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无疆-第2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品等产业都可以在这些国家找到属于他们的一片天空,而现在这些国家百废待兴,也很环境来自外国的投资,而且由于受市场环境和生活条件限制,欧美国家企业都有些不太适应,我倒是觉得这恰恰是们吃苦耐劳的中国人的优势和机会所在,尤其是浙商。”
  陆为民提出了第二点也符合董昭阳的预期。
  金融风暴来袭以后,浙南地区的各行产业受到很大冲击,利润暴跌,市场狭窄,如何实现产业突围也一直是地方政府正在苦苦寻找的出路,而陆为民提出的这条路径,虽然未必就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但是起码也可以是一个尝试,多条腿走路,这也算是一条,浙南人本来就有着敢于冒险的性格,漂洋过海对他们来说并不像其他地区的人那样畏若鬼途,如果能够在非洲打开一片天地,未尝不是一个好机遇。
  “为民,这一点我很支持,不仅仅是浙南,包括我们浙省其他一些地区,因为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都很大,欧美市场萎缩,我们省委省政府压力也不小,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也是摆在我们地方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你这次来,也算是给我们探条道了,我看也不要局限于浙南或者东瓯,也可以包括其他地区,只要有兴趣的,都可以来了解尝试嘛,嗯,我看这样,我到时候给明康省长打个电话说一声,请他安排一下,你们可以先去按照你们的计划走一走看一看,这边明康省长和其他几个地市相关部门说一说,看看有哪些企业愿意来试试水,尤其是那些产能明显过剩,市场受到挤压的产业,都可以来试一试,……”
  董昭阳很爽快的表了态,比陆为民想象的还要麻利,看样子这位董书记也还是很希望由浙商们能趟出一条路来,这也符合陆为民的想法。
  ……
  接下来的几天里,陆为民一行几人也是马不停蹄,先后去了东瓯和湖州,考察了当地一些相关产业,同时也与浙省副省长王明康一道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也就是针对浙省相关产业的转移和走出去战略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具体的对接了解,也受到了这些企业的热烈欢迎。
  连陆为民他们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趟来会受到如此热烈的对待,尤其是不少企业更是有点象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也足见金融风暴之后对浙省一些产业冲击有多么大,只是限于出访人数有限,虽然很多人甚至表示愿意自费随团出行,但是也不可能一下子接纳如此多,所以陆为民他们还不得不给这些人做工作,希望他们先行派代表去考察,等到第一次考察之后如果真的觉得条件比较合适,再来二次考察也不为迟,就这样仍然是有一二十人踊跃报名,让陆为民他们也是应接不暇。
  紧接着陆为民一行人有飞往南粤,南粤也是重头,尤其是本身广州就云集了大量来自非洲的客商,但是他们都主要是从事商贸业,对于实体产业并不了解,而像东莞/惠州/佛山等地的产业同样也面临着腾笼换鸟和升级转型的巨大压力,所以陆为民他们这一趟来,同样也受到了南粤省方面的欢迎。
  基本上是重复了在浙省的故事,陆为民一行人走的地方更多,在南粤一呆就是一个星期,而且召开了三次座谈会,一方面介绍非洲各国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局面和治安形势,以及他们那边存在的哪些风险,但这些都阻挡不了这些企业主们的热情,正如他们中不少人所说,既然在这边是等死,那还不如走出去闯一闯,也许就能闯出一条生路来。


第四十四节 教诲
  陆为民把自己最后一站安排是在昌江。
  无他,昌江的情况他最熟悉,也最有把握。
  虽然浙省和粤省反映出来的态度都很热烈,但是陆为民并不太放心。
  很多时候都是看起来热闹,但是真正到了要落实的时候,估计很多人就要打退堂鼓了。
  但是在昌江,在宋州和昌州,他自信还是比较了解的,而这些人也信得过自己,这一点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比如雷达的拓达集团,又比如袁连美和臧梅两口子的美佳集团,再比如新麓山集团和华廊集团,这些他都又把握,当然也可以包括华民集团,他更有把握,这是他却不愿意和华民集团牵扯上,以免日后是好是坏都很容易和自己牵扯上关系,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昌江他走三个地方,昌州/宋州和丰州。
  昌州是不得不去,省会,丢开不去,说不过去;宋州和丰州就不用说了,熟人熟路,吆喝几声,多多少少都能有附和的,不至于太冷清。
  到昌江,自然要拜会昌江的主要领导。
  昌江的人事调整在这一两年里变化比较大,方国纲升任琼海省委副书记/省长之后,省委副书记是空降而来,常务副省长乔国章是外调而来,纪委书记也换了人,同样是由中纪委空降而来,而原来与陆为民关系较为密切的宣传部长马道涵也已经调任水利部担任水利部副部长去了,一位原国家教育部一位副部长下来接替了马道涵这一角色,左云鹏走后由秦宝华接任组织部长以及唐天涛担任省委常委/昌州市委书记大概是本土干部提拔的两个配角,就连陆为民觉得应该给予考虑的茅道庵也都被交流出去,到晋省担任副省长去了,不过据说茅道庵有可能会进常委,但愿如此。
  荣道声在十七大之后不久就调任中央了,出乎意料的是杜崇山没有能够接任省委书记,而是从中央直接下来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尹国钊担任省委书记,杜崇山继续担任省长。
  这让陆为民也感觉有些遗憾,杜崇山对他帮助很大,他很感恩,但是他也觉得杜崇山的性格的确是柔和了一些,这种性格在担任一省的主要领导时就很容易显现出一些不足,而当省委书记强势时,担任省长就更容易被省委书记的光环所笼罩,作用就会发挥得更不足,如果说省委书记的手脚又喜欢伸得长喜欢插手政府这边工作的话,这个省长就当得更难受了。
  荣道声担任省委书记期间和杜崇山相处还行,但是据说尹国钊出任省委书记之后和杜崇山就处得没那么愉快了,尹国钊原来曾经在辽省担任过省长,然后到国土资源部短时间担任部长,现在又重返地方上。
  尹国钊对政府工作也很熟悉,所以下意识的喜欢插手政府工作,杜崇山虽然生得一副好脾气,但是在尹国钊屡屡插手政府工作之后,泥石人也有几分火气,所以两边也产生了一些矛盾,甚至隐隐冲突过那么一两次,只是大家还都算克制,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不过这种氛围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在弥补起来了,加上尹国钊又是一副软硬不吃的牛脾气,所以杜崇山也过得很难。
  这些消息陆为民也是通过多个渠道获得的,照理说他来昌江肯定是需要拜会尹国钊的,但是杜崇山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不可能不去拜会杜崇山,所以这要去拜会杜崇山,只怕又会引来尹国钊的不悦,不过陆为民却没有顾及那么多,在拜会了尹国钊之后,还是大大方方的去拜会了杜崇山。
  祁战歌也终于进了省委常委,但是很勉强,拖了一年多时间之后才任命,这显得很是牵强。
  照理说以宋州的地位,宋州市委书记进入省委常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祁战歌这里却卡了壳,硬生生了一年,而且也有传言说尹国钊对祁战歌的表现不太满意,有意要调整祁战歌,位置似乎都已经选好了,省委统战部长。这本来说是由原来的省委秘书长谭建华来担任的,但是谭建华已经到了吉林担任省委常委/副省长,所以传言就该是祁战歌来接这个位置了。
  可以说现在的昌江已经不是三年前陆为民离开时的昌江了,省委书记换了,省长杜崇山倒是熟人,但工作不太如意,省委副书记不熟悉,常务副省长乔国章倒是有些交道,但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感情自己就离开了,纪委书记新来的,宣传部长新来的,政法委书记邓绍荣则是不对路的,省委秘书长据说也是辽省一位副省长过来的,应该是尹国钊的熟人,另外常委/统战部长兼总工会主席杜克锡倒是熟悉一些,毕竟陆为民离开昌江到齐鲁也是担任他在昌江这一角色,陆为民还专门打过几次电话来向杜克锡请教过。
  真正和陆为民比较熟悉一点儿的也就只有组织部长秦宝华和宋州市委书记祁战歌了,再加上一个杜崇山,可以说相隔三年就真有点儿物是人非了。
  回昌江肯定和到浙粤两省不一样,虽然从经济角度来说,昌江的经济远无法和浙粤两省相比,但是从熟悉程度来说,昌江又不是浙粤两省可比的,对于昌江省内的企业陆为民可以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而昌江省内的企业对陆为民的信任度也不是浙粤两省可比的。
  ……
  “和尹书记谈得还算合拍吧?”杜崇山看上去并不像陆为民想象中的那么差,气色很好,人的精神状态也很不错,而且也不像是强打精神,是真正挺自在。
  “还行,尹书记也说欢迎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到昌江考察,要求我这个昌江老乡有什么好事一定要多照顾昌江,我就说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都是没搞头的清水衙门,不敢和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这些油水单位比,只能帮忙摇旗呐喊一下了。”陆为民也很随意,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还是昌江的水好,喝起来都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说我老家齐鲁的水就不好了?”杜崇山故作不满,“莱山号称天下奇山,莱山矿泉水举世闻名,不亚于法国依云,你在蓝岛生活几年难道没品尝过?泉城以泉出名,难道你没感受过?”
  陆为民赶紧举手投降,“省长,我没这个意思,呃,也就是个还是觉得家乡山水感情深的意思,您也一样,不是么?”
  “昌江都是我第二家乡了,一晃就是这么多年了,除了齐鲁,就是昌江。”杜崇山唏嘘了一番,若有所感,“你在蓝岛,我也没有机会回来一趟,真是有些遗憾,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