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升迁笔记-第7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本,这笔钱我们可以在第一年收成之后,优先偿还给你们平阳县政府。不知道两位领导意见如何”王文超说完之后看着罗恒生和余宪忠。

罗恒生和余宪忠听过之后都皱起了眉头,半天没有说话,最后余宪忠才说道:“两千元一亩,三千七百亩这就是七百四十万啊,王经理,你也知道,我们平阳县政府财政本来就吃紧,现在也已经到了下半年了,剩余的财政收入本就不多,而且剩下的钱都已经有了支出的地方,我们实在是没办法拿出这么多钱来”。

王文超听过之后笑了笑,然后说道:“两位领导,我先给你们说几个数字吧。这种草莓是每年九十十一三个月份都可以开始种植,六个月成熟,现在抓紧时间把项目做成,我们可以保证今年就能够下种,明年五月份之前就能够成熟。预计产量在每亩一千三百千克左右,按照最近几年的市场价格,大概在二十五块钱一斤,也就是五十块钱一千克左右,收购价在十三到十四块钱一斤,如果由我们农合社来统一收购,这个价格可以提高到十六块钱一斤,也就是说,老百姓每年每亩地的收入在三万五千块钱左右。第一年的成本每亩地在一万五左右,之后每年每亩地的成本在六千块左右,也就是说,第一年老百姓的纯收入在两万块每亩地,以后每年的纯收入在三万块左右。三千七百亩地,每年能够给平阳县创造的gdp不包括其它,就只说草莓这一项,就在一点三个亿左右。给老百姓创收第一年在七千四百万,之后每年应该在一点一点个亿每年。两位领导,拿出七百多万,只需要一年时间就能够还给你们,还能够达到这种效果。这个生意可是很多领导想都想不到的。另外,七百多万,对于平阳县财政来说并不算一个很大的数字,最多只需要把一些不那么急切的财政支出退后一年就可以了,你看对不对不知道两位领导意下如何”。

第四百六十八章:敲竹竿(四)

第四百六十八章:敲竹竿四

“你小子,确实是块做生意的料啊。你不当官去做生意绝对是个人才啊”罗恒生哈哈大笑着。

“我这也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得已而为之啊。有句题外话我得先说。两位领导,这个项目很急,急的不止是我,而是上面很急。洪书记拍着桌子对我说的,这个项目必须今年就开始上马,明年就要见到效果。这么算下来,留给我的时间实在是不多。而我现在唯一缺的就是这七八百万的缺口,而我们整个林山市的地质条件都差不多,基本上都很适合这种草莓品种的种植。我之所以拍板把这个项目放在平阳县,是因为,我对平阳县有感情,说我公私不分也行,说我官僚主义也行,既然放哪个县都是放,我当然会选择放在我们平阳县。这些天为了这个项目来找我的各县领导也不少,说实话,我一个字都没有提,我的说法是,只有平阳县的土地最适合这种草莓品种的种植。可是留给我们农合社的时间有限,如果平阳县政府真的是拿不出这比资金的话,还请两位领导能够提前通知我。要知道,要从新选地方可能也需要不少时间,我得抓紧了”王文超接着慢慢地说着。虽然说的很客气,实际上就是王文超在逼罗恒生和余宪忠,你们要是不赶紧拿出这笔钱来的话,他就把这个项目放在其它的地方去。

听到王文超这么说,罗恒生和余宪忠脸色都有点黑,随即罗恒生笑着说道:“这个你放心,如果我们做不了那么我们肯定会尽快给你个准备的消息的。这个事情也不是我和余县长可以直接拍板决定的,得回去叫大家一起好好商量一下。来来来,今天我请你来是吃饭的,不是聊工作的,工作的事情我们就不说了,吃饭吃饭”。

接下来吃饭,不聊工作大家都聊得挺开心的,吃完饭后王文超也回家了。其实今天这么当着面敲着罗恒生的竹竿王文超自己也有些不太好意思,毕竟罗恒生是他老领导,而且也帮过他很多忙。但是王文超没办法,他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他今天所做的是对平阳县的县委书记而不是罗恒生个人。而且,这个项目落户平阳县。收益最大的是平阳县百姓,其次就是平阳县政府了,要想得到回报就必须要有所付出,这是天经地义的。

王文超知道,平阳县肯定是会拿出这笔钱的,即使拿不出七百多万,四百万肯定会拿,这个项目对于平阳县政府来说意义巨大。不仅仅是一个亿的gdp而已,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项目落户平阳县,那么平阳县就在整个林山市的农改工作当中拔得头筹,这份政绩不容小嘘。罗恒生需要、余宪忠需要,平阳县所有的干部都是需要的。而七百万的资金对于一个县的财政来说,算不上大数字,但是也不是笔小数字。他们肯定是没有这笔闲钱的,但是重新分配合理的调拨一下肯定是能够挤出这笔钱来的。

几天之后,便召开了一次林山市农改工作委员会常委会暨筹备农合社总公司第一次常委会议,名字很长,简单点说其实就是农合社总公司所有班子成员第一次会议。主持会议的是洪书记和莫言书以及市委组织部部长,另外还有农改委的两哥常委。而林山市市长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由于农合社所有的会议当中。其中情况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在会上,组织部部长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农合社各个领导的详细情况。总经理、党委书记、两名副经理、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纪委书记。

党委书记莫言书、主管农合社的党群工作,兼任工委主席。

总经理王文超,全面主持农合社的工作,为农合社总公司第一负责人、法人代表,兼任党委副书记。

副经理肖华,协助王文超的工作。肖华三十七岁,是从南阳县副县长的位置上调过来的,在南阳县分管的就是农业工作。

副经理李凡英,这个就不多说,这是现在的筹备小组里唯一一个进入班子,也是王文超在这个新班子里唯一一个嫡系人马了。

总经济师徐达,四十二岁,是从林山市最大的市属企业林山市钢管厂调过来的,在钢管厂是副总经济师。同样的还有总会计师欧阳庆华,欧阳庆华年纪比徐达还要大一点,四十五岁,是从林山市第一纺织厂调过来的,在第一纺织厂他也是总会计师兼任副厂长。这两人过来也算是洪书记的良苦用心,这是在专门岗位给王文超调来了专业的人员。

最后就是纪委书记肖晓文了,起来有些女性化的名字,实际上是个挺彪悍的大汉,将近一米八的个子,然后可能是因为四十岁了,到了发福的年纪,也可能是办公室坐久了缺少运动,有些偏胖,起码肚子挺大的。又高又胖,非常的彪悍。他是直接从市纪委里面调过来的。

会议基本上是由洪书记在主持,洪书记在会上直接脱稿,重点说了农合社总公司对于林山市的重要意义,介绍农合社总公司的责任和成立的宗旨以及要达到的目的。随后莫言书和王文超都发了言。

这个会议召开完了之后,也就基本标志着农合社总公司的成立了。只是所有人上任还要等到下个月一号。

除了这些班子领导之外,另外还调来了两个副经理,名单王文超手里已经有了。一个是从其它企业转过来,一个是市政府那边调过来的。其它的就是新调来的组织部部长等等人员,一共新调来了三十多个人。回到筹备小组之后,王文超让李静帮忙把所有的部门负责人及以上的人员名单给拿过来了一份,自己花了些时间来慢慢研究。

第四百六十九章:敲竹竿(五)

第四百六十九章:敲竹竿五

两天之后,余宪忠给王文超打了个电话,大概表示了一下,想继续与王文超谈一谈,王文超答应。第二天上午,王文超与李凡英一起去了平阳县政府。

对于平阳县政府王文超已经不知道有多么的清楚了,只是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来过这里了。而且,再来的时候身份不同,感觉也就不同了。以前来这里是作为主人,而现在变成了客人。

王文超直接过去敲了余宪忠办公室的门,对于余宪忠这个办公室,王文超还是找了一下才找到的。在平阳县这么久,他还从来没有进过余宪忠的办公室。毕竟余宪忠是县长,他王文超当时是县委办主任,最不可能有太多联系的就是他与余宪忠两个人了。有事王文超都是直接通过县府办的。

听到余宪忠说进来之后,王文超才开门走了进去,也算是给了余宪忠足够的面子吧。

“余县长,你好啊”王文超过去笑着说着。

“余县长,你好”李凡英也点头说着。其实要论熟悉程度,李凡英要远比王文超对余宪忠熟悉,毕竟,李凡英在余宪忠手底下当了那么久的大浦镇镇长,直接的上下级关系。

“你们好,你们好。走,咱们去小会议去,这里地方太小了”余宪忠看到是王文超和李凡英连忙客气地说着,然后亲自领着王文超和李凡英往小会议室走去,然后安排人把副县长叫过来。

叫过来两个人,一个是常务副县长姚大宇,另外一个是主管平阳县农改小组的副县长,五个人坐在小会议室里面,也算是双方的正式会谈了。很显然,罗恒生是把这个事情完全交给了县政府这边,他是不准备再参与了。

“不知道上次说的事情,平阳县政府是个什么打算”王文超没准备再浪费时间,开门见山说着。

“我们经过研究,最后决定,我们拿出三百七十万来参与这个项目。这笔钱是我们紧衣缩食压减其余几个项目之后挤出来的,我们希望农合社能够在明年第一批果实出货之后把这笔资金优先还给我们,毕竟还有好几个项目等着这笔钱呢”余宪忠直接开口说着。

听过余宪忠的话之后,王文超皱起了眉头,说道:“余县长,恕我说话比较直接,我觉得可能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金额的问题,我们农合社这边希望你们能够出资七百四十万,而不是三百七十万。如果你们只出三百七十万的话,那么老百姓还是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