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当方士那些年-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是游客,本来是来看卧龙湖的,结果遇到下雨,没地方躲雨就一路走到这里。”我客气的走下去回答。
  中年人看面相就是老实巴交本分人,听说是外乡游客也笑着放下肩头扁担。
  “这鬼天气瞎跑啥,巴掌大点的水坑有啥好看的,我们祖辈都住这儿,也真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图个啥。”
  “你祖辈都住这里?”我问。
  中年人点点头,指着这土坝对我们说。
  “这穷地方鸟都不拉屎,不过听老辈人说,这儿曾经可不得了,那是太祖爷出生的城隍庙,当皇帝后这儿可是修过高殿的,可惜后来一把火给烧了,啥都没留下。”
  “那对面。”我指着我们对面一马平川的土坝问。“那对面之前就没有山?”
  “有啊!”中年人脱口而出。
  “有山!什么山?怎么现在看不见了?”萧连山一听激动的问。
  “别说你们没看见,我都没见过,老辈人说大明朝那会对面是有山的,而且还是两座并起的山峰,一左一后,据说叫看门山,就像两道开合的门,要到这里就必须经过看门山,可后来听说是修城隍庙,说是那两座山位置不好,太祖爷派人硬生生的给铲平了,现在就只剩下两处低平的山包,我就没搞明白,这修城隍庙和山有什么关系。”
  我果然没猜错,这里曾经是有案山的,朱元璋在这里修建城隍庙的时候,其实真正的意图应该是掩人耳目,目的是修建下面的皇陵,他身边还有一个风水堪舆之术登峰造极的人,铲平看门山就是抹去案山,难怪这里几百年都没有人发现。
  和中年人告辞后,我们按照打听出来的看门山方向走去,很快就看见两处明显和周围群山格格不入低矮的山丘,我站在两山中间,风就是由此吹进,不急不缓祥和吉瑞,站在此地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朱元璋还真是煞费苦心,为了掩饰下面的皇陵,甚至不惜掘断案山,这里在风水堪舆中被称为吸风口,风气由此灌入终年不停,王气蕴藏是大贵的葬龙之地,若是先人埋葬于此,后世必定是坐拥江山的九五之尊。
  “这里还……还真是皇陵?!”萧连山现在也开始深信我的推断,喉结蠕动一下后皱着眉头问。“看着土坝方圆挺大,又没封土层,又没神道和石碑,怎么才知道入口在什么地方?”
  “朱元璋不要虚名就是不想别人知道他葬在这里,连山都能掘断,想必这个入口他一定会隐蔽的非常深。”闻卓也深吸一口气说。
  “对啊,而且这里修建谷仓的时候挖掘过,都没挖出丁点东西,可见这皇陵在下面有多深。”萧连山重重叹了口气,忽然有些感慨的说。“要是霆哥在……还有刘豪在就好了,他们多少都有经验,指不定会有办法找到入口。”
  “朱元璋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可是他既然相信风水,就必须遵守风水堪舆的规矩,他掘断案山是想抹去这里风水的标示,可有一点他隐藏不了。”我淡淡一笑样子很轻松的回答。
  “什么隐藏不了?”萧连山问。
  “但凡皇陵都要在子午线上,坐南朝北而建,朱元璋想他的大明千秋万代就一定不敢违背这个原则,因为这里吸风口所吸进的风水之气,必须按照由南到北再环顾四方的顺序才能蕴集出王气。”我一边说一边看看两边被掘断的看门山。“朱元璋断山其实有两个原因。”
  “他不想别人知道这里的风水,那另一个是什么?”
  “朱元璋不想别人知道入口在什么地方!”我笑了笑很平静的回答。
  “这案山难道和入口有关?”萧连山一怔兴奋的问。
  “当然有关……”闻卓猛然抬起头眼睛一亮。“风水之气进来的方位不能颠倒,势必要由南入皇陵,如果反了那就适得其反,王气会变成煞气,谁葬在这里后代定会断子绝孙,更别想千秋万代了。”
  “我还是不明白这和入口有什么关系啊?”萧连山有些着急的问。
  “呵呵,你怎么还是想不明白,朱元璋可以抹去标示,但他不能更改皇陵方位,这里是吸风口,风水之气由此而入进皇陵。”我淡淡一笑拍着萧连山肩膀轻松的说。“那你说说皇陵入口在什么地方风水之气才能顺理成章的进入?”
  萧连山想了半天,口慢慢张开,然后低头看看自己脚下。
  “难道……入口就在看门山的这两峰之间?!”

☆、第四章  地底皇陵

  风水玄学博大精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朱元璋身边又有一个深懂堪舆之术的人,皇陵入口修建在这里是最好的位置,这也是他掘断案山的另一个原因。
  既然朱元璋深信风水,那他就一定会遵循风水上的规矩,我让萧连山去山丘后的竹林砍来一根斑竹,由上至下一分为二,把破开的斑竹插入地中,这办法还是刘豪教我的,不过他用的是洛阳铲,来的时候都没往这方面想过这里会有皇陵,只有因地制宜用这斑竹代替。
  从修建谷仓没发现就不难看出,朱元璋的皇陵埋葬的之深,整整一根斑竹全让我们打入地底,运气还好没有遇到土中的岩石,等到斑竹全部没入后,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斑竹重新拉出来。
  斑竹中间的竹节早被我们削去,拉出来的时候,竹子里面镶满了泥土,我们的目光都落在上面,在最底部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土层的变化,最上面是颜色一致的土色,和这周围的土质一样,大约有十几米深,然后再往下,土色开始变化,先是大约有五米的粗土层,是这方圆几十里完全找不到的土质,看到这里我心中已经完全肯定。
  这是陵墓用来封盖的土层,再往下是几米的细土层,然后是淡白色的土质,我用指头搓捏是防腐的石灰,最后带上来的土层是朱红色,那是朱砂,是帝王下葬时显示身份的封土。
  就在我们脚下明太祖朱元璋就安葬在下面,萧连山看着那朱红色的泥土兴奋的有些不知所措,可这种兴奋很快就从我们脸上消失,要进入皇陵,必须先挖开一条通向陵墓的通道,从斑竹土层的深度看,这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
  就算我们可以挖,但就凭我们几个人,不知道要挖到何年何月,而且这里空旷一览无余,估计只要在这里动手,用不了多久就会让人发现,正如同萧连山说的那样,我都有些开始想念越雷霆和刘豪,若是他们在定能有办法,用越雷霆的话说,钱能解决的事就不叫事。
  我打算效仿越雷霆,买下这里,随便巧立名目找一个借口,至少我应该是不缺钱的,还有另一个办法,是萧连山想出来的,远亲不如近邻,与其让泰国的赵治和陈婕过来帮忙,还不如找齐鸿涛。
  他也算是道上的人,见不得光的事对他来说轻车熟路,何况赵治对他有恩,看得出他是恩怨分明的人,找他帮忙以我的身份,相信齐鸿涛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
  “好了伤疤忘了痛。”
  古啸天跟着我们一直寡言,即便是他脚下踩着的是皇陵,他也没有丝毫表情,或许这些东西在他眼中早已分毫不值,他的声音从我们旁边传来,我看向他,古啸天一个人坐在旁边,面无表情的说。
  “华山险,人心更险,冰霜薄,人情更薄,吃一堑长一智,看来你并没有学聪明。”古啸天的话刺到我心底最软最痛的地方,那是秦一手教我的最后一件事,我本不想再去想这个人,古啸天让我的思绪开始凌乱。“你们脚下是皇陵,朱元璋的皇陵,你们都知道是旷世宝藏,你们之前可以坦然面对,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做到,既然是秘密,就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你们大张旗鼓是生怕知道的人不多?”
  古啸天说的很有道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何况是一座价值连城无法估量的宝藏,只要有一个人走漏风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里定会再起腥风血雨。
  我瘫软的坐在一边,除了我们四个人,的确不能把这个秘密说出去,古啸天是一心求死只为再见红颜的人,钱财之事他断不会放在心中,闻卓游戏人间与世无争,财帛对他来说从来没有吸引力,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这宝藏送给萧连山的原因。
  若真能结束,我只想和越千玲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方想都能看出萧连山富可敌国,可见这宝藏非他莫属,萧连山也不是贪财的人,只不过他命中注定富贵双全,他手纹是龙吸水若身边有赵治辅佐,不管是正财还是偏财会不请自来,而且他承受的起。
  而我在乎的是皇陵里面被封印的最后一份法力,可是单凭我们四人,确切的说古啸天在魏雍死后已经衰老到令人不敢直视,他是帮不上忙的,就我们三个绝对挖不开这深藏地底的皇陵。
  “既然不能找人帮忙,那该什么办啊?”萧连山有些失望的说。
  闻卓慢慢转过头,口中反复念着萧连山的话,然后走到我身边。
  “不能找人帮忙……亡魂呢?”
  “亡魂?!”我一愣和闻卓对视。“不可能,亡魂是阴物,无形无体阳世之事,亡魂怎么能帮我们,你该不打算召唤亡魂帮我们挖吧?”
  “谁说不可能,嬴政扫六合是驱使亡魂摧城拔寨。”闻卓想了想一本正经的对我说。“普通亡魂当然不可能,可你在龙虎山已经封赦守护在秦始皇陵外的百万亡魂,那些可是帮嬴政平定天下拥有阴阳两界之力的亡魂,都只听令你一人,你若再度驱使他们也莫敢不从啊。”
  我想了想慢慢从地上站起身,其实能不能做到我也不清楚,不过如今也没其他办法,全当试试,不过那百万亡魂都是嗜血暴戾的恶魂,我让其他人闭目凝神,切莫睁开眼睛,如今已是深夜正好是召唤亡魂最好的时机。
  我拿出符箓咬破中指,在上面写符咒,口中边写边念。
  干象天灵,坤以运载,不得违时,周而复始,天丁受吾,神印六甲,何神不从,何鬼敢当,化摄汝等,有违吾令,四肢伏折,急急如律令敕。
  我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