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了其他的别的部队,倒也罢了。但是像其所部这样一支抗战劲旅,没有损失在日本人的手中,要是折损在自己手中,恐怕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至少在眼前这个时候,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

    只是以那个人的能力来说,面对着绝佳的机会,他绝对不会把握不住。而归绥与包头不算那里的矿产资源,单单就他们在与晋绥军区地理上的位置,又是杨震志在必得。如果真的西进绥远,两方面不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现在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利用晋绥军区目前活动在平绥铁路以北,大青山地区的游击支队靠近归绥,在绥中、绥西,都有抗日根据地。而且其主要活动范围之一武川就处在包头与归绥之间,其距离可是要比目前退缩在绥西阿拉善地区的八战区要近的多的优势,尽可能的抢占先机。

    如果他们能利用蒙疆驻屯军主力被西进部队吸引过去的机会,抢在那位绥远王东进之前拿下归绥与包头。同时晋绥军区集中一部分的兵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突破外长城一线北上抢占乌拉特旗至五原一线。让此人感觉无机可趁,事态也许不是没有缓和的余地。

    大青山游击支队以骑兵为主,兵力虽然只有几千人,但是骨干都是老八路出身,战斗力还是可以的。虽说装备有些残破,弹药因为长期独立活动也有些紧缺,但是并非不可能解决。无论是从晋绥调运一部分弹药,还是从陕甘宁边区为其空投都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怎么说服中央同意自己的计划。

    但是如果到时候那位绥远王真的不顾一切东进,考虑到后续的发展,杨震也只能真的像他说的那样,顾不得和他公开撕破脸皮了。对于杨震来说,归绥和包头必须要拿到手。不管什么人,如果想要在这两个地方和他做点文章,他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尽管也许有引起内战的危险,但是对于杨震来说却是别无选择。除非他愿意自己栽树,让别人乘凉。将归绥与包头,这两大他势在必得的地盘让出去。但是如果真的要那样做的话,他还何必在这里与两位老帅商议,直接按照两位老帅的意思去做就完事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笔

    至于后续的政治因素和打嘴皮子仗的事情,还是交给中央去解决吧。自己是军事指挥员,更多的是在达成战略目标之下,考虑的是军事上的得失。至于政治上的事情,自己还是算了让中央去操心。以主席的魄力以及中央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些事情应该不是太大的阻力。

    至于晋西北的那位二方面军总指挥、一二零师长出身的晋绥军区司令员,只要中央下命令,必要的战机他会掌握住的。自己空运过去的装备,在自己坚持之下,有四分之一是调拨给他的晋绥军区的。

    当初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重点换装的目标,除了因为他们那里担负着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重担之外,杨震也是提前为了这一仗埋下的伏笔。除了与其他军区一样,分别组建了直属山野炮兵之外。

    杨震还给这个晋绥军区额外调配了一个一百毫米榴弹炮团,以及一个七十五毫米野炮营,一个三七苏制高炮营,以及三十挺苏制德什卡高射机枪。并在晋绥军区囤积了大批的弹药、手榴弹、炸药以及炮弹。

    甚至在争取中央同意后,还从军区储备的资金之中,专门给晋绥军区调拨了一千两的黄金和一批现大洋,以及数量不小的冲锋枪、骑枪。专门给晋绥军区和陕甘宁留守兵团,用于组建大批骑兵购买马匹和解决饲料的问题。

    晋绥军区地跨晋西北与绥远,紧邻盛产马匹的蒙古族游牧地区。虽说日伪对马匹控制的紧,但是地理位置在这摆着那,解决马匹不是太困难。但是养一个骑兵的费用太高,几乎等于五个步兵。加上所辖地区大部分都是地瘠民贫,没有外力的支撑根本就养不活太多的骑兵。

    为了增加晋绥军区的机动能力,杨震与其他地区不同,专门给晋绥军区解决了一笔资金。甚至还专门不惜代价,从东北空运了近万柄抗联兵工厂仿制日式马刀。他这么苦心经营,就是为了这次战斗,就是为了增加晋绥军区的机动能力。

    如果不是为了此次战役做准备,杨震也不至于为了晋绥军区这个华北四大敌后根据地之中,唯一不是四面受敌的根据地下这么大的血本。如果本位主义重,他的注意力更多的应该放在自己的老部队,一二九师和太行军区身上。

    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打通与关内的联系,那么他大可以将这些装备都给距离东北最近的晋察冀军区。而不是调拨给了如果不西进绥远、察西地区的话,对抗联南下作战配合力度最小的晋绥军区。

    杨震之所以下了这么大的苦心和本钱,就是为了能西进绥远地区时,晋绥军区可以给予有利的配合。在分出部分兵力,对同蒲线北段实施破袭的同时。抢在八战区绥西部队之前,北上绥远截断平绥线,抢占归绥与包头。

    只要晋绥军区动作迅速,抢在八战区之前进入归绥、包头地区,有些问题将不会再成为问题。不过要想在下一步的作战之中,得到晋绥军区的全力支援,就必须要有中央的协调。所以这件事情,无论怎么样都要交给中央最后决定。

    既然杨震也同意这件事情由中央决定,挺进军的司令员和政委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两方面分别起草了一封电报,将自己的思路上报中央。同时将各方面的考虑,以及两方面在下一步作战思路上的分歧,也一并上报中央。

    将两封字数都达到上万字的电报发出去之后,杨震想了想又给留在北满根据地指挥的李延平与郭邴勋二人发报,让他们准备一是在王光宇完成林西作战后,立即动用一切手段,将囤积在齐齐哈尔的物资转运到热河。

    二让政治部从各个文工团内挑选一批军事素质优良的女兵,随同向林西转运物资的飞机到热河,准备轮训挺进军文工团的女兵。考虑到女兵之间沟通比较容易,也不容易引起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杨震还是决定训练挺进军文工团的教官还是从自己部队女兵之中挑选。

    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抗联的文工团女兵大部分的军事素质,可以说在这个时代的女兵之中,绝对是最过硬。虽说因为训练的标准不同,大部分人比不上那些正儿八经的野战部队,但是基础的军事技能也相差不是太多。无论是射击、投弹、长途行军,还是基础的技战术,都是相当的不错。

    而且不仅仅是文工团的女兵都有实战能力,就连文工团的各级女干部,也具备最基础的指挥能力。所有文工团的干部,都要学习基础指挥专业,并通过专业的考试。否则即便是文工团这种部门,战士也是不允许提干的,这一点是杨震专门要求的。这一点文工团以及其他女兵多的部门,与一般作战部队并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在杨震认为敌情是无所不在的,虽说你们是文工团、宣传队,不直接下部队作战,但是总归要下部队演出的。在战时部队最需要的就是鼓舞士气,但又不可能随时都派出大量的兵力去保护你们。

    前线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你文工团不仅要有基本的自保能力。而且各级干部还要基本的指挥能力,最起码在一旦与敌遭遇的时候,可以带着自己的部队或是选择地形抵抗,或是决定怎么摆脱敌人。这也是杨震要求各级非战斗部门的干部,要有连排级指挥能力的原因。

    杨震可舍不得将作战部队的干部,调往文工团这样绝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实战机会的部门。所以在杨震看来,女工团的那些干部,不分男女必须要学会一定的指挥能力。也就是指挥自己的部门,在与敌遭遇的时候有自保的能力。

    文工团的各级干部本身参加实战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不可能像作战部队的干部那样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如果再没有经过指挥训练,一旦与敌遭遇那还不成了羊群了?没有经过实战的干部也许应变上可能刻板了一点,但总比那些如花似玉的女兵落入日军这样的野兽部队要好一些。

    所以抗联的女兵是上台穿上戏服就能演戏,下台能拿起枪就能作战。各级干部不仅能够上台能演出,下台还能指挥连排一级的作战。而且这其中有一部分女干部与女兵,军事素养甚至不次于基层连队指挥员和男兵。

    用去过延安,接受过陕甘宁留守兵团文工团和各级文艺部门慰问的李延平话来说,人家那些才是如花似玉的女兵,才是真真正正的文艺兵。到咱们这里可都是一群要是需要的时候,恐怕都杀人不眨眼的母夜叉。而且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

    如果不是作战部队,不可能有女连长、女兵,这些人恐怕调到作战部队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抽调一批本身就是女兵的文工团员来热河轮训这些女兵,也比较不容易牵扯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来。

    除了这两件事情之外,杨震在这封电报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交待郭邴勋,让他立即部署航空兵集中最好的作战参谋,研究从林西起飞,对河北境内的平汉、正太线,以及平绥线、北平火车站、张家口车站、石门车站等几大铁路枢纽轰炸的可能性。尤其是几大铁路上的各个桥梁、隧道,要作为重点的轰炸目标。

    杨震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在西进作战的时候,这几条铁路无法使用。不是短时间之内无法使用,而是要在整个战役之中无法使用。也就是说怎么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的摧毁北平铁路枢纽,以及平汉线、平绥线、正太线上的桥梁、隧道。不管中央批准不批准自己的计划,先期的准备一定要做好。

    电报发出去之后,尽管杨震知道中央要对比两个作战计划,再加上要对整个国内形势以及此战过后的后续反应进行整体考虑,所以答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