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梦时代-第2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只是有5000人左右没有联络到,暂时属于下落不明的人员。
  如此精确的数字,这还多亏了这段时间积极的准备和协调,大家对于昆仑的情况是了解得清清楚楚。
  其实,这5000人也不是全都失踪了,有不少人都不是处于地震震垮的房子里面,而是早就迁移到了帐篷里面的,只不过等到地震一来,他们就跑出去帮忙了,由于到处都在救人、挖垮塌的房子,所以统计起来当然没有帐篷区那么容易。
  还有就是那些垮塌的房子里面,其实固执的留在里面的人并不多,诺大的城区充其量就是3000多人,还以老人为主。
  现在已经救出了几百个人,伤势都算不上很重,真正确定已经遇难的,只不过是200多人。
  依照以前的救援经验,起码还能再救出一千五六百人出来,最后的伤亡率充其量就是5000—8000,连10000都上不了。
  而且因为救援及时,各种医疗资源又配备得很齐全,遇难人数也并不会很多,估计也就在500—900之间。
  得到了这个消息,全国的民众总算是送了一口气,首都方面也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上次蜀川的伤亡实在是太大了,数万人的死伤,创下了自燕赵平原那一次大地震以来的最高,这一次如果再来伤亡过万,实在是有些打击士气——天灾多了,任凭你多强大的心智,都会觉得老天爷很不给面子。
  有了积极的期待,人员和资源配置也就更加的从容了。
  特别是等到凌晨的时候,单曲县的二十多万精壮劳动力,还有上万辆各种车辆、器械的到来,更是为救援活动增砖添瓦。
  一些没办法靠简易装备救援挖掘的地方,也马上就分配到了支援,一块块巨大的石板被拉扯了起来,一个个汉子也都手挖肩扛的把水泥板搬离了开去,救援速度一下子加快了一倍都有余。
  这还是第一次在救援的黄金时间段有如此强大的支援力量,不但让灾民们兴奋起来,救援人员自己也是倍受鼓舞。
  看来这一次,是老天爷都在帮我们啊!


第2816章 值得夸奖的人
  萧奇只负责做地震前期的安排,然后他就只用管着给钱就行了。
  具体的救灾事务,有着政府和军队的人出面,那听指挥便足够,任何想出风头的人,绝对都是最愚蠢的。
  第二天,等到卞老大一到玉书,亲切的和民间救援力量的代表——霍珠珠和武孝文握手致意之后,萧奇就让霍珠珠回到蓉城,把现场的指挥交给了武孝文来管理。
  而武孝文也只是负责协调和安排,具体的指令全都听从指挥部的调遣,反正他们只用出力就好了。
  群策群力之下,救援的工作展开得是非常的快。
  到第二天的下午,更好的更确切的消息就出来了,总共现在除了400多人确认不幸遇难之外,就剩下500多人还没有找到,其余的最多也就是4000多人的轻重不等的受伤,且已经被附近的医院给收治了,很多外地的专家医生们也赶了过来,积极的展开了救治工作。
  要说这些救援人员是真的辛苦,连续工作12小时的比比皆是,彻夜不眠的也有很多,也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一口气从废墟里面救出了1700多人,简直是创造了一个营救的记录。
  特别是等到武孝文和霍珠珠率领的大队人马和机械到来之后,有了更多的人手和机械器材,救援的速度就不断的加快,单是从凌晨到下午三点,被救出来的就多达1100多人,这让无数人都喜出望外。
  毕竟大部分被掩埋围困的人,都是很固执的老人们,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结果就遭遇了灾难。
  老人的身体总是很弱的,所以如果不能再48小时把他们救出来,他们可不能像是年轻人那样能撑过72小时或者是96个小时。
  到了卞老大抵达玉书的时候,玉书城区只有20%左右的区域没有清理了,预计最迟到地震的第三天下午,就能完全清理救助完毕。
  至于说玉书边远区域的那些没统计的人群,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伤亡,除了运气特别不好的几十个人伤亡之外,其余的都好好的。
  卞老大对于这样的救援速度和力度,简直是称赞不已。
  特别是看到仙女农场、川西北地震灾区相关的工人和机械熟练的运作,准确又协调的挖掘救人场面后,更是赞不绝口,称呼他们为“民间的脊柱力量”。
  昆仑这边的机场从昨天中午开始,就是一片的繁忙景象,连军用机场都贡献了出来,但仍旧很难满足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各种货运飞机。
  最长的一架货运飞机在空中盘旋的时间都超过了三个小时,幸好没有因为疲劳和密度过大出什么事情。
  这些物资很方便的被运到了灾区,本来这几天已经习惯了帐篷生活的人们,没感觉到有多么的恐慌,反而是有种很踏实的感觉,特别是当生活日用物资如同小山一样堆砌在空地上的时候,他们更是没有什么怕的。
  虽然自从地震过后,大大小小的余震都没有停歇过,天空中也照例飘起了雨水,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什么。
  喧杂的玉书城区到处都是灯火通明,到处都是巡逻救助的力量。
  有着蜀川大地震的救援经验,都不用卞老大怎么的安排,就已经是有条不紊的了。
  走在玉书的各个救灾现场,看着各个单位都协同作战,毫不拖泥带水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卞老大对此很是满意,如果华国做什么事情都像是这样,那真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儒正,你说如果多几个像是萧奇这样的人,我们国家的民生国力,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停下步来的时候,卞老大这样对身边的牛儒正道。
  牛儒正微微一笑。
  卞老大当然是一个明白人,知道那些穿戴着“仙女农场”的熟练工人、那些写着“仙女农场”的工程器械来自何方。
  如果不是萧奇不计成本的运作,也不可能有着这样的规模。
  想想上一次大雪灾,萧奇也出动了十几万德阳的汽车工厂工人、代工厂工人们东进救灾;蜀川大地震的时候,萧奇把仙女工厂和代工工厂的人也全部组织起来去救助,不敢说给救援单位帮了天大的忙,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就像是现在的这样,有他们在,救援和清理的速度都能大大的加快了。
  更别说萧奇前前后后在这几次大灾难时候,捐赠的一两千亿人民币的巨资。
  有人曾经在常务会议上面提过,萧奇拥有这么多的财富,是不是要掌控一下。
  当时卞老大就生气了,说如果连这样的国之栋梁你们都要怀疑,都不信任,华国还有人愿意在有事情的时候站出来吗?
  现在看起来,卞老大对萧奇的维护是没有白费的,萧奇从来都没有让人失望。
  思绪过处,牛儒正道:“萧奇这样的人,恐怕百年都难得出一个,也就是机缘巧合,我们华国才能出了这么一位天才。也不用再有几个,只要我们多压榨压榨他,让他多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那就已经足够了。”
  卞老大哑然失笑,“我还忘记了,这小家伙还是金融和国际战略方面的专家。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等等,他都有很明确的观点吧?嗯,不错,以后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年轻人嘛,不多让他们锻炼锻炼,哪里知道他们的极限在哪里?”
  牛儒正点了点头。
  他其实也有这个意思。
  按照他的想法,萧奇什么都好,但有两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女人太多,这一点让人觉得无可奈何,不过这事儿不亏大节,又没有伤害到别的人,自然也就不用去多管。
  第二个就是萧奇太懒惰了,如果不是主动的去问他,许多对国家有利的建议和策略,他都不会说,这一点是最让人气恼的。
  华国现在是发展得很快,但问题也同样不少,如果萧奇能帮忙多解决一些问题,民众的幸福就会更多一些,国家的力量也会更加强大一些啊!
  也就是萧奇不愿意走从政的道路,不但牛儒正有信心用二十年的时间,把他打造成自己的下一任接班人。
  想一想吧,有那么聪明的才智,再加上自己的不断教导,萧奇的成长是多么值得期待?
  但仔细的想一想,这小家伙不从政也好,他那么多的老婆,还有那么多的家产,根本就不适合从政,在美国还差不多,在华国是不行的。
  所以只能是把他当成是“国之智囊”、“国之栋梁”来用,帮忙解决一些难题。
  不过这也是太可惜了啊,明明这么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却没办法最大限度的去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去为国家多做贡献!
  ……
  对于两位大佬的评论,萧奇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他也只能是苦笑。
  国家大事、金融经济大事,哪里是他能参与的?
  如果不是因为有着前世的记忆,他这点能力,直接就被华尔街的一群人给吞得渣子都不剩了。
  现在如果太高调了,以后前世记忆没有了的话,他该怎么去面对牛大叔他们?
  当然了,他其实也有解决的办法。
  第一个就是现在他做的,能不说就不说,逼急了才稍微说一点。
  然后,萧奇也在积极的打造老爹的大局观,旭日评论员的功底和能力,却是要比萧奇要强悍许多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他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合格的经济学家,对于国内外的一些大事,都有着自己的观点,而且观点都还不错。
  所以等到以后,萧奇准备让老爹多多的发言,多多的参与到探讨和解决问题之中,这样一家人都有了带头的出面了,那些大佬们总不好意思再来压榨自己了吧?
  顶多以后自己在各种扶贫救灾上,多多的投入金钱就好了。
  每年拿出100亿来作为慈善基金,细水长流的做好事儿,也应该没人能说什么了吧?
  依照现在萧氏家族赚钱的能力,一年的利润少说也能有超过2000亿美金,拿出1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