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歌神-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星河在画《山村老尸》之前,就听徐诺说王晓玥拍完她《为爱痴狂》专辑的mv后就要去拍电影了,据徐诺说,那时王晓玥在选的一些剧本就大部分都是恐怖片。

杜星河也正是因为知道王晓玥想拍恐怖片,画出《山村老尸》的分镜头剧本后,他才立刻就想着让王晓玥试着拍拍看。大家都是大电影的新人,不如一起合作尝试一下。

林建国吐了口烟,对杜星河道:“据我对电影圈的了解,一般小公司投拍的电影,很难进院线,王导他们两口子能让一部投资300万的小成本电影进东南院线,他们在院线圈肯定是有点关系。咱们和他们合作,倒是不用担心拍完了上映不了。只要能上映,就算赔钱,咱们也赔不了多少。”

第528章票房分成

杜星河知道,林建国说的没错,这个位面的电影市场要比唱片市场更加繁荣似锦,五大院线联盟随便拉出来一条就能爆掉整个华语唱片业,由于有着良好的正版保护意识,以及优越的生活水平,去影院看电影成了每个家庭每个人一项很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

这个位面的中国,几乎每个家庭每周都会固定去影院看几次电影,正是因为市场有着如此巨大的需求,所以这个位面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脚步迅猛至极。

以地域划分,每个院线联盟所在的区域都有着十分庞大的电影产业链,香江虽然在这个位面有着“电影明珠之城”的称号,但并不是唯一的。

五大院线联盟中,几乎每个联盟都有地位类似于香江的电影之都。像是第二大院线联盟——中西部院线联盟中,有着中国西部电影发源地之称的熙宁,就是西部地区一座电影工业重镇,中西部电影联盟上映的片子中,有70%都是熙宁出品。

同样的还有华北也称北部院线联盟中的电影城——常春,也是电影工业高度密集的城市,年产电影的数量并不比香江少多少。

华东院线联盟中的长三角地带的几座城市中都有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每年量产电影超过500部,数量甚至比香江还要多一倍。

目前这个位面国内电影工业基础偏弱的西南电影联盟,电影工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以渝城为核心的一堆电影城正在迎头往前赶。

总之各地的电影公司就像雨后春笋一样每年都会冒出一大片来,但隔年又会像被割的麦子一样,不少小型电影公司都会偃旗息鼓,杜星河记得从一篇杂志报道中看到过,目前国内的电影制作公司平均寿命只有3年左右,一般的电影公司都撑不过三年,不是因为赔钱破产,就是会被大的电影公司收购,新晋的电影公司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是很难立足的。

虽然中国目前的电影院数量。院线联盟的规模还在与日俱增着。市场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但由于影片的拍摄数量增长更快,所以有越来越多的片子被拍成后,就算过审拿到放映权了。仍旧挤不进联盟院线和大众见面。迫不得已只能在一些私人影院中播放。或自己去联系一些关系影院播放,这种电影可以想象肯定没什么票房。

但只要能拍进院线联盟的放映计划里,那片子的票房基本就有保障了。只要不是口碑差的惊人的影片,在票房收入这一项上,都能获得不菲的收益。

通常一部电影想要进入院线联盟放映,都要先拿到影片的播放权,之后再去目标院线申请拍片,之后院线联盟会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审定这部片子是否适合在他们的联盟影院中放映,如果影片的质量不错,又赶上那段时间没有太强势的影片介入,那基本都能在这个院线联盟中被推广。

当然,这种推广也是需要推广费的。这个推广费并不是黑钱,而是正当的联盟电影基金费用,不需要电影发行方立刻就付,而是会从电影的票房收入中扣取5%,纳入院线联盟的电影基金。这个电影基金会独立经营,每年给院线联盟中的加盟影院提供分红,算是加盟影院除票房收入外的一项参与性红利。

由于各大联盟的地域保护观念很强,所以很少有一部影片可以在两条院线同时上映或先后上映的情况。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像上个位面中国90年代初引进进口大片之前的状况,那时为了保护民族电影工业,也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别,所以欧美的大片就算再精彩,再好看,再有票房,也不可能被国内所引进。即使后来开始逐渐放开大片引进了,每年引进国内的大片数量也很少,这位的就是保护本国电影。

这个位面的各院线联盟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因为每个联盟所在的地域,都有着选相对独立的成体系的电影工业,而且区域内的电影企业基本上出品电影都会首选本地院线联盟放映,于是就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保护的关系,其他地区的电影轻易不会申请外区域的院线联盟放映,本区院线联盟也一般不会批审外区联盟的电影。

这种保护形态,很像上个位面的国家电影保护主义,这是地区性的电影保护主义。只有很少的一些影片,因为各种各样的特别原因,比如由张氏家族主导的之类的,才能在不同的院线联盟同时上映,这样上映的影片票房从来都是爆炸级的,几倍于别的电影,但在各院线联盟的年度票房统计和历史票房统计中,这种电影都是只记他们自己联盟的票房,而不会总括一个总票房。

在权威统计机构统计的五大院线联盟综合票房列比中,这种电影都会被单拿出来,不会和正常的电影去比,因为这种电影的票房动辄就上10几亿,普通电影根本无法与其争锋。

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大的电影公司,看到中国的电影市场蛋糕巨大,也正在努力进入东方市场。

不过五大院线联盟之间依旧有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那就是一家西方公司的片子在一条院线联盟被引进后,其他院线联盟就不会再放映这部片子,甚至未来也不会放映这家电影公司的其他影片。

国外的电影公司了解了中国的行情以后,通常都会遵守中国当地的游戏规则,只选择一家合作,不会再浪费力气找其他的院线联盟合作。

中国的电影如果出产到西方,倒不用遵守这条规则,中国的制片方可以任意选择愿意引进他们电影的西方公司进行海外发行。

举个例子,美国的环球影业一直是华东院线联盟的合作伙伴。但如果环球影业看重了东南院线联盟区域内的香江地区出品的电影,那香江的电影公司便可以自行和环球影业签署海外发行协议,而不用看东南院线联盟的意思,只要在海外发行不影响这部影片在东南院线联盟的上映就可以了。

羔羊影业虽然公司规模很小,才刚起步,但集合了制作和发行两大业务,第一部恐怖片便能顺利拿到在东南院线联盟的分级放映权,足以说明这家公司还是有点道行的。

有的电影公司,被人忽悠着拍好电影了,却根本拿不到联盟院线的放映权。这种电影的命运就会很悲惨了。制成vcd出售也不见得能有多少销量,亚洲其他国家通常也不会引进中国的非联盟上映片,从而不会产生海外票房,最后只能硬卖到私立电视台去放。挣一点微薄的版权费来弥补投资。亏的一塌糊涂。

羔羊影业只要有路子能让投拍的电影顺利拿到东南院线联盟的播放权。那他们的电影就几乎不会赔本。

这个位面的五大院线联盟票房收入分配略有不同的,但电影公司的大体收入还是很透明的,而且和上个位面成熟时期的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分配很类似。

杜星河在上个位面有几个朋友都是电影圈的从业人员。对上个位面的中国电影状况以及票房分配还算了解。

在上个位面,如果一部电影的票价是100元,卖出去后,其中的5%,也就是5块钱,会纳入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的专项基金,这个基金最后会回馈给电影院,以此鼓励投资者对中国电影基础建设的投资。

之后还要扣掉营业税3。3%,也就是3。3元。

剩余的91。7元,才由影院(院线)、和制片发行方瓜分。

至于这几家要怎么分,也是一个弹性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影院和院线会根据影片强弱势,按57%到62%分成,像是张…艺谋、冯…小刚这样的导演的大片,影院只能分到这个比例的下限分57%=91。7元*57%=52。27元。

其中院线组织明面上分成是7%,但院线为扩大市场份额,和拉拢影院加盟,实际会按2%~7%之间分,一般是5%,也就是91。7元*5%=4。59元。

以上,即影院分到47。68元,院线联盟分4。59元,合计52。27元。

电影公司制片和发行会根据影片强弱势按38%~43%分成,还拿张…艺谋冯…小刚的电影举例的话,电影公司会按上限分43%=91。7元*43%=39。44元。其中发行方一般分5%=91。7元*5%=4。59元。

以上即电影公司即制片方分34。85元,发行方分4。59元,合计39。44元。如果电影的制片方和发行方是一家公司,就像华谊这样的大型影业公司,那这部分钱他们就全拿了,大概占到票面价格的40%,也就是总票房的40%。

在上个位面,如果不是大导演的作品或强势的大片,比较中等或偏小型制作的影片,分成比例就更少了,电影公司一般只能拿到总票房的35%左右。再扣扣税,一般一部电影的总票房的三分之一,才是电影公司真正能靠票房收回来的收益。

其他的衍生收益,比如海外版权、影视制品销售分成,电视台版权、周边商品等等,这类收益普遍能达到电影票房的15%以上,有些衍生做的好的电影,比如动画片,那这类收益要比电影票房更高。

发展到后期,杜星河穿越过来的那几年,在一些大制作中的贴片广告和广告植入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了,有些电影甚至在开拍前就已经靠这部分的收入平衡了收支,其他收入诸如票房这类的大头,就是纯收益了。

在上个位面的中国,投资拍电影,算是一项投资回报比非常高的事,所以有大量热钱涌入电影圈,这催生了中国电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