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无疆-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啥都有,放心,为民,我是不会去干那些违法犯罪高风险的事情,中英街那边东西便宜,现在岭南那边搞这个的多了去,我们昌江这边去那边搞这个的也不少,算一算弄回来一趟能挣不少,我倒是想要捣腾几辆汽车过来,可没那本钱,而且风险也太大了,所以也只敢弄点电子表这一类的东西,不过昌州这边传呼台开通了,你们那同学帮我联系了一家能搞到传呼机的,这边只要和邮电局拉上关系,就能上户,嘿嘿,我估摸着能赚不少。”萧劲风乐呵呵的道,脸上露出颇为自豪和向往的表情。
  陆为民叹了一口气,看来萧劲风很喜欢这种生活,他倒真不好打击对方的积极性,这种小打小闹的玩意儿在自己这个过来人心目中当然算不上什么,但是对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的确是足以引人眼红的了,而且也的确有很多人从这种倒腾活计中赚到了第一桶金。
  “劲风,你自己掂量着吧,我知道吴健跟你关系铁,他要跟你干,你也不好推,免得别人说你挣了钱忘了兄弟朋友,不过吴健脑子可没你那么好用,脾气又暴躁,你得招呼着,别惹事儿。”陆为民也不多说什么,各人有各人的生活,萧劲风他会帮他,现在没有机会,并不代表日后没有机会,“但我们俩说的那事儿,你得盯紧。”
  “放心,吴健跟着我,出不了事儿,这边我也有人,嘿嘿,现在有钱好办事儿,比起原来真要方便得多。”萧劲风听得陆为民这般一说,心里顿时一松,他就怕陆为民说他不务正业,也不知道啥原因,和陆为民这么多年铁杆兄弟,虽然亲密未减,但是敬畏心却越来越重。
  “你知道就好,啥事儿要有轻重分寸。”陆为民点点头,沉吟了一阵之后才又道:“你捣腾这些也算一个门路,算是练练手吧,日后再有其他门道,也算是有了一番经历,总比什么也没见识过。”
  ……
  一直到回到南潭,陆为民都在琢磨自己也许真该在昌州弄套房子了。
  没房子,也就相当于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无论是自己家里还是甄妮家中,都有些不太方便,如果是夏天也许还好一点,这大冬天的,寒风凛冽,冷意逼人,走在大街上,委实不是滋味,若是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那该多好,可是按照现有的政策,自己若是不调回厂里,那便永远无法分到一套房子,除非自己去买私房或者租房。
  距离住房制度改革还有七八年时间,这七八年里,私有住房建设发展速度很慢,即便是在昌州这样的大都市,也是如此,连续几波政策的变化,也使得住房私有化停滞不前。
  不过现在似乎还想不到那么远,摆在自己面前的问题还很多,每一件事情都足以改变很多人命运。


第九十六节 字里行间
  “有多大把握?”坐在沙发里的沈子烈眼中仿佛跳跃着一抹火焰,直视着陆为民的眼睛。
  “不太好说,果酱果粉项目成功机率比较大,我接触过投资方,香港人,实际上是宝安那边偷渡过去的大陆人,现在在香港从事食品贸易的流通商,有转口销售的渠道,觉得现在国内政策对外资相当优厚,加上他和我的那个同学有些亲戚关系,所以才有这个意思,投资规模两百到三百万元,他好像联系了两套意大利的二手加工设备,原来是打算将工厂设在岭南那边,但是觉得原材料运输费用太高,所以一直没有敲定,我那个同学知晓了我们这边情况之后就把这个项目介绍给了我。”
  陆为民对于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从来都保留几分态度,尤其是在眼下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在等着看沈子烈的笑话,自己就更需要谨慎了。
  “两三百万元的投资,在我们这边也算很可观了,咱们县里至今尚未有一个上百万的投资项目来落户,如果这个项目能够敲定,也算是我们南潭招商引资打响的第一炮,为民,这件事情你务必落实下来,港资企业能够落户我们南潭,也证明了我们南潭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证明了我们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其政治意义也不同凡响。”沈子烈吸了一口气,相当兴奋。
  陆为民思索了一下这才又道:“县长,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县里基础设施太过落后,这个工业开发区规划也只还停留在纸面上,我的想法是如果这个项目真的能够敲定,我们可以借此契机推进开发区的建设,真正把开发区建立起来,这样依托开发区建设更进一步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中央迟早会对目前混沌不清的局面有一个说法,不会超过一年,而这一年对于我们南潭至关重要,真正当局面明朗之后,我们南潭再要想和其他地方竞争,那就很难了。”
  沈子烈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走了两圈。
  他已经明白了陆为民的想法,开发区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下去,而这一次的招商引资也算是一个引火线,就是要让开发区建设规划光明正大的推出来,同时让这些项目进入开发区,相得益彰,只不过这是一柄双刃剑,其杀伤力甚至有可能反噬自己。
  抵御和平演变,反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这两个调子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拔得很高,但是落实在地方上的具体事务中,这些调子就低了下来,尤其是在经济工作中,虽然有人不断利用这一点来发起攻击,但是舆论上的风风雨雨难以对实质性的工作产生太大影响,更何况陆为民在这方面把关更严格。
  “为民,我考虑了一下,也许是该下决心的时候了,我打算就这件事情去和安书记商量了一下,尽快推动开发区建设工程,不过我觉得你们可能还要对开发区筹建工作提出更详细更周密的计划来,只有那样才能真正说服大多数人赞同这一点。”沈子烈终于下了决心。
  “县长,其实我觉得在我们县一级基层不必太过考虑高层的考量,从中央到省再到市县这一级,政策也好,精神也好,贯彻下来都还有一个过程,我们只需要明白我们所作的并非什么大逆不道的就行了,事实上在89年之前我们各地也是在推进这些,只不过那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影响了我们发展进程,但是您可能也知道,直到现在中央依然还是强调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以来确定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信号。”
  陆为民知道包括沈子烈和安德健在内这些人的担心,作为在体制内打拼的人,你要让他忽略高层风向的走势,的确不可能,所以他也很注意收集来自高层各方的态度。
  前些天曹朗在电话里隐约提到杨家的老爷子曾经明确提出过,改革开放的方向不会改变,十二大十三大以来经济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没有大的问题,这一点也让陆为民敏感的意识到了,这种表态肯定会有一些新闻媒体通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于是他在《人民日报》、《求是》、《半月谈》等报刊杂志上搜寻有关方面的东西,终于让他发现了一些端倪。
  “你看,这是11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和在岭南深圳参加深圳特区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如出一辙,连字句都没有改变,连续两次谈及要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以来重大方针政策不变的观点,这很罕见,我觉得这足以说明中央的态度在逐渐明朗化。”
  沈子烈脸上浮起一抹惊异,虽然早就知道自己这个昔日秘书对政治风向的敏感,但是像这样从报刊杂志的字里行间来寻找迹象的情形却还不多见,他接过陆为民递过来的《人民日报》细细品读。
  作为省委宣传部出来的角色,沈子烈当然清楚从《人民日报》发出来的声音代表什么。
  不能说《人民日报》的观点态度就绝对准确,但是正如陆为民所说,总书记在广西和深圳两度原封不动的用同样言辞来强调要继续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以来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这就是一个信号,相当强烈的信号,这隐藏在总书记的其他话语中显得不太注目,但是陆为民却能从中捕捉到不寻常的味道。
  “很好,为民,难得你有这样的观察力和嗅觉啊,我看我们县里的干部就缺乏这种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平时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喝茶吹牛,报纸摆在面前都懒得看,下基层去,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提枪,满嘴放炮冒黄腔,这样的干部你怎么能胜任新形势下的工作?”看完文章之后,沈子烈颇有些感慨的道:“务实求进的作风在很多机关部门里都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了。”
  “县长,我还有一些想法。”陆为民沉吟了一下才又道。他不能不说,蝴蝶振翅已经带来了变化,那后续很多问题都无法保证会不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行进,如果因为自己误判而导致出现问题,那他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第九十七节 政治嗅觉
  “哦?你说。”沈子烈略感意外,也觉察到了陆为民内心的犹豫,慎重其事的点点头。
  “吕县长听说和茅蓉主任关系不错,我想请您和吕县长说一说,请他给茅蓉主任做一做工作,让茅蓉主任尽快上任。我们这个三项专项工作办公室要把工作全面启动起来,还得要茅蓉主任掌舵协调,尤其是在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眉目的情形下,茅蓉主任的作用就更重要了,这涉及到许多具体需要和有关乡镇和部门的协调的工作,另外也需要吕县长来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陆为民小心的挑选着言辞。
  沈子烈眉目间神色一动,他立即就理会到了陆为民话语中隐藏的含义。
  “小陆,你是不是听到一些什么?”
  看见沈子烈目光过来,陆为民在沉吟着是不是该提醒一下沈子烈。
  沈子烈毕竟是从省里机关下来的,对于下边县里这些门道儿并不真正了解,他觉得这一次选举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尤其是有安德健坐镇,可以说稳如泰山,但是他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