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无疆-第19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为民也笑了起来,不再多解释,马道涵是明白人,再说下去倒反而是自己这个市委书记破坏气氛,有点儿不识抬举了。
  马道涵的目光重新回到了窗外,柯斯达很快驶出了麓溪区境内,进入滨江大道。
  滨江大道在麓溪区境内是贴着江岸而走,但是在进入沙洲区之后很快就变成了高架桥。
  在陆为民看来,童云松这一届里做的最有魄力的一件事情,就是修建了滨江高架桥。
  长达7公里的滨江高架桥总投资达到了12。9亿,耗时三年,一直到陆为民来宋州之前的五一前夕才正式通车。
  滨江高架线平均每公里的造价达到了1。8亿以上,这还是在不包括动迁成本的情况下。
  因为当初滨江路沿江预留了足够的宽度作为滨江路改造用地,但是考虑到在长江二桥没有建成之前,滨江路将成为一环线的主通道,这将极大的加剧这条线路的拥堵情况,所以宋州市委市府当初就研究了在拓宽滨江路的同时,在主城区内以高架桥方式解决滨江路通行问题,这样一来可以极大的减轻滨江沿线的车流拥堵,起码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都不用太担心堵车。
  当然这只是一个较为乐观的预估,陆为民知道即便是有了这个高架桥,五年之后,这条线路一样会成为最繁忙拥堵的路线,而没有这个高架线,也许明后年就会变得十分拥堵,要解决主城区内这一线拥堵,只有长江二桥甚至以后的三桥的建成通车,把二环、三环的北段延伸到江北的苏谯境内去,才能缓解滨江沿线的车流拥堵状况。
  从高架线上飙车而过,长江江面美景可以一览无余,只不过现在是夜间,但是江上星星点点的灯光更有一种如游星河的感觉,哪怕是陆为民和秦宝华已经跑过多次这条路了,这个时候依然是沉醉在其中。
  七公里的高架线只用了五分钟就跑完了,从高架线上就穿越了沙洲进入了宋城,在黄宁段改道向南,这是一环线绕着宋州主城区边缘的一段,事实上这一段都不能称之为一环线,按照当初陆为民的规划,这一段不算是一环线,要在向东推进两公里才拐向南,但这个规划明显是被童云松他们搁置了,而是取了宋城区内原来固有的这一段道路。
  现在宋城区和市建委已经在就重新启动原来的规划路线进行最后审定,预计三个月之内,最早规划的路线就可能会投入施工。
  从高架线下来进入宋城境内一直到南城新区,马道涵又专门去看了规划中的岭北大道和美湖大道、通山大道过岭隧道,对于宋州的城市建设规划和进度也都表示了满意。
  这一趟走下来,也是大半个小时,马道涵目光有些飘忽,宋州城市规模格局很大,他知道这是陆为民四年前的杰作,事实上整个宋州城市的格局基本上都是陆为民四年前确立下来的,童云松做为市委书记,魏行侠作为市长,都并没有多少作为,更多的成为了执行者,这也让马道涵很是唏嘘,陆为民这个家伙几年前就能有这般见识和本事,也难怪荣道声敢把他放在市委书记位置上。
  ……
  汽车把马道涵送到了昌宋公路路口,马道涵的车已经在那里等候着了,回昌州只需要一个多小时时间,马道涵当然要回去。
  “为民,在宋州两天,我感觉很好,服博会很成功,我相信成交金额会超过你们预计,可以说宋州现在正在慢慢走回正轨,这一点省委省府都看得见。”马道涵站在车前,背负双手,“不过我赞同你说的那句话,支撑城市发展的是产业,而产业要发展,却需要体现出自身高于周邻竞争对手的优势来,你才能不断的竞争中胜出。”
  其他人都已经回到了柯斯达车上,只剩下陆为民和马道涵两人在马道涵的奥迪旁。
  “宋州产业结构还需要优化,基础设施还要进一步加强,耽搁了两年,宋州要加紧赶上去,既要把眼睛盯在周围邻居身上,但更要把目光放在更高层面的对手身上,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
  陆为民有些感动,马道涵给他的印象不算是很好,或者说不是那种纯粹的高大上干部,但是这个人却能在省政府里边一步一个脚印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从马俊成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来,马道涵对子女的管束还是很有分寸的,所以之前陆为民虽然和马道涵交情不深,但是也还算相处融洽。
  这两天下来,和马道涵接触得比较多,陆为民对马道涵的了解也要更多一些,水至清则无鱼,陆为民也深知这一点,像马道涵这种有底线有尺度的领导真的很难得了,你要指望个个都像是焦裕禄式的干部,本身也就不现实,自己不也一样还有见不得人的一面么?
  从马道涵流露出来的态度来看,他对自己印象也是很好的,而这恰恰是加深关系的基础。
  “马省长,谢谢您这么些年来对我的关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陆为民一时间找不到合适话语来表述自己内心所想,只能用这种廉价的表白来烘托。
  “行了,为民,在我面前不需要这种话,我不喜欢听。”顿了一顿,马道涵的目光转过来,“昆湖孟原电解铝项目已经敲定,投资120亿,恽廷国已经正式向省里提出要建昆宜高速。”
  昆宜高速?不是宋昆高速?陆为民心念急转,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啊。


第一百三十六节 阴招
  “马省长,这昆湖什么意思啊,我们刚向省里提出建宋昆高速构想,他们又要建昆宜高速,不搭调啊。”陆为民淡淡的笑了笑,“昆宜高速比宋昆高速更具紧迫性?”
  马道涵也不清楚陆为民和恽廷国之间有没有私人过节,但是从竞争角度上来说,目前昆湖和宋州的确是在竞争昌州老二,甚至以后也会和昌州一起竞争昌江老大,昆湖的想法应该是很明确的,进一步确立昆湖陆路交通枢纽地位,这也符合宜山的意图。
  宜山目前要走昌州,要么就是走宋宜高速然后走昌宋公路,要么就是走省道308到昆湖,再走昌昆高速到昌州,如果昆宜高速建成,那么宜山到昌州就是全程高速,对于宜山来说当然是大好事,而对于昆湖来说昆宜高速、昌昆高速、昆洛高速三条高速都在昆湖交汇,无疑对确立昆湖的交通枢纽优势更具积极意义。
  昆湖和宜山在这个时候联手向省里提出了要建昆宜高速,无疑是对宋州提出的建设宋昆高速一大打击。
  可以说就目前昌江省财力来说,要同时开工两条高速公路难度颇大,尤其是在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公司已经明确表示像昌州、宋州、昆湖以及青溪、桂平、普明、宜山、洛门这些地市之间的高速公路项目都必须要由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公司来统一规划承建,而表露出来的意思就是要将一度在昌江省内高速公路建设经营中占据相当份额的江南高速排除在外,如果现在省里决定要上昆宜高速公路,那么宋昆高速无疑就会搁置。
  昆湖这一招相当犀利而凶悍,当然这只是对宋州而言。
  “为民,昆湖和宜山的理由也很充足,昆宜高速公路途经昆湖的湖东区、太平县、信洋县、普仑市、宜城区五个区县,太平县是昆湖经济最发达的县份之一,去年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湖东区,普仑市则是宜山下辖的县级市,经济总量也是宜山几个区县市中位居第一,尤其是在普仑市境内发现了又新发现了大规模的罗城稀土资源,所以加快普仑的发展也是省里确定的原则,而信洋县则是宜山最贫困的县份,从扶贫和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角度来说,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状况,也是符合省里发展规划的,应该说昆湖和宜山的理由是符合省里的意图的。”
  马道涵知道这个构想肯定对陆为民是一大打击,但是恽廷国这一招很讨喜,高晋对此极为支持,荣道声虽然还没有正面回应,但是马道涵相信这种情形下,荣道声没有理由不支持这个项目。
  “昆宜高速理由很充足,那宋昆高速就意义不大了?”陆为民语气冷淡。
  “为民,宋昆高速也是牵扯到昆湖和你们宋州两座城市,而昆湖如果没有积极性,那么这个项目必然会受到影响。”马道涵摇摇头,他能理解陆为民的恼怒,但是从公允的角度来说,主动权的确掌握在昆湖手上,昆湖选择昆宜高速而没有选择宋昆高速,也是他们的权力。
  陆为民一时间没有吭声,说实话,他先前并没有对宋昆高速放太多心思,至少近期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80万吨乙烯项目和垆头机场项目上,宋昆高速条件成熟,那当然皆大欢喜,如果条件不成熟,搁一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他没想到昆湖方面居然来这一招,用昆宜高速来抵消宋昆高速,这一手的确很高明,没有明确反对宋昆高速,而是用昆宜高速来替代了宋昆高速,让你把宋昆高速往后边搁。
  昆湖这一段时间的组合拳的确打得漂亮,中铝孟原电解铝项目,投资120亿,一下子凸显了昆湖的分量,现在又和宜山玩起了双簧,把昆宜高速推上了议事日程,变相的否决了宋昆高速近期立项研究的可能性,不能不说既打击了竞争对手,还壮大了自己,可以说这一套恽廷国玩得够纯熟。
  陆为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内心话,他很有些看不起昆湖方面玩的这种把戏,拉来中铝的电解铝项目没说的,这是昆湖的本事,但是为了限制宋州的发展,居然自废武功把宋昆高速搁置,却去搞宋宜高速。
  没错,宋宜高速从省里的角度来说,的确也很重要,尤其是普仑的稀土开发很关键,对沿线的发展很重要,但是对昆湖来说,昆宜高速价值真的大到了那种程度么?甚至超过了宋昆高速?对昆湖来说,宜山和昆湖联系最紧密么?显然不是。
  宋州有昌江全省最大的内河港口,无论是宜山还是西梁甚至昌州,都要依靠宋州的长江航运作为转运方式,昆湖也不例外,尤其是一些大宗物资,但是这个时候昆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