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农场在非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所以这个小店里面还会准备一些烟酒,平常总有中国工人们过来购买这些消耗品。

    老吴是个二十多年的烟民,酒可以少喝,但是烟却不能断,不过非洲的香烟并不便宜,市场上主要的香烟是国际品牌万宝路的香烟,这种烟的价格比较贵,最便宜的是十五块的,而这样的烟老吴大概是不舍得抽的,所以他总是去挑一种黄色包装,印着故宫图画的香烟,这种烟看起来像是中国产的,但是上面并没有标明,价格比较便宜,一盒香烟是五块钱,老吴以前一天差不多一包烟,现在因为出门在外,加上外面的香烟的价格比较贵,所以他压缩了自己的抽烟次数,一天差不多半包。

    “这非洲给这群黑人,实在是可惜了,他们好吃懒做,我们工地上请了几个小工,每天一下班就跑的干干净净,一点时间都不愿意加班,一加班就跟你提加班费,哪像我们,要是这里是咱们中国,这么肥沃的土地,在上面圈一块地,扎上围栏,建个农场,种菜种粮,养点鸡鸭猪羊什么的,日子不很快就红火起来了,你看他们,天天抱着个破球,在地上乱踢,也不见得踢出了个什么名堂来,瞎乐呵!”

    街上一群小孩正在踢球,塔玛镇上没有什么工厂,所以能去工作的地方不多,于是当地人便日常没事干,在街上闲逛或者是晒太阳、玩女人什么的,老吴看了之后眉头就拧了起来,似乎对非洲人拥有这么肥沃的土地,却什么事也没做成感到非常的愤懑,一幅恨铁不钢的样子。

    其实老吴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非洲人识字率不高,文化程度地,除了北边的撒哈拉沙漠不适合耕种之前,其他的土地都十分的肥沃,大片大片的空地都没有人去处理,人们过的苦哈哈,但是却并没有人想去改变这种局面,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祖祖辈辈们过着的生活,只要不被饿死,就可以了,能获得安逸一些就安逸一些,反而是看到中国人那样勤勤恳恳,像个陀螺一样的生活,他们感觉到很不可思议,甚至还会过来询问,想要知道中国人这样生活的意义。

    两人买完东西之后,很快就回到了宿舍大院,林全回来的时候明显是感觉要比去的时候好一些了,他感觉自己的身体稍稍的恢复了一些,只可惜工程队已经决定让他回国了,如果自己的身体能够好的更彻底一些,说不定还能够让工程队的刘队长改变主意,把他留在这里。

    “张老板,好久不见啊,今天你可算是来巧了,刚买的菜,还有两只鸡,今天晚上留在这里吃饭?”

    两人回到住处,还没有进门,就发现院子里面来了一个陌生的面孔,这人对于林全来说是有些陌生,他来这里的时间比较短,在这段时间里面也没有见过这人,所以不认识他,不过听老吴的话,他显然是认识这个人的,而且看他的样子,似乎两人还比较的熟络。

    “老吴啊,哈哈,本来不打算留下来的,但是你老吴都开了口,这个面子我得给啊,呵呵,怎么,今天是什么喜庆的日子,还专门买了两只鸡,你是打算炖鸡汤给我们喝?”

    那个姓张的老板发现说话的是老吴之后,也笑脸相迎,从口袋里面摸出了一盒烟,抽出了一根递给了老吴,看起来好像是中华牌的,林全不抽烟,但是却也知道这种烟要比老吴经常抽的那种黄色包装的烟要好一些。

    老吴也没有客气,接过烟就给自己和张老板点上了,而趁着两人说话的空档,林全也观察了一些,张老板看起来要比老吴稍稍小一些,大概三十六七岁的样子,个子不算高,皮肤晒得很黑,但是体格看起来还算是强壮,显然是经常出力气的人,不过在工程队上去却没有看到过他,所以林全推测他应该是其他地方的工头,因为老吴称他为老板。


第三章 张老板的农场计划

    张老板看起来跟这里的人都比较的熟络,晚饭的时候,大家聊得都很开心,出了林全之外,他对张老板不熟,加上心里面有事情梗着在,所以并没有说几句话,闷声不响的在吃着饭。

    “老张,听说你最近在南边盘下了一块地,是打算建个农场,怎么样,有搞头不?”

    刘队长端起酒杯,跟张老板碰了一下杯,然后随意的问道。

    张老板喝了一口酒,脸色微红,这酒菜让他有一种回到国内的感觉。

    “嗨,还不是瞎折腾,这附近的空地多,那些本地人们又好吃懒做,我就是随便买了一块地,没花多少钱,这不,农场刚刚修好,我这一次过来就是把上一次未结算的款子给付清了,省的王工头天天惦记着。”

    王工头是这一块工地的负责人,林全他们这些人都是搞基建的,而之前张老板建农场的时候,也过来请了人帮忙的,王工头也接下了这个活计,实际上张老板的农场修建的比较简单,只是在外面简单的围了一面墙,然后请人在里面将土地开垦出来,这些工作倒是可以请当地的本地人帮忙,塔玛小镇上什么都不多,就是闲人多,而且人工成本还很低廉,不怕请不到人。

    刘队长笑了笑,对王老板的话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倒是一旁的老吴,这个时候随口问了一句:“老张,你那农场搞出来了之后打算种什么东西?我看这里的土人他们的蔬菜倒也不少,你就算是搞农场,估计也没什么市场吧?他们的购买力可不强啊?”

    老吴的话说的很有道理,当地的土人实际上并不富有,而且他们手上多半还是有些其他的东西,没钱买东西的时候,喜欢以物易物,而且像这些蔬菜之类的东西,他们自己就会种植,所以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农场里面种出来的东西。

    张老板呵呵一笑,说道:“本地的蔬菜我们少种一些,多种一些我们中国的蔬菜,比如说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竹笋、韭菜什么的,这东西在非洲可吃不到吧?如果我的农场能够种植出来,那市场自然不用愁了,光是在TSNY务工的中国工人的数量,估计就不下二十万人吧!而整个非洲,有超过100多万中国人在打拼,这个市场前景可不小,就算是不做本地人的生意,那也足够我赚的了!”

    张老板没有藏私,把他想要办农场的动机说了出来,非洲的中国人很多,近些年随着中资机构的日渐增多,来到非洲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来到这里的工人,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不适应,其中饮食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这一点林全他们是感同身受的,当地的蔬菜他们吃不习惯,能见到国内也有的也就只有那几样,什么番茄、胡萝卜和四季豆加上黄瓜,估计就这四种最常见,天天吃着四种菜,大家早就吃腻了,上一次不知道是从哪里搞到了几颗大白菜,结果这种在国内几乎是最普通的蔬菜,在这里居然成为了宝贝,那一天大白菜一端上桌,就立刻被分食干净,大家都只吃了几筷子,还没有尽兴,结果盘子就空了,后来听说那白菜是从法国进口的,是坐飞机空运过来的,价格贵的离谱,所以大家在哪之后也就再没吃到过大白菜了。

    如果真如张老板所说的那样,他的农场能够办成功的话,他赚钱了那自然是很好,但是顺带着也能改善一下大家的伙食水平,那自然是更好了,所以老吴听了之后很兴奋。

    “还是老张的头脑灵活,像我这样的木鱼脑袋,只能卖膀子力气了!”

    老吴的话听起来好像是他很羡慕,但是实际上,这件事情肯定没有张老板表面上说的那么轻松,这里面的风险又大,回报虽然不错,但是能不能成功其实还真的说不好,他要挣钱养家,孩子上学读书还要靠他的工钱,自然不敢冒这样的风险的,所以这话他也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

    张老板听了之后只是摇了摇头,倒也没有说什么。

    过了一会似乎是微微有些叹气,说道:“本来事情都是计划好了的,但是这招工这件事情上有些不好办,本地人可以雇佣,但是他们都比较懒,也不愿意加班,农场总得有人照应着,我一个人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待在农场里面,我还必须要出去跟客户洽谈什么的,所以目前想找一个熟悉的,能够信得过的人手过去帮我的忙,工资待遇肯定是没的说,只要有人愿意去,我可以开这个数!”

    他伸手,比了一个八,大概意思是说每个月可以开出八千的工资,众人倒也没有心动,他们目前的工资差不多也是这个数,一些资历老的工人的工资比这个数还要高一些,比如说刘队长,他每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是一万左右,老吴每个月也在九千左右,因为这是在非洲,所以为了招到工人,所以工资待遇相对于国内的工人们来说要高一些,不然的话根本就吸引不到人,毕竟非洲并不太平,战争、骚乱和疾病等等威胁,加上在这里要忍受各种不便,以及对家的思念,所以愿意来的人毕竟不多,对于过来的当然是要提供高工资待遇了。

    不过张老板开出的条件对于在场的其他人来说或许是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对于林全来说那就不一样了。

    林全已经被告知要被送回国内,他如果回国去了,一没手艺而没文凭,几乎是不可能找到工作的,而他家里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加上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妹妹要供养,所以张老板开出来的这个条件对于他来说可谓是吸引力十足。

    农场不就是种田吗?他本来就农村里面出来的,种田这种事情自然是难不倒他,吃苦受累他也不怕,只要有钱,能够挣到钱,这就是他的最大动力。

    “张老板,那个……我能不能……能不能去您哪里啊?”

    本来见没有人开口,张老板心里面是有些失望的,他过来当然不指望从老吴这一群人之中找到合适的人选,他清楚他们不会去,因此更多的是想让他们帮助自己宣传一下,看看有没有其他的中国工人愿意去他那里,不过这看起来也很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