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歌神-第10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说早期的文山对得起大才的称赞。

期待文山再给我们带来一首画面丰富跳跃,

节奏紧凑天马行空的词作。

因为那个文山才是周杰伦的最佳拍档。

回到《东风破》的词——

……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

一盏离愁和一壶漂泊一样,

都是写的酒。

前面我们说文山擅长写画面写事物。

这个事物放在古典文学里面就进化了!

进化成什么?

意象!

方文山从此如鱼入大海,

传统文化帮了文山的大忙。

本来就擅长堆砌事物和画面的文山如鱼得水,

一个个事物都有了传统意象的改造和升级,

意象这东西是很玄的,

这种东西只有中国人自己懂,

比如,酒不是酒,有时候是哀愁,

比如梅花代表贞洁不屈,

比如杨柳代表赠别留客思念

比如落花代表伤感

比如杜鹃鸿雁代表思乡

比如明月代表思念团圆

太多太多了。就不一一举例了。

这首歌词当中同样使用了大量的意象,

后面详解。

回到这两句。

为什么文山不直接写一首酒,一壶酒,

却说一盏离愁,一壶漂泊。

这里不得不再次感叹文山兄当年的才华横溢。

这里酒的意象正是离愁和漂泊。

文山干脆直接以意象代替实物,

妙啊!!!!简直妙不可言!

这一段还用到的几个意象有:

旧地,圆月,烛火,

东流水,成熟花。

准确的表达了作者对于佳人离去的深深不舍。

字里行间透出的心意仿佛让人感同身受,

作者藏于门后,想象着佳人仍在的场景,

这些都是善于制造画面的方大师带给我们的离愁。

再下一句旧地重游,

典型的触景生情,

让人不禁回味起那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还是那个桃花,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佳人不在。

连烛火都不忍苛责我,

仿佛烛火也读懂了作者的寂寞。

从此,

浪迹天涯只有酒壶陪伴,

酒是暖的,

人是瘦的,

这种意境可有人懂?

人为何而瘦,

因回忆。

时间如东流水一去不复返。

花开花熟间,

已错过太多。

第838章周董音乐排行(二十一)

……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

这段词作者正在思愁中,

却不知谁正在用琵琶弹奏一曲叫做东风破的曲子,

那琵琶曲子悠长凄苦,

不禁让人回忆起小时候,

仿佛那两小无猜正在眼前。

琴声悠悠,

岁月幽幽,

转眼间,

秋逝春来,

春过秋来,

那两小无猜的故事已随枫叶染上了岁月的枯黄,

篱笆外的古道我们一起走过,

荒烟蔓草的年头,

连分手都是无声的沉默。

写到这里,不知道文山哭了没,

估计大部分懂的人是哭了。

自古以来,

最让人伤感的莫过于离别,

莫过于物是人非。

可真有人懂这两种莫过于吗?

那些过往发生故事的地方,

到如今,

故地重游,

怎能不引起那深深的惆怅,

一句旧地重游让多少人曾经苍然泪下。

诛仙里面有一段旧地重游让人至今唏嘘不已。

小凡被发现使用噬魂珠而重回大竹峰后,

即将面对变故的他重回后山竹林,

竹影婆娑,竹涛阵阵,往事如潮,

这种旧地重游在读来时不禁让人感同身受。

这里不仅是小凡从小的砍竹练功之地,

更是和师姐青梅竹马之地,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一段旧地重游,

不会刻意在这里提起,

就在小凡思绪纷飞之时,

碧瑶突然出现在后山。

“你,你怎么会来这里,太危险了!”

“我不管,我,我只想看看你。”

“呆子,你说话啊!”

“你坐吧。”“等等!”小凡拭竹,“你现在坐吧!”

“你也坐。”

“叫你坐就坐呀!坐地上干什么?”

“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就算全天下的珍宝都放在我的眼前,

也比不上你为我擦拭竹子的这只袖子。”

多少年后,你回首往事。

可还记得当年,曾有人对你述说的心语?

小凡一共旧地重游两次(第三次第二部不表),

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已是十年后,

第一次时旧地重游思绪纷飞

第二次时早已物是人非

第一次时只是惆怅,

第二次时已泪眼婆娑。

……

说完词,

我们再来说说曲。

《东风破》的词不知道被多少人赞美甚至研究

网上更是大把的不知所谓的赏析。

但是你几乎找不到有人谈论东风破这曲的。

东风破的词可以说完美到极致。

但是还是得说一句,

所有人都有点高估了方文山的词。

而忽略了曲,

甚至可能连文山自己也高估了。

当然这话不好听。可是却是事实。

换句话说,

是高估了这个浮躁快餐式的当今社会以及流行乐。

举个例子,

假如现在有人写出一首李白的将进酒,

你觉得这会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吗?

不算,

甚至你压根都不会知道这事。

这是件很悲哀却不得不面对的事。

方文山自己导的电影票房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东风破的词确实是很好,

但是要说好过将进酒。

那确实是不现实的,

举这个例子其实就想说明一件事,

东风破的成功,

必须还是归功于编曲和曲。

而词作为曲的载体自然而然第一时间被众人面对并且研究。

换句难听的话说,

假如脱离了这首曲子和编曲。

这首词将寂寞的躺在文山的随身本里而不足为外人道也。

东风破,

之所以完美的如此无与伦比,

正是那丝毫不输给词的曲调和编曲制作和词之间的完美搭配,

做到了1+1》》》》2的境界。

说曲之前,

很想先说说唱。

有人说,

东风破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也正是因为这八个字,

让东风破在若干年后,

压倒性的优势无限领先后期的各种中国风之作。

周杰伦在唱这首歌的时候,

一开始用了一个词,

平淡,

估计有人得笑了,

没错,确实是平淡。

这两个字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一个歌手在舞台上,

唱的泣不成声,

观众却乐了。

这是逗逼。

如果一个歌手在舞台上,

淡淡唱着,

观众却都泣不成声,

这是歌神。

陈奕迅有一首歌叫做好久不见(不如不见)。

无限接近那种平淡的状态。

青花瓷里面,

周杰伦有一些音色刻意模仿戏曲转调唱法,

让人耳目一新。

霍元甲里面甚至有用过花腔。

而东风破呢。

现在听东风破依然感叹,

不知道是不是周杰伦故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

整首歌下来,

周杰伦平淡而富感染力的唱腔音色让人动容!

杰伦自己的声音是很平静的,

波澜不惊,

听者内心却早已是波涛汹涌。

好的歌者,

玩的尽兴处。

时而快乐,时而太过哀伤。

而东风破好就好在,

周杰伦整首歌的每一秒,

都保持着一个平和的心态,

那种淡淡的哀伤自然而然的流露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当真不是那么容易。

下面说说曲子和编曲。

前面提到过。

东风破是五音调式,

宫、商、角、徵、羽五音

对于西方音阶来说就是

do…re…mi…so…la

是没有fa和xi

但是我们说这不应该成为中国风的标准,

东风破之所以成为标准,

还是因为杰伦真正依照的古韵音律,

周杰伦曾经在用钢琴现场弹奏中国风的时候,

说过这样一句话,

“这几个音阶按这样的曲调比较适合做中国风”

可见他对于中国古典的音律是有研究的,

而不是瞎创造。

通观整篇曲,

是一首仿古小调。

进行了做旧处理,

什么是做旧,

在古董搜藏界那都不是新鲜事,

就是经过特殊处理,让它看起来像是老东西。

这首歌就是。

周杰伦是怎么做旧的呢。

首先是五声音阶

其次是古韵音律。

再就是制作。

别忘了这首歌的制作人依然是周杰伦。

这首曲子的整体架构如下:

前奏a…b间奏b尾奏

在编曲上,

整首歌开始以钢琴进入,

由钢琴弹出四小节前奏,

这段前奏旋律呈波浪形。

一上来就连绵不绝给人浓郁的中国古风感觉。

接着的演唱上,编曲有加入淡淡的合成吉他。

吉他一直重复一个音型,

钢琴依旧在。

接着的乐句a就是“一壶漂泊……”这里。

开始加入架子鼓,

重音挺讲究,应该是典型的r&b节奏。

这个节奏注意听一直没断过,

这种介入的现代感让整首歌丰富不失新意。

接下来古筝的演奏开始,五声音阶。舒服!

b段乐队配置和a基本一致,

架子鼓、吉他、琵琶的配合,

现代古典融为一体。

最关键的来了。

间奏部分二胡融入进来,

主导主旋律。

如果你只听懂了这首歌的古典中国风,

那么你只听懂了30%。

如果你听懂了这首歌的荒烟蔓草。

那么你听懂了5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