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无疆-第7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远山和章明泉、丁克非都从对方严峻的脸色里看到了一丝担忧,而高远山更是有些沮丧和烦躁。
  回到办公室,章明泉和丁克非也跟着进来了,“高县,这事儿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省里和地区催得很紧,都盯着,曹书记也坐不住了,一定要立即推进,但是这几十户涉及上百人,问题根本没谈好,怎么推进?镇上准备好人了么?”高远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气呼呼的道:“事已至此,只有按照曹书记的意见办了,反正有邓书记当总指挥,我协助,那就弄吧。”
  “高县,邓书记对情况还不熟悉,这几十户绝大部分都没有谈好,现在就要强行启动,我担心会引起大事啊。”
  丁克非急得嘴都起了几个大泡,按照曹刚的意见,拆迁必须要强制进行,公安局和镇里的基干民兵要准备好,谁要阻挡,那就要抓人,但是这涉及大如此多人,丁克非不认为抓人就能解决根本问题。
  “省里和地区催得紧,曹书记压力也很大,会上定下来的事情,现在要想扭转回来也不可能了,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避免冲突激化。”
  高远山何尝不知道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几番谈判下来,那些拆迁户要价实在太高,而且根本不接受县里制定的赔偿政策,这其中显然有蹊跷之处,以往也有拆迁受到抵制,但都是个案,一般是具体条件谈不拢,像这种公然否定赔偿标准的还是第一次,如果没有内部人士在其中出主意打气,显然不可能。
  “高县,我觉得恐怕要给陆县长打个电话汇报一下。”丁克非明知道这不是明智之举,但还是硬着头破道。
  高远山看了丁克非一眼,一时没有吱声,现在让陆为民知道也意义不大了,曹刚在会上定下来的事情,那就必须要执行,这是原则。
  “高县,我看需要给陆县长打个电话说一声,即便是我们要动,但是也要尽最大可能避免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发生。”章明泉也点点头,现在给陆为民打电话不是好办法,还会把陆为民卷进来,如果陆为民不同意,甚至会引起陆为民和曹刚的矛盾。
  但话说回来二人本来也就有矛盾,多这一件事情也不会少,少这一件事情也不算少,让陆为民知道,至少心里也踏实一些。
  高远山也在考虑,如果这时候汇报给陆为民,陆为民会怎么看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是自己在推卸责任?曹刚定的是邓少海牵头,自己协助,自己要说也没有多大责任,真要出了问题,那也是邓少海负主责,自己承担次要责任。
  ……
  陆为民接到电话时,正在宾馆里和彭元国、谷晋康谈话。
  这一次去京城跑曲双路项目已经一个星期了,不能不说在国内想要办成一件事情的确需要耐心,即便是在先前已经在省里做好了各种思想准备,而且之前也和部里边沟通过多次,但是真正到了实质性的接触阶段,你才明白要从人家手上要到这笔钱有多难。
  没完没了的吃请,“一丝不苟”的程序,“周到细致”的标准要求,有时候甚至是一个材料开头格式的不正规也要重新来过,好在无论是省里地区还是县里都做好了充足准备,甚至把各种公章都随身携带,就是要最大限度力争这一次要把大部分问题解决掉,当然能你要指望一次就能办完那纯属幻想。
  好在有段子君的出面打招呼,拿省交通厅负责这个项目的人话来说,其顺利程度已经比想象的好得多快得多,虽说在较低层面还是斤斤计较,但是在司局级和部领导那边的时候就相当顺利了,而在以往恰恰是这两级就足以压你一年半载也不算新鲜事儿。
  在这两级过关时基本上就相当顺利,几乎是一天之内就能通关,这也让省交通厅那帮人唏嘘感叹不已。
  彭元国调到县府办担任副主任,这让他喜出望外之余也是忐忑不安。
  从乡党委副书记调任县府办主任,名义上只是平调,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从边缘区域进入政坛中枢的一大步,而如果再从县府办主任出去的时候,最起码也得要在某个条件不错的乡镇当个乡镇长,甚至到某个条件稍差的乡镇当党委书记了,这已经被上一次的调整所证明。
  放下电话,陆为民就陷入了沉思。
  电话是邓少海打来的,说了曹刚在曲双路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意见,要统一思想,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强力推进,并且做出了要求开元镇及时跟进推动前期工作,尤其是拆迁工作。
  陆为民有一个不太好的预感,那就是邓少海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一些。
  几十户拆迁户,不算是一个小群体了,虽然按照他的分析,首鼠两端的占绝大多数,但是即便是少数,那也至少有十户八户,如果仅仅是这些拆迁户本人,那也没什么,关键是这牵扯到他们背后的干部。
  和王宝山谈话时陆为民就觉察到了这个前任区委书记现任财政局长的刁滑,既不一口推干,但也不做任何实质性的表态,完全是给自己玩太极,但这也恰恰暴露了他在背后所起的作用。
  汤家那边现在反而成了其次,在通过各种渠道做工作之后,杜姓几家态度明显软化了,基本上愿意接受政府的条件,但是汤姓这十来家虽然态度也有所缓和,但是更多的是盯着王姓,这其中既和汤成发与王宝山之间的矛盾有关,更与切身现实利益有关,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基于这种判断,邓少海觉得可以争取大部分,孤立少数人,以浩大的声势压倒对方,强行推进这一工程。
  陆为民觉得邓少海这个观点和策略是正确的,但关键是时机尺度和火候把握,尤其是在王姓这些人背后占着王宝山这个家伙,这让他更感到不安。
  作为前世里见多了太多阴暗龌龊的官场老油子,陆为民从不惮于从最坏的角度来猜测人心,曹刚这个时候如此态度鲜明的要求邓少海和高远山把这项工作强力推进,这不能不让他有些怀疑。
  虽然高远山和章明泉在电话里的汇报也提到了省里和地区,尤其是地区对这项工作的进度很重视,一直要求县里要加快前期准备工作进度,排除任何干扰,但是他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邓少海近期和自己走得很近,曹刚不是看不到,曹刚也做过努力,想要密切和邓少海的关系,但是他小看了邓少海的抱负,邓少海是想要做事,做成事,而自己的规划构想恰恰符合了邓少海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不是简单的利益拉拢就能把邓少海拉过去,在一般事务上他会尊重曹刚,但是当他觉得你影响到了他要去实现他自己的抱负时,他就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高远山情况也大体一样,曲双公路让高远山的全副身心都扑在了这条足以让他在双峰县交通史上浓墨重彩留下一笔的工程上,虽然高远山是通过向曹刚的投效来获得了分管交通这项工作的机会,但是并不代表高远山他就不想做事,他还希望通过在曲双公路上的卓越表现为他赢得更多的分,而在这种情况下和自己走近大概连高远山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而曹刚却看到了。
  以事御人,此所谓阳谋,这就是陆为民的驾驭之道。


第八节 毒计
  陆为民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聚合一批志同道合者,虽然这有些理想化但不容否认这种方式可以让自己对自己身边的干部看得更清楚。
  在陆为民心目中,周围的干部无外乎几种,一种,只要能做事,无所谓能不能做官,这种人罕见,第二种,能做事儿,更想做官,觉得做官才能更好的做事儿,属于希望通过做事儿做官来体现自己成就感那种人。
  第三种,能做事儿,也想做官,和第二种的目的不同,是因为想做官必须要会做事儿,而做事做官都是为了捞钱,当然在这一种人中也会有区别,那种全心钻钱眼儿的也不多,更多的是那种觉得自己当官做事儿理所当然可以获取一些额外隐性收入的那种人,当然如果有机会乐意捞一笔而风险不大时他们也会毫不客气的伸手,对于他们来说官职越高才意味着成就越大,因为有更大机会获得各种非法或者隐性收入,而非以做成某项工作为成就感,这种官员比例不算小,尤其是具有这种心态但是还未踏出那一步的更不少,前者可以叫贪官,后者可以叫做蠹吏。
  第四种就是属于那种只想当官儿无做事之能或者说做事儿能力有限那一类的,这种干部要么靠打熬资历,或者说之前可能也努力工作过,要么通过旁门左道来获得晋升,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觉得当官可以有更好的福利待遇,他们在工作中更多的是通过惯性和来自上边或者下边的压力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种干部数量最大。
  在陆为民看来,第一类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即便是自己也无法做到,第二类是最值得认同的,他希望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类,同样也希望自己周围都能形成这样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应该成为一个官僚群体中的中坚力量,第三类是需要铲除或者通过体系来根绝的,当然这在现实操作性上很难,第四类则是只能用制度来约束和督促的,尽可能发挥他们的作用。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型的分类,绝大多数干部官员要认真分析都只能属于介乎于这几种人之间,一旦有外因内因影响,他们也许就会向另外一类蜕变和转变。
  邓少海是想要做一些事情的,而且从目前来看,高远山也有一些向这方面发展的趋势,这是一个好现象,或许他们或多或少藏着一些私人用心,但是这不足为奇,谁能做到心中无私,这是圣人,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只要能把私心用于正道上,陆为民依然认可。
  邓少海原来一直在机关工作,基层工作经验并不多,现在曹刚突兀的让邓少海担任推进拆迁的负责人,而让高远山协助,名义上是要加强县委对重大工程工作的领导,但陆为民依然觉得这里边有一层浓浓的阴谋气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