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无疆-第2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视。
  泉城的情况不是个案,云桥区的情况相对严重,但在省内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一些地方更为突出。
  一些人仗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头衔,从事一些涉黑性质的垄断市场商业活动,引起了地方老百姓极大反响,但是地方党委政府却麻木不仁,个别领导深陷非法利益格局中不能自拔,甚至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这种情况陆为民也有所了解,但是他不是政法委书记,也不是分管公安工作的副省长,不宜采取其他过于直白的方式来反映。
  如果通过一种较为委婉和曲线的方式来反映这方面问题,陆为民觉得更适合自己现在的身份和位置,作为统战部长,对于从工商联这条线上进入人大政协的代表委员本身也就有建议权和监督权,而这些代表委员如果出了问题,统战部本身也就有责任,所以这也说得过去。
  现在陆为民需要考虑的是用何种方式来体现出来。
  泉城是省会,就在省委眼皮子下边,他相信自己用这种方式来提醒江大川,如果江大川仍然置若罔闻,那么自己将这个意见在省委提出来,他也就怨不得人了,而如果他提前处理了这方面的问题,日后真的省委在这方面有所动作,也可以显得泉城市委在这上边的政治敏锐性。
  ……
  高立文扶了扶眼镜,认真的阅读着这封群众来信。
  信的内容他已经从其他渠道了解了一个大概,省委政法委和省公安厅都收到了类似的检举信,虽然反映的问题各不相同,但是目标却指向的是一个人,或者说一伙人。
  这封信是中央政法委传下来的。
  虽然内容差不多,但是分量却不一样。
  看完内容,高立文瞑目沉思,好一阵后,似乎想起一些什么,随手在旁边桌案茶几上翻了翻,终于在中间找到一本杂志,《求是》。
  很快他就翻到了一篇文章,《树立良好社会导向,加强统战和工会工作》。
  这篇文章他早就看过了,本来也就有些印象,也有些感触,但是现在再读一遍,更觉得其中剖析深刻,言有所指。
  文章从当前人大政协代表构成比例谈起,分析了近年来由于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人大政协代表委员中私营经济代表比例不断增加,同时也列举了这几年里这些代表委员中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从市县一级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直到省一级,均有涉及。
  文章分析了私营经济代表涉及违法犯罪的现象和原因,也触及到了统战部门和人大政协在推荐和筛选代表委员时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和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当精辟的见解和意见。
  文章没有谈具体事例,但是毫无疑问这是自己手中这封信的内容是有很高的契合度的。
  文章下边有落款,齐鲁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总工会主席陆为民。
  一家人既有人大代表身份,也有政协委员的身份,成为了他们身上的保护伞和光环,让当地公安机关投鼠忌器,无法按照正常程序进行侦查,信中还专门提到了涉案首犯张宗煜的弟弟张宗佶因为是人大代表,公安机关在准备对其采取拘留强制措施时,当地人大常委会迟迟不同意,其结果就是导致张宗佶失踪一个星期,等到公安机关获得人大常委会批准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之后才发现对方早已经和相关人员串供,订立了攻守同盟,并且销毁了相当多的证据,导致案件侦查陷入僵局,不得不对其采取取保候审。
  三兄弟,大哥张宗煜是市人大代表,老二张宗望/老三张宗佶均为区人大代表,张宗煜的妻子是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常委,这一连串的帽子光环罩在头上,再加上本身就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当地的各种人脉背景,公安机关想要查他,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高立文对具体案件查处不感兴趣,那是政法机关的事情,他已经在信上签了意见转给政法委,要求将这个案子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侦察,结果要报给自己。
  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层面上,那就必须要一查到底,现在他更感兴趣的是陆为民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些问题。
  如何树立良好导向,让民营企业家中优秀守法积极向善的这些代表能进入人大政协,让他们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而要将那些披着各种幌子内里却是包娼庇赌的角色挡在门外,避免影响到人大政协和党委政府的形象。
  陆为民在文中提了一些建议,高立文觉得很有可操作性。
  说实话高立文也没有想到陆为民这个在统战和工会工作上大家公认的外行,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能拿出这么一张答卷来,能够如此犀利而精准的剖析出目前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升到一定高度来看待,这很不简单。
  同样,陆为民才接任省总工会主席不过二十来天,现在也已经拿出了关于下一阶段工会工作的要点,很有新意,尤其是提到了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汲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体系下的工会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工会正面力量,也有很好的阐述。
  高立文一直在观察陆为民的表现,他对陆为民在昌江的表现很清楚,但是在陆为民换了岗位接手统战和工会工作,他内心还是有些担心的,但是陆为民的表现击破了他的担心。
  他不得不承认某位领导对陆为民的评价,这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干部。


第十四节 不讳言
  不是每个干部都具备这几种素质和能力的。
  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单独具备某一项,只是一名合格干部,有两项,就算是一名优秀干部,而三项兼具,尤其是最后一项,那就是一个真正能够扛得起大旗的将帅之才了。
  高立文觉得自己已经很高看陆为民了,因为某位领导的赞许,他知道那位领导是不轻易许人的,但是能给陆为民这样一个年轻干部如此嘉誉,肯定是有其原因的。
  之前他也知道陆为民在昌江的表现,能够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宋州市推到幕前居然可以压泉城一头的份儿上,这还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要知道现在的昌江省会昌州市和泉城同属副省级城市,也同是省会,但是昌州GDP却连泉城三分之一不到,可宋州一个普通地级市却敢力压泉城,谁敢小看他?
  别看常委会上陆为民基本上不发言,其他常委们也都对他比较淡,但是高立文知道陆为民的到来还是对班子里其他成员产生了一些压力。
  齐鲁省委班子这么些年来一直变化不大,除了班长,也就是省委书记,按照惯例是外来的,自己虽然是从省长继任而来,但是也算是外来干部,只不过因为担任了一届省长,在齐鲁工作时间显得长一些。
  省委其他班子成员基本上都是齐鲁本地成长起来的,这一次中央打破成规,从昌江调入陆为民,也算是一个突破,同时陆为民的到来也像是一条鲇鱼,让略显沉闷的齐鲁省委班子一下子就活跃了不少。
  韩三童和江大川对陆为民都有点儿另眼相看的感觉,高立文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韩三童说得过去,他是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协助自己负责党委日常工作,统战工作也属于其中,所以他关注陆为民有理由,但是江大川对陆为民的态度也不一般,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江大川是班子里的老资格了,在班子排序第四,执掌泉城,威信极高,很有点儿说一不二的气势,在班子里也一样很受尊重。
  陆为民才来短短两个月时间就能让这两位青眼相加,足见其本事。
  拿起桌上的电话,高立文给秘书打了个电话,“你给为民部长打个电话,看他是否方便,请他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十分钟后,陆为民已经从容不迫的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立文书记,您找我?”
  “嗯,进来坐吧,正巧今天有些空闲时间,想和你聊一聊工作。”高立文很安详的坐在沙发里,挥手示意,然后放下手中的报纸,取下眼镜,“为民,来了两个月了,感觉怎么样?”
  “立文书记,您指哪方面?”陆为民显得很自然。
  “唔,各方面吧,生活习惯了么?吃住能适应么?”高立文微笑着道。
  “嗯,还算可以吧,去年我在党校学习了一年,基本上也算是适应了北方的口味,还行。”陆为民也不客气i,“当然久了还是有些怀念家乡的口味,偶尔也得去找个家乡菜开开荤。”
  “理解。”高立文有些感慨,“你可能知道我是金陵人,虽说苏鲁两省相邻,但是一南一北,口味就不一样,好在我离开家乡比较早,开始工作是在明州,后来到南粤一干就是八年,又呼啦一下到齐鲁,又是六年,可以说基本上没怎么在家乡呆过,但是家乡的味道还是最留恋,不过你在齐鲁呆久了就会习惯,也会喜欢上齐鲁口味。”
  “立文书记,您放心,吃喝方面我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当年从昌江到南粤读书,我也一样很快就适应了,去年到京城读书,也是一样,几个星期下来就习惯了。”陆为民连忙解释。
  “那工作上呢?有没有什么问题?”高立文点头,“你以前可能都没有怎么接触过统一战线这一块和工会那边的工作,但我感觉你适应融入的速度很快嘛。”
  陆为民一时间还没有搞清楚高立文说自己融入适应很快是指什么,只能含糊其辞,“还行吧,我觉得一法通,万法通,统战和工会工作前任都把基础打得很牢靠了,我也是来捡现成的,还能推动其走。”
  “说得好啊,一法通,万法通,不过统战工作和工会工作与我们党委和政府这几块的工作还是有所不同的,要牢牢抓住这两项工作的核心,同时也要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效果。”高立文把手里边的《求是》杂志拿给陆为民,“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分析很到位,提出的见解也很中肯实际,我想问一下,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吧?”
  陆为民笑了起来,“立文书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