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无疆-第1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为民眼睛一亮,苏燕青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自己还不明白,那就真的是在和苏燕青怄气了。
  赶紧一拱手,陆为民站起身来,笑眯眯的道:“有请贤妻赐教,为夫洗耳恭听。”
  苏燕青妩媚的瞪了陆为民一眼,“我给你透露了省里边的秘密,你何以为报?”
  “以身相许如何?”陆为民转了转眼珠子,“今晚梅开二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何?”
  一句话把苏燕青羞得满面通红,饶是老夫老妻,但是这种荤话也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但是想到陆为民又是好久没有回来了,鱼水之欢的滋味儿也让人向往,忍不住心旌乱动,“死相!”


第一百二十二节 入味,共识
  “制度和环境的建设是关键,但是更为关键的是要树立一个环境和制度建设的理念标杆。”陆为民用了一句话来总结,语气里也是充满了深思后的决然。
  “每一个地方都在喊要招商引资,要亲商爱商护商,以为这样就可以吸引投资,但是亲商爱商护商从何体现,他们觉得就是政策优惠、资金补贴、融资帮助这一类,这一类做法也没错,但是是最浅层次的,然后还有人说应当要在后续服务上跟上,提高行政效率,解投资商所难,提升服务意识,这是稍微高了一个层次,而在我看来,最高的层次就是通过一个规范性的制度体系建设来完善整个社会环境走向法治化,逐步解决行政干预权力过大过滥,建立起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所有实体在内的环境。”
  从苏燕青那里知晓了杜崇山一直相当推崇法治体系建设这一观点之后,陆为民就在琢磨如何来说服杜崇山,或者说勾起杜崇山的兴趣,让杜崇山来出席丰州重点园区项目建设集中开工仪式。
  为此他花了一下午时间来准备说辞,现在看来,这一下午的准备没有白费,最起码现在已经六点十分了,杜崇山仍然没有放自己离开的架势。
  不能不说陆为民这一针对性的准备是打动了杜崇山。
  杜崇山是学法律出身的,尤其主张市场经济不应当由政府权力过多干涉,而主张市场经济由市场自身来调节,公权力应当是制定公平准则,做好裁判员的角色,如何从市场延伸到整个社会,通过逐步建立完善的一整套法制体系来实现整个社会的管理和约束,这也是杜崇山一直在探索的。
  “为民,你所提到的伏龙家电汽配产业园很多企业都是来南粤珠三角地区,其中也有港资企业,你也谈到香港作为制造业基地在七八十年代崛起正是得益于其开放而又健全的法制体系,那么现在香港制造业的衰落并非是其竞争力的下降,而是由于产业升级,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我认同你这个观点,你觉得我们丰州乃至昌江都应该要做好承接这些产业的准备,但是你认为我们昌江以后会不会也出现像香港这样的产业升级和转移的一种趋势呢?”
  杜崇山把身体仰靠在沙发上,二郎腿翘起,显得很放松,淡淡的笑着问道。
  “杜省长,这个趋势是肯定有的,但是我们昌江和香港这种地方的区别是相当大的。香港是典型自由港,以港为生,土地和人口决定了它的定位变化,同时源于英美法系的法律体系使得香港在金融等服务业方面能够很轻松的与欧美接轨,制造业的衰落主要还是源于其薪资水平提高太快,而国内改革开放之后,巨大而又低廉劳动力市场对于制造业的吸引力无与伦比,珠三角可以轻而易举取代香港本埠作为制造业的生产基地,但是你可看到香港并未因为制造也转移而衰落,相反它的服务业迅速勃兴,事实上这也使得香港成功的完成了转型升级,对于我们昌江来说,这种产业升级肯定会有,但是时间上会比较长,十年乃至二十年都是我们昌江这种内陆地区在制造业上的黄金发展期,而且我也不认为产业升级就一定会导致制造业的转移,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也会日益提升,就地产业升级也会成为一种趋势,除了在各种软硬件上的不断完善提升外,一个关键艺术就是整体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这就有赖于一套日益完善并能够得以付诸实施的法律法规体系的良性运转来保证。”
  陆为民的回答让杜崇山很满意,在他看来陆为民的头脑很清晰,眼光很长远,比起自己身边许多地厅级干部看得远得多,甚至比很多副省级领导看的都要远,既注重现实利益格局,同时也着眼于长远的准备打算,这样的干部很少见,杜崇山第一次对陆为民的表现感兴趣起来。
  “我觉得香港在这方面能够成功转型升级,固然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但是更为关键的还是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并能够真正的付诸实施,施行到位,这是一个地方能够保持恒久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内陆地区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包括劳动力在内的丰裕资源,单论发展潜力根本不是香港弹丸之地可比,如果能够借鉴香港的这一整套体系建设优势,而不仅仅是着眼于一些短期性的税收、土地和政策优惠,那么我相信我们内陆地区的发展前景会更为光明。当然,香港这一套也并非没有缺陷,但是任何体系都有缺陷,关键在于能够有一套自我修复和发展的机制,这还是一个体系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丰州无法独善其身独立于整个大环境之外,但是可以尝试着先行一步,在有些方面先行做起来,……”
  一直到六点二十五分,秘书三度敲门来提前,杜崇山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这次谈话,当然也很爽快的接受了陆为民的邀请,同意参加丰州市产业集群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
  “这小子,行啊,居然把杜省长给忽悠动了。”张天豪搁下电话,笑着道:“我说这家伙这几天就在省里边转悠,原来是打这个主意,不过杜省长可不容易说动,我还以为没戏了,就咱们丰州自个儿搞了就行了,没想到还能把杜省长这尊大神给请动了。”
  “哦?杜省长要来?”吴光宇吃了一惊,“我听说杜省长不太喜好这些形式,昌州和宋州几个比较大的项目开工请他,他都谢绝了啊。”
  “我也觉得奇怪,杜省长怎么就被这小子给说动了,我当初去找荣省长汇报工作就是觉得荣省长甚至比杜省长还容易说动一些,荣省长那里没戏,杜省长肯定更没戏,没想到陆为民这家伙还真有点儿本事,竟然能把杜省长思想工作做通了,我估摸着这份功夫下得不小。”张天豪摸着下巴,很是很感慨,“年前领导们事情都多,咱们丰州路远,来一趟,起码一天,领导同意了,还要去排日程,为民这家伙和我说,杜省长说客随主便,我们定时间,只要不是太冲突,他都一定来,我觉得杜省长来一趟不容易,咱们恐怕不能只是让杜省长参加一下开工仪式那么简单。”
  吴光宇也赞同张天豪的观点,丰州偏居一隅,而且经济实力又处于全省下游,所以省领导来的时间并不多,来也大多是政府这边一些副省长,连常委们来的次数都比较少,杜崇山除了在上任时调研来了丰州一趟外,基本上就没有到过丰州,吴光宇研究过省里几个份量比较重的领导行程,邵泾川和荣道声不必说,汪正熹基本上不出昌州,高晋倒是出来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基本上是三点一线,昌州、宋州、昆湖、青溪,再次就是桂平和普明,洛门的次数都比较少,而其他几个市州就比较少了。
  杜崇山的行程比较特殊,这一年来,去得比较多的是曲阳和昌西州,大概是因为昌西州是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扶贫攻坚的难点,曲阳则是因为面临改革转型,处于阵痛期,所以杜崇山去得比较频繁。
  丰州正好处于高晋和杜崇山之间的空白地带,既非经济发达地区,也非特别差的地区,所以两边都不沾,显得很尴尬。
  “张书记,既然杜省长难得来一次,机会难得,我觉得不妨利用这次机会,比较全面的把我们丰州近一年来的工作做一次汇报,我觉得我们丰州这一年来还是又不少工作是可圈可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和发展,像阜头、古庆、大垣以及城区都有很多看点,我想利用这一次机会把我们丰州经济发展的全景都向杜省长介绍一下,这样也有助于省里领导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我们丰州的发展。”
  吴光宇也有些跃跃欲试,双庙和伏龙在招商引资上动作幅度很大,也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是却和他没多大关系,但大垣这边他却是花了不少心思,也有相当看点,同样,古庆这边这段时间吴光宇也跑得很勤,如果杜崇山能够来丰州,到大垣或者古庆看一看,无疑也能为他自己增添几分光彩。
  张天豪也能大略猜测到吴光宇的一些想法,不过他对此倒是很赞同,让杜崇山能更全面的了解丰州发展,他这个市委书记一样有面子。


第一百二十三节 新姿
  柯斯达沿着省道驶入丰州市郊区时,包括杜崇山在内的全车人都被震了一震。
  远远就能看见与省道315交汇处那个巨大的蝶形立交桥雏形,虽然距离立交桥的竣工肯定还早,没有一两年时间,这个立交桥还出不来,但是仍然还是让杜崇山一行人心里都是一震。
  车上的人大多数都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丰州了,但是顶多也就是一年时间没来丰州,没想到丰州竟然会在一年前还只是一片农田的土地上陡然耸立起这样巨大一座立交桥来,而且看这个架势立交桥像南北延伸,整个丰州市区基本上就延伸到了整个丰江西岸,而这里距离省道315丰江公路大桥都还有两三公里,这也就意味着原本从未开发过的丰江以西现在就要变成丰州市区,而这座立交桥也将变成丰江西岸的丰州市区的一个新坐标。
  省建委主任周建华忍不住咂了一下嘴,“杜省长,丰州手笔很大啊,这怕是丰州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