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梦时代-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这篇文章,可重视的程度不够,否则也不会到了这两天才开始紧急疏散准备!而且他让你提出的这个强行转移措施,你放心,那些责难和慌乱,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意思,和中央的意见不一样。这次灾难过后,像是萧旭同志这样的人才,党和政府是要重视和重用的!”
  别看牛儒正只比萧旭大一岁,可正部级和正处级的差别是巨大的,所以即使他有些老气横生的说话,那也很正常。
  关键并不是这个,而是牛儒正话里的意思,很明显是提前给萧奇吃了一颗定心丸了。
  无论是不是有萧旭提醒的那么严重,反正转移数十万渔民这个工作,是得到了最高层的同意和赞赏的,所谓有备无患嘛,总比出大事了再指责来得好,故而萧旭的未雨绸缪,是很有大局观和前瞻性的,非常得到包括牛儒正在内的高层的赞赏。


第0423章 苦尽甘来
  桑美台风,终于在八月十号的晚上十点,正式从文州长南县海域登陆。
  这个本世纪以来最猛烈暴戾的台风,从上岸一开始就肆无忌惮的到处疯狂的破坏着,将江南的近半区域来回折腾了一遍后,又声势毫不减弱的直扑闽南,最后才在进入湘西和汉昌境内后,慢慢的减弱消散。
  整整两天多的时间里,江南和闽南一边承受了一天的灾难,湘西和汉昌则是承受了最后半天的微弱台风。
  特别是江南地区,作为首当其冲的省份,温江等三个沿海的县市,渔船损失达到100%,沿海二十公里的村庄被损毁100%,甚至80%以上都是灾难性的不可复原的重大损毁。
  闽南沿海稍微好一点,但也至少是江南受损程度的七八成。
  大小城市里面也不好受,许多破旧房屋也倒塌受损,桑美过后,到处都是哭泣和凌乱的局面。
  而摄像镜头下面,大小城市里破损不堪。
  但最让人心惊肉跳的,还是沿海的那一圈:到处都是房屋砖瓦和船只的碎片,树木几乎全部连根拔起,常常在千米之外才能找到,被卷到天上又从天上摔落的家禽,遍地都是,血迹斑斑得吓人无比……
  渔民们在临时避难所里看到了这一幕,之前还怨声载道的他们,顿时集体的惊骇无语。
  连房屋都被肆虐得砖瓦不剩,大树和渔船都能卷上天,区区的人又怎么能幸免?
  如果不是子弟兵们将他们强行的带走……
  想到那凄惨的一幕,大家伙儿不寒而颤。
  再回想起自己等人对待子弟兵们的恶劣态度,渔民们都羞愧难当又自责不已。
  于是,他们都不顾现在城市里到处都狼藉不堪,纷纷的跑出了临时避难所,找到了正在街上执行任务的子弟兵们,泪眼纵横的不停的感谢着,稍微年龄大一点的,还直接跪了下来。
  这些场景,都被各地的电视台甚至中央电视台给拍摄了下来,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播放着。
  普通的民众只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只有很少一部分才知道,这里面究竟有着多么复杂的形式和转变,其中苦涩和喜悦,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
  汤泉打来电话时说起,顶住压力极力主张迁移的牛儒正,受到了卞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点名表扬,军委的一群上将们,也对这位有着雷厉风行作风的干部,有着很高的赞誉。
  萧旭获得的赞誉也非常多,江南和闽南两省,还有国家气象局都专门发来公函,赞扬萧旭同志的积极应对、策略得当,并已经向中央提出了嘉奖请求。
  江南和闽南都是华国很重要的大省,无论经济还是政治地位上,都远远超过了蜀川,所以他们的正式请求,中央是会非常重视的。
  虽说国家气象局弱了点,但他们的公函赞扬,也同样是给萧旭的履历上增加了重重的一笔功绩。
  连外省的人都如此的表扬,蜀川的省委省政府,自然也不甘示弱,据说针对萧奇的奖励已经在积极的研究中,总不能自家的人在兄弟省份那边出了风头,蜀川省还不表示表示吧?
  结果,都没等到蜀川的奖励出台,国务院的一位副总理,就在对蜀川省的一次工作指导中,着重点了一下萧旭的名字,认为这样的好同志,应该给予更重要的位置让他锻炼,以便以后成为更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
  很明显,这是牛儒正承诺的事情,国务院已经在事后功过评定了,萧旭这种功臣,自然首当其冲。
  据说灾难预警机制和危机小组的筹备,已经在开始和灾后重建同步进行了,国务院有几个大员,很有些属意萧旭去两个方向之一的部门,担当一个重要的职务。
  这下子余承生是坐不住了,明明萧旭是他重点培养的干部,如今看起来已经初见成效,一下子被中央给摘了桃子,那怎么可以?
  他本来是想要萧旭再锻炼两年,然后再进行副厅级的提拔的,可计划比不上变化,在中央有可能抢人的举动之下,余承生,甚至是蜀川省,也不得不提高价码,原本的副厅准备变成正厅,用此来留住这个本土的中生代优秀干部。
  虽然一下子升职太快,对萧旭没有多大的好处,但紧迫之下,余承生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反正萧旭成了正厅级干部,就算不再升职,也已经可以成为余承生的得力助手,各个厅局、地级市,无不是正厅级干部转任的地方所在啊。
  经过了和省长闻安平的紧急磋商,余承生给了萧旭两个选择:第一个是蓉城市专管高新区的副市长,另一个就是蓉城旁边的道阴市的代市长。
  蓉城市的副市长因为不是正职,升职程序不多,到没有什么讲究,而道阴市是地级市,市长需要经过人大选举产生,所以一去的时候,只能暂时担当代市长。
  两个职务都是正厅级,一下子从正处级连升两级,而且是两个实权的正厅级,萧旭的境遇,让凡是知晓的人都无不是红了眼珠。
  但他们却丝毫不敢有任何的叫嚷。
  如果你有本事,那就也提前做出灾难预判,并且制定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如果你还有本事,那就在艰难的环境中,重大的压力中,坚持自己的判断不动摇,并且最后还能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只要有了这样的本事,那么也能和萧旭一样的高升。
  如果没有?
  那就请闭嘴吧!
  正因为上述的原因,大家对于萧旭的高升,有意见的不是没有,但从蜀川省的高层来说,抵触却是几乎没有什么的。
  省里给出了留人的诚意后,真正为难的变成了萧旭。
  因为儿子实在太争气,已经不用他操心了,所以萧市长现在其实最大的追求,就是几年后的换届,成为远殷市的市委书记,然后再干两届退休,扎扎实实的为家乡老百姓做出一点实事来。
  按理说,萧旭的愿望原本还是很容易达成的。
  虽说有着“本地人不本地为官”的惯例,但一个区区的县级市市委书记的职务,根本就太小了,还弄不到那么严肃的地步。
  再加上萧市长的确是有才,最近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天网和奖励做好事儿的制度,让远殷市的整体环境一下子变得非常非常的好,说夜不闭户可能算不上,但安居乐业的幸福,还是大家都能实际感受到的。
  况且还有余承生的支持,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萧旭的手上,当上十年的家乡市委书记的职务后,光荣退休,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问题是,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
  萧旭在儿子的启发下,已经渐渐的展露出自己的才华,上面的人都看在眼里了,就不可能让这么个能人在小地方荒废!
  看着自己的愿望实现不了了,萧市长未免有些惆怅,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召集儿子回家,两父子好好的合计一下怎么办了。


第0424章 赈灾种种
  萧旭职务的选择需要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定下的,让我们把视线暂时再转回到灾区那边。
  在一片军民鱼水情之中,电视里出现的频率很高的,就是大大小小的中石油的运油车,穿梭在各个有需要的地方。
  中石油的常务副董事长曹志冲在灾后的第一时间,便已经在周边几个省份组织起了价值五亿人民币的各种汽油,亲自押运到了各个最需要汽油的场所,比如救人和整理所用的挖掘机,比如需要长途奔袭的救护车,比如灾区物资运送车辆,还有军区和警察局的执勤车……
  五亿人民币的汽油,也仅仅是第一步,为了不让社会生活瘫痪,曹志冲甚至还报请发改委,暂时在江南和闽南两省,实行特定时期的民用油价,标准一律下浮百分之三十,让大家的恐慌情绪,进一步得到舒缓。
  还有一个比中石油的运油车出现频率更高的,则是每个城市和乡镇里面,都有着的大大小小的摊位,这些摊位几乎都只是撑着几把伞就开始了烧水煮东西,一包包的方便面被放进了大锅里面,一壶壶的开水被烧了出来,供路过和休息的子弟兵、执勤人员,甚至是灾民们吃喝。
  而且这些和别的不一样,根本就不收一分钱,子弟兵和执勤人员不用排队,随到随吃;灾民们就需要排队来领取,但时间也非常的快,遇到人流量特别说的地方,还会马上增设摊位,立刻加大供应量。
  当一个个的电视台采访他们的时候,这些摊位的负责人都骄傲的说起,自己是华国电通西南片区的员工,特地响应副董事长康元军的号召,大家捐出款项和奖金,一起来灾区赈灾献爱心。
  记者在别人的指引下,找到康元军时,他正蹲在简易炉灶前烧柴火,满脸漆黑的他出镜时,顿时抓住了不少人的心,很多人都喜欢上了这个其貌不扬,但却放弃了休假的机会,直接赶赴灾区的中年胖子。
  当然了,曹副董也毫不示弱,本来身子骨就弱的他,忙着不眠不休的指挥了两天,等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已经送到医院挂吊瓶去了,这副虚弱的样子,也因此被大家所记住,成为了为民办好事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