些反满抗日分子他们与帝国相比,又何尝不是一个样?

    一支没有现代化工业支撑,只能依靠外部输血来支撑的军队,永远无法是一个现代化的军队。帝国与支那相比,的确国土狭小。但是在现代化的工业上,自明治维新以来励精图治的帝国,却是将支那早就已经甩开几千里之外。

    即便是有美苏在背后支撑又能如何?他们背后最大的靠山,苏联人如今是自身难保。至于财大气粗的美国人,还是比较现实的。让他们掏钱,没有相当的好处是不行的。他们的一切援助,只是建立在对于他们有利的基础上。

    一旦帝国在南洋作战取得优势,逼迫美国人签订城下之盟,到时候自顾不暇美国人还会在给他们输血吗?而失去了外来的援助,他们的结果恐怕还比不上他们的所谓国民政府。到时候集中了帝国陆军精锐的关东军,就是挤也会将他们给挤垮了。

    虽说大本营一而再的从关东军抽调兵力,调拨给其他的方向。即便关东军如今面对的这个对手,身子骨已经养成,战斗力是极其强悍的,但是以关东军目前的兵力和现有的支援力量来看,至少守成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梅津美治郎大将把满洲的形势与帝国下一步的战略挂钩,不过是想从大本营得到更多的好处,或是索取更多的兵力罢了。他们之所以如此,只不过是不想经历再一次的失败而丢了关东军,还有他们自己的面子而已。

    梅津美治郎与吉本贞一自然不会知道此刻的冈部直三郎中将,心中现在在想着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此刻最重要的是调兵遣将。以便按照刚刚答应眼前这位冈部中将的事情,二十小时之内,在西线展开全面的反击。

    其实对于关东军来说,现在他们早就做好的全面反击的准备。只不过按照关东军的计划,对西满方向的反击,是在完成对松花江大堤的破坏,使得新京以北的抗联无法对西满战事进行任何策应之后全线展开。

    因为对于关东军来说,西满与新京北的两个战场,实际上是一个相互配合的整体。两者之间,是存在着相当紧密联系的。如果在新京北的计划成功,那么关东军就可以集中最大的兵力,全力应对西满战场。

    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不用对新京北的战场投入太多的精力去顾及。就在昨天,梅津美治郎已经下令吉林地区的日军,打开丰满水库在吉林先行制造一场人为洪水,以拦阻抗联在吉林地区的攻势。

    但是眼下在新京北计划因为天气情况的变化,只能推迟的情况之下,大本营要求关东军必须先行对西满战场发起反击,这就让关东军还要兼顾新京北战场的情况之下,感觉到兵力有些不足,至少缺少一锤定音的把握。

 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锅卖铁的关东军

    关东军对此次全线反击的期待很大,胃口也相当的大。他们要的并非是简简单单,大本营规定的恢复战前态势。他们的最终目标要至少歼灭抗联大部分的兵力,以为今后全线收复满洲国做准备。

    但无论是梅津美治郎还是吉本贞一,都认为达到就算是无法全军西满抗联所谓的精锐以及精华部队,也要给予其重创的战略企图。按照到目前关东军手中的兵力,很是不够使用,还有相当的缺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一战无论是梅津美治郎还是吉本贞一,都认为是关东军自组建以来最重要的一战。而在他们看来,关东军以现有的兵力对抗几个方向抗联的攻势。在还要力保新京不失的情况之下,全力投入到西满战线,实力还相当的不足。

    与冈部直三郎与田中新一并不是太看重新京,认为新京在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放弃的观念不同。无论是梅津美治郎还是吉本贞一,乃至所有的关东军高层人员,对新京是极为重视的。如果将新京与西满相比,他们宁愿放弃西满,也不愿意放弃新京。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新京意味着关东军在满洲的统治。放弃新京,就意味着关东军已经彻底的失败。就像让支那派遣军放弃南京、武汉、北平这几个象征着皇军征服支那的中心城市一样,哪怕是暂时的放弃,他们也是不会接受的。

    新京在关东军所有军官的心中,已经等于是关东军的生命。新京丢了,在他们心中战无不胜的关东军也就败了。如果梅津美治郎和吉本贞一接受大本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暂时放弃新京的建议,恐怕他们的位置也就坐不住了。恐怕当初在东京的二二六事件,会在关东军司令部重新上演。

    也正是清楚新京对于关东军的重要性,所以梅津美治郎和吉本贞一两个人才会坚决不接受大本营的建议。而且对于他们个人来说,如果放弃新京,无疑于对于他们也是一个奇耻大辱。尽管眼下关东军司令部已经暂时迁离新京,但也绝对是他们不可接受的。

    新京是满洲国的首都,也是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放弃新京,对于他们来说就等于承认关东军在满洲统治的失败。当年关东军冒天下之大不韪打下的一片基业,就此在他们手中终结,这对于他们个人来说,将会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接的。

    但是西满的战局,又让他们忧心忡忡。并非是完全因为大本营必须保证北宁铁路安全的原因,更是因为西满的战场对南满的威胁太大。所以他们才制定了先将反击的重点放在西满,在新京以北的战场上,采取以水代兵切断抗联部队的后路,为下一步对新京以北的反击争取时间。

    同时为了尽可能圆满的达成这个战略目标,关东军甚至命令新京以北防御的部队,放弃防御新京最重要的外围台地。将所有的防御兵力,全部收缩至新京外围的工事群之中。一是利用这些固有阵地,最大消耗新京以北抗联的兵力与装备。使其丧失后续的进攻能力。

    二也是将新京以北的抗联部队,尽可能的向自己纵深吸引过来,以造成一个对下一步反击相当有利的突出部。一旦自己以水代兵的目的达成,整个新京以北的抗联部队,将会彻底的成为一支进退不得的孤军。

    到时候其想进,却要面对新京外围的坚固的工事群。想退,身后有滔天的洪水。周边又因为过于突出,失去了友军的策应而成为一支孤军。关东军可以先从容的围歼他们在西满的兵力之后,再掉头过来一口口的吃掉这支抗联部队。

    实际上梅津美治郎的这个部署,未尝也不是一招险棋。他深知新京以北的这支抗联部队,兵力虽然不算多,但是并不好对付。之前在突破松花江正面防线的时候,其攻势之凌厉,战斗力之强悍,并不逊色于西满抗联的几支精锐部队。

    目前防御新京的关东军部队,除了新调入的第九师团之外,就只有从松花江南岸一直被压缩到新京城的二十八师团的残部,以及二十九师团剩余的主力。这些兵力虽多,但是建制却显得有些混乱。第九师团倒也罢了,之前一直养精蓄锐,建制和装备倒是极其完整。

    但是从前面退下来的二十八师团,却是兵力已经折损三分之二,重装备几乎丧失殆尽。全师团总兵力现在不足三千人,重机枪只剩下标准配置的五分之一。除了掷弹筒之外,包括迫击炮在内的所有火炮全部丢光。

    而二十九师团的情况,也并没有比二十八师团好到那里去。唯一可以宽慰的是,如果加上跟随二十八师团撤下来的五十一师团一部,这个师团总兵力还剩下将近一半,重武器还余下三分之一。

    轻重机枪的数量,倒是还比较充足。如果加上没有上一线,而完全保留下来的工兵联队,这个担任新京西面防御的二十八师团建制还是比较完整。新京防御的关东军三个师团之中,一个已经是残破不堪,一个只剩下一半的兵力。

    唯一建制完整,装备充足的第九师团则不仅仅要承担新京城区的防御,还要负责新京东面与吉林铁路线的守备,以及新京到公主岭一线的纵深防御。这样一来,第九师团就无法集中全部的兵力防御新京。

    而原来在拉林河一线作战的第七师团,为了准备此次反击战,早在抗联突破农安一线的时候,便已经密集的撤回新京以南的公主岭一线进行整补。此时更是已经调往昌图一线,准备作为参与反击的第一波主力师团。

    整个新京防御,目前只能主要依靠第九师团。原来作为新京以北关东军主力使用,在之前的战斗之中,损失也不轻的第七师团被调到后方整补,这也是接替杜开山指挥新京以北部队后,马春生攻势相对顺利的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梅津美治郎用这些部队担任新京的防御,本身也是一种冒险的举动。新京以北的抗联部队,虽说在坦克的数量上比不上西满,但是其重炮的数量却多余西满的抗联部队。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